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 > 第134章 教辅7 渭水/澶渊/北宋灭亡前 4k更新

而天空之上的神女还在继续说:

【那我们继续说两个城下之盟。

李世民的人生发展轨迹,算是比较顺利的。

他17岁投身军旅,到雁门关营救隋炀帝;

19岁设下“美人计”,鼓动父亲李渊从晋阳起兵,加入推翻隋朝的洪流;

20岁凭借累累战功被封为尚书令,加封秦王;

23岁参加“虎牢关之战”,以少胜多,一举灭掉窦建德和王世充两大割据力量,唐朝统一之势已成必然;

28岁通过“玄武门之变”成为大唐王朝的新任领导人……

“渭水之盟”给了他沉重的打击。

当然,对于李世民这种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都很过硬的人来说,任何打击都不能将他击倒,相反,只能让他变得更强大。

痛定思痛,在“渭水之盟”之后,李世民一方面发展经济,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业是百业之本,有了农业作为基础,手工业、商业、畜牧业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

整个国家的经济呈现蓬勃发展、欣欣向荣之势。另一方面,李世民积极进行军备,秣马厉兵,特别是针对突厥的骑兵优势,训练出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仅仅过了3年,李世民就打响了复仇之战。

629年,李世民一声令下,名将李靖、李绩出师塞北,主动攻打并打败了突厥军队。

第二年,曾经不可一世的突厥首领颉利可汗被俘虏,送至长安。

祸害隋唐几十年的突厥至此彻底歇菜,李世民因此被西域诸国尊为“天可汗”。

一个强大的唐朝冉冉升起。】

唐朝。

李世民哈哈大笑:“任何打击都不能将朕打倒!”

如果被迫听着安史之乱是对李世民的折磨,但是对着天下人说他的功绩,那就是享受了。

毕竟神女可不会被人收买。

李世民转而小声说道:“当初五姓七望不过被神女提了一句,就念念不忘用以夸耀。”

“朕如今有此功绩,那些世家怎么不说话了?”

房玄龄赶紧说道:“陛下之功,是为天下之大功绩,其他人凭何能和陛下相比较呢?”

一向喜欢直言不讳的魏征也说道:“陛下英武过人,又有容人之量,唐朝强盛,是为y理所当然。”

李世民笑道:“魏征啊,很少听到你说这种话了。”

“后世这个宋朝,真是不如我唐朝男儿血性。”

秦朝。

秦始皇赞叹道:“不愧是神女所说,二百年风华尽在一人之身啊。”

“盛世大唐,真是让人神往啊。”

帝王眼中的野心已经快要溢出。

即使自己不能千年万年的存在世间,但是秦必然要传承千年万年。

在秦之外,有大片的土地。在秦之后的未来,有神女一般的奇思妙想,一般的神迹,让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真是不甘心,与神的距离近在咫尺,又永不可见。

秦始皇面带深意的看了一眼天空之上侃侃而谈的神女。

“此回神迹所赐之物似为“现代”之课本,若有人研究透,加官晋爵,赐金千两。”

蒙毅应道:“早先为建学宫,已招揽一批识字之人,其中也有诸子百家之人,足以研学。”

【“澶渊之盟”后,北宋又是如何呢?

应该指出,“澶渊之盟”结束了40多年的战争,为北宋和辽国带来了长达百年的和平,有利于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民族融合。

对于北宋来说,每年30万银绢远远低于用兵的费用,简直就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而在和平之年,北宋可以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地发展经济,所获得的收益更是何止300万银绢、3000万银绢!

