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傲气凛然 > 第六十四章 风暴(二)

傲气凛然 第六十四章 风暴(二)

作者:天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9:3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傲气凛然 !

【今天凌晨零点新书上架,天子企盼大家到时候订阅和月票支持!明日在保底三更的基础上,视月票的增加而爆发,请大家一定帮助天子,鏖战艰难的新书月票榜!】

总督府书房里,赵尔丰接过弟子萧益民递来的茶杯,轻轻放在一旁,暗自叹息:“一鸣,北门那边情况如何?”

“已经严密控制了,没有发生任何冲突,最迟今晚,原先镇守北门的城防军一个队会返回南门城防营,新军方面也愿意由我们振字营镇守北门,说到底,新军缺乏训练,力有不逮,各级将校随着同盟会和各大势力的介入形成众多派系,他们也担心自己内部发生分裂而使全城陷入混乱。”萧益民低声汇报。

赵尔丰这才放下心来:

“如此便稳妥多了,一鸣,虽然此次随我而来的卫队号称两营,其实也就七百余人,关键时刻还得靠你的振字营。你做得很好,为师很放心,现在有些后悔当初没听你的劝阻,要不是事发之后你在各派之间苦苦斡旋,为师恐怕仍然睡着觉……坐下吧,坐下慢慢谈,自从上月的开枪事件之后,我们师生之间就没什么时间好好说说话了。”

萧益民答应一声,坐在办公桌侧面:

“老师,学生建议借释放蒲议长等人的机会,邀请各方代表坐下来,开诚布公地好好谈一谈,新军代表、巡警道和文化界代表均可列席,一切以稳定成都局势、寻求最佳解决办法为重,相信各界代表定能体会到老师的一片苦心。”

赵尔丰沉思片刻,欣然答应下来:

“好主意!这样既能减少矛盾,又能让那帮人明白老夫的艰难处境,他们定会生出胜利者的快感,从而把所有问题扛到自己身上,或者转嫁到正在赶来的新总督身上,老夫也能置身其外,有机会慢慢洗脱身上的冤屈。”

萧益民心中苦笑,脸上却不敢有丝毫表露:“老师,武汉三镇新旧军队仍在激战之中,朝廷上下乱成一团,只会纸上谈兵的大臣们手足无措,袁少保等手握兵权的实权人物左右观望,阳奉阴违,因此,朝廷根本派不出兵力镇压,致使长江流域各省相继出现小规模暴动,整个中国大乱在即。

“根据这几天发到成都的各方电报分析,同盟会的口号也悄悄变了,变成号召各省民众推翻政府,掀起独立运动,摆脱北京朝廷实行自治,进而推翻满清朝廷,这股风暴很快就会刮到川东,相信用不了几天,就会席卷整个西南三省,成都……恐怕不能幸免。”

赵尔丰幽幽长叹,突然转向萧益民问道:“电报房已被巡警道控制,难道你……”

萧益民连忙解释:“自去年秋季开始,学生就悄悄把几个师范学堂和政法学堂的毕业生安插进去,警察学堂和城内各警局也有不少本地洪门子弟,所以学生的消息来得比别人快一些。

“老师,学生希望老师再慎重考虑一下,尽快离开总督府,哪怕不住进学生家里,搬到振字营也是好的,怎么说振字营也是老师的兵,名正言顺啊!”

赵尔丰捻须大笑:

“一鸣啊,你的心思为师怎么会不知道?你让为师无比欣慰啊!可老夫为官一辈子,(纵)横沙场几十年,何曾在困难面前屈服过?真要在这个时候离开总督府,恐怕会遭致天下人的耻笑,就是在成都也会威信大损!

“这事咱们不用再谈了,至少新总督到来之前,为师得站好这最后一班岗,只有交接之后离开,才符合定制,也算对得起朝廷,对得起四川民众了。”

萧益民只好作罢,端起精致的茶壶给赵尔丰斟茶。

赵尔丰对眼前这个赤诚弟子非常满意,虽然萧益民对朝廷从未有有过应有的尊重,同情四川保路会并为之摇旗呐喊,而且与诸多四川同盟会首脑来往密切,但萧益民对自己这个老师从来都是毕恭毕敬毫无隐瞒,不管有什么想法什么建议,哪怕是大逆不道的心思,都会坦诚地告诉他,从不一味唯唯诺诺地奉承,该争论他就争论,该提醒他就提醒,没有半点儿的犹豫,遭到老师的呵斥他也能坦然承受,并勤勤恳恳地做好一切补救和防范措施。

“一鸣,下一步你怎么看?”赵尔丰打破沉默问道。

萧益民放下杯子,挺直腰板:“学生还是原来的想法,在看不清局势演变结果之前,尽可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赵尔丰缓缓点头:“你的分析没错,虽然同盟会是主导这场风暴的主角,但是其内部组织一片混乱,就拿四川来说,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情况,四川各级同盟会已经形成了堪比江湖帮会一般混乱的各个派系,相互之间互不买账,无论川南、川北还是重庆成都,各地同盟会均由当地富商名流担任主事人,这些人恐怕什么叫做革命都不知道,只会以自己的利益为重,就算他们暂时为了夺取政权联合起来,将来也会分崩离析,甚至还要为争权夺利大打出手的。”

“对于这一点学生深信不疑,但是尽管如此,民族觉醒、自我解放的势头仍旧不可阻挡,为此,学生数月来多次在英、美、德三国报纸上发表对时局的看法,陈述社会现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并毫不顾忌地指出革命党各派的不足之处,以及由此而可能引发的国家分裂和大规模内战,虽然没看到国内各派的反应,但引起了欧美列强的高度重视......

