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七百一十一章 厉害啊杜大人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当然,也有那些抱曹鸿寿和汪玉贵大腿抱得不亦乐乎的,看不得有些人兴灾乐祸的嘴脸,低声道:“大理寺不过是让曹大人和汪大人去京中做个调查,没准很快就回来。到时候我看你们这些人一个个是个什么下场。”

他这话说得大家的脖子猛地一缩。尤其像马剑这样的,更是脸色煞白。

还没等这些人对曹鸿寿表忠心,就听外面一阵嘈杂之声,其中伴随着女人的哭号与咒骂。

大家脸色一变,赶紧挤出了州衙大门,就见几十个穿麻戴孝的老人、女人、孩子跪倒在地,其中一个女人高举状纸,大声道:“民妇要告曹鸿寿贪赃枉法,害了几十条人命。”

州衙里的官吏心中大骇。

前年冬天,京中拔钱修缮河堤,曹鸿寿与汪玉贵将绝大多数修缮款贪污,逼迫各处里正抽青壮男丁去修缮河堤。因经费不足,吃的住的都极差,最后河堤修好,能回家的青壮男丁一半都不到;没有回来的,有几十个因事故而死,剩下的则因冻饿病死。润州当时民怨载道。

有人上京去告御状,结果还没走到京城就出了事,家中更是出了大变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曹鸿寿出的手。有些有门道的实在看不下去,偷偷托人往京中递折子,却不知何故,这些折子都不知所踪,如沉大海。

最后这件事不了了之。

当年死的都是庄户人家,无权无钱,求告无门后便偃旗息鼓。他们住的地方又散,想要通知他们,并让他们照这个时辰一齐到这里来喊冤,谈何容易?偏生京中大理寺的官员来的十分突兀,便是连手眼通天的曹鸿寿都没得到消息。现如今曹鸿寿一被抓,这些人就披麻戴孝的堵上门来,这件事一看就十分诡异,无端地让人心头发寒。

“杜大人太厉害了,这是没给曹大人和汪大人留活路啊……”一个官员声音发颤地喃喃道。

没有人笑话他,其他人一个个呆立在那里,冷汗直冒。

挥挥手就让大理寺的人来抓曹鸿寿和汪玉贵;有心机有预谋早把曹鸿寿和汪玉贵查了个底朝天。对这个后台强硬、心狠手辣的人,他们早前干了什么?给人冷脸,各种冷嘲热讽……

“我……”工部曹吏余怀谷咽了咽干涩的喉咙,“我不大舒坦。马大人我请个假,回去抓副药吃吃,下午我再过来。”

说着,他朝马剑拱了拱手,看看大理寺的那两个官员被一群妇孺围住,无暇顾及这边,他沿着墙便溜了出去。

另一个头脑机灵的官员眼珠子转了转,对马剑道:“马大人,坊间的税要收了,在下今天本要去坊间的,现在先过去了。”

马剑满脸懵逼。

他到润州来做同知,当初的待遇就跟杜锦宁一样,后来他向曹鸿寿稍微妥协,这才能在州衙呆下去。但因为做不到汪玉贵那样,他平时来去都被当成隐形人。衙门里这些胥吏没一个是把他放在眼里的。他管着捕盗等事宜,平时下命令,也没几人能理他。

现在,胥吏们倒是一个个叫着“马大人”,对他作揖行礼,把他当成真正的长官、从六品的朝庭官员一般敬着了。只是,怎么一个个的全是请假外出?

那他要不要阻止?

曹鸿寿和汪玉贵被抓走了,杜锦宁不在衙门里,现在衙门里最大的官就是他马剑了。他要是放了这些人走,上头追查下来,他岂不是要负责任?大理寺的官员还在衙门门口呢,看到自己放这些人走,他们会不会转过头来抓自己?

可他要是不同意离开,这些人怕也不会听自己的吧?

马剑性格软弱,这两年也被曹鸿寿等人欺负得狠了。这时候即便衙门里只剩了他最大,胥吏们也没把他放在眼里,只不过拿他来做个挡箭牌。以后有人查下来,或是事后杜大人来怪罪,大家就说是向马剑告了假的。

所以大家也就是告之一声,并不需要马剑同意,还没等他说话呢,该走的人就走去老远了。

看着余怀谷离开,曹鸿寿的副官钟典史想了一想,似终于下了决心一般,也对马剑道:“我要去巡视耕地,今天要出城去。”

“哎哎,钟典史……”马剑想唤住钟典史,可钟典史跟没听见一般,直接进了衙门。衙门里有一道后门,平时曹鸿寿与汪玉贵有什么不方便从正门出入时——比如正门被喊冤的人堵住时,他们就会从后门溜走。

当然,那道门,一般的胥吏是不许使用的。

一下子走了三个,剩下的那些头脑灵活的,这会子也醒过神来了,赶紧也指着一件事溜号,最后衙门门口,就只剩了马剑和工部那位老胥吏,以及几个地位极低的没什么存在感的小吏和差衙。

工部那位老胥吏摇摇头,苦笑一声,跟马剑拱拱手:“马大人,小人进去办事了。”说着,转身进了衙门,

临走前,他喝斥几位小吏和差衙道:“你们还不进去老老实实做事?不管谁来做知州,都需要老实做事的人。想那些歪门斜道没用,老实勤快方是正理。”

见得小吏和差衙也进了门,看看门口似乎只剩自己一个了,马剑赶紧也进了衙门。

钟典史从后门出去,上了马车,这才想起自己并不知道杜锦宁住在哪里,赶紧问自己的小厮道:“可知杜大人住在哪儿?”

小厮惶恐地摇摇头。

曹鸿寿倒台,钟典史地位堪忧,他生怕主子把气撒到他头上。

果然,钟典史劈头盖脸地把他臭骂了一通,吼道:“去问,还要我告诉你怎么做不成?”

钟家小厮只得下了马车,飞快地朝外面跑去,心里想:新来的杜同知住在哪里,一般老百姓怎么会知晓?这是要到哪里去问路?

想到这里,他心下又埋怨:好歹是个同知,老爷作为典史,不应该老早就派人将杜同知的住处打听清楚么?非得现在逼迫他这个小厮。

跑出那条巷子,小厮眼尖地看到余怀谷余典吏拦了一辆骡车,并给车夫报了一个地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