百年和平,让北宋经济社会进入巅峰时期,相继迎来了宋真宗的“咸平之治”,宋仁宗的“仁宗盛治”。

然而,“澶渊之盟”也像一剂麻醉剂,让北宋王朝的统治者陶醉于盛世王朝的繁荣里不可自拔。

在“澶渊之盟”之后,朝廷中王钦若、陈尧叟等主和派占据了上风,马知节、曹玮、王德用等武臣遭到排挤。

军事上更是“忘战去兵”,曾经精锐善战的禁军部队“武备皆废”,不堪一战。

倒是常年驻扎于边境战线的陕西军,还保持着一定的战斗力。

“澶渊之盟”还开启了一个危险的先例。

“澶渊之盟”是辽国在战事处于极端不利的情况下签订的。

在那以后,辽国经常狮子大开口,向北宋索求钱物。

北宋为避免战争,一律照准。

长期以往,朝廷上下形成了“以金钱换取和平”的意识:“凡是能够用钱搞定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结果,北宋王朝变得更加不思进取,毫无居安思危的危机感。

1127年,当来自北方的后起之秀金国挥师南侵时,北宋军队基本上没有抵抗力,让金**队轻而易举地就打到都城东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还幻想用大量的金银来解决战争,没想到金国不是辽国,他们根本就不吃这一套——于是,北宋灭亡了。】

汉朝,汉武帝时期。

刘彻真是纳了闷了:“这宋朝……如此富庶?”

刘彻越想越不对劲,他转而问道:“神女第一回出现的时候,宋朝的粮食产量是多少?”

有人恭敬的回答:“宋代的粮食亩产量为:北方小麦,110斤/市亩;南方大米,220斤/市亩。”

刘彻沉思道:“不过比我朝多一倍也……宋朝三百年未收回燕云十六州。”

刘彻此时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这宋朝怎会如此有钱?……”

总不能是不打仗能剩这么点钱吧?

“凡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这句话真的是让汉武帝破大防了。

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钱啊!要是有钱,他何至于被说穷兵黩武?

要是有钱,他打那些匈奴还要歇歇?不出十年荡平周边诸多小国也不是问题。

宋初。

赵匡胤总算从这么多坏消息中提取出一个好消息。

那就是他继位之初确定的“农商并重”之策大获成功。

这才让宋朝有如此多的银钱可供挥霍。

虽然最初是为了抑制武官,但是如今。

赵匡胤冷笑一声说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高怀德,整合宋军,准备迎战!”

“石守信,先取南方,而后向北,宋朝之师无弱者!”

赵匡胤意识到自己必须加快时间了,根据神女所说可以推测,他在位之时应该取得了大部分南方土地国家,但是至死未收回燕云十六州,而后自己的弟弟登位,从此重文轻武,宋朝虽存在三百年,但是字字血泪,并且宋之后就被外族统一中原。

赵匡胤叹道:“前朝打生打死,最混乱的时代也未有外族入主中原之事,宋朝居然让元朝统一天下……是宋之耻啊。”

台下大臣也都沉默不语,天下的主人换来换去都是中原之地,他们实在想象不出来被外族蛮夷统治之况。

这不正是宋之罪吗?

【而北宋灭亡之前发生了什么,我们回忆一下。

北宋灭亡,非战之罪。

因为如果宋朝的皇帝下定决心跟金人死磕,有很多将领是愿意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

而且当时宋军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不但有远程攻击武器神臂弩(也可以发射火箭),还有守城利器火药鞭箭、蒺藜火球、霹雳火球,更有类似今天手榴弹或者地雷的铁壳爆炸性火器“铁火球”、“震天雷”(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之上,火点着甲铁皆透),还有步枪最早的原型“突火枪”(以巨竹为枪筒,内安弹丸,用火药发射),更有大规模杀伤武器霹雳炮。

而只装备着弯刀弓箭狼牙棒的金兵几乎一件火药武器都没有,虽然骑兵彪悍,但是战马并不能爬上城墙,狼牙棒虽然威猛,但也砸不穿糯米汁三合土的城墙。

但是宋兵在金兵面前还是不堪一击,野战打不过,城池也守不住——不是打不过守不住,而是最高统治集团不想打不想守,上面朝令夕改,下面无所适从,不败而何?】

赵匡胤即使是上一刻已经下了命令,务必在自己故去之前一统天下。

在看到宋朝后世的昏庸无能,还是勃然大怒道:“宋朝有如此先进的武器,为何不战!?”

但是神迹已经指出了原因所在:“上面朝令夕改,下面无所适从,不败而何?”

宋高宗,岳飞时期,普通将士们愤愤不平。

“神女早先说两晋皆是鼠辈帝,如今看来,宋朝之帝还不如两晋呢!”

