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霸魏 > 第160章 将计就计

霸魏 第160章 将计就计

作者:老周不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5:58 来源:书海阁

眼看着讨论的重心已经偏离了方案本身,曹芳明智的按下了暂停键。

这种话题不宜公开进行,隔靴搔痒式的讨论纯属浪费时间,不如早点休息,明天还要上班呢。

想进谏还是私下里进行吧,也便于他乾纲独断。

吃完皇后派人送来的点心,又扯了几句闲话,众人告退。

曹芳起身,目送王凌、王基离开,以示礼敬。

场面上的事,他一向做得到位。

当初将司马懿软禁在昭阳殿东侧的小院时,他已经铁了心要杀人,却还是张口太傅,闭口太傅的,极尽礼待,让人无可挑剔。

等两位老臣下了殿,曹芳才转身回后宫,由钟会、王广等人各自离开。

甄瑜正听刚从昭阳殿回来不久的钟琰说前面的见闻,听说天子回来了,连忙起身相迎。钟琰不敢怠慢,也跟着迎了出来。

曹芳进了殿,脱去外衣,又扯松了贴身的小衣,露出胸口。

正值夏秋之际,虽是夜晚,终究有些热。身为天子,与大臣议事时不能穿得太随意,殿里又没有空调,凭几个侍者打扇,根本不顶事。

曹芳来得匆忙,在殿外侍候的宫女还没赶来,身为女史的钟琰不得不代劳,接过曹芳脱下来的外衣,挂在一旁的衣架上。

衣服上的汗味让她微微皱眉,而曹芳结实的身体却让她不敢直视。

虽然已经成了亲,毕竟还是新妇,脸皮很薄。她的丈夫王浑为人从容,几乎没有过浑身是汗的时候,衣服总是被薰得香喷喷的,哪像天子这么粗鲁。

“皇后的点心做得极好。”曹芳一坐下,开门见山的赞了甄瑜两句。

甄瑜很开心。“是尚食准备的点心,妾只是安排人送一下。”

“皇后有心,便是好的。”曹芳抬头看了钟琰一眼,连忙掩好衣襟,说道:“时辰不早了,女史去休息吧。”

钟琰如释重负,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曹芳抬抬下巴。“是她的建议?”

甄瑜含笑点头。“是个极聪明的人,只是被陛下打击得不轻,这几天有些无精打采。”

“聪明的确聪明,只是阅历不够。蔡琰的成就固然离不开聪明,却也与她的艰辛分不开。家国不幸诗人幸,屈原行吟,太史发愤,真正伟大的作品都来自于苦难,都是付出了沉重代价的。”

甄瑜似懂非懂,眨着眼睛,不说话。

曹芳见状,也没有再说什么。

钟琰没经历过苦难,甄瑜何尝不是如此。也许在她看来,前几年被郭太后打压的日子就算是辛苦了,蔡琰流落匈奴十来年那种日子根本无法想象。

“准备休息吧。”曹芳有些意兴阑姗。

甄瑜乖巧、温顺,但学问、见识的确不行。谈到稍微高深一点的话题,她就接不上话了。

——

次日一早,曹芳来到昭阳殿,王基已经在等着。

君臣二人天天见,无须客套,王基开门见山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王昶说的战机的确是个机会,但这个机会的收益有限,风险却不小,不值得天子亲自走一趟。就算天子要出巡,也应该去谯都,去寿春,而不是去襄阳。

如果不想走得太远,去许县也行。

总而言之,襄阳不是最好的选择。

曹芳想了想,问王基道,你觉得王昶现在是什么心思?

王基也不掩饰,开门见山。

王昶或许会有委屈,或许会有不甘,但他有错在先,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有进一步的动作。陛下不必太担心,过几个月就好了。如果陛下对他的表现还算满意,安排他的子弟入仕就是了。

以王昶的身份和官职,他的子弟入仕是迟早的事。借此机会,投桃报李,各让一步,也是好的。

曹芳觉得有理。

实际上,他也是这么想的,只是他原本打算将这个机会留给钟琰,所以才问钟琰有关王浑的情况。不知为什么,钟琰并没有直接回答他。

听了曹芳的态度,王基笑了,带着一丝不以为然,还有一些无奈。

“少年生于富贵,都想着做高谈阔论的名士,不肯受枕戈待旦的辛苦。不仅王浑如此,权贵子弟概莫能外。当年先帝打击浮华,四聪八达皆是朝中重臣子弟。”

曹芳这才反应过来。“王浑想做名士,不想从军?”

“将门子弟大多束发从军,随父辈征战,积累经验及军功。王浑年二十七,一直没去荆州,自然是无意于此。”

曹芳有些无语。

王基所言是事实,统兵征战有极强的实践性,不是读几部兵书就行的。即使是将门子弟,也要随军征战多年才能胜任,父辈的提携、点拨至关重要。

王凌、郭淮的儿子都是如此。

张雄那么恨司马懿,不仅是因为司马懿借刀杀人,逼死了张合,更是断了他们兄弟在军中的前程。

王浑却与张雄相反,他根本不想从军,所以一直不肯去荆州跟随王昶,留在京城等机会。

是借此机会,让王浑脱离军队,还是逼着王浑从军?稍作犹豫之后,曹芳决定还是遂了王浑的意,让他留在京城。

他对王昶父子的忠诚没什么信心,既然王浑不想统兵,也没什么坏处。

“王昶年近古稀,如果他致仕,谁能接任?”

王基难得的没有正面回答曹芳的问题。“军旅辛苦,非有志于功业者不能胜任。勉为其难者,难成大器。”

曹芳瞥了王基一眼,无声地笑了。

他听懂了王基的意思。

最有志于功业的人是谁?当然是眼前的王基。如果不是为了建功立业,王基根本不会出山,担任五兵尚书。

相处半年,他与王基也算是君臣相契,倒也不反对王基去荆州。

“辛苦王公,去一趟荆州吧,看看虚实。”曹芳说道。

他没有把话说得太明白,但他相信王基能明白他的意思。

这个虚实,不仅是吴国的虚实,也是荆州的虚实,王昶的虚实。

王基躬身领命。

很快,曹芳下诏,命五兵尚书王基出使荆州,与征南将军王昶共商大计。

诏书一下,其他人也就明白了。

天子无意南征,等于否定了王昶的计划。

很快,曹芳又下达了一道诏书,拜王昶长子王浑为散骑侍郎,待诏昭阳殿。

收到诏书,王浑兴奋难以自抑。

散骑侍郎是清贵官,即使他是王昶的儿子,这也是极难得的恩宠。

与他的兴奋相反,先得到消息的钟琰却表现得很平淡,甚至有些失望。

在她看来,王浑不肯从军,只想清贵,王昶在军中积攒的人脉、经验都付之东流。晋阳王氏看起来脱离了将门身份的桎梏,实际上抛弃了立身之本,得不偿失。

天子顺水推舟,将太原人在军中的重镇又拔去一座。

喜欢霸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霸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