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欢喜记 > 第142章

欢喜记 第142章

作者:石头与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7 20:22:58 来源:言情小说阁

待赵长卿将院子收拾妥当,送走远嫁的郑妙颖,她的及笄礼也到了。

正宾请的是苏先生,赞者是凌四姐。

凌氏本想让赵蓉担任赞者,赵长卿道,“阿蓉比我小四妹,四妹妹明年也是将芨之年,她是大舅舅的小女儿。说句轻狂的话,咱家到底比大舅家强一些。阿蓉素有才名,品貌这么摆着,谁不知道她呢。倒是四妹妹,其实为人也能干,大舅舅、大舅母没有不想她能多见些世面的。”

凌四姐也是亲侄女,而且,如赵长卿所说,赵蓉的确年纪尚小,亲事还得等几年。何况,赵蓉是自己的女儿,确实更有底气。便将这机会让给侄女又如何呢?便同意请凌四姐做赞者的事。

凌四姐向来是个机伶的,在家就与母亲说了,“必是卿姐姐的主意,她这是有意照顾我呢。”

凌大太太笑,“你们姐妹素来就好,你也要争气,别白费了长卿的心意。”

凌四姐笑,“瞧娘说的,赞者又不是多难的事,这我要做不来,真是白活了十几年。至于别的,我虽有机会小小在的露个脸,娘也别忒心高,将来给我说亲,一不要亲上作亲,二不要什么非富即贵,就咱家这等门当户对的人家就成。”

凌大太太嗔,“你这也是女孩子?可别在外头说这狂话,叫人听到就笑话死了。”

凌四姐道,“这有什么可笑的?我是先跟娘交了底,说一说怎么了,嫁人的是我,又不是别人,还不许我心里有个盘算了?”

听女儿指名道姓的说“不要亲上作亲”的话,凌大太太不禁想到凌二姐,叹口气道,“你说,是不是给你二姐另请个大夫调养调养?”大女儿第二胎都揣肚子里了,二女儿自从上次小产后,身子再无动静。

凌四姐冷笑,“娘莫要这样长嘘短叹,没什么用!要我说,如今二姐,要不和离,要不就得减一减身上的肉,你看她胖的。”

凌大太太斥,“这是什么混账话!你二姐只是再调理身子罢了,再说,小夫妻,难免有些口角,以后就好了。”

凌四姐挑眉道,“娘别嫌我说话难听,二姐是我亲姐姐,难道我不盼她好?只是现在还有什么看不出来的?涣表哥就是贪欢好色的性子,当初二姐姐瘦的时候,表哥看二姐喜欢,可又喜欢了多久,一年半载的二姐有了身子,他非但不体贴二姐,反去亲近丫环!俗话说的好,狗改不了吃\\屎!二姐模样尚好时,表哥尚且没几分真心,不过三天半的新鲜,何况现在二姐吃那些补药,补得一身虚胖,表哥怎会喜欢?”

“咱们边城又不是没和离的女人,趁着二姐年轻,舍出脸去趁早和离,接了二姐家来好生为她调理才是。天底下调理身子的法子多的是,有多少会调理出一身的肥肉出来。大舅母说是亲的,到底不是亲娘,她是一心为自家考虑,哪里就真把二姐放在心上。”凌四姐不驯道,“这事,我今日不捅破,怕娘还做着什么二姐夫妻和睦的美梦,更是耽搁了二姐!”

凌大太太又气又苦,发狠打凌四姐两下子,骂道,“坏嘴的丫头!哪里有你这样咒你姐的!”

凌四姐躲开来,犹道,“娘不听我的,将来必后悔。”见母亲直要跳脚,凌四姐忙识趣的跑了。

凌大太太很为二女儿的事发愁,凌二姐却是个很想得开的性子,去参加赵长卿的及笄礼时,凌二姐虽身材圆润,说说笑笑的气色很是不错。

凌大姐怀着身孕,气色更不必说。凌三姐是明年将出嫁的人了,镯子的事之后,举止形容添了几分稳重。凌四姐身为赞者,衣衫亦是华美。赵蓉也打扮得极精致漂亮。赵长卿更不用说,这等青春好年华,她又生得好,恐怕就是荆钗布衣仍是胜诸姐妹一头。

