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 > 第54章 布料19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杜甫五十二岁,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

不久杜甫又辞了职。

这五六年间,杜甫寄人篱下,生活依然很苦,他诗作《狂夫》:“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他在《百忧集行》中说:“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

他用一些生活细节来表现自己生活的困苦,到了秋风暴雨之时,杜甫的茅屋破败,饥儿老妻,彻夜难眠,他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其中前段有诗句为:“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结尾杜甫提笔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集会中。

他们本以为前面杜甫经过的苦难,便已经让人十分不忍心了。

但是怎么也没想到,杜甫晚年生活,真是一路向下走。

有年轻的诗人已经泪洒当场:“诗圣即使被盗贼抢劫,想的却是什么时候天下寒士都有地方住,这就是圣人之道吗!?”

其他人也皆沉默不语,虽然他们自认为读书人。

但是像诗圣这样,自己都活不起了,还在想着国家,百姓。

有人出声赞同:“这就是圣人之道!”

同时有人发问道:“如何才能让百姓免受战乱流离之苦呢?”

旁边老人解答道:“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原来杜甫早在年少时,就说了问题的答案。

可惜他最终也未能得到重用,只能把诗文寄托百姓,这就是“诗圣”、“诗史”!

李白刚谏言完,没想到就听到了自己未来好友的晚年。

自己晚年,也是因为安史之乱,辗转避难,后被长流夜郎。

但是自己这位好友晚年,真是让人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即使说被强盗抢劫,也希望天下人都有住所。

李白沉默的看着神迹,心下在快速思量。

兖州。

杜甫早在神迹之前所说自己晚年不如何好时,便有了心理准备,但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居然沦落至此!

杜甫现下正是鲜衣怒马的年纪,他甚至开始怀疑神迹所说,究竟是不是他?

杜闲已经双目通红,他不顾兖州牧还在场,直接对杜甫说道:“若有调令,爹和你一起去长安!”

兖州牧在旁一听,立刻说道:“杜老兄,这事您交给我,包管给您办的明明白白的!”

杜闲抬手拭泪,然后道谢道:“兖州牧,多有麻烦了。”

兖州牧赶紧拜拜手:“不麻烦不麻烦,只要杜老兄您往后记得小弟就行。”

杜甫本来还在震惊自己的晚年,没想到自己晚年,居然吃不饱饭,自己的孩子也过的凄惨。

听到兖州牧和自己父亲的对话,杜甫这一刻突然明白了,何为官场,何为仕途。

他主动说道:“往后必不忘您的提携之功。”

兖州牧喜笑颜开,“子美严重了,您往后到了京城,那可是要平步青云的!”

【杜甫五十三岁,一直帮助杜甫的严武、高适去世。

杜甫离开了成都,经嘉州、戎州、渝州、忠州、云安,一路辗转流离,在次年到达到达夔州。

杜甫五十四岁,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

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人也参加一些劳动。

这一时期,杜甫创作达到了**,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

《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成为千古绝唱。

杜甫五十七岁,因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

期间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遇到了辗转流离李龟年,李龟年此时流落在潭州。

杜甫做《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年底冬天的时候漂泊到湖南岳阳,泊舟岳阳楼下。

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感慨万千。

于是写下了《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神迹再次说出登高,这一次,听过杜甫故事的人们更深刻的理解了“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的人生,真的太苦了。

从远赴长安开始,奸臣的阻拦,转投权贵的无门。

有诗人愤愤不平道:“科举如此不公,寒门如何入仕!?”

在场的人都沉默下来了,诗圣尚且因为暗箱操作不能入仕,那他们这些普通人呢?

耗费家里全部都资产供养出的他们,未来在哪里!?

诗圣,诗仙都生活都如此,那他们呢?

这时候有消息灵通道赶紧说道:“我刚刚看到李林甫被禁卫军压着呢!”

顿时周围一片哗然,“真的假的?老天开眼啊!”

“是圣上明德!皇上圣明!”

东都洛阳。

李龟年惊讶的看向神迹,本来他只是无聊看个乐呵。

想到往后可能存在的乱世,李龟年就“愁上心头”。

自己现在和兄弟都只为权贵演奏,但是乱世一发生,这些都是过眼云烟。

到时候谁来保他一个毫无关联的乐者呢!?

而长安城听得懂这首《江南逢李龟年》的人,都沉默下来了。

岐王即当今圣上的弟弟李范,崔九即殿中监崔涤,他们都是有权有势的人,而和这样的人交好的李龟年,都只能辗转流离。

那普通百姓的生活,该有多苦?

“城春草木深?”

“路有冻死骨!”

一时人们都忍不住悲从心来。

苍天啊,大地啊,你为何要如此对你的子民?

当今圣上又如何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发生!?

自古以来,史书所写不过王侯将相,皇公贵戚,但是诗圣眼中,是有他们这些普通人的!

喜欢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