旁边的人说道:“隔墙有耳啊。”

那一开始发牢骚的人愤愤不平:“如今,都在岳将军帐中,何来隔墙有耳?”

“若是有不愿意、不敢耳听我这些妄言者,走就是了,我还能拦住你们不成?”

“当今圣上一味低头呈贡,还不若我们杀进皇城,拥岳飞将军为帝!”

岳飞冷下脸色,“今日你在我这里发发牢骚也就罢了,若是你今天这番话传出去,你可曾想过你的妻儿,我们这里所有人都要为你的妄言赔命!”

那说话的小将本就是被岳飞提携,即使被岳飞叫停犹然有些愤愤不平:“岳将军,我只是为你,为我们大家不值!”

岳飞说道:“有神女为我们鸣不平,圣上一定可以看到,朝中臣子也必然知晓。”

“往后如何,谁又能说得准呢?”

【我们来看看北宋灭亡前发生的几件令人发指的事情,就知道这种灭亡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金兵怕谁谁就没有好结果,李刚宗泽就是明证。

在中兴四将之前,有两个有名的抗金英雄,一个是名相兼名将李纲,一个是名将宗泽。

要不怎么说宋代的文人是最无耻而且是没有之一的呢,因为宋代的大多数文人一生只干三件事:贪污腐化享乐、酸文假醋讨皇帝欢心、破坏抗敌大计排挤主战派——这也许就是现在很多文人要“回到宋朝当文人”的主要原因。李纲和宗泽虽然有满腔报国热血,但是在一些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文人排挤下,一直郁郁不得志。

靖康元年,金兵围攻汴京,李纲临危受命组织防御,他多次招募壮士缒城而下攻击金兵,打得完颜宗望手足无措,只好派人找宋钦宗赵恒议和——进攻者主动议和,也算战争史上的一朵奇葩。

就在议和期间,北宋勤王军队陆续赶到,兵力达到二十万,比金兵号称的六万(实际不足三万)强得多,但是主张割地赔款的文人比主战的人数多权力大,宰相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赞同割地赔款,并已经向完颜宗望送上了二十万两黄金、四百万两白银。

后又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以及河北、河东。

史料记载中,当时极力主战的大臣仅有李纲一人,而他要面对的是宰相白时中、李邦彦,龙图阁大学士汪伯彦、尚书左丞耿南仲等几乎满朝权臣,所以毫不出人所料,汴京局势刚一好转,李刚马上被免职,还被扣上了“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的帽子。】

岳飞上一秒尚可以心平气和的说往后。

下一刻他就震惊到:“宗老将军!”

“这些软骨头的大臣实在是可恨!”

宋初。

赵匡胤没有想到靖康之耻如此滑稽,并非打不过,而是整个朝中大臣无人敢打。

赵匡胤的血压极速上升,他打外族,因地形不利失败尚有可说。

金国都达到汴京了,还要割地赔款!?

赵匡胤无奈道:“宋朝的根子,坏了啊。”

“从澶渊之盟起,宋朝的根系就开始**了啊。”

宋仁宗时期。

范仲淹沉默的看着神女所说,然后叹息道:“如今陛下推行庆历新政,朝中反对者众多,可是若无破釜沉舟之心,宋朝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

宋仁宗也说道:“整顿吏治、解决冗官、冗兵、冗费问题,刻不容缓啊。”

“范大人,你且放心去做,朕此回就独断专行一次,做一回暴君又何妨呢?”

欧阳修道:“反对者不知尔尔,陛下若能坚持,宋朝必然焕然一新。”

“如今神女已指出我朝问题,陛下必然要革除这些隐患。”

宋仁宗沉默良久道:“或许是朕这一脉,不适王位,若是朕想效仿三皇五帝选择贤能之人继任如何?”

殿内大臣没想到当今圣上居然有如此魄力,毕竟当今圣上一向以善于纳谏为优。

前面能说出“朕此回就当一次暴君,现下居然又有此想法。”

但是这回朝臣没有劝谏,毕竟宋朝往后的帝王,也是实在让人看不到希望。

更何况……这可是神女指出的明路。

喜欢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