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六百四十八章 劝说

古代农家日常 第六百四十八章 劝说

作者:坐酌泠泠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1:51:25 来源:言情小说阁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翰林院承旨邓易只是轻咳了一声。

屋里三人,姚荣观看书最不专心,第一个反应过来,看到三个穿着官服的男子站在门口,便知道是上司们了,连忙放下书,站起来拱手作揖:“是邓大人,魏大人、陶大人吧?下官姚荣观,在此有礼了。”

杜锦宁和齐慕远也回过神来,放下书迎出去见礼。

邓易三十来岁年纪,留了一副到脖子底下的胡子。古人爱蓄须,可像邓易这胡子长得又黑又亮又有形的,还是头一回。而且他眼眸深邃明亮,鼻梁高挺,皮肤白皙,配着这副美髯,真是一个十分有魅力的俊美大叔。

他抬手回了礼,笑道:“往后大家都是同僚了,不必多礼。”声音也极好听。

杜锦宁见了,不禁在想,邓易留在翰林院做承旨,也不知道是因为有才华呢,还是因为他的美貌。

另两位一个叫魏通,四十来岁;一个叫陶文居,三十来岁,相貌倒是普通。

三人都很和善,寒喧了两句,邓易就给三人分了办公处所:“现在这间屋子往后就是杜大人办公之所;左边那间就归姚大人所用;右边那间归齐大人所用。大家可有异议?”

古代以中为尊,再以左为尊。三间屋子依着状元、榜眼、探花的地位分派,甚是合理,三人自然没有异议。

邓易又道:“三位在千万人之中忝为榜首,才华自然卓绝。不过写文的风格各有千秋,一切以皇上喜好及实际运用为准。我先把翰林院固定的事宜暂时交给三位分做着,试行一段时间后再作调整。”

说着,他便将修史、等事情给三人分派了一下。照工作量及露脸的程度来看,倒是不偏不倚,甚是公平。

杜锦宁虽没做这翰林院官员,但想一想现代社会那些高官、市长的秘书处的分工也就知道了。领导重要的讲话稿、跟随领导出入进行记录的事情,邓、魏、陶三个老秘书肯定亲手干了,只有那些既累又不讨好不露脸的事,才会交给他们新人来干。

古今中外,职场上的事莫不如此。

她适应良好,全然不在意这些。邓易说完,她便老老实实地应承了下来。齐慕远也是如此。

邓易又道:“宫中出进麻烦,一般没什么事,中午我们都不出宫。宫中膳食处有膳食供应,我昨日已交待他们将三位的饭食送来,算是我请三位大人。如果你们愿意往后在膳食处吃饭,还需交纳一定的膳食费,并跟送饭来的公公说一声即可。”

杜锦宁三人谢过。

“行了,既没什么事,三位请便吧,我们也回前面做事了。”邓易交待一声,便领着魏通和陶文居往前面去了。

齐慕远正打算过他那边去收拾一下,就听姚荣观道:“他们资历老、品阶高,就把露脸的事儿揽完了,剩下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给我们做。我六十来岁了,倒没什么争强好胜的心;但你们二位年纪轻才华高,这样被压在下面倒是可惜了。”

齐慕远朝杜锦宁看去,就看到杜锦宁毫不掩饰地翻了个白眼。不过姚荣观正面对着他,倒是没有看到杜锦宁这一不雅行为。

他忍住笑道:“不打紧,我们年轻,有的是机会。邓大人他们还不都是慢慢熬上去的么?再说,我们对于许多文体尚不熟悉,总得先学一学。否则闹笑话还好,要是惹了皇上不高兴就糟了。”

姚荣观年纪大了,耽误不起,不愿意花上三年时间在翰林院里坐冷板凳,慢慢往上升。杜锦宁他们等得起,他可等不起。所以他急需出头露脸的机会,让皇上看到他的才华,短时间内把他升上去。要是能升到正五品甚至四品官再致仕,他此生便无憾了。

但他又不好出头,便觉得杜锦宁年纪轻轻便是状元,肯定气盛;齐慕远又是世家公子,难免有些少爷脾气。他一挑唆,两人必不服气邓易的安排。到时候看在齐伯昆的面子上,邓易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分派一些露脸的事情给他们做。

不成想这两人油盐不进,完全没有脾气。

他只得讪笑道:“还是齐大人考虑得周到,我就是这么一说,就这么一说,哈哈。”

说着,他跟杜锦宁告辞一声,出门去了他那边屋子。

“中午一起吃饭。”齐慕远扔下一句,拿起书袋也去那边屋了。

不多久,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宫里膳食处的太监送了饭来。

这些饭并不是宫里太监、宫女们吃的一样,而是膳食房特意为御前侍卫们、在殿前工作的官员们准备的,味道不错,价格也十分公道。杜锦宁跟齐慕远当即掏了银票,订了一个月的午饭。

中午姚荣观凑热闹,是过杜锦宁这边一块儿吃的饭。饭罢他就回去自己屋歇息去了。

这里隔音还好,所说的也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杜锦宁便低声对齐慕远道:“过一阵等世家的风头过了,你帮我跟你祖父说一声,我想调到工部去做司农官。如果有机会,让他别忘跟皇上提一提。”

齐慕远一愣:“咱们是要在翰林院呆三年的。”

杜锦宁摇摇头:“我不想呆三年,太浪费时间。”

这种思想,杜锦宁以前也流露过。

齐慕远劝道:“就算呆三年也没啥。磨刀不误砍柴功,花三年时间在这里磨砺,以后会站得更高走得更远,不是更容易实现你的抱负么?”

其他方面,他对杜锦宁都十分能理解,就是不明白为什么杜锦宁总似乎有种时间不够用的急迫感。

普通的官员,比如梁先宽和方少华他们,就算有些背景,想要往上爬都十分困难。除非有十分出色的政绩,否则在衙门里呆个一二十年,也才能到五六品。想要往上,那就得更加卓越才行。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老官员杵在那里,他不致仕不犯错,你想顶替他不可能。

翰林院却不同,作为天子近臣,极容易让皇上看到你的能力。而且跟在皇帝身边,每日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几乎能跟皇帝站在同一高度,又岂是梁先宽那些低层官员所能企及的?所以在翰林院呆上三年,比在各衙门做十年官都还要锻炼提升自己。因为这个,皇帝也更重用你。

杜锦宁这么通透的一个人,怎么在这件事上就犯糊涂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