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 > 第150章 电脑7 韩信

【而说出“永不会背叛汉王”的韩信。

在汉四年,韩信在一连灭魏、徇赵、胁燕、定齐之后,派人向刘邦上书说:“齐国狡诈多变,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南边又与楚国相邻,如不设立一个代理王来统治,局势将不会安定。我希望做代理齐王,这样对形势有利。”

当时,项羽正把刘邦紧紧围困在荥阳,情势危急。

刘邦看了韩信上书内容,十分恼怒,大骂韩信不救荥阳之急,竟想自立为王。

谋士张良、陈平说:“汉军处境不利,怎么能禁止韩信称王呢?不如就此机会立他为王,好好善待他,使他自守一方,否则可能发生变乱。”

经二人提醒,刘邦也明白过来,改口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做真王罢了,何必做个暂时代理的王呢?”于是派张良前去立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部队攻打楚军。

而这也为韩信日后被杀埋下了祸根。

汉六年十月,有人上书控告韩信谋反,刘邦询问各位将领,将领们说:“赶紧发兵把这小子坑杀了吧!”刘邦沉默不语。 刘邦去问陈平的意见,陈平谦让推辞了一番,问道:“诸位将领都说了些什么?”刘邦全部告诉了他。

陈平问:“人上书告韩信谋反的事还有人知道吗?”刘邦说:“没有。”

陈平问:“韩信知道吗?”刘邦说:“不知道。”

最终陈平献计:“陛下先假装巡游云梦泽,抵达楚国西部边界陈县时召集诸侯来会见,等韩信拜见时,便可趁机将他拿下。”】

直播间弹幕。

“项羽输的很大原因是过于残暴,那段历史我们一般叫楚汉争霸,但实际上秦末各方势力远不止楚汉,基本就是个秦末版战国七雄,刘邦其实是属于一开始分地盘就被打压的人物,当项羽和其他诸侯互相搞大屠杀的时候,刘邦的地盘在四川,别人只要败了就是一波大屠杀,刘邦的地盘只要入川通道没丢,可以败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五次无数次,隔个两三年就可以重新拉一批进来出来,而其他诸侯因为大屠杀的缘故失去了造血能力,后期包括项羽在内的各路诸侯都特么快打成部落酋长了。”

“楼上醒醒,现在是韩信时期。”

“哦哦哦,收到,不好意思乱入了。”

“主播这讲的已经不是缺胳膊断腿了,这是直接压缩包了。”

“项羽韩信居然只值这点……【捂脸】主播我恨你。”

“最刀的不是长乐钟室,是排棋至天明,将军无用武之地,满身才华抱负尽付残棋。

韩信贬为淮阴侯后曾与留候一同整理撰写兵法,作淮阴兵书,并且制定大汉军制,可以说卫霍都是在他打下的基础上长起来的,可他自己却见不到,淮阴兵书在他死后流散失传,等文帝还是景帝登基想起来收集整理的时候四卷仅存一卷。

韩信自汉中登台拜将,到垓下四面楚歌,历时四年打了整个天下,这是他最璀璨的四年,也是唯一的四年,往后余生,风华褪去意气不再,日日推演兵法不敢懈怠,只为等君王起复自己的那一日。

剑出犹然霜雪明……鸣金归去,将军终末,总好过高堂明镜悲白发,年华空度青丝成雪。”

汉朝。

韩信沉默不语,虽然早有预感是因为此时,但是在正在盖馆定论之前还是会有一些奢望,不才但求遇明主。

可惜他不是一个好臣子。

而刘邦……

刘邦只能假装自己不在乎…

毕竟日后和人谋划杀死自己的臣子这种事被当众说出来,还是太社死了。

韩信沉默之后还是开口了:“当初伐齐求王之事乃是我身边谋士蒯通之计,臣失德之处,深感愧疚。请陛下恕罪,臣定当以此为戒。”

刘邦:………

你现在就是再想忤逆也没能力啊?

当然刘邦表面上还是什么都没说,信不信韩信,今日是他一点头的事,明日可能就是韩信带着数万大军逼宫的事了。

毕竟要是誓言有用,约法三章有用的话,他刘邦应该现在还在和项羽共分天下呢。

而天空之上的神迹还在继续:

【刘邦将到楚国时,韩信想发兵反叛,又自认为无罪过;想谒见,又怕被擒获。有人建议韩信说:“大王杀了钟离眜去朝见皇上,皇上一定高兴,就没有祸患了。”

最终韩信带着自己好友钟离眜的人头去见了刘邦。

刘邦预先安排了武士,见韩信来了,就让人逮捕韩信,把他安放在后车上。

韩信大喊着说:“果然像人们说的那样,‘狡猾的兔子一旦死去,追捕的猎狗就该被烹煮;高飞的鸟儿一旦绝迹,优良的弓箭就该被敛藏;敌人的国家一旦破灭,谋划的臣子就该被消亡’,现在天下已经平定,我当然也就该被烹杀了!”

刘邦回过头对韩信说:“你别说话!你谋反,姿态已经很明显了!”武士把韩信反绑,给韩信戴上械具。回到洛阳后,刘邦赦免了韩信的罪状,削去王位,将韩信改封为彻侯(列侯),号为淮阴侯,封地在韩信故乡淮阴县。史书上记载韩信当时的罪名是“擅发兵”,即是指他在楚国“陈兵出入”的情况。】

唐朝。

李世民说道:“汉以**为家,是赖淮阴之策。”

长孙皇后说道:“陛下言之有理,韩信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再到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有他在,天下莫敢与之相争,是为兵仙韩信。”

李世民转而说道:“千年之前的历史,真相如何,我们犹未可知,史书中写淮阴与人密谋反叛,这等机密之事…史书又是如何得知的?”

长孙皇后说道:“观神女之前所说便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岁月史书,谈何求真呢?”

李世民道:“观音婢说道甚是,就算无法求真,淮阴也确实让人扼腕叹息。”

唐初四大名相之一王珪说道:“淮阴侯千金答漂母,百钱酬下乡,这如何不算忠义两全?可惜弓藏狡兔尽。”

李世民说道:“昔汉高祖,一介布衣,提三尺剑定天下,都因身边有贤臣辅佐,项羽太过霸道残杀,兵仙也为做出好选择,一切盖因阴差阳错。”

“朕曾说过,“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如今既然有神迹,神镜可预知未来之事,唐朝必然要更加繁盛才是。”

房玄龄说道:“陛下励精图治,必然是明主圣君。”

喜欢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