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霸魏 > 第164章 谣言

霸魏 第164章 谣言

作者:老周不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5:58 来源:书海阁

诸葛竦也叹了一口气。

他虽然年轻,却对建业的形势并不陌生。两宫之争如此激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天子对江东世家的不满激增,已经到了难以容忍的地步。

如今陆逊死,顾谭流放,江东世家失去了领袖,还有一大批官员或贬或杀,江东世家的威胁大减,孙权又年老体衰,不得不考虑储君人选,这才改弦更张,主动缓和。

孙权的用心是好的,但太子党与鲁王党争斗多年,双方都付出了惨烈的代价,又岂是说和好就能和好的?

孙权愿意给孙霸一个机会,焉知孙和继位之后,是否愿意给孙霸机会。

孙霸又是否能相信孙和的诚意,不再做非分之想,主动放弃皇位。

双方之间失去了信任,和好就不现实。

就算孙和、孙霸兄弟能够和好,他们的党羽也不能化干戈为玉帛。

至少在他看来,孙权这个想法有些想当然。与其等以后孙和做决定,不如自己来解决。

作为开国之君,他的威望非孙和能比,双方就算不甘,也不敢轻易反对。各自有了保障之后,争斗的可能性也许还能小一些。

“天子……”

见诸葛竦还要说,诸葛恪沉下了脸。“朝廷大事,君父自有主张。你还未入仕,就不必多言了。再过几年,你自然明白。”

见诸葛恪生气了,诸葛竦不敢再说,只得怏怏地闭上了嘴巴。

诸葛恪看在眼里,心里很是失望。

长子诸葛绰不明事理也就罢了,他最看好的诸葛竦也看不出这里面的门道,的确出乎他的意料。

他不知道孙和继位最有利吗?他不知道为陆逊、顾谭鸣不平才能缓解江东世家的怨气吗?他和顾谭同为故太子孙登的幕僚,关系之亲近,岂是这些小辈所能理解的。

可是他不能这么做。

孙权对此极为敏感,而江东世家的坐大也的确于国不利,就算要安抚江东世家,也要等他掌握了大权之后,而不是现在。

有些事,时候不到,勉强为之,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他很想教导诸葛竦一番,后来想想,决定还是让诸葛竦自己去悟。有些东西,教是教不出来的,只有等他自己撞了南墙之后,才能切身感受。

这样的经历,他也有过。

——

孙权接受了诸葛恪的建议,决定在东兴筑堤。

这个任务自然交给了诸葛恪。

经过一番筹备后,诸葛恪率领将军吕据、全端、留赞等共三万人,乘船至濡须坞,又溯水而上,至旧堤处,下令修缮。

合肥以南至江,是魏吴双方的缓冲区。经过多年战争,这里荒无人烟,斥候也很少来,偶尔巡视一趟。诸葛恪数万人筑城,自然无法隐瞒。

为了分散毋丘俭的注意力,为筑城争取时间,诸葛恪命吕据率领战船进入巢湖,做出进攻合肥新城的态势。

魏军斥候很快就发现了进入巢湖的吴军水师,消息迅速送往寿春,报与征东将军毋丘俭。

毋丘俭新官上任,不敢大意,增派人手打探,同时集结人马,准备增援。

诸葛恪派骑兵阻击,不让魏军斥候抵近打探。

虽然吴国缺马,骑兵数量有限,可是对付魏军的斥候还是够用的。等魏军斥候终于搞清楚了诸葛恪的用意,报告给毋丘俭时,诸葛恪已经完成了旧城的修复工作,留下将军全端、留略镇守,自己率领主力退回濡须坞,整军备战。

直到这时,毋丘俭才知道自己被诸葛恪骗了。

他很恼火,却没有急于进攻,而是一面派人打探消息,一面上书朝廷,通报情况。

诸葛恪筑城而退,摆明了是挑衅,引他去攻。

他虽然恼火,却不想再上诸葛恪的当。

就算要进攻,以征东将军所属的人马也不够,需要调动豫州、兖州以及青徐的人马,才能形成兵力优势。这不是他自己就能决定的,需要朝廷的批准。

他经常与长子毋丘甸通信,知道天子现在的精力都在内政,不想轻动刀兵。

身为天子心腹,他不想因为自己的面子得失干扰天子。

——

曹芳收到毋丘俭消息的时候,秋风刚起,头正疼。

今年风不调,雨不顺,收成不好,还有谣言。

东郡上报说,白马河出了一匹妖马,半夜在官府的牧场外嘶鸣,牧场里的马都跟着叫了一夜。第二天,有人看到了马蹄印,大如十斗,行数里,最后消失在白马河里。

类似的谣言还有一些,只是没这个谣言影响大。

原因很简单,白马河附近的白马县原为白马国,白马王就是现在的楚王曹彪。

妖马一出,民间便有谣言,说天子滥杀无辜,且身份不明,不配为天下主。当有真正的皇族出世,为大魏天子,以正是非。

一开始,消息传到洛阳时,没引起什么浪花。

曹芳没在意,大臣们也当胡说八道,不予理会。

可是后来,谣言渐渐变了味,明确指向兖州刺史令狐愚,说他与楚王曹彪私下有来往,有拥立楚王曹彪的计划。

令狐愚坐不住了,上书自辩,同时将自己装进了槛车,诣廷尉。

楚王曹彪也慌了神,主动请求入朝。

这时候,曹芳才意识到这谣言并非空穴来风,是有人在背后操作。

他第一时间想到了王观。

王观就是东郡人,为官多年,名声也不错。

被杀之后,为他喊冤的人不少。

严格来说,司马昭都被赦免了,王观却被杀,的确有些不公平。可问题是司马昭运气好,不代表王观就不该死。当时他和郭芝主动往刀口上撞,曹芳不杀他,就控制不住局面,哪里顾得上公平不公平。

所以面对这个局面,曹芳也觉得有些冤。

他不想理会这件事,又担心谣言越传越广,牵连更多的人,最后将他苦心精营的局面全毁了。

就在他考虑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才妥当的时候,毋丘俭的消息到了。

得知大魏吴王孙权主动出击,在东兴筑堤,曹芳好笑之余,又心生警惕。

历史上,这样的事的确发生过,还出现了丁奉雪中奋短兵的名场面。

但那是孙权死后的事。

现在孙权还没死,诸葛恪就冲过来了,看似历史的惯性,仔细一想,却别有深意。

孙权这是身体不行,要准备后事了?

还是觉得我刚亲政,根基不稳,要趁火打劫?

喜欢霸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霸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