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二百四十六章 好处

古代农家日常 第二百四十六章 好处

作者:坐酌泠泠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1:51:25 来源:言情小说阁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听得这话,陈氏都不知道应该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事情不传入别人耳里,不影响杜锦宁的名声,她自然应该是高兴的。但关乐和不知道,就不能很好的教导杜锦宁。要是这孩子以后走了歪路可怎么办呢?

杜锦宁一看陈氏这表情就知道她想什么,一会儿可能还要长篇大论地教育自己。她连忙捂着肚子,可怜巴巴地道:“娘,家里有什么吃的?我饿了。中午在书院里吃的东西都没什么油水,饿的特别快。”

陈氏也知道杜锦宁正在长身体,最不经饿,家里的饭总是在她进门前就做好了,只等她回来吃。这会子想起三个女儿还等着她们吃饭呢,她也不好再说什么,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多盯杜锦宁些,免得她走了歪路。

想起一件事,临出门前,她又问杜锦宁:“你说,咱们要不要回村里去看看你祖父祖母?”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依着常人的做法,作为亲戚的他们,首先是要出钱出力想办法从牢里把杜云年捞出来,其次也要多多回去安慰安慰老人,这才是有良心和孝心的表现。否则就要被人说生性凉薄。

别人可不知道以前杜辰生夫妇和杜云年夫妇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也不知道彼此断绝了关系,只会看他们的举动。

尤其是杜锦宁要考科考,杜方菲即将出嫁,更得注重名声。否则杜锦宁的同窗,杜方菲往后婆家的街坊邻居,都得对他们指指点点。

杜锦宁对这事早有安排:“等后日我沐休,你跟我一起回去。”

她选择今日把杜云年下大狱,也是专门挑的日子,就是想缓上两天,等张氏和杜云翼做好了杜辰生和牛氏的思想工作,他们再回去,如此就不用面对胡搅蛮缠的杜辰生和牛氏了。

想来有两天时间,杜辰生和牛氏也该想清楚了:以后他们养老是指望不上杜云年了。要是把杜云翼和他杜锦宁也得罪死了,那往后可没人愿意管他们。

那老头儿老太太也是自私的,不管再疼杜云年,总得为他们自己打算。

章光义作为里正,村民被抓进了衙门,他自然知道。一知道此事他就时刻关注着杜家的动静。直到看到杜云翼夫妇俩回了家,杜辰生和牛氏还算安静,没有出来闹腾杜锦宁的意思,他才放松了警惕,只是叫章鸿文第二天一早来上学的时候把情况跟杜锦宁说了说。

章家父子还以为杜锦宁不知道杜云年被抓的事呢,章鸿文还对着杜锦宁好一阵安慰。古代家族观念是极强的,即便杜锦宁与杜云年签了断绝文书,别人也不会觉得他们再无瓜葛。

张氏确实是个极精明的人,到得第二日杜锦宁散了学,她就托书院守门的老苍头给杜锦宁留了话,说她在前面不远处的茶寮里等着杜锦宁。

杜锦宁跟章鸿文告了别,直接去了茶寮,就看到张氏坐在最角落的地方,抬着头朝门口张望。

“大伯母。”杜锦宁走过去唤了一声,坐了下来。

张氏指了指桌上的茶道:“坐了人家的位置不要茶不好,我便要了一壶茶。不过我嫌不干净,所以没喝。你要不要喝?”

杜锦宁摇了摇头。

张氏便直入正题:“你祖父祖母不甘心,自己掏了私房钱,想要去衙门里打点一番,又想来找你,被我们劝住了。”

至于如何劝的杜辰生和牛氏,她没有说,杜锦宁也不问。想来无非是说杜云年得罪小三房太狠了,杜锦宁得知消息,可能表面上会奔走一番,可背地里会搞小动作,让杜云年在狱中吃一番苦头,甚至还有可能让杜云年在边城多呆几年。也唯有这样说,杜辰生和牛氏才会放过这条门路。

“你大伯拗他们不过,打昨儿下午起,就跟着你祖父祖母四处奔走,花了几两银子,四处求人,最后得了一句准话,说那苦主的堂兄在衙门里做小吏,直接放了话,说谁收银子给杜云年疏通,就是跟他过不去。作为同僚,谁也不愿意为了点银子得罪人。更何况,这案子是县尊大人亲自判定的,县尊大人的性子,又是说一不二的,谁也不敢去他面前求情。最后你祖父祖母也死了心。”

她望着杜锦宁:“不过你有空还是回村里一趟,免得别人说你闲话。”

这句话就是肺腑之言了,杜锦宁承张氏的情。

她抬手朝张氏拱了拱,道:“多谢大伯母。”又问道,“大哥现在还在念书么?以后打算一直这么念下去?”

张氏心里一喜,知道杜锦宁是想给她好处了,当即摇了摇头:“你大哥就不是个念书的料,这么多年了,每年去书院考入门考也考不上,县试更是连边都摸不着。他自己也不耐烦念了,想找个事儿做。倒是你二哥,还想再继续念几年,试上一试。”

“大哥的算学如何?”杜锦宁问道。

张氏笑道:“还不错,毕竟你大伯就是做这个的,从小耳濡目染,你大哥的算学也差不了。”

杜锦宁点了点头。

“我跟曹家的掌柜相识,他们现如今正在招账房先生,不知大哥愿不愿意去。如果愿意,我可以向曹掌柜举荐举荐。”

她这几本话本,一直在曹记书印印刷,一来二去的,她跟曹家掌柜也熟悉了。曹记书印已传两辈了,共同执有这产业的兄弟堂兄弟就有十来二十个。这人一多,心自然就不齐。即便家族里有读书人愿意来做这账房,大家也不允许,就唯恐那人在做账时动动手脚,印坊就便宜了那一房的人。

所以一直请的都是外面的账房先生。

原先的账房老先生年纪跟杜辰生差不多,前几日突然中风,即便治好了病以后也不能出来做账了,曹记的掌柜就托杜锦宁在书院帮问问,看有没有人愿意去曹记做账房。

他们家的账房是打算长期雇用的,自然想要找年轻的。一开始会不会做账没关系,有好的算学底子就行;最重要的是人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