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大军阀 > 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跃进(二)

明末大军阀 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跃进(二)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53:26 来源:书海阁

“嗖”的一声,一根利箭射穿为首那持棒男子的头颅,接着几名夜不收左右开弓,追来的几个男子纷纷中箭飞扑出去。

“啪!”的一声,却是另一夜不收瞄准最后一个男子开了一铳,随着他手铳的硝烟冒出,那男子的胸口破了一个大洞,一连向后退出数步,最后直挺挺的摔在地上。

电光火石之间战斗就已经结束了,往旁边奔去的那些女子似乎吓呆了,全都瘫软在地上,其中两人眼前一黑直接晕死了过去。

而那个少了左手的女子看了一眼大军将士,则是惊恐地扑在地上,大声尖叫:“不要吃我……”

说完,那女子也一头栽倒在地上,不断的抽搐起来。

几个夜不收带人向荒村中搜索前进,防止还有人躲在里面。刘衍带着苗绍、许铭、岳明、荀景云和鲍学镇策马过来,一队护卫将士也将这里围了起来。

鲍学镇当仁不让,急忙下马上前查看,只见他逐一查看了那几个女子,然后脸色铁青的站了起来,突然将手中的药箱重重摔在地上。

“禽兽不如!禽兽不如!”

刘衍眉头紧锁,不过并没有开口催促,等到鲍学镇发泄完了,才过来抱拳说道:“属下失礼了,请大人责罚。”

刘衍说道:“如此人间惨剧,谁都不会无动于衷的,无妨。只是,这几个女子如何了?”

鲍学镇叹息一声,说道:“那几个女子的身上,每人都有二十几处伤口,

是被人活生生割下来吃肉造成的。她们长时间没有进食,再加上伤口没有经过处理,一直在流血,都已经化脓感染,一番激动之下,都已经不行了。”

鲍学镇指着其中两个女子,说道:“那两个女子已经气绝,剩下的几个估计也就是一时半会的事情了。”

众人一阵唏嘘。

刘衍指着那少了左手的女子,问道:“那她的情况如何?”

“唉!”

鲍学镇说道:“她是个孕妇!刚才属下检查发现,胎儿是被人活生生拽出来的,估计也被吃掉了……”

说到这里,鲍学镇再也受不了,直接蹲下来痛哭了起来。苗绍、许铭更是暴怒,猛地跳下马,拔出腰刀便去劈砍那几个男子的尸体,发泄着心中的怒火。

刘衍缓缓闭上眼睛,心如刀绞,这就是人间惨剧,真是天要亡大明啊!

当日,刘衍下令将几个先后死去的女子就地掩埋,然后大军继续行进,到了午时,大军行进到一条不知名的河流岸边,虽然这里的河水己经干得差不多了,到处是一道道裂缝,可是让人惊奇的是,在一些地势低洼的地方,还有一些比较清澈的水塘存在。

刘衍下令新军各营在这里歇息造饭,在检验水源可以饮用后,各部将士纷纷有序的前去打水补充。

“惨,真是太惨了。”

刘衍正吃着干粮,苗绍脸色惨白的走了过来。原来苗绍麾下的那几个夜不收在那处废墟巡视了一番,

找到了几个女子的户帖,得知她们都是本地的百姓。

“……这边接连几次大旱后,这米价便一路上涨,特别商人富户闭市,最后有银子都买不到粮食!”

苗绍愤愤不平的说道:“那几个女子的行囊就散落在荒村中,里面还有买米的凭证,一斤米竟然要三百文!要命啦!”

刘衍闻言也没有了食欲,按照此时大明的生产力水平,如果物价高过平日的两、三倍,各地便会出现大饥荒了,更不要说这种物价高达十倍,甚至是二十倍的情况。百姓从吃树皮,吃草根,吃蒺藜,发展到吃土石,吃完这些后,便开始人吃人了。

家人、兄弟、朋友,乡邻相互而食,这些基本的伦理道德己经不存在。发展到最后,便是成群结队的壮男手持棍棒,去挑选那些妇孺下手,却没人敢救。

一路上,不少夜不收都听闻本地及附近的城池,除了城内及郊关,各地村落的百姓不是饿死干净,就是已经成为匪贼,甚至是“食人族”,剩下的百姓则是人人自危,担心成为他人口中之食。

此时岳明感叹道:“自崇祯年起,河南几乎年年闹饥荒,山野之中的贼寇多如牛毛,草根木皮食尽,便以人为粮。父母食子女者,子女食父母者,未成人孺子转盼不见,每夜旁徨,闻呼号啼救之声,皆奸人用计噬人。此伤心酸鼻,尝不忍闻……”

许铭大声说道:“我看还是河南

各处的官将无能,今年山东也是大旱,可是咱们即墨营各处怎么没人饿死?天灾降临,只要当地的文官、武将得力,一样可以扛过去!”

苗绍也说道:“没错,我看只有在大人的带领下,才能扫平天下一切不平,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可恨朝中那些废物久居庙堂,能力却远不如大人!”

