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
收到消息的巴登君臣面面相觑,竟无人明白奥托这是什么意思。
“奥地利是啥?”小皇帝憋不住了,问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别说是小皇帝了,就算是一些贵族,对于奥地利一词都有些陌生,不过,在场的大臣中,还是有人知道的,为众人解释了一番。
听到奥地利是巴伐利亚境内的一个地区时,更多的人露出了疑惑不解的神情。
“莫非,那位右相的意思是,想取代慕尼黑的那位,统治帝国东部?”有人问道。
“应该不是。”第一个站出来否定的就是巴登左相,只见他摇头,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道。
“或许,这是右相的一种态度表明?”
“态度?”小皇帝好奇的看向巴登左相,期待对方的解惑。
“不错。”巴登左相胸有成竹的挥动着左手,意气风发的说道。
“或许是因为我们主动放弃在符腾堡公国和右相为敌,又或许是因为洛林大公投靠了我们的缘故,总之在那位右相的心中,咱们和慕尼黑方面,他已经做出了倾向性的选择,奥地利国王的称谓,就是证明。”
“你是说,右相会选择支持我们?”小皇帝有些不敢相信,怀疑的问道。
“是的,陛下。
您想想,为什么右相拒绝了瑞士国王的称号,而选择要奥地利国王的称号呢,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奥地利是慕尼黑控制的土地,且在他们腹地,自然不可能直接交给右相。
那么,右相的意思就相当明显了,那就是想要攻打慕尼黑那边,从他们手中夺走土地。
所谓的奥地利或许就和萨尔茨堡,巴伐利亚一样,只是展示一种信号罢了。
不出意外的话,右相的军队肯定会继续和慕尼黑方面作战的。”左相自信满满的说出了自己的猜测,自以为已经完全领悟了奥托举动的意图。
只是,不管是谁也不会想到,奥托的举动根本没有什么含义,纯粹是前世记忆让他认为哈布斯堡和奥地利就应该是绑定在一起的。
但没想到的是,左相竟然阴差阳错,和奥托的想法不谋而合,就是想先打慕尼黑方面,结束内战。
既然凹凸的想法是想要结束内战,想要收拾这个残局,那势必需要在巴登和慕尼黑两方面选出一方先作为自己的支持对象,毕竟奥托如今哪怕拥有国王的身份,也是名不正言不顺的,需要扶持其中的一方才行。
在经过慎重的思考以及和克罗地亚国王一战之后,他肯定不会再选择慕尼黑方面了,毕竟此前他和慕尼黑的那位皇帝还有过节,投靠巴登支持巴登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在确定奥托有这样的想法之后,巴登皇帝也不再犹豫,当即想要加封奥托为奥地利国王。
不过这个时候巴登方面的左相却劝阻了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那就是在这个时候直接给奥托加封为瑞士和奥地利国王,给他两个国王头衔,左相的理由非常的简单。