赵长卿有一种独特的淡然气质,眉目清颖,明明还是年少,一双眼睛已经宁静无波,氤氲着若有似无的灵气,让她看起来颇是与众不同。

哪怕挑剔如凌二太太,见着赵长卿也说不出什么不是来。何况,凌二太太对赵长卿很有些小心思,一见面便将人赞的天上有人间无。赵长卿浅笑的谦逊了几句。

及笄礼很简单,其实就是向亲戚朋友召告自家女孩儿成年的仪式。因赵勇新升了百户,来的人很多,连带袁氏妯娌几个也带着朱曦朱婵过来观礼,郑老太太、郑太太也到了,朱铃携着王瑂王瑕两个小姑子,还有李太太带着李明珠,另外赵勇知己同僚族人亲朋,热闹至极。

袁氏还带来了朱太爷给赵长卿的及笄礼,袁氏笑道,“太爷没在家,心里是惦记着卿丫头的,特意打发人送了家来,除了叫人捎来给卿丫头的东西,还有一支簪子,说是曾祖母传给太爷的宝贝,叫卿丫头及笄时戴。”袁氏从丫环手里取过来,双手奉给赵老太太。

赵老太太打开来,是一只羊脂玉雕琢的桃花簪,那玉莹润至极,雕工亦是巧夺天工,桃花瓣栩栩如生。诸人皆是一通好赞,凌二太太更是没口子道,“再没见过这样的好玉。”

袁氏心下暗笑,心道,你可见过什么好歹!不过,这玉簪的确是极好,朱老太太对曾孙辈还很看顾,朱太爷对孙辈都不大理会,何况曾孙辈?这也不只是对六房,哪怕在帝都的长房,朱太爷也不大理会。如朱铃她们及笄,朱太爷从未过心,更不必说给东西。倒是赵长卿及笄,朱太爷打发人送回了许多礼物,都是给赵长卿的。

袁氏眼热的跟丈夫抱怨了好半夜,道,“我也不是小气舍不得东西,只是按理阿铃是曾孙女,长卿只是曾外孙女。咱们又是守着的,阿铃及笄礼,太爷可是什么都没赏。这心也忒偏了。”

朱明堂叹口气,“这是哪里话,东西是太爷的,这许多曾孙辈,若个个都赏,也得赏得过来?自然是太爷喜欢谁就赏谁。”

袁氏挑眉,“这么说,太爷就格外喜欢长卿了。根本见都没见过几回,太爷大约连长卿长什么样都不记得。”

朱明堂道,“要是谁每年我生辰都给我做针线,一做十来年,我也得记得着她。”

袁氏道,“太爷每年生辰虽不过,家里哪年不打点寿礼送去温泉庄子呢。”

朱明堂道,“这是咱们应当的。帝都大伯,外头做官的二伯三伯,哪年落过。就是一直同太爷不大合的五伯,也不敢落了孝敬太爷的东西。我说的是孙辈、曾孙辈,谁似长卿这样年年记得给太爷做针线呢。”

袁氏道,“帝都晴姐儿她们难道就做过?”

“所以,太爷也没赏过她们。”朱明堂皱眉,“行了,一点子东西,别计较个没完。”

袁氏叹道,“我倒不是计较这个,我是后悔哪,以前长卿年年都做,也没见太爷理会过她,我还说她是精过了头犯起傻气来,谁都知道太爷是从不理事的。倒是把老祖宗侍奉好了,少不了她的好处。如今看来,傻的是我。”

朱明堂笑,“别说什么傻不傻的话,我也是如今才寻思明白这其中的缘故。说太爷不管事,心里清明着呢。倒是长卿,我看那孩子心性也不错。将心比心,要有人这么孝敬咱们,到孩子及笄礼时也得格外丰厚些。既是太爷这样抬举她,你便也备份厚些的及笄礼,到她及笄的日子欢欢喜喜的过去热闹一日。”

“这我能不知道。”袁氏道,“这丫头总归是有些运道的。先时勇兄弟的官儿一下子降到了总旗,世态炎凉,有什么办法呢。卿丫头的亲事也完了,我说她没福。不想这才将将一年,勇兄弟又重新升了百户,且比先时更加体面。卿丫头这及笄礼一办,她自己又生得出挑,虽没法跟先时楚家比,也不愁没个好亲事。”

朱明堂换了个姿势靠着大引枕,一手握着妻子滑腻的手问,“你总说她好,到底如何好?是真好,还是别人夸出来的好?”

