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六百三十五章 六元及第

古代农家日常 第六百三十五章 六元及第

作者:坐酌泠泠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1:51:25 来源:言情小说阁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赵晤正听得兴趣盎然呢,见杜锦宁忽然就收了口,他愣了一愣,这才发现两人已说的太多了。

他每日有许多政事要处理,召见这些新科进士也是有时间限定的。在杜锦宁身上花的时间多了,那么别人那里务必得减少谈话的时间,否则他就得用休息时间来处理堆积下来的政务。

想到这里,他越发地欣赏杜锦宁。聪明有才、口齿伶俐、见识广博、长得赏心悦目,还如此知进退、识大体,这样的人不封个状元,他怕是违背了天道,皇位都坐不稳哩。

于是他道:“杜锦宁,你才华卓绝,所写的文章座师和太学的夫子们都夸好;殿试时的三篇文章更看得朕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刚才一席话,也给朕开了一扇大门,让朕知道如何促使粮食增收。你虽年幼,但才学却是所有进士里的佼佼者,朕封你为本恩科的新科状元。”

杜锦宁上前磕首行礼谢恩。

赵晤扫视了殿里十个进士和一些官员,继续道:“你一个农家出身的寒门子,听说只用了三年时间参加科举,一直是县案首、院案首、府案首、解元、会元。现如今再加上状元,就是六元及第了。”

皇帝面前,是不缺的就是捧哏奉承之辈。

赵晤的话声未落,就有一个礼部的官员激动万分地跑出来,伏地跪拜,大声道:“皇上皇上,三元及第就已是国之祥瑞,我鸿庆元年出现了六元及第,这是国之大瑞啊。”

“国之大瑞,皇上大瑞。”在场的官员都跪了下去,开口高呼。

齐慕远毫不犹豫地跟着官员们跪了下去。

其他八个进士你看我我看你,赶紧跟着齐慕远一起跪了,心里都震惊不已。

县案首、院案首、府案首、解元、会元、状元,这是能舞弊得来的吗?饶是杜锦宁是赵晤的亲生子,也不敢这么做吧?而且不听皇上刚才所说的吗?这杜锦宁竟然是农家出身的寒门子!这怎么可能?这么小的年纪就取得这样的成就,这还是人吗?

看来,这真是国之祥瑞啊!唯有昌明盛世,才会出现像这样妖孽一般的人物,来辅佐皇上,创造更辉煌的未来。

赵晤笑得合不拢嘴。

他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因为不是先皇下旨传位,而是手刃兄弟夺得的大统,他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现在在恩科上出现六元及第,国之大瑞,那些角落里的杂音就应该消失了。

“杜锦宁,朕封你为翰林院修撰,以后好好为朝庭效力。”赵晤道。

这是旧例,所有的状元都会被授予这么个官职,从六品。翰林院相当于皇帝的秘书机构,翰林院修撰主要职责是掌修国史,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等事。

杜锦宁尽管不满意,还是磕头谢了恩:“多谢皇上。”

赵晤让大家起身,这才看向齐慕远。

就在大家期待之时,赵晤却跳过了齐慕远,直接看向第三名的那个老头儿:“你叫姚荣观?”

“是是,姚荣观给皇上请安,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姚荣观哆哆嗦嗦地跪了下去,连磕了三个响头。

“你是豫州安阳人?”

“是的,皇上。”

“好,朕封你为本科新科榜眼,授翰林院编修一职。”赵晤道。

翰林院编修是正七品,榜眼与探花历来都被授予这么个职位。

姚荣观傻了眼。

他有一肚子话要在这朝堂上说,有多少锦绣文章要在这里当着众人显摆。为了这个,他这两天可没睡着觉,就等着逮个机会表现呢。

可怎么皇上却什么都不问就授予他官职了呢?这差别,跟杜锦宁怎么这么大呢?

虽说跳过齐慕远被封为榜眼,他应该很高兴才是,但被区别对待,他很是失落啊。

赵晤却没兴趣跟这位榜眼多说什么。

尽管姚荣观的文章写得不错,但观念陈旧,人云亦云,丝毫没有创新。杜锦宁和齐慕远年纪虽轻,却提出了不少让人亮眼的建议与观点,但在这位姚荣观的文章里,他只看到了满篇的阿谀奉承和拍马溜须。大概那些臣子以为他喜欢看这些,这才把姚荣观取在了第二名。

要不是怕大臣上折子说他选的状元、榜眼太年轻英俊,说他看年纪看颜值,不看真才实学,而其他七位进士也没有提出什么让他眼前一亮的建议,他还真不想封这位姚荣观为榜眼。

示意姚荣观退下,他这才看向了齐慕远,兴致又被提起来了:“齐慕远,朕听说你打十四岁起,就一直去衙门里协助办案,朕想知道你遇见过的最离奇的案子是什么样的,对于刑部律法,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这就是家世的好处了。

齐伯昆是天子近臣,君臣之间聊天的时候不仅仅只是聊国家大事,累了的时候也会聊一些家事。所以赵晤早在做皇子时,就时常听齐伯昆说起自家这个孙子。齐慕远做的事,也传到了赵晤耳里。

齐慕远自然不胆怯,从从容容地在御前对答,把一件案情说得生动离奇,让大殿的臣子、太监以及新科进士们听得一惊一乍,兴致盎然。

说完案件,齐慕远道:“草民在桂省,跟过五名县令跟踪案情,又协助过其他七位官员破案。草民深深觉得破案是一件十分专业的事,不是每一个县令和县尉都擅长的。臣以为,如果皇上能在刑部专设培训机构,把县尉、通判等官员定期召来培训,加强他们的能力,必使所有犯罪都能所以遁逃。”

“你说的有道理。”赵晤没想到自己不过是表现一下自己对齐伯昆的信宠,多问了齐慕远一句话,就获得了这样一个好建议。

屁股决定脑袋。赵晤作为皇帝,自然是想要中央集权,把所有的权利都抓归自己手里,免得有人生了异心,动摇赵家皇权的根基。

而那些县尉、县令等官员一派下去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跟京城联系不多,心思就容易散。如果依齐慕远这建议,他就能时不时地把当地的县尉、通判这些人都集中起来培训培训,给他们洗洗脑,也能增强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力。这些官员几年一调,也能对县令、知州、知府这些人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