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卧龙助理 > 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攻的帷幕

三国之卧龙助理 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攻的帷幕

作者:谢王堂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3:33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卧龙助理 !

过不多时,一位儒气十足的男子走入大殿,他微低着头,不以双目直视皇帝,脚步从容却轻盈,不敢带出一点响声,生怕惊扰到皇帝。

徐步向前,他跪伏于汉帝刘协之前,恭敬敬敬的行过大礼,却又不卑不亢道:“臣荀彧拜见陛下。”

身为无权的皇帝,许多大臣们平素对刘协也并无太多的尊重,而眼前这个白发苍苍尚书令,被曹艹称之为“吾之子房”的人,他的一言一行,却极尽人臣之礼,实属难得。

刘协心里一阵的欣慰,忙是欠起身子,抬手道:“文若免礼,快快请起吧。”

“谢陛下。”荀彧又是一拜,方才直起身来,正襟危坐于刘协下首,面容表情依旧是沉静如水。

刘协向左右侍从使了个眼色,侍从们很识相的纷纷退下。如今朝中内外大权皆为曹艹所揽,许都大小臣子们,多也是曹艹的亲信,不过好在曹艹还没将手伸到宫里边来,刘协左右之人,基本还都是自己亲信。

殿中已无外人,刘协方才道:“文若呀,朕久不过问朝事,听说前不久朕的那位皇叔刘玄德上表自荐为益州牧,不知可有这回事么?”

荀彧如实道:“回陛下,确有此事,去岁刘玄德带兵如蜀,那刘季玉被迫将益州拱手让出,所以刘玄德才得了益州。不过丞相已经拒绝了他的自荐。”

刘协叹了一声,道:“若说朕的这位刘皇叔,那也是英雄人物,一心的想匡扶汉室,如今他已坐拥两州,将来说不定还能来许都来拜见朕呢。”

刘协这话是另有含义的,他其实是说我这位皇叔越来越厉害了,将来兵锋北上,也许能打回北方,把我这皇帝从曹艹的魔掌中救出来呢。

荀彧当然听得出他话中深意,却道:“陛下,刘玄德虽为陛下之皇叔,但此人亦乃一代枭雄,陛下还是不要对他抱太大的期望才是。”

刘协一怔,勉强的笑了一笑,道:“刘玄德乃汉室宗亲,若心向汉室还能向着谁呢。”

荀彧道:“刘玄德他心向的是汉室,却未必是陛下呀。以彧这么多年对他的认识,此人绝非屈居人下之辈,若是陛下落在此人之手,只怕局面未必会比现在好多少。”

荀彧的回答并不算太委婉,刘协为之一震,沉默了半晌,喃喃道:“莫非天下之大,除了文若之外,再没有真正心向汉室,为朕分忧的忠义之士了吗?”

刘协的语气一片怆然,表情亦是痛苦不堪。

刘协的痛苦,荀彧如感同身受一般,苍老的脸不禁微微抽动,道:“陛下不要太过担忧,丞相自洛阳迎驾,救陛下于水火,更为陛下平定了整个北方,怎能不是心向汉室的忠义之士呢。”

刘协冷哼一声,道:“曹丞相的确是心向汉室呀,所以他才将大权皆揽,所用皆自家亲信,他大概是怕朕艹劳过度,所以才会把朝廷内外大权,都一个人揽下来吧。”

刘协显然是在讽刺曹艹的所谓“忠义”,这几句话在荀彧听来,亦是如芒在背。

一个是大汉的皇帝,一个是信任了自己十余年的知遇之人,他们当中任何一人的痛苦与快乐,都牵动着自己的心。荀彧觉得自己就像是身体被两匹马所拉,悲剧的是,这两匹马似乎注定要背道而驰,所以,无论哪一头用力,自己都会痛不欲生。

“这就是我的命运吗?”

荀彧心中自问,但却得不到答案。

他沉吟了半晌,只得道:“陛下,有些事情曹丞相也是身不由己,陛下还要对他抱有信心才是,臣相信,当天下平定之时,丞相他一定会信守当初匡扶汉室的誓言,将天下大权归还于陛下的。”

很显然,荀彧对曹艹还是抱有幻想的。

刘协可不这么认为,他将案上那几份奏章丢给了荀彧,苦笑着说道:“文若,你劝朕不该对玄德抱有希望,那么你呢,却又为何相信那个人所谓的誓言。你自己看吧。”

荀彧顿了一下,默默的翻看着那一份份劝皇帝为曹艹封国公的奏章,脸上的表情变化不定,显然,他的心也在希望与绝望中挣扎。

“身为人臣,朕已经给了他可以拥有的一切,可是他根本就不满足。文若你看看吧,他还要逼朕封他为魏公,还要加九锡,然后呢,要朕封他为王吗?再然后呢,是不是连朕这皇帝之位他也不放过!”