袁氏瞟丈夫一眼,“别人夸的都是虚话,我也不耐烦跟你学。要说卿丫头,吃亏就吃亏在了出身上。行事分寸半点不差,你看看,咱们五个姑妈,有三个嫁到了外地去不算,三姑妈倒是也在边城,寻常那是再能说会道不过的。三姑妈家三个孙女也不差,还有别的叔伯家的孙女们过来奉承,老太太独喜欢她。真是机伶又讨喜的女孩子,她爹娘生得寻常,人也老实,实不知如何养出这般伶俐的丫头来。模样不比咱们阿铃差,她又是自幼读书识字的人,前些天小五房那冯小子惹上的官司,那个辣手杀父叔祖的丫头,就是卿丫头原来铺子里的大掌柜。”

“要我说是小五房不地道,长卿可是姑妈家的亲孙女,说来拐着弯的都是亲戚。朱家那包子铺好几百年了,等闲谁顶得了他?长卿不过打发人开个包子铺,因会经营,势头便好些。冯小子使出这下作手段来,如今卿丫头那铺子也关了门。”袁氏道,“铺子现在是收了,不过这好几年,她肯定也赚了些银子。千八百的,对咱们这样的人家不稀奇,你想想,姑妈家是什么家底子,这也是卿丫头能干了。可见她也知道经营之道,将来掌家理事定没问题。要说先时将军府瞧上她,也不算没眼光。”

朱明堂忽然道,“那你说,把卿丫头说给咱们阿庆可好?”

“你说什么!”袁氏柳眉一吊,沉下脸来,“你发昏了吧!”

“你听我说。”朱明堂揽着妻子的香肩,温声道,“我是想着,老太太老太爷都喜欢她,想来这丫头差不了的。”

袁氏嗔瞪丈夫一眼,柔顺的伏在丈夫怀里悄声道,“你少糊弄我。我知道,老太太、太爷手里各有一笔私房,这些东西,不在家产之内,老人家愿意给谁就给谁?可你想想,老太太的性子,这家已是分了的,老太太手里的东西,怕是要留给三个伯父的。太爷的脾气不好捉摸,谁知道他给谁?若咱们庆哥儿没个出息,长卿是不错。问题是,咱们庆哥儿念书好的很,明年就要下场考秀才的。长卿虽好,姑妈家的门第你还不知道,给儿子结这么一门亲事,将来连个能帮扶的岳家都没有,岂不叫儿子凄惶。”

“要按我的意思,庆哥儿这亲事,放两年无妨。以前我看着王家丫头不错,他家里也有叔伯在帝都做官。可现在铃姐儿已嫁过去了,再说王家的亲事就不合适了。边城毕竟地方小,我寻思着他若出息,待中了举人必然去帝都赶考。大伯在帝都,到时何不求大伯的情面,给庆哥儿在帝都相看一门亲事。岳家离得近,日后也有个帮衬。”袁氏道,“长卿虽好,毕竟眼界见识没法跟帝都闺秀相比。”

朱明堂听老婆说了这一套,也觉着有些道理,笑,“那就暂放放吧。”

袁氏一笑,温声细语的服侍丈夫歇了。

如今见着赵长卿,袁氏便格外和气,不为别的。赵长卿虽配不得自己儿子,袁氏娘家不是没有子侄,赵长卿条件摆这里,在小户人家里也算出挑的。想到朱太爷对赵长卿格外青眼,想着老太爷的脾气与老太太大不相同,最是个任性的,等闲正常人摸不透老太爷的心。赵长卿人品出众,往娘家说也不错,若日后真有福气得了老太爷手里的私房,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因有了朱太爷打发人特意送来的玉簪,及笄用的长簪就换成了这支。

赵长卿正式的礼服是一件玫红襦衣配玉色长裙,裙摆绣着折枝梅花,很衬青春活泼的年纪,因八月天寒,赵长卿在衣裙袖领绣了两条细细雪色貂鼠毛,再配上她发间的白玉长簪,极是添了几分雍容华贵。

