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现言 > 穿回七零年代,开局纺织女工 > 顾春番外1:北城纺织厂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再到千禧年,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顾春的公司迅速扩张、发展、壮大。

九十年代,国家开始取消票证,去买东西再也不需要票。

后来商品价格大闯关,顾春服装厂所需要的布料以及其他原材料涨价。

但同时服装售价也一涨再涨。

这对他们这些做实业的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好在顾春背后还有其他的“钱兜子”。

她在港城建的那栋写字楼---宝林大厦,在九十年代赚得盆满钵满。

她不出售,只做出租,由于位置好,交通方便,几乎是供不应求。

人们都在排队等着哪家公司撤出,自己可以搬进去。

在宝林大厦办公,已经成了高级白领的代名词。

这栋大厦无疑给她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流。

让她能够有最后的实力抵抗风波。

后来国内经济发展迅速,国营工厂一个个都经营不善倒闭了。

只剩下那些靠着工厂生存的工人们。

他们一直以为这是一个“铁饭碗”,国营的工厂怎么能倒闭呢?

可是事实就是,工厂因为产能不佳,人员冗杂,压根就没有盈利,自然只能宣布关闭。

工人们可以选择买断工龄离开,自寻出路。

这个“自寻出路”,许多人就接受不了。

因此有一首歌很火,是一位叫做刘欢的歌手唱的《从头再来》。

意在鼓励工人们重新开始,找到新的出路,努力奋斗。

失去“铁饭碗”也无所谓,没有过不去的坎。

而这些工厂关闭以后,是允许私人收购或承包的。

顾春收购了北城纺织厂!

这个大厂如今也走向了末路,顾春曾经在这里工作,刚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她面临很多困难,靠着这座大厂才得以度过。

她对纺织厂是有感情的。

收购的价格不低,但她这些年只做实业,资金流非常充足,在众多企业家中脱颖而出,拿到了收购资格。

纺织厂的于厂长早已经退休,顾春曾经待过的宣传部办公室,方主任升迁了。

当年的赵圆姐姐也已经离职,据说下海做生意去了。

田野自从那一年上了工农兵大学以后,也没有再见过。

整个纺织厂,顾春的老熟人都在车间。

刘芳阿姨就是其中之一。

她是当年和她妈妈一起在车间上班的同事,在顾春刚入职的时候给了她很多帮助。

说来,顾春的那份工作,还是卖给了刘芳阿姨的女儿的。

只是后来她女儿参加了高考,考上一所大专院校,毕业被分配了工作,已经到其他单位去了。

刘芳阿姨现在是车间主管,顾春没有撤职,只让她接着管理员工。

工厂虽然被顾春收购下来,但她没有承诺接纳所有员工。

这个厂大多数是女工,她们在这里成家,生子,有的人靠着这份工作在娘家和婆家挺直腰板过了半辈子。

还有的人和丈夫是双职工,靠着每月的工资福利养活一家人。

失去工作代表着几十个家庭的经济来源被切断。

顾春知道这个情况,承包工厂的时候,最开始并没有解散工人。

但国营老牌工厂里有许多职位是不必要的,人们的工作效率也有问题。

顾春要进行整顿。

她提前和工人们宣布了,如果无法接受新的工作方式,可以选择自行离开。

她是想帮助他们,但也没有那个心和能力去扶持那些没有心思上班的人。

在她的厂里,多劳多得,只要肯努力,就能拿到高工资。

顾春的新规则出来,一时间清退了不少想在岗位上“养老”的人。

剩下的基本都是能干、肯干的工人。

她又招聘了新的员工,基本都是一些年纪比较轻的女孩子。

老员工即使还想当老油条,看着这些新进来的年轻女孩,也感到危机了。

新旧两派互相看不惯对方,形成了竞争。

顾春又从中抽调了各一半的员工组成新团队,购买了新的机器。

新机器更加智能,纺织的速度更快不说,还减少了损耗。

顾春花了大价钱购买机器,目的除了提升效率,还要开发新的产品。

她招聘了设计师,专门设计了独特的花纹,纺织出来的丝绸很好看。

用这批布料,又加工成成衣,在她的服装店出售。

从此,服装的每个环节基本都掌握在她自己手里。

服装公司每年都在大幅度地发展,手底下的员工越来越多,顾春时常感到自己责任重大。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一不小心就会被时代的洪流所抛弃。

她一个人的失败,身后牵扯着无数个员工的家庭。

因此在事业上,顾春越发小心,稳扎稳打,不敢太过激进。

好在她的服装事业开展得早,如今在各个地方已经打出了名气。

加上她独特的宣传方式,现在她的服装品牌几乎可以说是市面上最受欢迎的品牌之一。外界对她这位女老板总是充满好奇心,特别是在她花一大笔钱收购了纺织厂以后,又大刀阔斧地改革。

纺织厂今年一年的产能就已经达到了翻三倍的程度。

新机器生产出来的丝绸布既美观又结实,且价格不高,在今年国际布展都拿到了不少跨国订单。

服装公司更是靠着这批布料生产了一批旗袍,在国外卖得很好。

打响了国际知名度。

电视台采访的时候,顾春说:“北城纺织厂是老牌厂家,许多老员工以前都是我的同事,她们在纺织岗位上站了几十年,经验是很宝贵的。

即使现在国营工厂在走下坡路,但我相信工人们的能力都还在,总能找到新的出路。”

她这番话听在那些下岗工人耳朵里,就十分感动。

他们虽然下岗了,可他们不是废人!

他们有那么多年的工作经验,哪里比不过别人?

袁佳丽就是一名食品厂下岗工人,看了这个采访,她鼓起了勇气:“我干了那么多年食品,不能白白浪费这些经验了。”

于是她做了很多糕点去摆摊。

下岗工人再就业是受到扶持的,有了当地居委会的帮助,她的点心摊子从推车到摆摊,又到开了一家糕点铺子。

20年后还在网上爆火,有博主说这是自己从小吃到大的一家糕点铺子,味道几十年不变。

糕点铺子每天大排长龙。

老板袁佳丽接受视频博主采访的时候,还戴着袖套和口罩,脸上是幸福的笑容。

“请问阿姨,你开这个糕点铺子的初衷是什么呢?”

喜欢穿回七零年代,开局纺织女工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回七零年代,开局纺织女工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