既然这一次奥托很有可能会支持巴登方面,已经做出了倾向,那么巴登方面自然也要给出相应的利益示好才行,同时也是向整个帝国的贵族表达一种态度,那就是但凡在这场内战中支持巴登一方的,巴登方面都不会亏待。
同样的消息传到慕尼黑方面之后得出的结论和作出的举动则截然相反,虽说奥托想要当奥地利国王,并没有任何的政治含义,但是落在其他有心人眼中就不是这样了。
慕尼黑的皇帝在得知奥托想要成为奥地利国王之后,勃然大怒,认为奥托这是在挑衅,他在想要夺取他的领土,所以他对使者以及群臣大发雷霆,便下令积极备战,准备大举进攻奥托和瑞士公国。
不过在这个时候,群臣却已经劝住了盛怒之下的慕尼黑皇帝,告诉他切莫不可这样行事。
因为这个时候的局势其实对于慕尼黑方面来说十分的不利,法兰西战场上巴登一方已经大获全胜了,如今正在抽调兵力支援萨克森战线。
还在意大利战场上教会军队得到了哈布斯堡家族帮助之后,也是不断的取得了胜利,维罗纳公国陷落就是最好的证明,此时在整个意大利战场的局势也不容乐观。
最关键的是本来作为慕尼黑方面有生力量的克罗地亚王国的军队,又在和瑞士公国的大战中,全军覆没,哪怕之后,还能再抽掉一点点克罗地亚的军队,但已经没有办法像当初那样,能够填补一条关键的战线了,此刻在慕尼黑方面新败,且对于局势不太看好的情况下,贸然发起对瑞士中国的进攻恐怕会是一场灾难。
不过慕尼黑方面也不是完全一点好消息都没有,经过漫长的攻坚战,他们终于扫清了波美拉尼亚境内反抗的敌人,已经完全控制了整个波美拉尼亚地区,主力部队可以抽调出来,支援任何一个战场,这也是为什么慕尼黑皇帝想要和奥托来一场堂堂正正的会战的原因。
但在经过群臣的商议之后,众人还是认为,此时这样关键的主力军队不应该用来对付精锐的瑞士中**队,而是应该用于其他的战场其中目前最为重要的无疑就是萨克森战场了。但是萨克斯战场上由于地形的原因,哪怕对方支援大量的军队,也不可能一时间攻破慕尼黑联军一方的战线,所以此刻将这支军队如果投入到意大利战场,将教会的有生力量进行消灭,无疑是对于整个局势的帮助最大的举动。
权衡利弊之后,慕尼黑皇帝终于压下了自己心中的愤怒,还是决定将宝贵的兵力投入到意大利战场上,奥托的威胁以及无礼之事,小问题,真正问题的关键还是这场内战的胜负,这才是能够影响他和所有人结局的。
奥托在收到巴登方面的两个国王称号的风尚时也收到了,来自慕尼黑方面幸识鸟无音讯和加强备战的消息,心中更加坚定了对慕尼黑作战的想法指示,这个时候奥托却不能将宝贵的瑞士阻力用于直接进攻慕尼黑本土。
因为这样一来,势必会极大的减轻巴登方面的压力,降低巴登军队的损失。
慕尼黑方面能调用的军队数量有限,对付瑞士公国的军队多了,自然对付巴登的军队就少了。
奥托确实是想快速结束内战,扫平一切的障碍,从来登上最高的权力宝座,但是他也不想让这场游戏变得更为困难,也就是他和慕尼黑方面拼个你死我活之后,最后让巴登方面摘了桃子。
此时此刻,奥托想做的只是利用站队巴登的身份,借助巴登的兵力先扫平了慕尼黑以后,在巴登的军队遭受到不小损失的时候,通过一场简单的战役,再将巴登的主力解决掉之后,剩下的事情那就不就是他奥托说了算了吗?