众人都是点头赞同,刘衍却是闭目无语,罕见的灾荒一场接一场,特别以河南和西北为重,这也是为什么河南、西北之地流寇特别蓬勃的缘故。剿寇,是民生问题,而非军事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想到这里,刘衍也有些担心此战的结果:就算杀了张献忠又能怎样?只要百姓活不下去,一样还会有王献忠、刘献忠冒出来,乱世一样结束不了!

此时,刘衍对于权柄的渴望激增,只有自己掌控的权利大到可以左右天下,才能真正结束乱世,才能让人间惨剧不再上演。

两天后的一个傍晚,新军各营到达湖南境内,在归州城外安营扎寨后,苗绍照例拿着兵部的公文,进城去向城内知府要粮。

不久后,苗绍却是两手空空的回来了,一斗粮也没要到。原来是归州知府以无粮为理由,根本不愿发粮,也不愿让新军各营在城外驻扎休整。

刘衍大怒,大军一路过来,沿途己经散了三千多石军粮,此行虽随军带了大量的银两,不过商户富户闭粜,买粮也极为艰难。不在各地州县

官仓补充粮草,军中的粮草用光了怎么办?

刘衍当即对许铭喝道:“许指挥使,你带一总将士进城,去将那知府抓来,我倒要看看,在我大军面前,他敢不敢不给粮。”

“大人,如果有人阻拦怎么办?”

“以军法从事!”

许铭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对刘衍抱拳说道:“末将领命!”

军营外喧哗了一阵,接着那喧哗声响到了城内,很快的,归州城知府王川就被几个新军将士扭着押到了中军大帐内。

出乎刘衍的意料,王川很年轻,不到三十岁,一副温文尔雅的样貌。他被几个新军将士押进来也不惊慌,眼光扫了帐内众人一眼,便盯在刘衍身上。

刘衍瞟了他一眼,问道:“我大军奉命剿贼,千里迢迢到此,又有兵部行文在此,你为何不给粮?”

王川微微一笑,说道:“久闻刘将军的新军战力强悍,数次击破奴贼大军,却想不到也是这般蛮横无礼!”

那王川说话时带着南直隶一带的口音,大明一向不许本省人就地为官,特别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时候,要求更为严格,甚至让“南人官北,北人官南”,不过后来就不限南北了。但除了学官外,本省人不得在本地为官倒是铁律。

王川对自己这么了解,倒让刘衍有些意外,他让王川坐下,又问起他不愿给粮的原因。

王川猛然失态狂笑起来,近乎张狂的说道:“人死光了,自然没粮了。”

狂笑了一阵,然后带着哽咽声说道:“将军或许不知,我归州城原编户口五万七千八百三十五户,然年初编计,己死绝四万八千一百二十八户。原编人丁十三万三百二十五丁,逃死有十一万八千四百五十丁,这还是年初的统计数字,现在还剩多少,我也是不知。”

“可是即便这样,我归州城还要承担三饷银十二万四千余两,漕米三万二千三百余石,辽米豆八万二千五十三石,临清仓米三千六百八十八石,禄米一千八百四十二石。试问将军,以现在城中剩下的人口,又如何差粮支给?”

王川神情忽然变得坚决起来,说道:“灾情日窘,眼见归州城便要绝户,本官己然决定,将库中所有粮米散给灾民。”

刘衍想不到事情会是这样,于是便问道:“那你如何向朝廷交待?”

王川诡异一笑,说道:“无妨,下官己然打定挂印归去主意,大不了回乡度日,了却残生便是。”

刘衍看了他良久,叹道:“王知府,你回去吧,方才多有得罪。”

王川道:“不忙,方才下官入了营来,见你军中似乎粮草甚多,为苍生黎民计,还请将军拔出一部粮草,赈济归州城百姓生灵。”

刘衍闻言久久无语。

第二天一早,刘衍领军离开了归州城,他心情有些不好,不但没要到粮,反而贴进去几百石粮草。

不过这些粮食用来赈济灾民,刘衍心内好受些。王

川自然千恩万谢,赞刘衍不愧为国之栋梁,新军各营不愧为仁义之师,只有刘衍有苦难言。

“今禽兽满道,骴骼盈野。阴风惨鬼磷之青,啸聚伏林莽之绿。胁臂小骨,狼藉于道,每郊行,足履于上,搰搰有声,如在麻秸上……”

大军一路而来,每过一城,不是人相食的惨剧,就是揭竿而起的乱民,待到大军行进到夷水岸边的时候,全军将士都呆呆看着对面,那边正有数十百姓投河自尽,他们争先恐后,似乎赶赴什么极乐世界一样,呼喊声中透露着浓浓的绝望气息。

刘衍见到这一幕,并没有让部下去救人,因为那些百姓的心已经死透了,救不活的。

“大人,前方就是新的集结地点,杨嗣昌就在前面几百里外的玛瑙山一带,大军十几日就到了。”

刘衍此时心中怒火中烧,听到杨嗣昌这三个字,不知道自己率部南下的决定是不是正确的,当即怒声说道:“全军放缓行进速度,每日行进三十里便扎营休息,恢复将士体力。”

喜欢明末大军阀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末大军阀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