苏先生身为正宾,待及笄礼后给赵长卿取了字:恒悦。

这样的场合,没人不识趣的说不好的话。何况赵长卿的确好。

直到下晌,及笄宴方渐渐散去。

凌大太太凌二太太两家都留到了最后,凌大姐因有了身子,久坐不得,便先与丈夫告辞了。凌二姐不急着走,打量着赵长卿笑,“在这边城里,我就没看到几个比卿妹妹更出挑的女孩儿。”

赵长卿笑,“二姐姐这还真是卖瓜,自卖自夸起来。别人要听到你这样赞自己姐妹,得笑坏了。”

“笑什么笑,本就是实话。”凌二姐笑,“听说妹妹这里书多,我在家无事,针线我亦不爱,我想着寻几本有趣的书打发时光,妹妹有没有好看的借我念念。”

赵长卿问,“二姐姐喜欢看哪种?”

“我在家看过几本话本子,觉着没意思,左右不过些才子佳人,编得没了边。”凌二姐问,“有没有游记之类的?”

赵长卿笑,“这倒是有,一会儿我寻两本给二姐姐。”许家有许涣在官学念书,怎会少了书看?凌二姐巴巴来找她寻书,不知是何缘故了。赵长卿同姐妹们向来不错,遂一口应下。

凌二姐一笑,端起茶水喝几口。

外头男人那边,赵长宁苏白凌腾都跟着赵勇应酬,梨子梨果前几天帮着忙活,到了正日子,因身上有孝便没过来。赵勇份外高兴,尤其苏白,人品相貌,哪怕衣饰只是寻常,亦是鹤立鸡群,惹得人不由多看他几眼。有的还悄悄同赵勇打听苏白,只=听说是赵家女西席之子,便大多息了念头。

女眷那边,赵老太太年纪大了,待送走客人,便回了自己屋歇着。凌老太太凌大太太凌二太太与凌氏说笑,凌二太太笑,“今天妹妹家在外头叫的厨子吗?这菜味儿格外的好。”

“哪儿啊,是叫厨下预备的。人手不够,还借了几个。”凌氏笑问,“三姐儿的嫁妆,二嫂可预备齐全了。”

凌二太太笑,“已差不离了。林家的屋子也收拾好了,量了尺寸打家俱,家俱已打好了一些,还有些小件,待年后也能得了。”

凌大太太笑,“妹妹也该给长卿预备嫁妆了。”

凌氏笑,“可不是么。其实我一早就备着了,许多东西早几年就开始存,省得到眼前着瞎。”

凌大太太深以为然,“这话很是。先时我总觉着四姐儿小,这一转眼,她也大了。”

凌氏问,“可是有人打听四姐儿?”

凌大太太笑,“有是有,四姐儿还没及笄,她又是小女儿,且放一放再说不急。”

过一时,连亲戚们都送走了,凌氏与丈夫去屋里歇着,赵长卿看着丫环婆子打扫残羹,赵长宁吩咐男仆去归还借来的桌椅器具。

凌氏打发赵蓉赵长宇各去休息,同丈夫说私房话,“真是再想不到的,你见到外祖父给长卿的玉簪没?可真是一等一的好东西,我再没见过的。”

赵勇笑,“这可难得,咱们成亲时也没见外祖父赏什么。”

凌氏颇是自得,“这都是咱们长卿心善,别的不说,每年她曾外祖父过寿辰,长卿都会细细的做了针线送过去。我看,恐怕铃姐儿她们也没这份儿心。”

赵勇道,“既是外祖父给她的,一会儿整理出来就令人送长卿屋里去。”

凌氏好奇的要命,反正是在自己家,她一拉丈夫的手,道,“来,咱们看看外祖父给长卿了些什么。”说着就令人去寻袁氏带来的东西。

朱太爷那一份自然是单列的单子,丫环玉儿连同礼单带礼物都搬了过来。其实没什么新意,朱太爷给的是一套点翠镶珠嵌宝的首饰,新意自无甚新意,只是那首饰精致至极,一件单珠簪子上的珍珠竟有拇指盖大小,那一匣子的金翠辉煌,就甭提了。凌氏叹道,“我的乖乖,这个可得好生存着。”

