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大军阀 > 第五百七十章 进城

明末大军阀 第五百七十章 进城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53:26 来源:书海阁

神策门是南京城墙中唯一的外瓮城城门,建有外瓮城一座,门垣共两道,瓮城设有左右两个门洞,并且不正对城门,城门为单孔拱券结构,城门上有三开间重檐歇山顶谯楼一座。

神策门始建于大明洪武初年,由宰相刘伯温亲自勘察筹划建造。明朝洪武九年,神策门建成,因该地驻扎着精锐禁军“神策卫”而命名为神策门,建成后大明朝廷便置千户所在此驻守。

清晨时分,刘衍在国防军第十二军副总兵鲍羌、右营参将程志宇率部的护卫下,抵达了神策门外,但是此时城门依旧紧闭,南京六部的众人依然不见踪影。

刘衍微微皱眉,鲍羌和程志宇则是怒不可遏,当即纷纷请战,要率军直接杀进去。

刘衍微微摇头,南京城所有的城门都是三重,城防坚固、易守难攻,即便国防军各军中都装备了火炮,战力远比城中的明军强悍,但真要打起来,短时间内也难以轻松拿下,得不偿失。

“阁老,那咱们怎么办,就在城外等着?”

刘衍心中权衡着,按道理来说,城中的钱谦益、刘良佐、高杰、阮大铖等人,都是墙头草一类的,其余贪生怕死、胆小如鼠的勋贵、官员更是数不胜数,不然也不会在历史上出现那么多自动剃发投降的汉奸了。

可是今日这是怎么了,刘衍原本还以为会有人主动开城,想不到大军都抵达城下了,城门也依然紧闭,

难道城中的那些南京官员真的以为,我刘衍是菩萨心肠,当真不会动刀杀人吗?

想到这里,刘衍也打定主意,准备下令调集火炮轰击一阵,不求破城,至少也要打出声势来,不然城中那些官吏就不知道,自己这个内阁首辅的手段!

突然,一旁的鲍羌指着城头说道:“阁老快看!”

刘衍抬头看去,只见城头上忽然升起一面帅旗,紧接着刘良佐探出头来,大声说道:“总兵官刘良佐在此恭迎刘阁老,请阁老稍后,下官这就派人开城!”

话音刚落,只见神策门沉重的城门缓缓打开,参将程志宇当即率领一旗将士冲进城去,直接占据了神策门内外,确定没有问题之后,有带人登上了城头,直接将刘良佐给控制了起来。

可笑刘良佐一镇总兵官,此时却对程志宇这个国防军的参将点头哈腰,脸上堆满了笑容。

随后刘衍面如表情的率军入城,一总一千数百名将士顶盔掼甲的开入城中,沿途的明军士兵见了,脸上都写满了畏惧。

国防军将士这边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全都是身披铁甲,手上握着上好刺刀的燧发鸟铳,大军列队进城,展现出王师气象,瞬间就将城中明军那一身乞丐般的装备比了下去。

而且国防军将士的精神面貌也是不一般,完全不是城中明军士兵那种浑浑噩噩的样子。

刘衍在鲍羌的陪同下,在城中街道驻马,刘良佐、高杰

在程志宇的引领下,急忙赶来行礼。

“下官刘良佐(高杰)拜见阁老!”

刘衍的脸上依然看不出喜怒哀乐来,盯着二人看了一会儿,刘良佐和高杰的身上便汗如雨下,趴在地上不敢出声,也不敢抬头。

过了一会儿,刘衍便说道:“烦劳二位将军,去将南京六部官吏全部请来,本公才好入城!”

“是!”

刘良佐和高杰急忙起身,大声吆喝着部下兵马,分头前往城中各处。

刘良佐为了在刘衍面前展现自己,甚至大声吼道:“谁要是敢不来,就给老子绑了带来!”

刘衍看着这个在历史上声名狼藉的汉奸将领,眼神越发的冰冷。

刘良佐最早是李自成手下的流贼将领,后兵败投降大明,靠着围剿流贼积累战功,官至总兵,封广昌伯。

而后甲申国难清军南下,刘良佐便率部十万剃发降清,一路为满清鞑子充当马前卒,带兵俘虏弘光帝于芜湖,攻破江阴,并且在江阴城大肆屠杀同胞,一手制造了江阴大屠杀!

正是因为刘良佐不惜屠杀同族来博取满清鞑子的欢心,先后被任命为江南江安提督,加总官衔,寻政直隶提督,官至左都督。

“在历史上,刘良佐回乡病亡,算是寿终正寝了,只是不知道是我的手里,刘良佐还能不能有好下场!”

虽然如今历史已经因为刘衍的到来发生了改变,刘良佐恐怕是没有机会降清了。只是以刘良佐的秉性,

当真不是什么忠诚良将,以后还是想办法将其冷藏好了。

随后刘衍又饶有兴致的看向一旁,同样在忙着派人去召集六部官吏的高杰。

高杰与李自成是同乡,当初二人是同时聚众起事的。

据说李自成的妻子邢氏勇武聪明,负责管理军用物资,每天分发军粮、兵器供应作战。高杰到邢氏的营帐中交符验合,邢氏看高杰相貌英俊,就同他私通了,他们担心被李自成发觉,就策划着向明军投降。

崇祯八年八月,高杰就带着邢氏过来归附。洪承畴把他交给贺人龙,贺人龙让他部下的游击将领孙守法带着高杰去攻打农民军,以收到镇压农民军效果作为凭证。从这以后高杰就经常在贺人龙的部下供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再后来,高杰因功升迁为总兵官,邢氏也一直带在身边,虽然高杰此人性情暴躁,但是二人感情很好,也让刘衍刮目相看。

