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王首辅 > 第443章 讨巧

明王首辅 第443章 讨巧

作者:陈证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2:26:04 来源:书海阁

李言闻等不及了,冬月二十九日晚,亦即是从大青山回来的当晚便向徐晋告辞,他要在过年前赶回老家湖北与家人团聚。徐晋十分理解李言闻的心情,他自己亦是归心似箭,记挂着京中的妻婢,可惜手头上的事务还没忙完,估计还得在山东耗上半个月,能否回京过年还是个未知数。

所以徐晋并没挽留李言闻父子,将编写好的现代医学常识册子交给了李言闻,又重金雇了一艏客船送他们父子回湖北,还附赠了三百两银子的路费和一船的山东本地特产,让他带回家送给亲友和邻里。

正所谓盛情难却,李言闻并没有拒绝,光就是冒险上大青山协助官兵“剿贼”这一件功劳,他便受得起这份礼。

冬月三十日早上,徐晋亲自把李言闻父子送到了黄河渡口登船,礼遇之高,让巡抚胡世宁也为之侧目。

“开船——喽!”随着艄公一声拉长调子的吆喝,客船驶离了码头,向着上游慢吞吞地划去。客船届时将会在上游进入京杭运河,然后南下长江,再逆流回湖北,一个月的时间估计够呛的。

“谢过大人相送,请回吧!”

“大人保重,明年见!”

李言闻父子站在船尾的甲板,向着码头上的徐晋挥手作别。话李言闻已经答应了进太医院任职,以他的医术,再加上扑灭瘟疫的功劳,到时徐晋只要一举荐,要进太医院还是轻易如举的。

“你告诉徐晋,他日后若不当个好官,本姑娘定会回来取他人头!”

这句话是李言闻临上船前告诉徐晋的,徐晋听完只有苦笑,经过前晚的事,那冰妞儿估计已经恨得要提剑杀回来了吧。

本来,薛冰馨手下那几十名的残余已经成不了气候,剿不剿灭已经不打紧了,但是徐晋却不能明目张胆地放水,这样无疑会把自己搭进去,更何况总得给冒着严寒围山的官兵一个交待吧?

所以徐晋用计留下了薛冰馨的所有马匹,最后还弄了两艏动过手脚的破船,淹死近半的马贼。这样子虽然有些狠,但整个剿山行动才显得更加真实,而且剿山的官兵也获得了一份功劳,至于那些淹死的马贼,站在徐晋的官方立场来看,他们本来就该死。

当然,如果从官方立场来看,作为反贼头目的薛冰馨更该死,但是从私人立场来看,薛冰馨现在是自己的女人,徐晋自然不能看着她死,而且还得保护她,这是作为一个男人应有的担当。至于这个时代的忠君报国思想,对徐晋这个穿越者没有丝毫的约束力。

……

一转眼便是腊月初八了,随着案件的深入调查,牵连进粮仓亏空案的官员越来越多,光是知府就逮捕了三个,济南城中的牢房已经人满为患了。

徐晋虽然是要拿山东作为典型,狠杀一把全国各地盗卖官粮的歪风,但也不想矫枉过正,以于最后失控扩大化,所以一方面严厉惩处那些巨贪,而对于那些罪责较轻的则“罚酒三杯”了事,毕竟就朝廷给的那点俸禄,官员要是丁点好处都不拿,估计一家子都得喝西北风了,自剖证清白的范县主薄邹谦就是个例子。

腊月十二日晚,大雪,已经接近凌晨了,提刑按察司后衙的书房内却还燃着三根蜡烛,亮得如同白昼,熊熊的炭火让整个房间暖意融融。

徐晋正坐在书案后奋笔疾书,旁边还摞着两沓近半米高的案件卷宗。直至今日,粮仓亏空案已经全部查明,可以结案定罪了,徐晋此刻便是在写奏本向皇上回报。

话山东省治下共有六个府,粮仓均有不同程度的亏空,查明的亏空数目达到五十万石之巨,让人触目惊心。山东省左右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等省一级军政大员均参与了分赃,全部被抄家收监。

