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大军阀 > 第二百七十五章 千里跃进(一)

明末大军阀 第二百七十五章 千里跃进(一)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53:26 来源:书海阁

六月十四日,河南归德府境内。

旷野之上尘土飞扬,到处都看不到绿色,更不用说庄稼了,沿途的河流都已经干涸,只留下龟裂的河床,似乎在诉说着以往的波涛。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一呼同袍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净胡尘,誓扫东奴不顾身!”

忽然,一声声雄浑的战歌传来,只见一支浩浩荡荡的铁甲大军正精神抖擞的往南而行。

鲜红的军服外面,披挂着精良的铁甲,数万精锐将士以整齐的队列行进着,仿佛无坚不摧的洪流,给人一种一往无前的感觉。

大军之中有大批的骑兵,或是集结在大军后面行进,或是往来于大军左右巡视,或是奔袭远处警戒。众将士全副武装,身披甲胄,一路唱着军歌,士气高昂。

刘衍也是身披铠甲策马行进,亲卫营指挥使苗绍、镇抚官荀景云跟在左右。

此番,刘衍将钱粮官岳明也带上,专门负责管理随军钱粮,毕竟此番军中钱粮数目之多,远非以前可比,必须要有专人管理才行。

刘衍看了看天色,此时已经是下午时分了,但是天气依然很热,大军将士全都汗流浃背,携带的水囊也差不多要喝完了。

“传令下去,让将士们再加把

劲,日落前赶到拓城县,大军今晚在拓城县休整,明日一早便可以进入开封府境内了。”

“得令!”

随着命令传达下去,中军的战旗猛地摇晃了几下,传令兵也吹响了号角。紧接着,一阵阵号角声从队伍前后响起,然后各部战旗随着铁甲长龙此起彼落的开始晃动,以表示己部收到了命令。

“将士们状态不错!”

回头看了身后的队伍一眼,刘衍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他领大军从灵山卫城出发,每天基本保持七十里的行军路程。短短几天,就走了几百里的路程,而且无人掉队。放眼此时的大明,以新军这种行军速度而言,刘衍说自己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而且此次出征的大军中,除了各营自己携带的部分辎重外,还有数量巨大的钱粮辎重,还有炮营那两百多门各式火炮,以及大量的火药、弹药,再加上各营将士身上的铠甲,加上余者兵器装备,平均下来,即便有大车随行,每个将士也要负担怕有几十斤的重量。

如此几百里路走下来,大军至少一般人是全靠步行,这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好在新军的铠甲都是改良过的,盔甲受力的是全身,很大程度抵消了铠甲重量。而且新军的伙食非常好,盐分和肉类供应都很充足,使得新军将士的身体素质非常优秀。再加上经过军中几个月的艰苦训练,众将士的体质都有了质的飞跃,长途

行军,并没有对他们造得很大的影响。

刘衍在行进途中,向岳明询问了这几日粮草的消耗情况,随后说道:“派夜不收先走一步去拓城县,命县令准备粮草,今晚的口粮和补给由拓城县出了!”

“是!”

按照战时士兵们体力消耗大,肉类供应不及时,所以饭量会变得很大,以此来计算,每名士兵一天就要吃四斤粮食,战马则一天要吃将近十斤草料。

这样算下来,新军两万八千多名将士,一天消耗的粮食在九百六十七石,战马与骡马约需消耗草料六百六十多石。如此庞大的消耗,即便随军的钱粮很充裕,刘衍也不敢肆意挥霍,能每到一处都要就地取粮,自己的储备尽量不动。

而且刘衍每经过一处城池,便会拿出兵部行文,让沿途州县至少供应几日粮草,实在没有的,就在当地购买,最后才吃随军粮草。

即便如此,按照岳明的统计,这几天来新军也消耗了一千多石粮草,让刘衍心疼不已。

眼下新军刚刚出山东境内,归德府还算是受到战火影响较小的地方,沿途多少可以补充一些粮草,让刘衍忧虑的是大军进入开封府、汝南府之后,那边可是被流贼大军反复荼毒的地方。

刘衍策于马上说道:“各部前出的夜不收可有回报?”

苗绍说道:“大人,有些回报,但是消息并不完整,所以暂时没有向大人禀报。”

“说说看。”

苗绍说

道:“回大人,根据夜不收这几天的探查,我军前方郑州、开封、洛阳、随州、襄阳诸地屡遭流贼大军肆虐,各地民生凋敝,甚至上百里都不见人烟。各处官府疲敝,我军想要就地征粮,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

不过苗绍随后压低了声音,说道:“大人,眼下大明各处大旱,特别是河南等地,据说斗米已经涨到了千钱,甚至万钱,只有各地乡绅富户有存粮。听闻上几个月,湖广、苏、松诸府遭受大水侵袭,那边斗米也要七、八百钱,以至于街坊罢市、乡村闭户。”

“在如此时局下,我军即便与那些乡绅大户买粮,也要花费巨资,不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刘衍自然知道苗绍的意思,那就是将沿途的乡绅富户的钱粮强行征调过来,以补充军用。

只是这样一来问题太多,新军将士也会在一次次的抢夺中,逐渐迷失军心,对于刘衍来说得不偿失,自己可不想辛苦打造的新军,最后沦为流贼大军一样的强盗军。

于是刘衍说道:“银子不是问题,只要可以用银买到粮草,便是耗费再多银钱也无妨,先花钱去买。”

“是。”

不过话是这样说,刘衍还是叹了口气,要知道在大明中叶,一两银子可以买米两石。可是到了现在,十几、二十两银子都买不到一石粮,这百姓怎么活啊,怪不得李自成、张献忠之辈随便就可以拉起几十万人马,人命不值钱啊!

