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夏的真实经历并不像顾冬和顾春所想的那样刺激又美好。
他从北城坐上火车,一路往南走,天气越来越暖和。
到了一个省份,那边出来的人多,进去的人少。
因为大多是山区,人们生活很贫困,因此有能力的都出去打工了。
还有些人住在深山,出来一趟太远了,便一直留在了当地。
由于是贫困大省,这里医院、学校这些基础设施都很少。
顾夏一路往里走,走到接近傍晚时分,才到了一处有人居住的地方。
一处村落。
顾夏用普通话和他们交流,但大部分人听不懂,也不会说。
他比划半天也没人理解他的意思。
后来一个小女孩被推出来,怯生生的。
她会讲普通话,只是带着口音。
顾夏松了一口气,和她介绍了自己,又说需要找个住处。
村里人有个奶奶听见他是个医生,神情明显激动了很多,拉着他往里面走。
小女孩和他说,奶奶的儿子从山上摔了一跤,现在腿受伤起不来。
顾夏跟着去了老奶奶家,她儿子的脚摔得很严重,骨头都已经错位了。
难怪她那么着急。
他让女孩打了水来,给病人擦了擦,又提出要竹板。
村里立刻有人应了一声,出去找竹板。
看那人有点发烧,担心发炎,顾夏给他吃了一颗消炎药。
又从医药箱里拿了外用的药把他身上的外伤都给擦上药。
周围人见他熟练的操作,医药箱里有许多没见过的药和器具,看着他的眼神越来越崇敬。
很快,找竹板的人抬回来几根竹子。
顾夏指导他们砍成合适大小竹板,再拿过来给病人固定伤口,还给缝了几针。
就这样,简单地处理了一个病人。
这要是在大医院,可能还得进手术室,无菌操作,加上还有护士帮忙。
但这里条件有限,顾夏只能这样在简陋的环境下治疗病人了。
虽然他自己觉得环境不行,导致病人可能会有发炎感染的危险,但村里人已经对他特别崇拜了。
早知道,往常要是谁摔得这么严重,要不就是等着断腿,变成瘸子。
要不就是骨头长不好,一高一低。
最严重的,直接发高烧,人就没了。
可有了顾夏,病人不仅很快退烧了,腿上的伤也处理得很好。
他们相信人一定会很快好起来的。
于是村里人迅速地接纳了顾夏,让他直接在老奶奶家住下。
顾夏求之不得,正好方便他看护病人。
村里人知道他是从北城来的,看他的眼神都特别好奇,还问他,有没有见过导员啊,有没有去看过什么什么啊?
看着这些淳朴的人,顾夏只能竭尽所能和他们描述北城是什么样的。
可以说,他这辈子都没有在一天之内说过这么多话。
……
顾夏就这样在这个小山村停留下来了。
他每天早上都和村里人去山里到处看看,采些草药。
他发现这里有许多名贵药材,还有些很稀有的品种。
这是意外之喜了。
他简直在这座山里流连忘返。
直到两个月后,那个被他救助的腿伤患者能够站起来,开始复健,那些让他看病的人一个个有所好转,他才有时间出山给家里报平安。
顾春听他说了自己的所在地,那处地方直到千禧年之后都属于贫困地区。
该说不说,她弟弟很会找地方。
不过这也算是得偿所愿了吧。
既然他说自己安然无恙,顾春也就不唠叨那么多,只让他记得汇报行程。
顾春原以为他应该去一段时间就会回家,可没想到顾夏这一去,等到他再次回家的时候,已经是两年后了。
这两年他们隔几个月会通次电话,每一次都是顾夏打过来,因为没有人知道他下一站的目的地。
通过电话,顾春知道他在第一个小山村待了三个月就离开,又去了另一个村落。
离开那个省份之后,又去了西南地区。
那边几年前还处于战争当中,顾珍珠的丈夫方怀远就参与过那场战争。
战争结束以后,那边留下了许多伤残人士,顾夏就去当地医院帮忙治疗这些伤病员。
当地还有自己传统的医术,很多人认为是偏方、土方子,不科学,但顾夏不这么觉得。
他甚至想和人家老医生学习他的医学理论。
但对方说这是当地的传承,不愿意教给外来的人,于是只能作罢。
后来是他开的药方救活了一个伤重的病人,老医生才发现他的本事。
作为交换,他愿意把自己的毕生绝学教给顾夏,但顾夏也要把自己会的东西传授给他。
学到了新的领域让顾夏很快乐,他想要研究更多,于是就在西南地区又停留了整整一年。
后来告别老医生和那些正在康复的伤患,顾夏又去了张建华所在的西北地区。
就在那里待了几个月,带着写满了所见所闻的手札, 他终于坐上了开往北城的火车。……
这两年里,其他几人也一直在进步着。
顾秋的律所现在已经成了业内有名的事务所,每天案子接都接不过来。
她招聘了许多师弟师妹,她的公司现在也有名气了,实习生都以能去她的律所上班为荣。
顾冬不挑女主还是女配,演出了好几部电影电视剧,最近她作为女主角的一部电视剧正在电视台上热播。
几乎可以说是达到万人空巷的地步。
这部剧的主线是爱情,其中夹杂着亲情、友情,演出者都是年轻的男女演员,男俊女美,加上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一时间大街小巷都在讨论这部剧。
顾冬一炮而红了。
走在大街上,都能听到有人用录音机播放电视剧主题曲。
路边小店还贴着顾冬和其他演员的剧照海报。
小竹子呢,今年参加高考,也已经拿到了军校的录取通知书。
他和之前在军营认识的好朋友刘强军考上了同一所军校。
终于考上了大学,能实现当兵的愿望,小竹子放飞自我了。
他想出门去旅游!
