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 > 第42章 布料7 抽刀断水水更流

【安史之乱我们后面再说,现在我们继续说李白。

天宝三年,李白四十四岁时,离开长安游历游齐州时作下一诗:

《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之后李白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了杜甫。

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

此时,李白已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城。

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但他并没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

而“性豪也嗜酒”“结交皆老苍”的杜甫,也没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头称颂。

两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同年秋天,两人相约到了梁宋。

两人在此抒怀遣兴,借古评今。

他们还在这里遇到了诗人高适,高适此时也还没有禄位。

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

三人畅游甚欢,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势,都为国家的隐患而担忧。

随后三人同游河南济源王屋山阳台宫,欲寻访司马承祯。

待到达后,方知他已仙逝,惟睹其画,李白有感而作四言诗《上阳台贴》。】

唐玄宗时期。

正等着听安史之乱的李隆基,顿时一僵。

居然又转回诗仙了!?

前面神迹神女都是想到哪里说哪里的,结果现在居然如此专注谪仙人李太白。

看来神女真的很喜欢这位诗仙…

还好神迹说她之后会说安史之乱,李隆基也只能忍下焦急。

转而回忆起朝中姓安和史的官员…

只不过朝堂官员有一万八千人之众,发生叛乱之时又是自己后期,现下实在是推测不出什么。

唐朝文人聚会处。

一众人等窃窃私语“杜甫是谁?”

结果问了一圈人,都无人知道这位杜甫名号。

相比谪仙人李太白,这位杜甫实在是,闻所未闻。

毕竟总有广交友的见过李太白,或与之一起喝过酒,被救助过。

虽然大部分人都只能听少数人吹嘘自己和李太白的相见,但是也足以让人知道这位李太白是个什么样的人。

而杜甫…此名姓,在场一百数人,居然无人识的!

但是神迹如此推崇,甚至把谪仙人和杜甫相提并论。

有机灵的想起来了说:“神迹之前提过,说这是诗圣!诗圣杜甫!”

顿时众人恍然大悟,一个仙一个圣,怪不得要相提并论了。

而按照神迹之中的年龄推算,李白如今不过三十左右,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现下应当还在苦读?

长安城酒肆中。

李白刚从低落的情绪中抽离出来,本想继续听一下朝中往后会发生如何震荡。

没想到神迹居然继续说它的未来。

“杜甫吗?”李白自语道,看来是自己往后的好友。

但是很快,李白就继续说道:“圣上被奸人蒙蔽,怜唐百姓啊?”

贺知章也没想到自己的忘年交,居然一点都没有颓丧,即使神迹说他求职十八年后未得重用。

他第一时间仍然想的是国家社稷。

只是…当今圣上…

贺知章想了一秒就想到了,圣上必然得见神迹。

只是他不耐烦和人应酬溜出来喝酒。

贺知章老神老在的说道:“谪仙人莫忧,圣上必然得见神迹,往后必有变革!”

李白也很快就想开了:“神迹助我名扬天下,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贺知章笑道:“这必然是好事!这一回,白兄可要在朝堂大展身手了!”

【而后李白到齐州紫极宫请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箓 ,从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仪式,成为道士。

李白四十五岁,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知交之情不断加深。

他们一道寻访隐士高人,也偕同去济州拜访过当时驰名天下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

而后十年间,李白游历全国,这段时间李白所作诗都为赠友人一类。

天宝十一年,李白五十二岁。

唐玄宗安于享乐,国家政事都交予李林甫杨国忠之辈。

边防军事也都由安禄山哥舒翰等胡将负责。

李白忧心忡忡,作了一首:《远别离》“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

天宝十二年,李白五十三岁,还能写下:《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开头两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五十五岁,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与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难。

李白五十六岁,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

五月,郭子仪、李光弼大破史思明,收复河北十余郡。

六月,安禄山率部攻破潼关,生擒哥舒翰。】

唐朝。

李邕哈哈大笑,这是神迹第二次所提自己的名字,看来自己和这位嚣张的小友有一段故事!而李邕身旁下属则是立刻恭维道:“先生名满天下!”

李邕也很是满意,毕竟自己可是被神迹认证了的“驰名天下的文章家、书法家。”

毕生所求,谁不希望名留青史?

“此次神迹罢,我必与李太白结交!”

山西。

正年轻的杜甫没想到自己的名字居然能被神迹和诗仙齐名,甚至被封为诗圣。

可是…为何自己三十一岁困守洛城?

而且看来,往后国家,会有一段时间乱世?

还是说,这个杜甫,是与自己同名同姓之人?

之前神迹还放过自己的诗名是为《忆昔》?

为何要怀念!难道不过几十年便时移势易了吗?

唐玄宗。兴庆宫。

李隆基乍然得知安史之乱的事迹,他震惊道:“胡将安禄山!?”

“安禄山!安禄山!就是这个安禄山,造成安史之乱!”

李隆基立刻下令:“去边境查安禄山,史思明!”又很快补上:“还有李林甫杨国忠!”

哥舒翰他倒是知道,常年客居长安,而且按照神迹所说,哥舒翰是和安禄山,史思明对立之人。

李隆基在殿中不解的发问:“老师,为何这些作乱人名,朕闻所未闻?”

“李林甫是为中书令,杨国忠,朕闻所未闻!”

但观神迹所语,“国家政事都交予李林甫杨国忠之辈。”

这个辈,就很有意思了,与辈有关的,李隆基只想得到鼠辈。

如是鼠辈之人掌握朝堂,国家不乱才是奇怪。

张九龄思索后回道:“或许正如诗仙所说,鼠变虎?”

而张九龄没说出来的揣测则是,唐玄宗都可以年老昏庸,李林甫大权独握……难保不生出别的心思。

放权太过,便会噬主!

喜欢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