“欧美各国驻华机构非常重视学生的观点和分析,越来越多的欧美驻华使节和报社给学生来电来信,他们同意学生的看法,希望在今后的各方面加强沟通与合作,学生也答应了,最近络绎不绝来到成都的各国记者,就是很好的证明。”

萧益民还在厚着脸皮抬高自己,为此不惜拿出洋人增加说服力,尽最大努力说服自己的老师倾向于民族革命,哪怕不参与这场史无前例的伟大运动,也要置身事外,不再为摇摇欲坠的满清朝廷卖命。

赵尔丰缓缓站起来,在房中来回踱步,走了十几个来回才停下:

“一鸣,如果我们暂时偃旗息鼓,将眼前的利益全部交给四川各派,大事安定之后,能不能再把主动权掌握在手里?能不能得到列强的支持?这后一点非常重要,强大如拥兵十万的袁世凯都离不开洋人的支持,否则也将一事无成,那点儿兵力很快就会消耗殆尽。”

萧益民走到赵尔丰面前,非常肯定地说出自己的意见:

“学生认为完全可行,而且也是目前最佳的处理办法......老师知道,英德美三国驻成都领事和商务代表,都与学生关系良好合作密切,德国总领事前日还亲自召见学生,商讨时局,保证德国驻华机构和所有商业机构会一如既往支持学生,其中给出的最大承诺是:德国德华银行以最低利率向学生的华西集团发放贷款,只要不超过两百万马克的贷款,成都德华银行就能随时支付!

“与学生合作几年的毛瑟公司和克虏伯公司,先后委托领事先生转告学生:他们愿意以不超过两年的延期付款方式,支持四川军队的武器弹药购买。学生觉得事情重大,除了感谢之外,没有答应什么。”

赵尔丰的精神为之一振,轻轻拍拍萧益民的肩膀:

“很好!一鸣,你做得很好,如此一来,为师放心了......我听你的,等会儿为师就派人通知各方,明天上午释放蒲殿俊等人,并召开各方恳谈会,表明为师的艰难处境,说明我边军全体将士的立场,痛痛快快地把这个喧嚣的舞台让出来,我们站到一边去,静观天下风云变幻吧......”

“老师英明!”

萧益民喜不自胜,心中最大的危机随之解除。

......

第二天上午十点,有四川各界代表参加的恳谈会如期举行,刚获得自由的蒲殿俊等人听完赵尔丰的恳切告白,脸上的敌对情绪大为减轻,彼此开诚布公地交流之后,所有的怨气似乎烟消云散,整个会场一团和气,气氛极为热烈。

新军统帅朱庆澜和尹昌衡等将校无法按捺心中的欣喜之情,对赵尔丰顾全大局的高风亮节大加赞扬,从这一刻起,他们领导的新军就能一步登上军政舞台的最前沿,开始在这场伟大风暴中占据重要地位。

各界代表纷纷放下敌对立场,欣然接受赵尔丰的解释,川汉铁路公司几个代表先后站起来,翻出赵尔丰为民请愿而被朝廷撤职的经过大加歌颂,极力赞扬赵尔丰和边军将士顺应民心的开明义举,赞扬赵尔丰审时度势同情革命,是对保路运动的巨大贡献。

眼前如同川剧变脸一般的景象,令萧益民大为感慨,也稍稍放心下来。虽然明知这群越来越像政客的各方代表大都是些口是心非的人物,但是自己的目的总算是达到了,与自己利益相关的老师赵尔丰也由此远离危险的漩涡,无论今后如何,就目前来讲,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成功。

会议的胜利召开和取得的重大成果,于次日刊登在四川各大报纸上,蒲殿俊等人获释重新登上四川最高政治舞台、赵尔丰的深明大义成为舆论的主调,转眼之间再也看不到“杀人魔王”赵尔丰残杀革命同志的抨击文章,所有的新闻和评论,都被极大的政治胜利和革命乐观情绪所代替。

赵尔丰的总督衙门四周再也没有愤怒的人群聚集,他如今尽可以轻车简从进进出出,想去哪里就去那里,无论到哪儿都能引来一片敬畏但也充满善意的目光。

辛亥革命的一声枪响,引发了全国性的反清独立运动。

武汉三镇的战事还在激烈进行,湖北、湖南、陕西、江西、云南、江苏、上海、贵州、浙江、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四川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只有直隶、河南、甘肃、山西、山东五省在袁世凯控制下悄然无声,刚刚通电宣布脱离满清政府正式独立的山西、山东、甘肃境内宁夏地区,很快就被袁世凯的北洋军控制,再也没有传出后续新闻。

初冬的夜晚,赵尔丰检阅完军纪严明的振字营,兴致盎然地来到弟子萧益民家中做客,师徒两个举杯畅谈之时,振字营参军郑长泽匆匆而来,飞快递给萧益民一封急报。

萧益民扫一眼立即递给自己的老师,赵尔丰接过一看,顿时脸色大变,良久才轻轻弹了弹薄薄的电报纸,重新坐下缓缓端起酒杯。

C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