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二百四十七章 回村

古代农家日常 第二百四十七章 回村

作者:坐酌泠泠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1:51:25 来源:言情小说阁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在书院里念书的人,首先人品上过得去,其次也比较单纯,算学的水平也过得去。这是曹记的人最看中的几点,所以他们愿意招书院的学子,不愿意直接找城镇上的,就怕被家族里其他人钻了空子,把自己人安排进曹记里去。

不过杜家小大房跟曹记那些人都没关系,如果杜锦宁举荐过去,即便卖她一个面子,曹记也会试用一下。有杜云翼这个老账房在后面撑着,杜锦程想来也能把这差事给拿下来。

张氏一听很高兴:“那我就替你大哥谢谢你了。”虽说杜锦宁没介绍杜锦德进书院去,叫她心里有些失望。但能帮杜锦程找到一个账房的事儿做,她还是十分满意的。

自打县试之后杜锦程落榜,他们也想给他找个账房的差事做。但杜锦程年轻,从未做过账房,别人就不大愿意要。有愿意要的,又是那种小作坊,动不动就倒闭的。曹记书印在县里算是做得比较大的印刷作坊,历来生意都不错。如果能进曹记去做账房,那是难得的好差事,薪酬高,还极稳定。

杜锦宁一笑,又解释道:“我知道大伯和大伯母想要让大哥、二哥到书院里来念书。但书院有书院的规矩,我当初进书院时就被人多番刁难,有人指责山长徇私。我后来通过无数场考试才能留下来的。所以书院并不是山长一人说了算的。再者,现如今丁班的都是十一二岁的小孩子,最大的十四五岁。大哥、二哥即便进去了,想要读到甲班,还不知道得什么时候。而书院的规矩是念到了甲班才去参加科考,如此一来,大哥、二哥进去不但没什么好处,反而因为书院的规矩连去科场碰运气的机会都没有,倒不如留在外面的私塾还好些。”

这话十分在理,张氏心里那一点点遗憾被她这么一说,也烟消云散了。

她的两个儿子,最小的杜锦德都差不多十七岁了。就那么个榆木脑袋,进了书院就算把胡子读白,也不一定能进甲班。

这么一想,张氏越发地感激杜锦宁,当即道:“等你二伯这事了了,我们请你们过去吃顿饭。到时候让你大哥感谢你一番。”

“自家兄弟,不用这么客气。”杜锦宁摇手。

张氏接着又道:“你打算什么时候回村,我跟你大伯陪你一起去吧。”这就是投桃报李了。

杜锦宁连忙点头:“明日书院沐休,我跟我娘辰正时分在书院门口等着你们。”说着站起来朝张氏作了一揖,“多谢大伯母为我们着想。”

张氏吓了一跳,连忙也站了起来,嗔道:“你这是做什么?你替你大哥介绍那么好的差事,大伯母还没给你行礼呢。我陪你们回一趟老家又算得了什么。”

“大伯母是长辈,锦宁岂敢受伯母之礼。”杜锦宁把话说清楚,便打算告辞了,“如果大伯母没什么事,我就先走了。”

“嗯嗯,我也准备走了。你先行一步,我随后就来。”

张氏看着杜锦宁离开了茶寮,又等了好一会儿,这才起身匆匆回家。

第二日,杜锦宁和陈氏按时到书院门口时,就看到杜云翼和张氏早已在那里等候着了。他们顺便还在城里雇了一辆骡车。

见了两人,张氏忙上前热情地招呼着,见陈氏手里提着个篮子,赶紧叫杜云翼:“去将三弟妹手里的东西接过来。一个大男人,没个眼力界儿。”

从前杜家小大房夫妇俩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平时杜云翼回去,连个眼角都懒得给她们小三房。这会子见两人满脸堆笑,如此热情,陈氏着实不大习惯。

她连连摆手:“不用不用,不重。”

“要的要的。他们男人力气大,提点东西是应该的。”张氏上前亲手接过篮子,转手塞给了杜云翼,“去,放到车上。”

张氏这人假清高,要是以往,她还会端着架子,即便有心跟小三房交好,也不会这么上赶子巴结。

但见过杜锦宁那翻云覆雨的本事,随手又给杜锦程找了个好差事后,她的态度就完全改变了。

有张氏和杜锦宁在,即便杜云翼和陈氏同乘一辆车也不打紧。再说庄户人家可没那么多讲究,以前郑林那辆骡车里,要是没有别的客人,仅仅坐着同村的陌生男女也不是没有。

四人上了车,张氏跟陈氏坐在一起,两人一路拉着家常,聊的无非是杜方菲和杜方芸的亲事和嫁妆。

“你倒好,找了个童生做女婿。果然宁哥儿出息了,几个姐姐也跟着享福。”张氏说这话的时候,打心眼里羡慕。

因杜家小大房门户不高,她只给杜方芸找了个做小生意的夫家。现如今婚期已定了,就在杜方菲后头。

杜方芸这门亲事是早两年就订下的,本来婚期在杜方菲前面。张氏原先有意跟小三房交好,不愿意让杜锦宁不高兴,在知道杜方菲也订了亲,并且成亲的日子是在秋天时,便将婚期往后挪了几个月。

“只要家里人好,自身又肯上进,会疼人,做什么的都一样。”陈氏笑道。

“所以说,三弟妹你是个明白人。”张氏说这话的时候,心里一阵唏嘘。

陈氏这人要脑子有脑子,要相貌有相貌,要不是丈夫死得早,又遇上那样的公婆,不定日子过得如何好呢。

不过现在也不赖,有宁哥儿这样的儿子。

陈氏和张氏这头聊着家常,被妻子千叮咛万嘱咐的杜云翼也不好跟杜锦宁就这么干坐着,便以大伯的身份,问了他在书院的一些情况。

聊着天,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没过多久,骡车的速度就慢了下来,车夫在前面喊:“前面就是桃花村了,你们是在路边下车还是驶进去?”

张氏不待杜云翼开口就道:“驶进去,提着东西不方便。”又对杜云翼道,“你告诉他怎么走。”

不一会儿,骡车在杜家门前停下,杜云翼先下车,把东西先提了下去,这才扶了张氏下车。张氏转回身便扶陈氏和杜锦宁下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