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七百一十二章 等着秋后算账吧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钟典史是曹鸿寿的副手,整个衙门里的情况他都必须知道。小厮一直跟在他身边,钟典史知道的事,他自然也知道。

一听这个地名,他就知道这并不是衙门里任何一个人的地址,更不是余怀谷的住址——余怀谷不过是个小吏,家中不富裕,子女又多,他在衙门里获得的薪水仅够养活一家人,住的也是一处不大的老宅。

眼见得余怀谷上了骡车,小厮立刻转身往回跑,正遇上钟典史的马车出来。

他连忙跳上车,指着前面的骡车对车夫道:“跟着那辆车。”

钟典史皱眉问道:“那车里坐的是谁?”总不会是杜锦宁吧。

“是工部的余典吏。杜大人是他的主管上司,刚小人听他报了个地名,在西青湖畔,那里应该就是杜大人的住处了。”小厮道。

钟典史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他原先给了杜锦宁许多难堪,一会儿见了面,肯定不愉快,没准杜锦宁会把这份难堪加倍还给他。要是余典吏这些下属在场,那他的面子往哪儿搁?

可余怀谷都去了,他要是不去,要是杜锦宁误会他没有城意,直接撸了他的官职去怎么办?他连曹鸿寿都能干掉,拿掉自己那顶不入流的乌纱帽,那还不轻而易举的事?

面子重要,还是官职重要?

这么一想,钟典史咬牙道:“去,跟上那辆车。”

杜锦宁的宅子并不在城里最繁华的地段,所以两辆车一前一后倒是走了好一阵,这才进了一条宽敞的大街,最后在一处宅子前停了下来。

这里虽不热闹,却因临湖,风景好,面积还宽敞,那些喜欢清幽环境的读书人就喜欢到这里来建宅子,久而久之,倒形成了一条街,街上住的人不是有些文化、附庸风雅的有钱人,就是文人墨客。

不过有钱而有家世的人不会住在这里,而是住在城里的繁华区域,那里属于老街,离州衙比较近。

这也是钟典史的小厮一听这个地址,就猜到这是杜锦宁住处的原因。

新来乍到,没什么钱,却又想住宽敞整齐的地方,这里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只要钱给得足,哪处宅子都能买到,别人另选一个地方再建一处就是。不像城里繁华地区,有些人死守着过穷日子,也不肯卖祖上传下来的老宅子。

钟典史的马车自然没有跟着余怀谷的骡车停在一处,在余怀谷的骡车停下时,他隔得有二三十米远就停了下来。

钟典史正思索着是不是等余怀谷从杜家离开后现进去时,就听自家的小厮“咦”了一声。

“怎么了?”他问道。

“那里应该不是杜大人家门口。”小厮道,“余典吏下了车后往前走了几步,就停住了,躲到了一棵树后朝前张望。”

钟典史闻言,也从车窗伸头看了一下,果然看到余怀谷贼头贼脑地躲在一棵树后。顺着余怀谷看的方向看去,钟典史就吃了一惊。

原来,那些一个两个指着理由溜号的同僚们,都站在了一处高大的门庭前面,其中一个正跟里面的人说着什么。

“他们怎么都来了?”钟典史道。

小厮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曹鸿寿和汪玉贵倒了,要是杜大人心胸狭窄一点,衙门的这批官吏估计得换一通血。虽说有些胥吏在本地根深蒂固,盘根错杂,不那么容易倒,但谁知道杜大人身后站的是谁呢?跟这样的人掰手腕,太不明智。

能够低个头认个错,缓和缓和关系,惠而不费,谁不做才是傻子呢。

不过这些话,他一个做小厮的,不好明说,否则倒显得自己比老爷还聪明似的。

小厮转过头来,小心地问钟典史:“老爷,咱们要不要下去?”

钟典史也很矛盾。不过最后还是一咬牙:“下去吧。”

小厮让车夫将马车驶到了杜家门前,这才跟钟典史一前一后下了车。

钟典史走到杜家门前,站到人群后面,就听杜家的门房道:“我家少爷真不在。他是管农事的,现在马上就春耕,他出城巡视农田和水利去了。”

“老伯您就告诉我们,杜大人往哪个方向去了吧。我们去寻他一寻,即便寻不到也不怪你。”一个穿着衙役服饰的中年人道。

钟典史认出了这个中年人,正是那个曾照着曹鸿寿的吩咐,为难过杜锦宁的守门的衙役。

曹鸿寿倒台,杜锦宁早预料这些人会借风驶舵,她早上出门前就吩咐过朱老头如何应对这些人。

因此不管这些人怎么逼问,朱老头都摇头道:“少爷只说去城外,至于去哪里,我不知道啊。”

一见问不出杜锦宁的去向,门口这些人都有些沮丧。

不能及时跟杜大人示好,要是杜大人觉得自己没有诚意怎么办?

看着这一张张讨好又沮丧的脸,朱老头心里就冷笑:这时候知道慌了,早干嘛去了?当初有胆量欺负少爷,现在有本事别来讨好呀。

“行了,大家有事寻我家少爷,明日再来吧。”说着,朱老头直接关了大门。

“哎,等等,我们把帖子放在这里,明日再来拜访杜大人。”余怀谷十分机灵地从怀里掏出了一张帖子,朝差不多要关上的门缝扔了进去。

正是因为写帖子,他才落在了这些人的后面。现在他对自己这一英明举动十分得意。还是他聪明啊!

其他人纷纷后悔不已:怎么自己就没想到写个帖子呢。

看到从门缝里掉进来的帖子,朱老头的嘴角勾起了一个嘲讽的笑容。

以为送个拜帖,少爷就原谅你们了吗?等着吧,少爷会跟你们一个个秋后算账的。

此时,杜锦宁正坐在庄子的院子里,看秦老六送来的衙门里这些官吏们的资料。

那一群堵住大理寺官员的妇孺,自然是秦老六的手笔。杜锦宁知道,曹鸿寿与汪玉贵送去了京城,就再也回不来了。凭他们做下的那些事情,大牢都能让他们坐穿。

而凭赵晤与齐伯昆这次对她的回护,派来的知州一定是个偏向她的人。那么,她也该趁此机会把润州衙门清洗一遍,那些不走正道的胥吏还是滚蛋吧。说她心胸狭窄也好,说她小肚鸡肠也罢,欺负过她的就别想有好日子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