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71章 压路机

风雨大宋 第71章 压路机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看着几个骑马官人,带着一队随从走来,孙三郎扶着铁锨,看着好奇。一边的孙老爹沉声道:“不用心做活,你东张西望做什么!”

孙三郎道:“我做得累了,歇一歇又有什么。阿爹,自家做活也没这么拼命。”

孙阿爹道:“自家做活,可没人发钱给你!那边吴六叔盯着呢,不要让人闲话!”

孙三郎转身一看,就见吴六叔一比锐利的眼睛正看着自己,急忙低头铲土。

看着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苏颂道:“这些人做活倒是卖力,以前征民夫修渠治路,还没有见过如此用心的。一路走来,这些人都尽心尽力,没有偷懒的。果然,发钱是个好办法。”

杜中宵道:“一天三十文,看起来不起眼,但只要现钱发到百姓手里,那就大不一样了。现在最要紧的,是让衙门里的人盯紧了,钱必须如数发下去!奖惩要从别的地方想办法,这三十文无论如何不得克扣!哪个敢克扣的,直接报到营田务衙门,必须重惩!”

苏颂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虽然是从推官这样的基层做起,但对于更下面,基层小官小吏的工作苏颂并不熟悉,对杜中宵抓这样的细节感觉不到重要性。

杜中宵曾经是社会的底层,对于基层官吏的手段更加清楚,愿意多花精力。再好的政策,如果监督不力,基层官吏也可以执行得荒腔走板。一人一天三十文实在不多,但对直接管理的基层官吏来说,蚊子腿也是肉,只要过手就要刮层皮下来。不直接把钱发到做活的百姓手里,只要给他们决定发钱的方式、制定奖惩的权力,这些基层官吏可以玩出花来。

比如不直接发现钱,他们就可以进行各种抵扣,最后莫名其妙钱就没了。让他们决定奖惩,最后卖命干活的百姓发钱少,钱七拐八拐还是到了他们手里。所以这里干活,一天三十文必须每日发,到了收工发钱,不能拖到吃晚饭的时候。这样的问题,便是有人不出力,反正钱总是到手的。

这个问题,就要靠吴六叔这些人解决了。简单地说,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包工头。从选定的铁监到选定的煤矿这一段路,约一百里,每五里为一段,按段发包。衙门规定了时间,规定了修路标准。按质在规定时间完成,有一定的奖励,时间越短,奖励越高。包工头从奖励中争钱,也负责分配奖励,他们管着手下的人施工。做好做坏,这些人承担责任。所有的包工头,都是按照地域,由施工的人选出来的,大家知根知底。他们怎么管理,衙门概不过问。

发包制有各种各样的缺点,无法控制直接施工,造成质量问题,材料问题,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却有一个无法拒绝的好处,管理力量不足,可以用这种办法让施工队伍自我管理,降低管理成本。

现在的营田务衙门,官吏数量不足,能力不够,实际是没有能力管到施工细节的,只好使用这种办法。如果衙门的队伍能力足够,完全可以不用包工头,由自己人监督施工。

不管什么时代,老百姓都很难。通过做事让老百姓得到好处,同样不是容易的事。精兵简政,轻徭薄赋,之所以自古以来是善政,就是因为简单。是少收钱,少做事,给老百姓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寻找改善生活的办法。做工程,给工作,哪怕是给钱,一个不小心,也会成了滥用民力。

看着杜中宵一行过去,吴六叔走到自己手下做活的人面前,道:“这是营田务的运判官人,今日来查看你们路修得如何。此次营田务拿出大注钱来,每天做完了活,日日发钱,以前可曾有过?你们不卖力做活,如何对得起官人?对得起朝廷!”

一个大汉扶着镢头道:“六叔,一日三十文而已。我到汝州城里做零活,替人搬运瓷器,除了管吃饭之外,还要四十文呢。我们出力,朝廷发钱,天经地义的事情,你不用说的似我们赚多大便宜好么。”

众人一起大笑。这个时代做零工的工钱,大约就是一日一百文。繁华的地方高一些,贫穷的地方少一些,大致相差不多。一家几口,只有做工能赚这么多钱,才能养得活。如果管饭,那就大约是四五十文的样子。乡下地方少一些,但一日三十文也说不上多。

吴六叔看着众人,板着脸道:“且不说朝廷征人做事,以前没有发钱这一回事。就说做工,你出去做活,有一没一日,能连做两月的,会给你发这工钱?你们哪,念官人的好处吧。不相信,尽管去汝州城里,能够一个月九百文,看有没有人雇你。我告诉你们,修完了路,铁监还有许多活计,会发给我们这些领着修路的。做得好的,以后我会领着一起干,不卖力的,以后就各奔东西了。”

众人嘻嘻哈哈,知道吴六叔说的是实情,继续干活。零工的工钱,是做不了准的,不管什么时候都要高于正常的普通工资。连续做两个月,就要另算了。

杜中宵和苏颂一行回到叶县,已经天近黄昏。到衙门歇了,吃过了晚饭,杜中宵叫过来苏颂,对他道:“那台在永城制的机器,自运到叶县也有些日子了。前几日我吩咐七郎,带了几个人重新装起来,我们一起过去看看。这机器虽然笨重,终究是有用处的。等到铁监建起来,我们有铁,有了人,再改掉这一台不足的地方,重新造几台起来。”苏颂道:“这些日子诸事忙碌,倒忘了此事了。不过,这机器装起来又有什么用?”

杜中宵道:“用处大了。那台机器,最大的毛病就是笨重,能在路上跑,却拉不了货物。我们现在正在修路,路修好了要夯,费人费工。若是这机器一路压过去,便就省了这些功夫。”

苏颂想不出这是个什么用法,与杜中宵一起,向城外走去。

机器笨重,有笨重的用处,可以做压路机啊。现在修的路,杜中宵改了标准,正儿八经当前世的公路修的。路是鱼背状,中间高,两边低,两侧是排水沟。路基最底下是大石,上面是小石块,再用泥沙填充。上面是石灰,黄土夯平之后,再铺一层粗砂碎石,就是砂石公路。

这种路的好处说不尽,路基特别耐用,而且耐重载车辆。养护只需重铺碎石粗砂即可,路基可以用数十年。最重要的一点,旱天不起尘,雨天不积水,可以做为运货的主干道。

到了城外,陶十七和十三郎两人正趴在机器上,呼突呼突地开着来来回回。此时机器的轮子已经拆了,前面换成了两个巨大的碾子,看着极是壮观。

苏颂见了,奇道:“没了轮子,用两个碾子,竟然还能奔走!”

杜中宵道:“换成两个碾子,这机器沉重无比,就可以去压路了。一台机器,不知省多少人力!”

苏颂点了点头,不知该说什么。这机器如此用法,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料。这样几千斤的东西压在土路上,自然坚硬无比,比夯的还要结实。可这机器费钱无数,最后成这个用途,总觉得哪里不对。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