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一百一十九章 教导

古代农家日常 第一百一十九章 教导

作者:坐酌泠泠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1:51:25 来源:言情小说阁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杜锦宁抬头望着他,没有作声。

许成源已有十七、八岁,已算成年。按现代的算法,身高足有一米七往上,因有些单薄,显得个子很是高挑。站在只有一米二三的杜锦宁面前,按理说,他会给杜锦宁带来压迫感才对。

然而并没有。

因为此时的许成源紧拽着拳头,清秀的脸涨得通红,显得很是羞愧与紧张。与他刚才拉着他娘离开时的淡定从容完全相反。

“我……我能不能劳烦你帮我看看话本?”好半天许成源才挤出一句话来。

“哈?”杜锦宁没明白他的意思。

什么叫帮他看看话本?莫不是说错了一个字,应该是“借我看看话本”才对吧?

许成源更羞愧了:“我知道这不应该,毕竟你也写话本,如果教会了我,对你也有影响,可我实在没办法了。刚才的情形,你也看到了。你看这样行不行?往后我每卖出一本话本,就分你一半的钱,算是我的拜师礼。只是你年纪太小了,我实在……实在不好意思认你做师父。”

这一回杜锦宁算是听明白了。想来关嘉泽那家伙在班上说了她写话本的事,许成源还得知她卖了二两银子一本,所以家里被追债,才生出了也写话本的念头。或许是不会写,或许是写了拿去卖却撞了南墙,所以便跑过来求她指点。

像他这么大个人,而且还是在书院里念过几年书的学子,向她这么个小孩子讨教,确实是挺令人羞愧的。

“你有写出来吗?拿来我看看,等我看过后再说。”杜锦宁伸出手。

许成源听得杜锦宁答应,顿时一喜,连忙从怀里把一本话本掏出来,放到杜锦宁手上。

“你明日中午去我家里问结果吧。我家刚搬到书院后面的庄子上,你去那里一问便知。”杜锦宁将话本放进布包,朝他点点头,抬脚便朝前走。

“多谢杜……呃,杜……”许成源都不知道如何称呼杜锦宁才好。

杜锦宁朝后面摆了摆手:“就叫我杜锦宁吧。”说着没有再回头,扬长而去。

许成源长嘘了一口气,抹了一把额上的汗,转身回了家。

杜锦宁回到家里,便翻开许成源写的话本看了起来。

也不知是受她《倒运汉巧遇洞庭红》那话本的影响,还是许成源本来就想讲这么个故事,他也写了一个男子在经商路上遇到的离奇经历。不愧是能念到博阅书院甲班的高才生,文笔还是不错的。可就是文笔太不错了,反倒觉得不好。

而且,虽许成源极力想仿造她的《倒运汉巧遇洞庭红》,让主人翁在经商的过程中屡有奇遇,但整个故事还是显得平淡无奇。

杜锦宁摇了摇头,将话本放到了一边,拿出文房四宝,练起字来。

在这古代,字就是一个学子的另外一张脸,字写得好不好,关系到科举的成败。杜锦宁虽不打算参加科举,但把字练得漂亮一点,还是很有必要的。

她生性聪慧,又有关乐和这么个名师指点,进步很快,不过是几日功夫,写出来的字已像模像样,已不像刚开始时的那么惨不忍睹了。

一个多时辰后,杜方苓和杜方蕙终于回来了,姐妹俩的脸冻得通红,精神却很好,满面笑容。一进门杜方苓就把兜里的铜钱掏出来给杜锦宁,道:“拿回来的铜钱你数过了吗?赚了多少?”

“没有,在那儿呢,你们数吧。”杜锦宁指着床上的布包道。

因卖了豆干,收了许多铜钱,杜锦宁担心放在两个姐姐那里被人盯上,便先带了回来。

其实不用数她就知道,一共卖出去了五斤多豆干,外加两板豆腐,大约有一百七十几文。除去买豆子和香料的成本,不算人工费,她们尽赚一百二十几个铜板,即一钱二分银子。

不过她还没那么傻,会用自己的高智商去欺负姐姐,剥夺她们数钱数到手抽筋的乐趣。两个姐姐挨冻受饿地站了大半天还这么高兴,不就是因为赚到了钱吗?

