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宋泼皮 > 第536章 【朕乃大宋太上皇!】

大宋泼皮 第536章 【朕乃大宋太上皇!】

作者:很废很小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0:06 来源:书海阁

即将步入夏日,燥热的天气也让东京城愈发繁华了。

作为东京城有名的销金窟,樊楼依旧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东南角幽静的小院中,韩桢端坐在书房里,翻看着密谍司送来的情报。

“嘶!”

深吸了一口气,他喃喃自语道:“这赵佶是属老鼠的么,到底跑哪去了?”

两浙没寻到踪迹,福建那边的密探也没有赵佶的信息,难不成逃出海了?

倒也不是不可能,原时空里赵构被金军撵的数次出海避难。

红木书桌下,陆甜探出头,拿起帕子擦了擦嘴角,柔声道:“如今,大势已定,赵佶翻不起甚么风浪,陛下何必在意呢?”

韩桢伸出手,轻轻抚弄她那精致妩媚的脸颊,轻笑道:“你不懂,赵佶一日不被押解到东京城,南方就一日不得安宁。这个世上,最不缺的就是野心家。”

齐国的各种政策,必定会触碰到南方一些阶层的利益。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总会有人愿意铤而走险。

南方是邪教扎根之地,民间淫祠数不胜数,弥勒教、摩尼教、景教、祆教、香会、集经社……以及一些说不上名字的邪教,零零总总,大大小小不下三十余个。

莫要小看这些邪教,抛开其他不谈,仅是北宋这一百余年中,数次大的造反背后,都有邪教的身影。

仁宗时期闹得沸沸扬扬的王则起义,背后就是弥勒教在推波助澜。

王小波、李顺起义之初,也是凭借蜀中当地淫祠神只造势。

后面的方腊、钟相杨幺就更不用说,就是依靠摩尼教来传教,发展信徒,迅速扩张势力。

没法子,这个时代的百姓愚昧,对鬼神无比敬畏,乃是邪教孕育发展的温床。

而且这些邪教扎根民间,隐于暗处,蛰伏之时极难被发现,更别提连根铲除了。

说实话,打下南方容易,可若想像山东、京畿这般经营好,不太容易,需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对这些门阀士绅与邪教来说,还有甚么比赵佶这个名头更好用的么?

所以,赵佶必须要找出来,押送回京师。

让全天下的百姓都知道,赵佶就在东京城。

陆甜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茶水,漱了漱口吐在铜盂中,正色道:“奴会让南边的密探加紧搜索,尽快把赵佶找出来。”

“嗯。”

韩桢笑着点了点头。

放下茶盏,陆甜问道:“陛下这次回来,短期应当不会离京了罢?”

韩桢答道:“过段时日要去一趟南方。”

“啊?”

陆甜语气不舍道:“陛下才刚御驾亲征归来,怎地又要去南方?”

“南方初定,朕必须要亲自走一趟,安定民心。”

韩桢说着,在她那满月般的圆臀儿上拍了一把,笑道:“这次去用不了多久,很快就会回来,等到南方安定后,未来两年内朕不会离京,国家新建,发展民生才是关键。百姓在赵宋治下过得太苦,该换个活法儿,过过好日子了!”

“陛下心怀百姓,乃大齐之福。”

陆甜微微仰着头,看着韩桢的一双美目都快拉丝了。

感受到陆甜整个身子都软了,韩桢正色道:“你大病初愈,不易劳累,朕回宫了,你早些休息。”

“陛下慢走。”

陆甜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之色。

……

顺着密道一路回到宫中,就见刘昌喜滋滋的迎上来。

见状,韩桢调侃道:“有甚么喜事,值得伱这般高兴?”

刘昌欣喜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杭州八百里加急送来战报,王渊降了!”

韩桢面露笑意:“看来王渊终于想通了。”

两浙路早已是齐国的盘中餐,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但不得不说,王渊的归降,替韩桢省了一大笔钱。

要知道,不管是岳飞统领的徐州军,还是海军水师,多在两浙路驻扎一日,就得多耗费数万贯的钱粮。

数万大军吃喝拉撒要钱,民夫运送粮草也要钱,甚至招募匠人,打造战船还是要钱……

除此之外,还顺势影响了西线战场。

王渊归降后,岳飞就能轻松拿下两浙路,并且王渊麾下的战船与水师,只需稍加操练,就能立即投入到襄阳战场,数百艘战船封锁汉江上游,提前三五个月进攻蜀中。

这一来一去,省下的钱高达上百万贯。

韩桢下令道:“传朕旨意,授王渊归德中郎将,赐金千斤,玉璧一对。”

归德中郎将乃是虚职,从四品的武散官。

王渊此人还是很有能力的,只不过军中暂时没有合适的实缺,所以先给一个虚职,稳定其心。

韩桢继续吩咐道:“此外,传令岳飞,让他尽快拿下两浙路,接收王渊麾下的宋军。”

