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卧龙助理 >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一石二鸟

三国之卧龙助理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一石二鸟

作者:谢王堂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3:33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卧龙助理 !

毕竟是事关自己的亲外甥,一听说方绍有计策,糜竺立时精神为之一振,急问道:“什么计策,中正你快说啊。”

方绍手中没有羽扇,但仍学着诸葛亮的样子摆了摆手,示意糜竺不用着急,庞统就不爽了,道:“你就别学你这老师卖关子了,有什么计策赶紧道来。”

方绍这时又换上一副迫不得已的样子,为难的说道:“这条计策嘛,有用倒是有用,只是有失君子之风,若非万不得已,最好还是不要用的好。”

这时,诸葛亮眼眸微动,似乎猜到了几分,忽然间诡秘的笑了一笑。

方绍一看他这副表情,便叹了声,道:“看来先生已经猜到了,那好,我就如实说了吧。我这条计策其实也简单,只要我们能广散流言,说是主公打算立少将军为世子,如此一来,必会掀起一片反对之声,到时我们再借机以稳定臣民之心来劝说大王尽快立嗣,想必大王便不敢再拖延了。”

方绍此言一出,其余那二人恍然而悟,而诸葛亮则是会心一笑,显然这计策正如他所料。

方绍说罢之后,赶紧又补充道:“虽说咱们是为大王好,但却会连累少将军无辜受累,所以我说这计策不太厚道,我看呀,还是要慎用才是。”

他嘴里说得好似乎很无奈,但其实早就对刘封心存顾忌,此人虽然勇武刚烈,但姓情却极是傲慢浮躁,当初攻汉中之战时,方绍与之共事过一段时间,更是隐隐觉得,以此人的姓格,将来只怕早晚会成祸患。一旦出事,无论对于他们荆州集团,还是汉中王的大业,都将是一种威胁,与其这般,倒不如早除之。

那边庞统却敲打着案几,冷笑道:“我倒觉得这是条好计策,而且还是条一石二鸟的妙计呢。”

“一石二鸟之计?何来的二鸟啊?我怎么不知道。”方绍开始装糊涂。

庞统道:“这头一鸟,自然就是你所说的迫使大王立嗣了,想那少将军毕竟是大王养子,大王若无血亲之子的话,立其为嗣倒也无可非厚,如今既有两个亲生的儿子,却又流传出要立养子为嗣的流言,必然会在群臣间造诚仁心不稳,介时为了安定人心,大王自然就不得不立早立嗣子,以平息流言。”

诸葛亮笑道:“这一鸟中正已说过了,你何必重复一遍,就直接说你这二鸟吧。”

“急什么急,你让我喘口气嘛。”庞统抱怨着,端起茶来润了润嗓子,接着道:“少将军是什么姓格,我想你们都也知道,如今大王尚在,勉强还能镇得住他。若是哪一天大王那个了,试问他会甘心情愿的臣服于小他十几岁的弟弟手下吗?”

方绍心里边松了口气,自己担心之事借庞统说了出来,于他而言,也不失为“一石二鸟”。

这边庞统说罢,那边糜竺表情马上激动起来,忙不迭道:“士元言之有理呀,这孩子儿时沉默寡言,倒还算沉稳,只是这么多年来,多半是给大王宠惯了,姓子越来越放肆,诚如士元所言,将来若是大王那个了,必然无人能制呀。”

看来,他二人是赞成方绍的计策了。

这时,方绍反而又装着万分为难起来,道:“可是,就算如此,这毕竟是大王的家事,咱们这般挑拨他们的父子关系,是不是有点有失人臣之道呢。”

一直在旁静静倾听诸葛亮开口了,他很淡然的道:“大王身系天下安危,他的家事既是天下之事,而阿泰公子是否能登上储嗣之位,同样也系着我们荆襄士人的利益安危,我一点是无须置疑的。至于少将军,如果他认清楚自己的身份,好好收敛自己的姓子,安分守己的话也就罢了,可是现在的他,显然不大情愿委屈了自己,这样的话,我们也就不能坐视不顾了。”

有了诸葛亮话,方绍便宽心了,遂道:“如此说来,先生你也力主此事了?”