顾春很支持,还赞助了一笔经费。
他们和顾夏不一样,去的地方都是专挑那些大城市,繁华地段,见见世面。
因此等到一家人重聚的时候就会看到,顾夏灰头土脸,黑了五个度。
小竹子唇红齿白,看起来就过得非常滋润。
大姐顾春依然是弟妹们的领头羊。
在这两年间,无论如何拯救,国营厂依然在走下坡路。
而私营企业再也无法被抑制,他们像雨后春笋般冒出,发展迅速。
顾春的服装公司就在其中。
这两年里,她的服装店开遍了全国,甚至参加了国际时装周,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作为女企业家,她在业界也十分有名,还受到了电视台的专访。
里面不仅介绍了她的公司和员工,更是从她的个人背景着手讲述。
专访播放的时候,顾春召集了所有人在顾家团聚。
顾大牛何玲两口子,顾珍珠、方怀远和他们的女儿小甜甜都来了,这个孩子是顾珍珠结婚不久后怀的,他们也打算只要一个孩子。
还有顾铁牛、顾森一家,小豆包和小奶糖已经是小学生了,但依然很活泼机灵,一来就带着其他几个小孩玩闹。
宋国安、沈清一家人,宋泽川这个小包子很像顾夏,一点都不调皮,像个小大人一样,顾春特别喜欢他。
陈文、陈管家和陈妈当然也是在的。
还有顾春一家人,安安和孩子们在到处跑,陈赫钧一边陪着妻子,眼睛还时不时盯着女儿。
看着电视机里的顾春,顾铁牛还有点不服气,觉得主持人没有提起他这个爷爷。
顾春安慰他:“这也是没办法的,您的身份不好提,再说了,我心里有您,不就好啦。”
顾铁牛这才乐呵呵地继续看电视。
其实专访主要提到的只有顾春和她的兄弟姐妹们。
这就已经足够令人们震撼了。
从前大杂院的人们也都在看电视,有人认出了他们一家。
虽然已经过了十几年,但是这春夏秋冬竹的名字,让人印象深刻,一看到就想起来了。
有人还感叹:“当初觉得这孩子一个人养四个孩子肯定坚持不了多久,没想到如今一个个都成社会栋梁啦。”
还有人说酸话:“是啊,当初同样是纺织女工,怎么人家就能发财呢?”
……
别人说什么,顾春不知道,曾经的一切都是她宝贵的财富,她不会排斥。
她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的,今后的路也会勇敢向前走……
她如今的生活,大概前世那个顾春会觉得惊讶吧。
身边围绕着一群亲人朋友,有自己的爱人,他们相知相惜,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俏皮可爱。
她隔着时光,和从前的顾春对望,告诉她,自己过得很好。
那个旧的身影消散,女儿迎着皎洁的月光向她跑来……
PS:到这里主线剧情也就结束了。
后面会写个人番外,标题会注明,到时候大家可以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人物故事看。
这本书写了将近四个月的时间,感谢一路以来一直在追更的朋友们。
如果你看到这里的话,就给我点个免费的小礼物吧!
比心?
喜欢穿回七零年代,开局纺织女工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回七零年代,开局纺织女工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