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宋泼皮 > 第557章 【良善人家】

大宋泼皮 第557章 【良善人家】

作者:很废很小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0:06 来源:书海阁

随着《青州日报》的宣传,会稽四姓暗中勾结摩尼教,行刺陛下之事,传遍大江南北。

一时间,天下震动。

原本不少南方的士绅地主,对于会稽四姓族人被捕入狱一事打抱不平。

结果得知真相后,纷纷撇清关系。

好家伙,行刺陛下,这谁敢沾惹分毫?

与此同时,韩桢趁着这个机会,下旨捣毁南方淫祠,清缴摩尼教、弥勒教、景教等一众邪教。

一旦发现传教者,按死罪论处。

入教百姓前往当地官府自首,可既往不咎。

普通教众,其实就是贫苦百姓,他们本身没甚能力,抓与不抓影响不大。

真正的害虫是邪教首领,以及一众骨干成员。

这些人负责传教,危害甚大。

同时,各地官府鼓励百姓举报邪教传教人员,一旦举报成功,赏钱十贯至五十贯不等,具体数额视被举报者身份而定。

对普通百姓而言,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邪教这东西扎根民间,极为隐蔽,不发动群众,根本没办法清剿。

……

余杭县。

钱家这两日异常忙碌,仆役们将祖宅打扫的一尘不染,换下老旧的灯笼挂饰,换上崭新的桃符。

通往官道十里路,黄土垫道,净水泼街。

一大早,钱先礼便拖家带口,赶往十里处接驾。

轰轰轰!

巳时一刻,远方传来一阵整齐划一的脚步声。

不多时,一队身披玄甲的士兵出现在视野中,黑龙旗迎风招展。

钱家众人神色微变,知晓陛下来了,纷纷面容肃穆。

一刻钟后,六匹骏马拉动的马车,缓缓停在众人面前。

正所谓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哪怕马车简朴,并非奢华的龙辇,可只看拉车的马匹,便能明白车中之人的身份。

“小民拜见陛下。”

钱先礼一家子齐齐躬身作揖。

下一刻,门帘从内掀开,刘昌走了出来,朗声道:“陛下宣钱翁入车同行。”

哗!

话音刚落,钱家众人面露惊喜之色。

与陛下同车而行,这可是莫大的荣耀啊。

钱先礼推辞道:“小民身份低微,岂敢与陛下同行。”

这时,韩桢的声音从马车中传出:“钱翁乃大贤,祖上亦是吴越国君,何必推辞。”

“如此,小民逾制了。”

钱先礼说着,在孙儿钱元奇的搀扶下,艰难登上马车。

“起驾。”

刘昌唱喏一声,浩浩荡荡的队伍再次行进。

钱家族人一个个面带欣喜,神色亢奋的跟在后面。

马车从外看似不大,内部却极为宽敞,足以坐下十多人。

软榻之上,端坐着一名英武霸气的青年。

钱先礼心头微震,赶忙跪地,行大礼参拜:“拜见陛下。”

他活了八十余年,见过的年青俊杰如过江之鲫,甚至神宗至今的宰辅,如王安石、三苏、韩琦、司马光、吕公着等,他也都见过,与之畅谈。

但从未有人的气势,能如此之盛。

尽管韩桢已经收敛了气势,却依然霸气四溢。

韩桢问道:“钱翁何故于此?”

钱先礼语气郑重地答道:“陛下龙章凤姿,天日之表,小民不由心生惶恐之情。”

啧。

不得不说,拍马屁也是一种本事。

同样的阿谀之词,有些人说出来,就颇显露骨,让人尴尬。

而从另一些人口中说出,感觉则完全不同。

钱先礼就是此中高手,配合语气、神态以及一些细微的表情,使人信服。

韩桢失笑道:“龙章凤姿?自古至今,可曾有人见过龙凤?”

若换个人,恐怕真被他问住了,但钱先礼却沉声道:“吾今见陛下,其犹龙邪!”

“哈哈哈!”