此外,以镇守太监罗祥为首,左右布政使,都指挥使等人还涉及通贼资贼,这条可是等同于谋反的重罪,估计是要族诛的,但最后怎么判还得由刑部来决定。

至于镇守太监罗祥,这阉货不仅参与盗卖官粮、通贼资贼、还指使人挖毁大堤谋害钦差,这些罪名加起来估计足够夷三族了,当然,最后怎么判还得经过三法司会审。

又奋笔疾书了近半个时辰,徐晋这才搁笔,揉了揉已经麻痛的右手,摸出怀表看了一眼,发现已经接近凌晨两点了。

徐晋打了个长长的呵欠,将奏本的墨迹吹干,然后合起来用专门的匣子封好,明日一早便会派人送去驿站,驿站自然就会派快马送往京城通政使司。

其实,徐晋从今日下午便开始写奏本了,一共写了五封之多,第一封是关于赈灾的总结、第二封是谋害钦差案的总结、第三封是镇压反贼的总结(为众将请功)、第四封是粮仓亏空案的总结。

而第五封奏本是一封弹劾奏本,弹劾衍圣公府大量侵占民田,导致曲阜附近的百姓流离失所,最终为反贼所乘,轻易聚集起大量的流民造反。为了证实所言非虚,徐晋还在奏本中附加了一份反贼攻打曲阜时张贴的檄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此处,徐晋还以此为契机,指出山东各地流民积聚问题之严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倡议朝廷遏制地方勋贵豪门兼并土地,并且将所有侵吞的土地发还给百姓耕种。

土地兼并是明朝由来以久的问题,而且还变得越来越严重,已经到了危及明朝统治的地步,朝中也不乏有识之士认识到这一点,但就是没人主动提出来。

究其原因,一方面当官的都是利益既得者,自然不愿意损害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是不敢,因为这涉及太多饶利益的,其中就包括子,所以没人敢冒下之大不韪,包括内阁首辅杨廷和。

徐晋之所以敢如此沙胆,并不是头脑一时发热,而是有所凭恃的。首先,徐晋提出的倡议有理有据,山东的反贼之以能在短时间内拉起大批人马,确实是因为生活没着落的流民大多。

其次,徐晋有刚立下大功这块挡箭牌,有功者“傲娇”一点很正常嘛,更何况徐晋提出这倡议确实是利国利民,像杨廷和这些有识大臣不仅不会为难他,反而可能会欣赏他的“赤胆忠心”。至于皇帝朱厚熜,徐晋更是丝毫不用担心,就目前面言,他们的关系很铁,这子绝对会支持徐晋的倡议。

另外,徐晋之所以还没回京就上奏本,本来就是想讨个巧,就好比某人往水潭中扔了一块大石头,然后自己站在岸上看热闹。

可以想象得出,徐晋这封奏本一呈上去,肯定会掀起轩然大波,而徐晋人不在京城,那些大臣勋贵吵翻也不关他的事,他只需静待结果就好。

徐晋虽然很想为大明干点实事,但是让他赤膊上阵打擂,把自己也搭进去,这种事他是打死也不会干的。徐晋自问还没伟大无私到那种程度,他的首要人生目标就是让自己和家人平安幸福地过活,至于其他,力所能及的就干,力所不及坚决不干。

冬月十五日,济南城中万人空巷,因为钦差大人今就要启程回京复旨了,几乎全城的百姓都跑来送行,当然,也有部份人是来看热闹的。

实在太热闹了,因为包括镇守太监罗祥、左右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在内的所有犯官,全部被装进了囚车当中,浩浩荡荡地押出城,大家可以提着臭鸡蛋和烂菜叶尽情的发泄,一掷一个大官,光想想都酸爽!

济南城北门外,徐晋一身从六品的官袍,高踞在马背上,五百骑兵开道,四周簇拥着三百锦衣卫,旌旗招展,身后是长长的囚车队。

“出发!”徐晋一声令下,队伍便启程直奔黄河码头,看着队伍远去,站在城门口送行的地方官员都长长松了口气,终于把这尊要命的大佛送走了,阿弥托佛啊!

徐晋这次回京将一百多名主要的犯官都押上了,其他的则继续关押在济南的大牢,等候刑部做出最后的判决。

徐晋的这支进京队伍,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囚车中的一百多名犯官,其次便是满载金银珠宝的箱子,这些都是抄没犯官所得,足足装了数千只箱子,总价总估计过三百万两,不过,这些都是要上缴国库的。

喜欢明王首辅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王首辅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