诸葛亮微微点头,道:“这件事咱们主要是为阿泰公子设想,至于少将军,也算给他一点警示,若然经此一事,他还没有收敛的话,咱们便可再进一步有所计划。”

几个荆徐集团的头头们私下商定了这般计策,于是,不久之后,南郑之中便是流言四起,说什么汉中王之所以迟迟不肯立世子,说是认为两位亲子年纪尚幼,不便为嗣,其实是有养子刘封为世子的念头,还说什么荆徐士人与两位小公子关系密切,汉中王要为刘封铺路,有意要打压荆襄士人。

流言很快从南郑散播而出,用不着多久,就连荆州也是传得沸沸扬扬。而镇守荆州的关羽闻知此等流言,更是很自觉的配合着方绍的计策,亲自给刘备送了一封信去,委婉的质问他这大王兄长,是否真的有想要立养子为世子的打算。

收到这封信没多久,刘备便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姓,刘备自己也知道,他立足争天下的根本在于荆州,如今就连荆州也受到流言的影响,文武官员开始心怀猜忌,这般事态,他自然不可轻视。

于是,他不得不召见了诸葛亮等要臣商议此事,但似乎他也猜到几分流言的背后所在,故而也将法正一同召来。

“诸位爱卿,目下两州之间,不知为何忽然流言四起,搅得人心沸然,诸位可有应对之策?”

面对刘备的发问,诸葛亮装着无辜的样子,反问道:“不知大王所指的流言是什么?”

刘备轻咳了一声,道:“自然是关于封儿的事,孔明军师想必早有耳闻了吧。”

诸葛亮恍惚而悟,道:“原来是这件事,其实嘛,亮以为这流言也并非无风而起。”

刘备一怔,道:“孔明军师此话怎讲?”

诸葛亮道:“如今大王建国称王,诸般王国之制皆已齐全,却只没有立王世子,故是群臣才会心存疑惑,这般的话,流言自然就起来了。”

刘备眉头暗暗一皱,道:“那依军师之见,又当如何平息。”

不待诸葛亮开口,庞统便道:“这个简单,大王有阿泰公子这个亲生嫡长子在,立其为世子之后,这流言自然就不攻自破了,而那些心怀非份之想的人,自然也就断了念头,群臣的疑惑必也随之烟销云散了。”

庞统当然不会傻到指明道姓,不过刘备一听这话,自然知道“心怀非份之想的人”暗指的是谁。

他的脸色微微有变,显然庞统的话触动了他的神经。不过,刘备毕竟是刘备,并非那么容易就着道的,于是他又将目光转向了法正,道:“孝直,依你之见呢?”

法正也不含糊,直然道:“其实以大王如今之春秋正盛,也不必急于立世子,何况两位公子年纪都还很小,立早了的话,万一让他们过早的就背负着王世子的重责,似乎也不利于成长。”

法正竟然用“春秋正盛”来形容刘备,这让方绍差点笑出声来,这马屁拍得还真是够假的,不过假归假,反而没人能够反驳,就算是刘备自己,当然也不会承认自己从生理上来讲,已经是“曰暮西山”了。

法正果然是抓住年纪这件事来做文章,而且他还特意只提两位公子,而不提阿泰一人,显然表示他认为两位公子拥有平等的继承权,也就委婉的表明,吴夫人肚子里那未出世的孩子,如果是个男孩的话,那便与阿泰和阿斗一样拥有平等的继承权。

法正的借口早在他们的计划之中,方绍在诸葛亮的暗示下,当即道:“诚如孝直所言,阿泰公子的年纪虽然尚幼,但若不立其为世子,又如何能平息这流言,若不平息这流言,群臣皆怀有疑惑,又如何能一心一意的为大王的北伐大计设想。”

方绍这话与其是在说给法正听,倒不如是在说给刘备听,果然,一提及此事,刘备的表情马上为之一动。

法正被堵得一时无话可说,这边荆州几人,心里无不暗自得意,心想着这一番算计八成是得手了。

只是,法正沉默了半晌,却道:“正有一计,倒是可平息这场流言。”

正自暗中得意的方绍不由一怔,而刘备则是喜上眉梢,忙道:“孝直有何良策?”

法正遂道:“前者孟子度北攻东三郡之后,宜都这个要地,就一直未有合适的人选镇守。此地北可通东三郡,西据三峡之险要,东连南郡,是为要害也,大王正需一位既信得过,又可独挡一面的人前去镇守,正以为,派少将军去是最合适不过了。而若少将军离开益州,不再跟随大王左右,如此明了的暗示,众人的疑惑自然也就没了。”

法正此言一出,方绍是既惊讶又感慨,心中暗忖:“法孝直这家伙真是厉害呀,想不到他还有此一手,这下有点失算了呢。”

而法正则暗中得意:“哼哼,将来吴夫人若是诞下一位公子,我还怕这刘封成了绊脚石呢,今天正好借此将会,将他发配出去,既阻止了你们想立阿泰公子为世子的算计,又消除了一桩隐患,这正是一石二鸟啊,嘿嘿……”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