韩桢放声大笑,赞赏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钱家有钱翁坐镇,当福泽千载。”

钱先礼的回答引用自《史记》中的孔子问礼,孔子问道老子,回来后与一众弟子感慨:【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共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不得不说,这番引用恰到好处,可谓是绝佳的回答。

钱先礼躬身道:“借陛下吉言,钱家富贵与否,吾不在乎,只求族人平安喜乐,便知足了。”

韩桢微微一笑,心头愈发满意。

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世人多为名利所困,能跳脱出来的寥寥无几,而钱先礼便是其中一个。

钱先礼活了这么多年,见多识广,许多秘闻哪怕皇宫之中也不曾收录,且博古通今,学识渊博。

一路下来,两人谈笑风生。

聊着聊着,便聊到了三苏身上。

韩桢神色古怪道:“梁师成真是苏东坡之子?”

“老拙也不知。”

钱先礼摇摇头,旋即思索道:“东坡先生年长老拙十岁,当初东坡先生治杭州之时,与老拙亲厚,时常登门拜访,并数次下榻钱家。一次夏日饮酒之时,曾见东坡先生左胸有一处墨红胎记,据言其父也有,想来此胎记可传给下一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若陛下有兴趣,回京之后,可命人检验一番梁师成,若也有,那大抵便真是东坡先生的遗体了。”

闻言,韩桢轻笑道:“梁师成早在去岁便已被斩首示众,看来此事成了不解之谜。”

太监发达了,认个有名气的爹很正常。

比如童贯,发达之后,便想给自己认个有牌面的祖宗,以此抬高身份。

童贯最先瞄上的是韩琦,韩琦历真宗、仁宗、神宗三朝而不倒,门生故吏遍天下。如能拜进韩家大门,借助韩家的势力,童贯的羽翼会更加丰满。

结果韩琦第五子,时任吏部侍郎的韩粹彦却拒不同意,认为童贯名声太臭,而且还是个宦官,会辱没韩家门庭,果断拒绝。

无奈之下,童贯只好又转头找上了王家。

王珪虽名声不太好,但不管怎样,那都是堂堂宰相,三朝元老。

双方一拍即合,正因如此,秦桧这个王家的女婿,才顺势与童贯搭上了关系。

按理说,梁师成想认个祖宗,选择有很多,没理由非要选苏轼。

要知道,当时朝堂正在‘倒苏’,甭说苏轼的诗词碑文了,凡是跟苏轼沾边的东西都得一起遭殃,梁师成没必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认苏轼当爹,急着保住‘亲爹’的诗词。

至于梁师成对苏轼后人的照拂,那就更不用说了。

钱先礼狡黠道:“老拙倒觉得,有些事没必要深究,留些悬念给后世人,岂不更有意趣?”

“钱翁此言大善。”

韩桢笑着附和。

后世,多少人为了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争的面红耳赤。

正因这一桩桩秘闻,才让历史变得更加有趣,更加活泼生动。

谈笑间,刘昌的声音从外传来:“陛下,到钱府了。”

“钱翁,请。”

“陛下先请。”

下了马车,在一众仆役的高呼中,韩桢在钱先礼的陪同下,游览了一圈钱家祖宅,而后来到大厅饮茶。

韩桢轻抿一口茶水,随口说道:“听谢卿说,钱家有一位芝兰玉树,钱翁何不领来与朕见一见。”

“谢相谬赞了,老拙孙儿蠢笨,不过中人之姿,唯仁孝可嘉。”

钱先礼说着,命人将钱元奇寻来。

不多时,钱元奇迈步走进大厅,躬身行礼:“小民拜见陛下。”

韩桢打量一眼,赞赏道:“果然一表人才,风度翩翩。”

“当不得陛下夸赞。”

钱元奇赶忙自谦道。

韩桢问道:“可有功名在身?”

“不曾。”

钱元奇如实答道。

韩桢轻笑道:“如此俊才,不入仕可惜了,朕欲改制明州港市舶司,元奇可想为官?”

闻言,钱元奇心头狂喜,正欲应下,却见钱先礼抢先一步说道:“陛下厚爱,老拙感激不尽,只是元奇资质平庸,为官入仕,恐会耽误朝廷大事,老拙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这番话,让钱元奇面色一变,嘴唇蠕动了几下,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可惜了。”

韩桢略显遗憾道。

钱先礼生怕这个孙儿因不满,整出甚么幺蛾子,于是吩咐道:“元奇,你先下去罢。”

“是,小民先行告退。”

钱元奇再度躬身一礼,转身离去。

又聊了一阵后,时值正午。

在钱家用了一顿午饭后,韩桢便离去了。

临走之前,韩桢特意留下一副墨宝。

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良善人家!