刘衍记得高杰的外甥李本深也是一个猛将,不过按照时间来看,应该是在李自成军中的,现在估计已经跟着李自成一起,坟头草都一人高了。

不过历史上高杰并没有降清,只是有率军掳掠百姓的黑历史,也勉强算是一个可以用一用的将领。

不多时,兵部尚书史可法的府邸内很是热闹,户部尚书高弘图、督察院右御史马士英、翰林院詹事姜曰广、副都御使阮大铖、礼部尚书钱谦益、赋闲在家的原北京兵部侍郎张国维、大

学士王铎、兵部右侍郎吕大器等人先后得到消息,听闻刘衍已经率军入城,众人都是惊骇不已,纷纷换上官服赶来迎接,之前众人商议的对策,此时早已经忘到脑后。

同时,高杰和刘良佐还通知了城中的不少勋贵,忻城伯赵之龙,魏国公徐允爵,保国公张国弼,隆平侯张拱日,临淮侯李祖述,怀宁侯孙维城,灵壁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永昌侯徐宏爵,定远侯邓文囿,项城伯常应俊,大兴伯邹存义,宁晋伯刘允极,南和伯方一元,东宁伯焦梦熊,安城伯张国才,洛中伯黄九鼎,成安伯郭祚永,驸马齐赞元,侍郎朱之臣、梁云构、李绰等也陆续赶来。

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内,神策门内的街道两侧,便站满了南京六部官吏,以及城中的勋贵。

刘衍看着低头沮丧的众人,脸上看不出喜怒哀乐来,只是说道:“命人召巡视组进城!”

“是!”

众人闻言,心中更是一阵冰冷,看来之前自己聚众不合作的办法,在刘衍强横实力面前,的确太儿戏了。

很快,蒋德璟率领巡视组数十人,总兵官韩秦、秦成虎率领的国防军第十一军开到了神策门外,碎着了刘衍的一声令下,大军开始陆续入城,而城中的明军士兵,则全部被鲍羌率领第十二军将士给缴了械。

刘衍冷眼看着刘良佐和高杰,说道:“南直隶的军改,就从二位将军这里开始吧!

“是、是!”

刘良佐和高杰此时脸色惨白,哪里还敢说一个不字。

忽然,正在进城的大军后面出现一人一马,冲到刘衍不远处,便被十几名国防军夜不收拦下。

钱谦益、高弘图、吕大器、刘良佐、高杰等人也吓了一跳,还以为是刺客之类的,定睛一看,竟然是去了扬州的黄得功。

此时黄得功只身一人,穿着总兵官服,已经累得几乎脱力,见到刘衍之后,便一头栽落马下,然后手脚并用的爬了起来,跪在地上行礼:“罪将黄得功,拜见刘阁老!”

此时众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惊骇,扬州军营到南京城有一百六、七十里的距离,就算可以乘船走一段,要在一个晚上多些的时间里赶到,黄得功也真算得上是神速了,众人无不赞叹黄得功的体力之好!

黄得功号虎山,因为作战勇猛,所以在军中号黄闯子,大明开原卫人。

黄得功出身行伍,在历史上从战辽东抗击后金军,累功至游击。明崇祯九年,迁副总兵,分管京卫营。明崇祯十一年,以镇压流贼大军获功加太子太师,署总兵衔。明崇祯十四年奉命以总兵率军护卫皇陵,驻定远,并与刘良佐部合剿张献忠农民军。后于桐城、潜山等地击败张献忠,移镇庐州。明崇祯十七年初,封靖南伯。不久以拥戴功被南明弘光帝晋封为侯。与高杰、刘泽清、刘良佐部并为江北四镇驻真州。

到了满

清顺治二年初,黄得功在高杰死后谋袭扬州,瓜分其部兵马及地盘,后被制止,后移师往镇庐州。同年四月,黄得功奉命阻御左良玉军东攻南京,解铜陵之围,复移屯太平,因此以功晋封靖国公,加左柱国。同年五月,黄得功率部与清军战于芜湖,中箭自刎而死。

对于黄得功此人,刘衍心中还是有几分提携之意的,毕竟黄得功还是有些本事的,另外也没有高杰等人杀良冒功、劫掠百姓的污点,历史上更是与满清鞑子力战殉国的英雄,理应重用一番。

于是刘衍说道:“黄总兵来的好快啊!”

“刘阁老召见,末将不敢不来。”

“好!”

刘衍说道:“既然黄总兵如此识大体,那便就此返回扬州,在扬州对所部兵马落实军改之策,本公派巡视组数人与你同去,为期一个月,如何?”

黄得功想不到自己刚刚抵达南京城,就是这样一个局面,心中的不甘全都写在了脸上。

不过随后黄得功便看到了正在进城的国防军将士,眼睛好像是被定住了一般,再也挪不开目光。

“黄总兵对本部兵马完成军改之后,立即前往青州府,在皇明军事学院进修,毕业之后再做安排!”

黄得功顿时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看向刘衍,猛然间醒悟了过来,急忙行礼,大声说道:“末将领命!”

随后黄得功不顾体力透支,便上马告辞而去。

见到这一幕,所有人

都目瞪口呆,刘良佐和高杰更是明白黄得功的遭遇意味着什么,看向黄得功背影的目光中,充满了羡慕的神色。

刘衍随即扫过众人,说道:“诸位,随本公前去议事!”

众人不敢怠慢,纷纷行礼随行。

喜欢明末大军阀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末大军阀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