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 > 第151章 电脑8 韩信

【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之后,知道刘邦畏惧厌恶他的才能,所以常常装病不参加朝见或跟随出行。

韩信由此日益怨恼忿恨,在家中闷闷不乐。

对于和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等人处在同等列侯的地位而感到羞耻。

一次韩信去拜访樊哙,樊哙行跪拜礼恭迎恭送,自称臣下,并说:“大王竟然肯光临臣下的家门!”韩信出门后,自嘲道:“我居然活到了和樊哙这种人为伍的地步!

刘邦曾经悠闲地和韩信谈论各位将军才能的高下,认为各有长短。

刘邦问韩信:“像我这样的能统率多少兵马?”

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

刘邦说:“你怎么样?”

韩信回答说:“我是越多越好。”

刘邦笑着说:“越多越好,为什么还被我抓住了呢?”

韩信说:“陛下不善于统领士卒而善于领导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抓住的原因。况且陛下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史记·淮阴侯列传》:“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汉朝。

樊哙怒道:“这史书真是荒唐可笑,臣为何会对韩信行臣下之礼?”

刘邦也皱眉道:“樊哙自从沛县起就跟着我,骁勇善战,屡立功勋,怪不得神女之前所说,史书不可尽信,历史不可只听一家之言。”

“更何况,当初鸿门宴,樊哙持剑盾闯入项羽营帐,用盾撞倒拿着戟的士兵,进入帐后“凝视项羽,目眦尽裂,头发上指。项羽也赞为壮士,这史家之言真是不可尽信。”

樊哙说道:“臣对陛下忠心耿耿,从未二心。”

周勃也不解道:“你我随高祖从沛县发家,韩信居然以和你我同一地位为耻?”

韩信反驳道:“陛下都说史书之言不可尽信,你这又是何意?”

“我韩信从来都是行的正坐得端,这从未发生之事,又谈真假呢?”

韩信有些不好的预感,且不说前面刘邦和陈平议论如何处置自己被传出来,那个写史书的人,到底是刘邦和他说的还是陈平说的?如果都不可能。前面说战绩还有模有样的,怎么到说一些鲜为人知之事反而极尽详细之事?

若史书都是这种路子,那么史书之中记录的那个人还是自己吗?

而神迹下一刻所说更是验证了韩信的猜想:

【韩信在被贬之后,他深知猜疑心极重的刘邦不会放过自己,史书中传他与陈豨密谋造反。

而在陈豨举兵造反后,韩信自信满满的派人与陈豨说:“第举兵,吾从此助公。”

可是韩信久久按兵不动,最终被吕雉与萧何骗去宫中,然后被杀。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也萧何”是指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败也萧何”是指韩信被杀是萧何出的计策。

韩信临刑前说:“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当初的汉初三杰,唯有韩信不得好死。

《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正史中虽然提到了韩信之死,但没有具体说他是怎么死的,不过在一些野史的记载中有说到韩信临死之前的情况。

韩信为刘邦平定天下曾立下十大功劳,刘邦赐韩信五不死,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光不死、见血不死、见铁不死之免死金牌。

据野史传,公元前196年,吕后在长乐宫中派人杀死了韩信。吕后让人用布袋把韩信套起来,装在长乐宫钟室的大钟下面,让韩信悬空在半中央,然后用竹竿将韩信刺死。

一代兵仙,死法如此荒唐可笑。

不过因汉代距今年代太过久远,真相如何犹未可知。

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锺室。——《史记·淮阴侯列传》】

神女一锤定音,萧何和张良都长松一口气。

毕竟神女这可是盖棺定论“唯有韩信不得好死”,那自己还是安全的。

韩信更是如芒在背,毕竟这一个谋反,就够他死一百回的了。

还“悔不用蒯通之计”?蒯通之计是什么?是让他自立为王啊!

韩信急忙开口说道:“陛下,臣绝无此意,这必然是史书中的春秋笔法。”

韩信说着也觉得好笑,人家卸你兵权,要你性命,你还不能有一丝一毫的不高兴。

刘邦说道:“韩将军不必如此担忧,朕并非不能明辨是非之君。”

毕竟自己的所作所为,史书都记着呢。

只是,关于秦及汉初这些事,刘邦就是亲历者,自然听得出那些没问题那些有问题。

大事件的脉络没问题,就是一些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简直活灵活现,就像站他旁边听的,他旁边可从来没有这号人物,那这就是杜撰的。

有人欢喜有人忧,韩信眼看就要逃过一劫。

但是讨厌的韩信的人可不能眼睁睁的看着。

立时就有人开口:“淮阴侯行事张狂无度……只怕神女也不是毫无缘由的乱说。”

其他人一看有人带头,顿时纷纷七嘴八舌的说:“淮阴侯在城中横行无阻,荣宠过剩恐怕不好吧…”

“淮阴侯整日对着我们摆脸色,臣倍感压力啊。”

“淮阴侯整日鬼鬼祟祟……”

刘邦:……

这韩信什么几把人缘,这帮人再说下去隔壁黄狗生的小狗崽是不是都赖韩信偷了一只?

本来刘邦对韩信会不会造反这件事还是心存疑虑的,但是韩信人缘要这么差的话…,刘邦反而放心几分。

韩信现在他留着不用也不是事,用吧变数太大,毕竟韩信的领兵能力还是独一份的。

到时候韩信要是反了,谁来压?所以最好的还是一辈子不用韩信。

可惜…匈奴,匈奴可以放在汉武帝时期,有霍去病和卫青,帝国双璧。

韩信不用又实在可惜,更何况那个帝王没有一个建功立业的心呢?谁不想史书之上歌功颂德的是自己的名字呢?

喜欢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