这场内战,是应该由巴登方面结束,由奥托收尾,而不是由奥托结束。
鉴于此,奥托定下了先去巴登一趟,面见巴登的小皇帝,并在那里加冕国王,再派出少量瑞士主力,协助巴登主力作战。
这样一来,伤亡和损失最大的,还是巴登和慕尼黑双方,而奥托呢,则可以依旧继续趁着这个机会扩张势力。
并且这一次,获得了巴登的官方认证和身份之后,奥托的势力扩张,无疑会更加便利一些。
那些原本只属于巴登势力的,奥托不好下手的贵族,也可以打压拉拢了。
因为当奥托也对巴登小皇帝效忠之后,再进行这样的行为,就不再是对抗皇帝,而是和另一位权臣,布列塔尼大公的斗争了。
或许,这样的局面,也是那位没有太大实权的巴登小皇帝想要看到的。
只有奥托和布列塔尼大公斗争,他才有机会重新掌握大权,从而摆脱如今有点傀儡皇帝的尴尬地位。
很快,当奥托接受巴登皇帝册封为瑞士和奥地利国王,将前往巴登的消息传出之后,整个帝国境内一片哗然。
谁都能意识到,这或许是奥托一系这个帝国中最为强大的中立派系彻底倒向巴登皇帝的表现。
其实帝国中,除了奥托等贵族外,也不乏中立派系,不过他们的中立可和奥托这样的大贵族中立不同。
人家的中立说好听点叫中立,说不好听的,那叫两头下注。
既派出军队听从巴登命令的同时,也派出军队支持慕尼黑方面。
这样一来,不管谁赢谁输,他们都能确保自己的地位不动摇。
这其实,也是许多远离统治核心区域的贵族的正常抉择。
这种情况,奥托一点都不陌生,在东方历史上,同样的所谓“贵族”,那些世家大族们,在每一次的动荡中,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两头下注,保全家族,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在这一点上竟然无比相像。
只是,在奥托倒向了巴登方面之后,这些人也开始思考起了自己的抉择。
如今的奥地利兼瑞士国王奥托的实力,已经十分恐怖了,几乎是仅次于巴登和慕尼黑两位皇帝的。
现在奥托倒向巴登,在得到了奥托的相助之后,巴登取得内战的胜利的可能性,几乎已经达到了八成。
这种情况下,还有必要再两头下注吗?
或许,可以考虑将压在另一边的筹码抽回来,减少可能的损失的同时,也能避免日后莫名其妙的清算。
奥托早已猜到他的举动会带来多少连锁反应,但他却很无所谓。
这些小贵族,看似是什么“民心所向”,但真的力量实在是有些薄弱,除了一点点舆论压力和壮声势之外,用处不是很大。
否则,当初慕尼黑和巴登双方,也不可能容忍两头下注这种比奥托的两不相帮更过分的情况存在了。
对于局势来说,他们的影响太小了。
当奥托决定支持巴登的皇帝时,一切都已经决定了。
带着少量军队进入巴登的奥托,得到了巴登君臣的热烈欢迎。
虽然奥托这次带的军队不多,但大家看向奥托的目光,除了少数几人之外,已经充满了深深的畏惧。
谁都知道,奥托在加入巴登阵营之后,恐怕会一举成为超越布列塔尼大公的权臣,权势冠绝巴登阵营。
原因无他,这都是奥托自己本身的实力带来的。要是放在数十年前,以奥托的实力,根本不需要什么皇帝册封为国王,完全可以自立为王了。
当然,即便是现在,奥托也完全可以自立为王,只是,这种严重影响声誉、合法性和正统性的行为,奥托才不屑于去做。
在这个世界待了这么久了,对于贵族的权力游戏规则,奥托也有自己的理解,知道该怎么做,才会获得所有人的认可,不会被挑出毛病。
册封和加冕典礼其实并不隆重,但奥托一举得到了几个关键的职位,例如什么南方统帅,施瓦本卫戍总管等等。
翻译成奥托熟悉的人话基本上就等于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权臣篡位套装,这可不是奥托自己要求的,而是巴登的君臣强行送给奥托的。
原因嘛,自然也很简单,那就是巴登自己阵营中的派系斗争了。
虽说大家都是保皇派,但彼此之间也有着理念上的冲突,尤其是在布列塔尼大公一家独大,几乎控制了巴登朝政的情况下,引入奥托这个强大的力量,无疑可以改变这种局面。
巴登的君臣,都渴望着,奥托能和那位布列塔尼大公斗个你死我活,然后,大家坐收渔翁之利。
哪怕两个人保持面上的和平,但相互有人制衡的情况下,无论是小皇帝还是其他大臣,无疑都能获得更多的权势和机会。
这一点,奥托也心照不宣。
就在奥托思考,到底该怎么从巴登阵营内部解决布列塔尼大公,最后能兵不血刃干掉对方的时候,却没想到,布列塔尼大公离开了前线,带着军队返回了巴登,和奥托见面了。
喜欢穿越中世纪:从建立哈布斯堡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越中世纪:从建立哈布斯堡开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