“奴婢领命。”

刘昌躬身应道。

……

……

两浙路,信州。

官道之上,一群逃难百姓艰难前行。

此刻的赵佶面容黝黑,身着破烂的麻布衣裳,邋里邋遢,手持一根枯木手杖,混在人群之中,几乎完美融入。离开那座村子已过去四日,从那名小妇人口中得知,村落位于衢州与信州交界处。

往西走七十里,能抵达信州的玉山县,往南四十里就是江山县,可赵佶如今被方腊余孽吓破了胆,哪里还敢在衢州晃荡,万一再被掳掠到山上,怕是性命难保。

于是,赵佶果断前往信州,哪怕多走三十里路,他也认了。

只需捱到玉山县,他的苦日子就到头了。

一路走走停停,渴了喝河水,饿了吃野菜野果。

原本非珍馐美味不吃的赵佶,如今连生野菜都啃得格外香甜。

所以说,人呐,不逼一逼,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整整走了五天,一行人终于赶到了玉山县境内。

到了玉山县,逃难的百姓便开始分道扬镳,一部分去投奔乡间的亲戚,另一部分则前往县城,打算寻一份工做。

一路来到城门口,不出意外的被城门差役拦了下来。

“哪来的乞丐,赶紧滚!”

人群中,一位老翁上前一步,颤颤巍巍地说道:“俺们是衢州逃难来的百姓,劳烦差爷高抬贵手,让俺们进城寻份工做。”

差役斜蔑了他一眼:“你说是便是?可有凭由?”

老翁苦笑道:“既是逃难,哪来的凭由。”

差役大声呵斥道:“没凭由就赶紧滚,再敢停留,将你们全抓进大狱。”

眼见费尽千辛万苦,总算抵达江山县了,却被一个胥吏挡在门外,这让赵佶如何能忍?

怒气上头之下,只见他挤开人群,抬手就是一巴掌。

啪!

清脆的耳光声,让所有人都为之一愣。

就连挨打的差役,都捂着脸愣住了。

赵佶竖起戟指,怒骂道:“你这狗才当真是不知死活,还不速速江山知县滚出来接驾!”

他到底当了二十多年皇帝,暴怒之下,那股子威势无人能及。

气势,说白了就是一个人的底气折射。

怀里有钱,腰杆子自然硬。

手中有权,遇事自然沉稳。

这些都是人的底气所在。

作为一国皇帝,尤其是赵佶这个将皇权提升到极致的皇帝,长久以往养成的气势极盛。

那差役一时间竟被震住了,捂着脸讷讷地道:“你……你是何人?”

匪寇反贼赵佶怕,可他娘的一个大宋县城里的胥吏,他怕个屁?

回到自己治下,那个曾经呼风唤雨,言出法随的大宋官家似乎又回来了。

赵佶操着一口字正腔圆的官话朗声道:“睁大你的狗眼看清楚,朕乃大宋太上皇!”

官家?

差役咽了口唾沫,用不可置信的目光上下打量着赵佶。

狼狈是狼狈了些,可仪态与气势却远非寻常人能比。

在差役的眼中,便是知县老爷也没有这样的威势。

而周围那些逃难的百姓更加傻眼了。

啥?

跟着俺们走了一路,啃野菜喝河水的是陛下?

咕隆!

那差役咽了口唾沫,神色惊疑不定,强行趁着微微发颤的双腿说道:“你……陛下……且等着……俺……”

哆哆嗦嗦说了一半,差役转头跑进城里。

“孟知县,孟知县!!!”

差役一路连滚带爬的跑回县衙,口中高声大喊。

时至正午,知县孟潍正在后院午休小憩。

差役这一嗓子,将他从睡梦中惊醒。

孟潍吓了一跳,慌忙坐起身,一边往身上套官袍,一边说道:“可是齐军打来了?告诉齐军将领,本官降了,本官降了!”

这时,守在屋外的管家答道:“阿郎莫慌,非是齐军打来了,是城门口值差的皂吏洪狗儿。”

听到是县衙皂吏,孟潍不由松了口气,旋即怒道:“这狗才大呼小叫的干甚?”

官家摇摇头:“老奴也不晓得。”

闻言,孟潍戴上官帽,整了整衣衫后,迈步来到大堂。

一路来到大堂,还不待他发问,就见洪狗儿惊慌失措的高叫道:“洪知县,城外来了一伙流民,其中一人自称太上皇,让洪知县速速滚去城外接驾。”

“太上皇?”

孟潍惊呼一声。

洪狗儿捂着脸,语气略显委屈道:“是,还打了卑下一耳光。”

孟潍哪管他挨不挨耳光,此刻心中惊疑不定。

本章完

喜欢大宋泼皮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宋泼皮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