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六百零六章 话本继续的神话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皇宫里不管怎么闹腾,小老百姓都继续过着自己波澜不惊的平静生活。

郭白近来过得十分开心,他是京城里种植再生稻的十七户人家之一,因此而结交了许多对话本和种植比较感兴趣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为此,他对话本越发期待,每月初一天还没亮,他就会带着小厮去书铺排队,好第一时间买到话本。

“咦,今天怎么这么多人?”还没走到书铺呢,就见一条长长的队伍从书铺门口蜿蜒而来,一直排了两三丈有余。

小厮不由抬头看看天,嘟哝道:“我们没来晚吧?太阳都还没出来呢。现在是深秋了,太阳本来就出来得晚。”

郭白可没空管他,见不断地有人跟过来排到队伍的后面,他连忙紧赶几步,也站到了队伍里面,这才有空伸手去拍了一下自家小厮的脑袋:“你傻啊,上一册话本是十月初一出的,那时再生稻还没收割,影响不大。现在一个月过去了,全城都在议论再生稻,前面三册话本一印再印,看过的人都在等第四册呢,能不人多吗?”

小厮这才恍然大悟,赶紧站到了郭白身边:“少爷,您去吃早餐吧,小人在这里排着就好。”

郭白点点头:“好好排,买到之后去玉东楼找我,我跟林少爷、马老爷他们在那里吃早餐。”

“是,少爷尽管放心。”

看着自家少爷离去,小厮这才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从里面拿出包子吃了起来。

幸好有准备。这还是昨儿晚上少爷担心排队的队伍太长,特意吩咐厨房给他做的肉包子。

郭白去了附近的酒楼,与新近认识的几个好友吃早餐。

大家一边聊天一边吃着酒楼的点心粥菜,等吃完东西,郭白的小厮就回来了,一见郭白就嚷嚷道:“少爷,少爷,只买到一本。书铺的老板说印刷的数量不多,担心后面排队的人买不到,所以每个排队的人只能限购一本。”

说着,他将话本递到了郭白面前。

因为郭老爷老抢自已的话本看,家里还要留存一本,所以郭白吩咐小厮一共买三本。现在却只买到一本,足见《种田记》这套话本的火热程度。

“什么?这么紧俏?不知我家小厮能不能买到。”林少爷道。

他就是郭白新认识的朋友之一,早已成了《种田记》的话本迷了,刚才也是派了长随去买书的。只是他比郭白来得晚很多,这时候自然要担心自家长随买不到话本。

“实在买不到,只能抄一本了。”马老爷道。

“抄的哪有印的好?不管怎么样,这次买不到,等他再印的时候我也要买一本。”林少爷道。

庄越找的是京城最好的印刷坊,印出来的书字迹清晰,纸张也不错,售价也不是很高,倒比自己抄要强。一册话本字比较多,不是专业抄书的人,抄着抄着难免出错,抄出来的书虽能省上两百来文钱,但质量却不如印刷出来的好。

郭白可不管他们,早已迫不及待地把书翻开,开始看了起来。

林少爷和马老爷对视一眼,赶紧起身站到了郭白身后,凑着脑袋一起看书。

另外两个一起吃早餐的见状,后悔自己没早起身,让林少爷和马老爷抢了先。

“看到什么情节,给我们说说呀,你们可别光顾着自己看。”其中一个嚷嚷道。

虽然已成了朋友,但大家相处的时日毕竟不长,还没熟到可以置之不理的程度。

郭白性情随和,便一面看话本,一面说了起来:“主人公种植再生稻成功后,对那本古籍越发深信不疑。他又按照书里的指点,在闲置的稻田里种上了绿肥,以增加田地的肥力、改善土壤……”

“绿肥,这是什么东西?”林少爷不禁问道。

他跟以前的郭白一样,也是个对农事万事不懂的。

这个马老爷倒是知道:“绿肥就是苕子,冬闲的时候种在田里可以肥田。”

“不,不止是苕子。话本里罗列了许多绿肥的种类。”郭白道,“除了苕子,还有紫云英,这两样都是适合种在稻田里的。除此之外还有木豆、豌豆、绿豆、饭豆、竹豆、蚕豆、泥豆等豆类,这些既能肥田,还可以做粮和菜,或是给牲畜做饲料用。”

大家都有些吃惊:“这么好?”

“不止呢,还有决明、大叶猪屎豆,这两样既可肥田,还是药材。另外还有毛蔓豆、蝴蝶豆、柽麻、铺地木蓝、新银合欢、黄花草木樨、田菁等等,都各有各的好处。”

“什么时候能种?”另一个朋友迫不及待地问道。

“我看看。”郭白说完,就不作声了,认真看书。显然书里没再接着讲这些内容,而是展开情节去了。

足有一盏茶功夫,挤在一旁看书的林少爷这才欢呼起来:“有了有了,夏季绿肥是三四月,冬季绿肥是十月。”

“还有夏季绿肥?”

郭白仔细的浏览了一下书,道;“这里没细说,不过问一下庄头应该知道。书上说的绿肥里,哪些是夏季种的,哪些是冬季种的,他们这些老农应该是知道的,否则书上不会不提。”

他翻了一页书:“这里还说到种植绿肥也有讲究,比如多数绿肥都怕涝,农彥有‘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的说法。另外绿肥也要施肥。种紫云英须得覆盖稻草……”

“啊呀,不行,我一定要买到这本书。”林少爷在一旁抓耳挠腮,“我家稻田以往收割了稻谷之后,就这样随它荒着。我得拿这本书研究一下,今年就叫他们种上绿肥。有这么多的好处,谁不种是傻子。”

“对对,我们也种,我们也种。”其他人附和道。

原先再生稻还没种植成功的时候,大家都把《种田记》当成纯粹的话本来看,对上面所写的农业知识抱着怀疑的态度。可事实证明书上写的东西绝对不是瞎编乱造的,是有绝对的理论根据的,这些人的态度就大变样了,简直把这套话本当成权威所写的农学书一样对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