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231章 大不一样

风雨大宋 第231章 大不一样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听石全彬讲着天下大势和现在的朝廷局势,一众将领听得津津有味。这些是他们不知道的,军营很封闭,消息也很闭塞,千里之外的京城发生的事情,哪怕有了铁路,还是很遥远。

十三郎对身边的姚守信道:“没想到天下还有这么多大事,侬智高之乱根本算不得什么。我们两人正少年,过上几年,说不定就碰上了打契丹和党项,那才是好男儿建功立业的时候!”

姚守信微微摇头:“我们只是厢军中的将领,想那些做什么。”

十三郎是杜中宵一手带出来的,河东路去过,跟契丹也算交过手了,却不是这样想。现在朝中把南下平侬智高当作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可听石全彬所讲,朝廷眼里,契丹和党项才是真正的大敌。

讲过大势,石全彬又讲了些朝中的事情。这些话题牵涉太多,石全彬讲得非常粗略,不是对朝政非常熟悉的人,难免听得云里雾里。越到后面,将领越提不起兴趣,有些昏昏欲睡。

看出从人的情绪,石全彬打住话头。刚好酒肉上来,一起吃肉喝酒,尽情一醉。

接下来的几日,石全彬一直在炮兵军营,仔细观看炮兵到底是如何训练、如何打造出来的。越看越是觉得此事不简,炮兵除了跟其他军队一样训练军容军纪,其专业知识,都靠学习而来。这种学习可不是打打杀杀,只要棍棒之下,让士兵服从命令,战场上能听号令,会刺会杀就可以了。要做好炮兵,学的内容非常广泛。相对这个时代来说,数学一定要好,炮手还会计算弹道。除了极少数外,几乎所有的兵员都识字,表格记录非常多,根本不是一般人做得好的。

禁军和厢军一直有拣汰制度,他们之中选身体合格的人容易,炮兵这种技术兵种就难了。别说是普通兵员,就连很多统兵官都不合格,达不到炮兵的基本要求。越看石全彬越觉得,与禁军比起来,营田厢军炮用得那么好不是没平由。怪不得禁军很多人排斥新的火器,推广开来他们怎么办?

五天以后,石全彬才离炮兵军营,回到杜中宵的衙门。

分宾主落座,上了茶后,杜中宵问道:“团练,这几日是在炮营观军,感觉如何?”

“不简单,不容易,操炮、用炮是门学问啊!”石全彬连连感叹。“来之前,我真不知道用炮如此之难。还以为跟军中床弩一样,只要拉弦上箭,定好了地方打过去就是。在军中看了几天,才知道远远不是如此。像床弩那样,火炮还有什么大用?同样是火炮,禁军的将领就只会用炮攻城,做得好的,才能守城时用炮打攻城的器具。禁军选将,能指挥炮手打掉攻城器具的即为善守,可超资升迁,到沿边去做军寨之主。能够在攻城时用炮打掉城头守护器具的,即为善攻,优者同样可越资升迁。到了炮营一看,这样的做个炮手都不合格,怪不得炮营里多是使臣效用。”

杜中宵道:“营田厢军的规矩,凡是使臣效用,必有一技之长。凡是军官,必能统兵,能够指挥作战。不能如此,军功再大,也不能去统兵。”

石全彬听了,奇道:“那么与敌作战时,有士卒分外勇猛,立下大功怎么办?”

杜中宵道:“有功就记功,优与酬奖。有一技之长,或是统兵之能,说提起来做军官。实在做不了军官的勇猛之士,那也没办法,只能做效用了。军功记在那里,不会亏待就是。”

石全彬想了想,道:“军中以功而升迁,是劝军第一要务,不如此不能激发士气,让士卒死战。提举如此做,到了战时谁还会奋通争先?”

杜中宵道:“团练,军队战时最重要的,是打胜仗。军官的军功,是打仗胜不胜,胜了再论功之大小。有不可胜而又不得不打之战,同样要先看功过。如果是指挥错误,追究指挥官的责任,其次再来论下级的功过。如果是情报不对,被敌设伏,那就要追究情报怎么错了。打仗,胜负第一,功过第二,这一点是不能马虎的。奋勇争先是士卒和使臣效用的事,班以上的统兵官与此无关。军中士气低,哪怕不打仗班一级的军官就有过错,更何况是战时呢?”

石全彬点了点头,不好说什么,觉得自己与杜中宵的观念相差太大。以首级记功,以军功升迁,是军队长久以来的传统。说起强军,人人称赞秦灭六国之军,就是看首级记功的,以功给爵禄。怎么听杜中宵的意思,阵前杀敌再多,依然还是士卒,军官根本就是这样看的呢?

其实以首级记功,且不说是不是秦军的全貌,最少这个时代已经不符合战争实际了。禁军在西北都觉得不合理,开始试行首级不算一人军功,进行一定改革了。

战争的直接目的不是杀敌,而是取得胜利,杀敌只是取胜的一种手段。以首级为记功手段,让士卒上阵以杀敌为目标,经常会忘记了自己的任务是打胜仗的。整支军队,军心士气和风格都会受到影响。

说了这几日的感想,虽然与杜中宵有些想法不同,石全彬还是赞叹不已。如此的炮兵,必须要有专门的学校,不然根本培养不出合格的军人。由于识字率太低,教育不普及,军中是从基础教育做起,达不到后世教育普及后经过训练就能选出炮兵的程度。军人是这样的要求,学校就是必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喝了一会茶,石全彬道:“官家和两府相公,最看重的就是这里的炮兵,是以我特意用心,在军营多待了几日。明日歇一天,到四处走走,看看提举治下的风土人情。后天便到骑兵营去,观一观骑兵。提举的营田厢军,就数炮兵和骑兵最金贵,吃得好,钱粮足,使臣效用也多。”

杜中宵道:“团练随自己的心意,我安排骑兵准备就是了。对了,明日歇息,是团练一个人,还是要人作陪?这几日我也没有什么事,可以陪着团练四处看看。”

石全彬道:“不必了,我自己四处走走就好。提举治下政通人和,还怕不舒心吗?”

杜中宵笑了笑:“如此,团练尽兴好了,若有需要,尽管知会我一声。。”

石全彬转过话头,问杜中宵道:“听说骑兵之主,是常年随在提举身边的家仆?”

杜中宵道:“是我的一个随从。在亳州时见到,因他身材高大,与人放对,等闲几人近不了身,便一直带在身边。他虽跟着我,不过没有身契,去留随意,算不得家仆。”

石全彬点头:“原来如此,看来是提举爱才,见他勇猛,不忍埋没。这个人,有什么特异之处,就做了骑兵之主?依提举的话,营田厢军非有统兵之才,是做不了军官的。”

杜中宵道:“他也一样是从学校学出来,从最底层演练,事事做得好,才升上来的。当然,一样学得好,因为跟我太久,必然有些好处。不过最主要靠他自己,骑兵的事,军中确实没人比得过他就是了。”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