怕打扰杜锦宁,姐妹俩在那里悄悄地数了半天,杜方苓忍不住出声汇报喜讯:“宁哥儿,是一百七十八文钱,刨去成本,咱们赚了一百多文钱呢。”

这对于一穷二白、便是陈氏手上都没有两文钱的杜家小三房来说,一百多文钱真是好大一笔钱了。

最重要的是,这仅仅是小姐妹俩昨日一天的劳动所得——今天大半天的售卖功夫,她们可没算在内。

劳有所得的巨大成功与喜悦让两人欣喜若疯,杜方苓放下铜钱就想往外跑;“我去告诉娘。”

“回来。”杜锦宁叫住她,“要是有外人在那里,你就别说。财不露白你不知道吗?要是让人知道咱们家每日能赚到这么多钱,那上门来讨要制作豆干方子的人可不少,你们需得明白这些。”

杜方苓的脸色一白:“怎么会?这可是咱们家的秘方,没人这么厚脸皮吧?”

杜方蕙也紧张地看过来。

“怎么不会?财帛动人心,如果你知道邻居家有这么一门手艺,一天能赚一百来文钱,你会不会也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杜锦宁道,“别人不一定会明问,但旁敲侧击,套你的话,或是在你们干活的时候来瞅一眼,偷点师,这都是有可能的。你们可得提防着,别上了别人的当。”

两人听了,都十分紧张地点点头。

“还有,这豆干的做法,说复杂也不复杂。咱们卖出去,那些做豆腐的买回去琢磨琢磨,试上几回,或许也能作出差不多的来。所以可能没多久市场就会出现别人制作的豆干,你们也得有个心理准备。”

看看两个姐姐的脸上一扫刚才的喜悦,取而代之的是惊恐与不安,杜锦宁便有些于心不忍,觉得自己是不是太残忍了些,早早就告诉她们这些,没让她们多做几天美梦。

但这是她必须做的。

虽没有做过统计,但她总觉得一个强势而能干的妈妈,她的孩子往往是懦弱而缺乏主见的。因为自己的一切都被母亲所决定了,自己要做的,只有顺从。这样的人走到社会上,必然会比独立、能干的人更难成功。

她可不想成为一个强势而能干的家长,让几个姐姐成为没有自己想法、只知道依赖和顺从她的人。她们也必须成长起来,大家一起努力,日子才会越过越好。待她们嫁了人,生活才会幸福。

现在她就在教导她们:无论什么事,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需得高瞻远瞩,早早预料,早作准备,避免事情朝坏的方向发展。

“那……那怎么办?”想起杜锦宁描述的场景,姐妹俩便觉得可怕。杜方蕙白着脸问道。

“怎么办?你们自己好好想想,我没什么好办法。”杜锦宁说完这一句,便低下头去继续练她的字,没有再理会她们。

杜方苓和杜方蕙对视一眼,沉默着走了出去。

走到门外,杜方苓问道:“咱们还去找娘吗?”

杜方蕙摇了摇头:“还是不去了吧,等娘和大姐回来再说。”

杜方苓沉默片刻,咬了咬下唇:“咱们先去磨豆子,边磨边想想刚才弟弟说的话。”

杜方蕙扯了扯她的衣袖:“家里没多少豆子了。”

家里的豆子,还是陈氏挑豆腐在村子转悠时换回来的,数量也不多。制豆干需要的豆子量大,昨日做了几斤豆干和两板豆腐,就所剩不多了。

杜方苓一愣,抬脚就想往屋里走:“我问弟弟要些钱,趁着市场还有人,买些豆子回来。”说着就打算进屋。

“姐……”杜方蕙拉住她的胳膊,“咱们不如在庄子上问一问,看看这些人家里有没有豆子。有的话,肯定比市场上那些人卖的便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