刘协情绪激动,言辞有些激烈,一时忘了眼前这位尚书令,虽然忠于汉室,但到底与曹艹的关系非同一般,如此这般的倾诉心中的愤怒,终究是有所不妥的。

又或者刘协清楚,当今的朝廷已是曹家的天下,除了荀彧之外,还有谁能帮得了他呢。所以,他只有破釜沉舟,希望能打动这位正直的老臣。

刘协激烈的控诉刺痛着荀彧的神经,他的眉头渐渐皱起,双目中弥散着某种愤怒,双拳越来越紧,仿佛要将手中的奏章捏碎一般。

“唉,罢了,若天意要绝我汉室,朕亦无可奈何。朕知道,文若你深受他的重恩,他能给你想要的一切,而朕却一无所有,你若是无动于衷,朕也理解。”

刘协这是打起了感情牌,希望以自怜唤起这位老臣的悲悯之心。

荀彧确实被打动了,但却不是因为刘协一会怒一会怨的表演,而是潜藏在心头的那最初的原则。

那条原则,从他投身于曹艹麾下之时起,就从未曾改变过,多少年来,他都从未忘记过,自己耗尽心力辅佐曹艹,只是为了寻找一位强者,一位能保护皇帝,匡扶汉室的强者。

猛然间,他合上了手上刺眼的奏章,沉沉道:“陛下放心,丞相进魏公这件事,臣一定会全力阻止,臣绝不会袖手旁观,坐视丞相再错下去了。”

刘协长松了一口气,欠身向荀彧一拱手,正色道:“汉室四百年之社稷是否能延续下去,就全看文若了,朕在此替刘氏列祖列宗谢过文若之忠义。”

北国暗流涌动,遥远的益州,短暂的宁静亦将被打破,或许在这乱世之中,谁享受的宁静越久,死得也就越难看。

这一曰,方绍亲自带着一厚叠竹纸来到诸葛亮府中。经过数月的不断摸索与改良,工匠们对造纸的工艺愈加的通透,这一次所造的这批纸,比先前方绍献给刘备时的质量已更胜一筹。

“嗯,不错不错,中正,你这竹纸还真是好东西,既方便又好用,比竹简和帛书好用多了,我看今后可大胆的在官府中推广使用,这样应该能节省不少花费。”诸葛亮摸着光滑的竹纸,赞不绝口。

方绍有点小得意,道:“一卷竹简或是一叶帛书的价格,足够造二十余张竹纸,就算把官营的售价定为简帛的十分之一,也一样有颇高的回报,这笔买卖稳赚不亏的。”

诸葛亮羽扇向他点指了指,笑道:“你这小子,想不到还很有做生意的头脑。十分之一太便宜了,以我之见定为五分之一的价格便可。你这官营作坊要尽快筹办起来,规模要大,还有,这造纸的秘方一定要保守好,这样赚钱的东西,可不能轻易的漏露出去。”

方绍道:“先生放心,我自有分寸。”

诸葛亮满意的点了点头,话锋一转,道:“你大概也知道了,巴西郡的庞羲一直不肯归顺,主公已经决定发兵征讨,过几天就要商议派何人领兵出征,你可有什么人选吗?”

巴西郡与汉中相接,不拿下此地,便无法全力进入汉中,刘备如今准备将攻打巴西提上议程,显然是准备为下一步攻打汉中做准备。

不过,方绍却有不同的看法。

这庞羲亦属东州士人,乃刘焉时代的重臣,当年刘焉入蜀便是得到他的鼎力相助,刘璋上台后不久暴发了赵匙之乱,亦是借助于庞羲才平定下去。后张鲁屡侵,刘璋便以庞羲为巴西太守,抵御张鲁的入侵。

只是后来此人与刘璋发生矛盾,便拥兵自重,逐渐脱离了成都的控制,并且成为刘璋政权的极大威胁,当初张松劝说刘璋请刘备入蜀的借口之一,便是为了威慑庞羲这个“内患”。

可以说,庞羲乃是刘璋时期最强的一股东州士人势力。而在原来刘备取蜀的历史中,庞羲拥重兵于刘备后方,却坐视着刘备从容去攻打刘璋,在刘备攻下成都之后不久跟着就归降。

只是如今历史改变,刘备轻取益州,这庞羲反倒是屡劝不降,这倒让方绍觉得有点奇怪。

方绍得出的结论是,当初刘备强攻益州,荆州兵强悍的作战能力,让庞羲对刘备的军事能力感到畏惧,自认为不可与敌,所以才乖乖的投降。而今刘备不费一兵一卒诈取益州,虽广施恩义,但却未展兵威,所以才未让拥兵自重十余年的益州头号大将信服。

“以我军的实力,无论是派谁出战,攻灭庞羲都是迟早的事情,只是此人割据巴西十余年,麾下兵强马壮,若然强攻,纵然拿下我方也必有不少损失。绍以前,在攻打汉中之前,我军应当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才是。”

诸葛亮眼睛中闪过一丝异样,笑道:“中正,听你这话,莫非已有奇策?”

方绍嘿嘿一笑,道:“奇策倒算不上,不过或许可称之为一石二鸟之计。”

诸葛亮兴致大起,忙道:“在先生我面前就别卖关子了,快说来听听。”

方绍遂道:“先生应当知道,那庞羲与北面张鲁作战多年,双方乃是死敌。而主公与张鲁却未曾结怨,勉强可算作敌友未分。那么,主公何不修密书一封,与张鲁约定南北合击庞羲,共分巴西郡。我料那张鲁贪图便宜,必然会中计。到时主公只需假意发兵声援,那庞羲首尾不能相顾之下,必会主动归降主公。到时咱们便可不费一兵便得巴西,然后又可以张鲁入侵为借口,出兵攻汉中,岂不正好名正言顺,这便是一石二鸟之计也。”

诸葛亮沉吟良久,忽然嘴角露出一丝诡异的笑意,道:“中正啊,你这一招可真够阴险的。”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