赵勇笑,“丫头正该梳妆打扮的年纪,存着做什么,都给她。以后你带她出门时,叫她自己放着穿戴。”

凌氏心知丈夫说的在理,跟丈夫商量道,“长卿首饰就有许多,老祖宗这些年零零碎碎的也给了她不少。还有以前老祖宗给她的一整套的红宝石首饰,都是极好的东西。倒是阿蓉,可怜巴巴翻来覆去的就那几样。要不,分一半给阿蓉戴,阿蓉也长大了呢。”

“我说你就是心软。”将凌氏手中的花梨木匣子一扣,赵勇道,“你刚也说了,为什么外祖父独给长卿不给别人。这是长卿自己的福缘,她自小便懂事,刚学拈针就知道孝敬长辈,一年一年的不忘孝敬她曾外祖父,她曾外祖父这才给她的。”

“阿蓉年纪小,如今也十一了,也得叫她知道孝顺的道理。哪个长辈不喜欢孝顺的晚辈,若阿蓉一样孝顺她曾外祖父,将来还怕没这些东西?”赵勇道,“都给长卿送去。”不要说朱太爷,就是赵勇鞋啊袜的也没少得闺女的孝敬。人的心谁不偏,赵长卿这样懂事,赵勇自然多疼她一些。

凌氏只得应了,道,“阿蓉针线远不如长卿。”

这个赵勇是尽知的,就赵勇本身也没穿过小女儿的几样针线,道,“叫她多练练,成天捧着本子诗啊词的,不当吃不当喝。长卿也是自小念书,怎么从没耽搁过针线厨艺。”

“人跟人怎么一样,阿蓉身子也不如长卿结实呢,怎么还忍心逼她做针线?”

赵勇叹道,“身子不适请苏先生开几剂汤药喝喝,你看阿宁跟小牛犊子似的,多壮实。今天还知道帮我送客,可见是懂事了。”赵勇说着就是一脸笑意。

夫妻两个说起儿女经来,俱是满满的欢喜。

当天晚上,凌氏便将凌太爷给的东西悉数给了赵长卿,道,“这是你曾外祖父格外给你的,拿着吧,好生存着,都是上等的首饰。”

赵长卿含笑接了,凌氏私下将来客送的一些小首饰,挑了几件适合小孩子的给了赵蓉,道,“你也渐渐大了,拿去打扮吧。”

赵蓉道谢后问,“娘,姐姐有吗?”

凌氏笑,“你姐姐有许多呢,这是给你的。”

赵蓉便不多问,陪凌氏说了几句话,就回了自己房。凌氏同赵勇商量,“剩下的我攒起来,以后给闺女们当嫁妆。”

赵勇并未多说,这些东西都是有来有去,礼尚往来,将来有别人家女孩子及笄,照样要回送的。

凌老太太凌太爷凌大太太凌大舅一道回了家,自老太太屋里出来,凌大太太服侍着丈夫换衣裳,凌四姐指挥着丫头去沏酽茶来。凌大太太笑,“外甥女及笄,朱家老太爷还特意打发人送来了许多及笄礼,其中有一支白玉桃花簪,那叫一个别致漂亮。”

凌四姐亲自给父亲端上酽茶,笑,“卿姐姐插在发间别提多好看了。”

“是啊,人人都赞外甥女出息。”凌大太太笑问凌四姐,“你不去换衣裳?”

凌四姐臭美的在父母跟前转个圈儿,笑道,“我特意做的新衣裳,今天非穿一整日不可。”

凌大舅凌大太太都笑了,凌大太太笑,“你穿两日都无妨。”

凌四姐笑,“娘,你知道不,今天卿姐姐穿的衣裙都不是叫铺子做的,是她自己针线,裙子上的花也是自己绣的。你看多好看哪。”

凌大太太笑,“哟,那可真是好针线,我还以为是你姑妈叫外头的裁缝师父特别做的呢。”

凌四姐羡慕道,“我要有那样的好针线,天天做新衣裙穿。”

凌大太太笑得止不住,道,“明儿我给你两匹布,由你做去,你做多少都成。”

“可惜我没卿姐姐的好针线,我绣出来的花就是不如她的鲜活。”凌四姐单手托腮,叹口气,又笑道,“咱们家的姐妹,再连带着卿姐姐、蓉妹妹,还有五个舅舅家的姐妹们都算上,若说别人比我强,我是不服的。若说卿姐姐比我强,我是服的。若明年她没出嫁,我及笄就请卿姐姐来给我做赞者。”

凌大太太笑,“没见过你们这样的,还互相做赞者不成?”

