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 > 第43章 布料8 李白(完)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五十七岁,感愤时艰,加入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可惜永王擅自引兵东巡,导致征剿,兵败。

李白在浔阳入狱,被宋若思、崔涣营救。

成为宋若思的幕僚后,为宋写过一些文表,并跟随他到了武昌。

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视,并以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

可惜终以参加永王东巡而被判罪长流夜郎。

李白五十八岁,自浔阳出发,开始长流夜郎,妻弟宗嫌相送。

李白五十九岁,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

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

而在经历了如此多的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之后的李白作了一首诗《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即使这个时候,李白的诗中也没有任何颓气,反而如同少年一般兴高采烈。

而在滞留江夏的时候,李白还做过一首很有仙风道骨的诗开头四句“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不知道养活了多少修仙小说。

其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两句流传甚广,可看成李白诗风的写照。

李白六十岁,因病返回金陵。

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李白六十一岁病逝,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后去世。】

唐朝。

酒肆中,李白大笑出声:“神迹评语,倒是有趣。”

贺知章看对面友人不拘小节的样子,也跟着长饮一杯酒。

不过神迹如今所说,倒是阴差阳错的预示了几十年后的叛乱和饥荒。

当今圣上便能早做准备。

贺知章对着李白说道:“谪仙人果真童真不老。”

不过这也看出来了在神迹眼中李白是多重要了,仅仅是一个当县令的族叔都因李白可以名留青史。

要知道唐朝的县令没有十万之数也有万人之众了。

唐玄宗,兴庆宫。

李隆基又注意到一个人,“永王李璘!”、好啊,永王有如此狼子野心,自己竟然不知!

他迫不及待道:“老师,神迹已预,我们趁早清除朝中隐患!”

张九龄看着眼前的唐玄宗李隆基不再提泰山封禅,叹了一口气:“陛下能知人善任,唐朝便能永远盛世!”

朝廷出问题,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圣上放手不管朝堂。

而自己也并未在神迹中出现…大约,是出意外了吧。

张九龄对此倒是接受良好,只要他的谏言能被圣上听进去,只要他所在位的这段时间,海晏河清。

那这天下何愁不明朗?何愁无盛世!?

山西。

杜甫不解的看向神迹,神迹并未提到自己的名字,看来自己因为战乱,境遇也不太好罢?

杜甫了解自己,一旦认为朋友,他必定会伸出援手。

只不过没想到诗仙晚年如此凄凉,而他的诗作也从未表现过颓废。

果真是“谪仙人李太白!”

唐朝,武周。

武则天已经敏锐的察觉到,自安史之乱后乱世正在逐渐登上舞台。

毕竟神迹早先说过,唐之后,五代十国。

居然分裂成十数小国…又是不知道多少年的动荡。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

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

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统一。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所谓诗仙,就是大笔一挥便是天下第一豪情风流。】

直播间的弹幕。

“主播你真的是说到做到啊…”

“李白人生讲完之后还要大夸特夸一下!”

“主播:你们都该是李白的粉丝!”

“主播:我按住直播间观众了,开始喂饭!”

“好饱,被主播喂的好饱!”

“李太白出生的时候她的母亲梦到了太白金星,谪仙人肯定是回天上去了!”

“建议直播间改名为李白粉丝团!”

后瑾看了眼评论笑道:【被大家看出来了,应该没有人会不喜欢李白吧?】

金陵。

老年李白并不意外自己的逝去,只是他没想到。

自己逝去之后神女还要再夸耀自己一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能得此名留青史,死亦何惧?”李白自语道。

而他的族叔则是担心的说:“太白,不若请天下名医来为你诊治?如今你已名扬天下,何愁不能实现抱负?”

李白淡淡一笑:“叔父,上次吃过神迹所赐之药,现下已然是好多了。”

然后李白沉默片刻继续说道:“而我观神迹所说,似为史书记载,或他人传颂,大多数事都是一板一眼的记载。

反而没有太多细致入微的描写,看来神女所说之语,或许为曾经发生之事。”

“而这次我有神女助力,名扬天下,也不知是好是坏…”

李白如今已到花甲之年,对于建功立业,他反而在经历了这么多之后,更想回家和家人团聚。

长安三年犹如一场梦,而神迹赐福更是意外之喜。

唐朝诗人聚会。

王维和孟浩然二度听到自己的名字,只不过比起诗仙的侃侃而谈,只是被神迹一笔带过。

不过两人都曾和李白相交,现下倒是也乐的同喜。

王维调笑道:“李太白果真非凡人也,莫不真是天上下来的太白金星?”

孟浩然接话:“我于太白同路之时,太白便形式狂放。”

孟浩然没说出的下半句话说:“没想到太白如此名士,都在仕途屡遭碰壁。”

孟浩然不由想到了自己的仕途之路,也是长叹一口气。

毕竟他曾因忘年交王维比李白早很多年见到过玄宗,并非神迹所说的开元盛世后期。

当时他对玄宗语:“不才明主弃。”

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这几乎已经断送了他在仕途一路。

但是如今看来,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自己便寄情于山水田园又何妨?

———

李白的故事讲完了,接下来请听题:

大家现在脑中浮现的李白诗文为________?

喜欢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