随着太阳逐渐西沉,刘衍下令大军快速前进,争取早些赶到拓城县。

“全军加快脚步。”

在刘衍传下命令后,大军明显加快了步伐,激昂的歌声中,新军各营滚滚向前而去。

在拓城县的县衙里,刘衍思索着下一步的计划。

“从拓城县到郑州、开封等地还有一千多里,估算还需要一个月才能到达。不知道一个月后,战局会如何发展?”

刘衍刚刚率军出发,便又接到了杨嗣昌派人送来的书信,提到张献忠已经开始集中兵力,大有向四川方向突围的迹象,请刘衍尽快率军前来助攻。

如今有了自己和两万多新军的加入,历史的走向已经发生了些许偏差,所以刘衍也不敢肯定张献忠是否还会像历史上那样,率军突入四川境内。

“如果张献忠率军入川的话,那战事不知道要拖延到什么时候,这个时代的蜀道,可是难于上青天的存在啊!”

第二日,新军各营起程,拓城县的县令率领一众乡绅、官吏送出十里之外,那县令还算懂事理,为大军提供了两日的粮草,也算是尽心尽力了。

几天后,新军各营进入汝宁府的真阳县。

刘衍策马来到一处高地上,环顾四周,内心一阵一阵的翻涌,一股悲凉之气充盈胸间。

四周的景色如同人间地狱,四周的土地都是一片黄白色,看不到一丝绿色,树木上的树叶、树皮都不见了踪影,同样也看不到草叶,

因为这些东西已经全被饥民吃光了。

没有树皮,光凸凸的树木在黄土地中颤抖着,一阵风卷来,就是扑面的尘土。

刘衍甚至有些错觉,自己是不是走错路,来到大西北的戈壁滩了?

四周也看不到河流,因为全部干涸了。田地中、河床上全部是渗人的龟裂细纹,天空中一阵接一阵的“乌云”而过,那是铺天盖地蝗虫飞来才有的效果。

自从新军各营进入开封府南部,以及汝宁府境内,大军所过之处,城镇大多空无一人,各处都是饿莩遍野、骸骨纵横,各样倒毙的尸体比比皆是。

而刘衍在路上见到的零星活人,也是睁着一双诡异的双目,那是饿昏头的表现。

最让刘衍不能忍受的,是成群结队的饥民,他们无所顾忌的去割那些倒毙尸体的肉吃,其中不乏他们的亲人。在官道两侧,被遗弃的死去婴儿更是到处可见,让人见了忍不住落泪。

刚开始进入汝宁府的时候,刘衍见到吃死人的情况还极为愤怒,下令将吃死人的饥民赶开,然后收容野外的尸骨,又给那些饥民散发一些军粮赈济。

不过一路上这样的场景实在是太多了,若军粮散完,新军将士又吃什么?

刘衍看着如此江山,不由得长叹一声,心中第一次泛起无能为力的感觉。

钱粮官岳明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看着沿途的荒凉景象已经是泪流满面,苗绍、许铭等将领也是沉默不

语,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沉甸甸的。

大军继续行进着,但是众将士的军歌己经唱不出来了,四周只剩下整齐的脚步声,气氛很是压抑。

此时众军己过真阳县,前方又经过了一处荒村,村子里已经没有活人的踪迹了,只剩下残垣断壁,以及零星的白骨。

忽然那些废墟中传来一声凄厉的嚎哭传来,似乎是女子的声音,刘衍脸色一沉,苗绍反应过来,当即喝道:“去看看!”

几个夜不收当即越众而出,策马往那边奔去。

几个夜不收还没赶到,刘衍己经见到几个女子发疯一般出现众人眼前,她们脚步踉跄,身上的衣服早就不见踪影,全都赤舌**的跑出来。

更让刘衍无法忍受的是,那几个女子的身上已经残破不堪,到处都是被割肉之后的血窟窿,其中一个女子的左手已经不知去向,白森森的骨头就暴露在外面,还不断流着血!

紧接着,几个双眼赤红的男子各持木棒追了出来,大声叫喊着,声音竟不似人声。

那几个女子看见赶来的夜不收,纷纷尖叫着往旁边奔去,声音绝望凄苦。

那个少了一只手的女子更是用当地口音大声哭喊:“军爷,他们吃了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啊!”

喜欢明末大军阀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末大军阀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