“有什么不成的,有卿姐姐这样的人给我做赞者,我脸上有面子。”凌四姐道。

凌大太太笑,“那你非给她比下去不可。”

凌四姐脆声道,“我就是不要她给我做赞者,难道就比她强?我又不是三姐姐,当初请了卿姐姐做赞者,一见卿姐姐比她漂亮,她可是会发酸哩。卿姐姐说来还是厚道人,三姐姐时常得罪她,给三姐姐做赞者时她真没怎么打扮。人家天生就生得好,不打扮都比三姐姐好看,也不知三姐姐酸个什么劲儿?就是再怎么酸,难道还能回娘胎里重新改造一回?”

“这世上比我强的人多了,卿姐姐又不是外人。”凌四姐生就是个干脆活泼的脾气,又是小女儿,偏天生能干,同父母的脾气大是不同。凌大舅常暗自感叹,这若是个儿子,定是顶门立户的,心里很是格外宠爱小女儿。

凌四姐同父母说了会儿话,就回自己屋去了。

凌大太太瞧着小女儿欢快的走了,笑对丈夫道,“长卿同她们姐妹都格外的好,再没差的了。”

凌大舅点点头,道,“今天我看到了一个孩子。”

“什么孩子?哪家的?”

“是长卿女先生家的孩子,叫苏白的。你认得不?”

苏先生在赵家多年,凌大太太是见过苏白的,何况苏白自幼出众,让人想忘都不容易。凌大太太当下便道,“哦,知道,说是很不错的孩子,念书极好。”

凌大舅道,“的确是念书极好,在官学是一等一的学生,人品相貌不必说,我看连腾哥儿也不及他。今天跟着妹夫一道待客,举止谈吐也好,比咱们四姐儿小一岁。”

凌大太太顿时明白丈夫的意思,叹道,“那孩子倒是不错,只是听说这位先生守寡多年,家无恒产,连房子都没有,一直寄住在妹妹家,以前是一月一两的束休,如今一月涨到二两。就是三姐儿婆家寻常些,也有一二百亩地,总不至于吃饭的钱都没有。这苏家,半分家当都无,念书又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四姐儿若是嫁过去,难道还能继续住在妹妹家不成?可怎么过日子呢?”

凌大舅一想,这也有道理,遂道,“那看看再说吧。”

凌大太太点头应了,道,“依咱们四姐儿的脾气,过日子是不愁的。她同我说了,不挑什么特别富贵的家主儿,只要门当户对,人家儿讲理就行。”

凌大舅道,“这话明白。”

“是啊。”凌大太太笑,“这孩子素有主意,她渐渐长大,小女孩儿家,有些自己的心事不为过。难得的是,她想得这样明白,倒比寻常孩子强一些。”

“苏白那孩子你瞧着好,还有一样是我不放心的。苏先生不是边城人,老家是帝都沿子的人,当初一个女人带着个孩子,不知如何摸爬滚打的来得边城。到底不是知根底的人家,四姐儿年纪最小,我如今也看破了,不必闺女嫁什么有大出息的女婿,最好还是给她在近处寻。一则守着咱们,二则,她们姐妹们离得近,以后也是个照应。”

这样一说,凌大舅的心也歇了,笑,“你说得在理,还是我再瞧瞧,咱们四姐儿年纪小,并不急。”

凌大太太笑,“四姐儿的事急什么,倒是卿丫头,若是腾哥儿她娘不抓紧些,不知有多少人得去跟妹妹说媒呢。你不知道今天多少人打听卿丫头。”

凌大舅道,“这已是八月,过几天就是中秋,中秋之后是重阳,重阳之后就过年了。就是有人打听,一时半刻的也成不了。再说,二弟心里肯定自有盘算。待明年阿腾中了秀才,这亲事才好说。”

凌大太太深以为然。

作者有话要说:想早睡的其实~~~~~~~早晚安~~~~~~~~(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