尽管韩桢这两年已经开始练字了,但毕竟时日尚短,别说与那些大儒比,就是一个秀才,书法都比他好上数倍。

但钱先礼却如获至宝,吩咐道:“请城中王待诏来家中,将陛下墨宝裱好,供奉于大厅之上。”

待诏,是一种官职,亦是民间对手艺人的称呼。

当然,并非所有手艺人,都能当得起待诏之称,需得是行业内手艺顶尖之人,才有的尊称。

“老奴这就去。”

老管家欢天喜地去了。

将墨宝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钱先礼转过头,见自家孙儿闷闷不乐,笑问道:“心里可是怨阿爷?”

“孙儿不敢,阿爷这么做,自然有阿爷的道理。”

钱元奇答道,只是语气中显然还夹杂了一丝不服气。

这很正常,入仕为官是这个时代读书人的终极信仰。

“看来你心里还是有气。”

钱先礼语气愧疚道:“阿爷知晓你想当官,但为了钱家,也只能委屈伱了。”

钱元奇疑惑道:“这两者有甚关系?”

“你当官家先前那声可惜,是因错失你这个人才么?”

钱先礼心中默默叹了口气。

他有三个儿子,皆不成器,孙子辈中,也唯有钱元奇相对出挑。

可那也只是矮子里面拔高个,相比起那些青年才俊,钱元奇差的不是一丁半点,这么明显的事情,竟然也看不透。

听自家阿爷这么说,钱元奇不由正色道:“还请阿爷明示。”

钱先礼心头稍稍有了些慰藉,自家这孙儿,到底还是有些优点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此次捐了族中全部田产,并且分文不收,给足了官家脸面,官家无论如何,都得投桃报李。赏你官儿,便算是还了人情,可若不接,那这个人情陛下就得一直欠着。”

钱先礼看着桌上的墨宝,喃喃自语道:“陛下赐下的这四个字,乃是我钱家的护身符,从今往后,只要安分守己,灾祸就落不到我钱家头上。如此,我临到死时也能安心闭眼了。”

“原来如此。”

钱元奇恍然大悟。

钱先礼叮嘱道:“显赫一时,不代表能显赫一世,三代而衰的门庭比比皆是。元奇你记住,往后钱家子弟,不得入仕为官。”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钱家不需要后人光大门楣,只需安安稳稳,守住家业即可。

见阿爷语气郑重,钱元奇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阿爷宽心,元奇定然铭记于心。”

“好孩子,阿爷没多少日子了,你父亲性子惫懒,志大才疏,往后钱家就靠你了。”

钱先礼轻轻摸了摸他的脑袋,满脸慈爱。

钱元奇眼眶微红,面露孺慕:“阿爷身子骨好着呢,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

钱先礼摇头失笑:“傻孩子,生老病死乃天道轮回。阿爷不怕死,只是有些遗憾,盛世要来了,只可惜我看不到喽。”

自开元盛世至今,已有四百余年。

这四百年间,天下战乱不断,哪怕赵宋一统天下,却也弊病颇多,暴乱频频,一眼便能望到头。

今日得见官家,让钱先礼觉得,下一个盛世,即将到来。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钱先礼遥遥看着天边夕阳,口中喃喃念着杜甫的诗。

盛世啊,该是何等光景?

无法一睹盛世美景,这辈子终归是有些许遗憾。

……

……

是夜。

遇仙楼虽比不上樊楼有名,可也是东京城里七十二家正店之一。

几经转手,如今的遇仙楼,被一名山东的豪商以高价扑买到手。

夜幕下,遇仙楼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三楼雅间之中,赵佶与赵楷这对父子刚刚用完饭,此刻正品茗闲聊。

这段时日,赵佶的字画愈发不好卖了。

由原先的一字二百贯,到如今,一幅三尺画作,也才能卖百来贯。

之所以跌价如此之快,实在是这厮太过高产。

几千贯,一夜就折腾没了。

没钱了,就继续卖墨宝。

物以稀为贵,市面上数量一多,价格自然也就低了。

收入少了,连带着赵佶的消费也一降再降,下榻之处,从樊楼变成了遇仙楼。

本章完

喜欢大宋泼皮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宋泼皮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