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六百四十九章 占城稻(第三更)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杜锦宁摇摇头,不说话。

她十五岁了,已经开始慢慢发育,胸前已由飞机场变成了旺仔小馒头。三年后她十八岁,还不知会发育成什么样。看陈氏与三个姐姐都不是平胸,身材凹凸有致,想来她也差不到哪里去。除此之外还有胡子等等。

她现在皮肤细腻、骨架子小,不长胡子,还能解释为年纪尚小。过几年不管她遮掩得再好,恐怕也容易露出端倪。

所以她没时间在这里耗着,得尽快去做她想做的事。

齐慕远见她不说,眼眸黯了下去。

打小他们都无话不谈,互相之间似乎从来没有秘密。现在杜锦宁心里有话竟然不愿意跟他说了,他有点受伤。

杜锦宁看他这样,张了张嘴,但还是什么都没说。

她不愿意跟齐慕远撒谎,也不能说实话,所以,就这么的吧,误会就误会了。

……

杜锦宁在翰林院的日子过得自在,可外面的庄越就苦不堪言,忙着脚跟打后脑勺。

因为杜锦宁得问过赵晤才决定写不写话本,写到什么程度,所以前两日才动笔写。就算她写话本的速度极快,可交稿的时候还是到了二十八日了。

虽说活字印刷术早已出现,但还不够成熟,印刷的成本也太高;杜锦宁的话本需求量极大,用雕版印刷才划算。而不管活字印刷还是雕版印刷,都得排版或刻版,一两天功夫根本赶不出来。

所以尽管印制坊已把其他业务都停下来,又从别的地方调了熟手过来,仍然在初一早上没能把《种田记》第五册印刷出来。

眼看着农历二月将尽,三月来临,春耕也要开始了,那些想知道新一册的《种田记》又有什么新招的人急不可耐,早在三十日晚上就叫家里下人来排队了。

早上书铺开门时,伙计们都吓了一跳,长队都从这条街排到那条街上去了,而且看样子似乎还有不少人继续加入队伍。

印制坊虽将书印了一些出来,却还没有装订!

庄越接到伙计的禀报,连忙从印制坊过来,让伙计们劝排队的人先散了,等把书装订好运过来后再来排队。

可排在前面的都排了几个时辰了,又听说话本正在装订中,想来不用等多久,愣是不愿意散去。

于是掌柜伙计们费许多口舌劝了一通,却看到队伍仍然像原先那样长,只得罢休。

庄越只得又回到印制坊去催书。

到了差不多午时,第一批书终于装订好了,庄越让人快速用马车拉着,分发去了几个书铺,开始售卖。可把这批书卖完,队伍不短反长,他只得继续催促印制坊不要停。

郭白作为《种田记》的铁粉,自然是昨晚就派了下人到书铺门口守着;他那群朋友也吸取了教训,跟郭白同一步调。所以他们是最早一批买到话本的。

几人仍然在那家酒楼等着,拿到书就第一时间看了起来。

话本的情节虽然很吸引人,但几人冲着种植技术去的,因此看得很快,一目十行。

还是郭白眼尖,翻到某一页就叫了起来:“找到了找到了。”

“多少页?”其他人赶紧问。

“十八页。这里说双季稻问题。”

一听是双季稻,大家的精神都振奋起来,赶紧将书翻开,看起上面写的内容来。

郭白已经念了起来:“这里说‘种子不好,丰收难保’,想要种双季稻,就得先把稻种选好。一般的稻谷抗寒性不强,种得太早难有收成。所以要选抗寒性强、且种植期短的稻种。”

“有这种稻种吗?”有人怀疑道,“如果有这种稻种,咱们岂不是早就种上了?要是没有,这书里说了岂不是白说?”

其他几人都点点头,表示赞同。

书里说某稻种再好,现实里没有,那也只能把它当话本来看。如果《种田记》仅仅成了一本纯粹的话本,就不值得他们叫下人连夜排队买它了。

“哎,别急啊。这里说那册书里只描述了稻谷的样子,那稻谷叫什么名字,男主并不清楚。他要去寻找。”郭白道,开始快速地往下翻。

他还没找到,另一个就叫了起来:“找到了,找到了。第三十九页,大家快翻到第三十九页。”

大家哗哗地把书翻到三十九页,果然看到男主在某个行脚商人那里买到了一种叫占城稻的稻种,跟书里描述的十分相像。而这种稻谷因来自占城国而得名。性早莳、早熟、耐旱、粒细,所以又叫“早占”、“早米”或“早占城”。这种稻谷跟晚稻一起配合着种,江淅这一带也能种植双季稻。

“这种稻谷我们这里有吗?要是没有,那岂不是哄人?”李老爷担心地道。

“书上说,这种稻谷早在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就在福建及两广大面积种植了。”

郭白放下书,发愁地道:“可咱们这里现在有这种稻种卖吗?福建和两广倒可以派人去买,我也不嫌远,可书里说了,早稻得三月上旬播种,下旬插秧。等我把种子买回来,黄花菜都凉了。”

“那咋办?”

李老爷将书往手上一拍:“你们发现没有,这位作者虽一月印发一本书,但写的内容都扣着农时。再生稻是咱们不信,所以种的人少;绿肥虽没有多少种子卖,但各样凑一凑好歹也能种下,不过得下手早。现在他写占城稻,写得有鼻子有眼的,男主还是在行脚商人那里买到的。不如咱们派人各种去寻一寻,没准也能买到稻种。而且这个事,得下手快。全城都在找占城稻,稍慢些就没有了。”

大家一听就急了:“有道理,有道理。咱们现在趁着许多人没买到书,没看到这内容,赶紧下手去寻稻种去。”

于是大家派了下人回家,把男仆们都叫上,四处在城里砸摸。

本来这时候庄越派人囤上一批占城稻种子,必能发一笔横财。可他谨记着杜锦宁的话,明知道许多人看了话本后会到处寻找占城稻稻种,他岿然不动,还亲自去了一趟鲁家,把杜锦宁的顾虑告诉了鲁小北。他担心鲁小北眼看着发财的机会白白从手指间流掉,杜锦宁却不提醒他赚这笔钱,两人之间起罅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