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卧龙助理 >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夫人

三国之卧龙助理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夫人

作者:谢王堂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3:33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卧龙助理 !

都他奶奶的在算计,刘备当然也在算计,他算好了法正会替他想出一个好招的,而法正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此言一出,刘备马上道:“孝直言之有理,那就这样吧,孤就委任封儿任宜都太守,不曰就出镇宜都。至于立世子之事,诚如孝直所言,孩子们还年幼,等过几年他们长大些再说吧。”

刘备这话一说,诸葛亮等人便没办法了,只好默认了刘备的决定。

结束了这场结果出乎意料的议事之后,时近傍晚,荆襄的这帮人连晚饭都顾不得吃,马上又聚到了诸葛亮府中。

门一关上,庞统便没好气的说道:“好个法孝直,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呀,让少将军出镇宜都,哼,亏他也想得出来。”

糜竺亦是焦虑道:“难道我们就这样算了吗?”

而方绍却道:“依今天王府中主公对孝直的态度,我觉得主公很可能是怕吓立储过早,会冷了孝直等益州和东州士人的心,所以才不惜在如此重大的事上,对我们荆襄士人的意见采取反对态度。”

方绍的话令众人的思维拐了个弯,诸葛亮点着头道:“中正说得也不错,也许我们之前是太过注重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这一点。而今北伐中原,势必要多赖孝直、孟起等东州士人,如果冷了他们的心,使他们不肯出全力支持的话,于全局而言,倒是得不偿失了。”

庞统道:“咱们也不用动不动就以全局来委屈自己,孝直他们就是瞅准了我们这一点,所以才以此为恃,将来北伐若然功成,就只怕赢了全局的只会是大王和孝直,到最后输了的却是我们荆襄士人啊。”

很显然,庞统的功利心极重,对眼前利益亦远比孔明所看重,只是,如果这样的话,刘备集团最终只会沦为与东吴集团一样短视。

身为一名穿越者,虽然名义上属于荆襄集团,但方绍眼光却岂能只局限于本集团的利益,毕竟,他的思想与庞统这些人其实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于是,方绍当即道:“其实士元军师你也是太过忧虑了,以你和先生的能力,再加上我们这些荆襄之士的从旁援手,将来之事,完全不必太过在意。”

诸葛亮也是呵呵一笑,道:“其实这件事的结果,于我们而言也并非全无收获,至少少将军被发配去了宜都,只要他不在大王身边,自然便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庞统叹了一声,道:“好吧,事到如今,这件事也只好放一放吧,希望将来不会出现什么不测才好。”

这件事到此为止,暂时告一段落,就在众人准备散了各回各府的时候,忽然一名下人也不见通报,匆匆忙忙的就闯入进来。

诸葛亮本待发火,却认出那下人乃是成都家中的亲信家阿水,心中不禁涌上几分不好的预感,遂道:“阿水,你不在成都家中,跑到这里来做什么。”

阿水抹着额着上的汗,一脸惊慌的说道:“先生,大,大事不好了。”

这时,方绍等人也不禁留步,想要听听到底出了什么事。

诸葛亮却道:“慌什么慌,天塌下来也有先生我顶着,慢慢讲,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阿水喘了几口气,很是伤感的低声道:“先生,吴人肚子里的小公子……没了。”

“什么?”诸葛亮大吃一惊。

阿水遂是详细说了一遍,原来是黄月英在家中艹持家务时,不小心跌了一小跤,本以为没什么大碍,谁想接着便是肚子疼得要命,虽然下人们急急的请来了名医张仲景,但还是晚了一步,黄月英就这样不幸的流产,而且流了的还是个男孩。

诸葛亮听着听着,脸色不觉已是煞白,整个人摇摇晃晃,险些就要站不稳。方绍急是上前一步将他扶住,安慰道:“先生,你也别太难过,孩子没有了,将来再生便是,只要夫人她无事便可。”

诸葛亮极力的镇住身形,轻轻的摆了摆手,示意不用他来扶,然后深吸一口气,道:“那夫人现下怎样了?”

阿水道:“多亏了那位张先生,夫人的姓命算是保住了,如今正在家中接受张先生的诊治调养。诸葛小姐叫小的前来告知先生,请先生尽早回家。”

诸葛亮暗松了一口气,挥了挥手,道:“行了,我知道了,你也辛苦了,且去休息吧。”

阿水出了去,庞统上前轻拍着他的肩膀,道:“孔明啊,你也算是命不好,不过总算阿英没事。不如你且与主公告假,早点回成都照顾她吧。”

诸葛亮却道:“大王初登大位,正有诸多事需要我去办,国事为重,岂能以私废公。阿英她既然没事,那我抽得空了自会尽早回成都。”

“靠,孩子都没了,老婆还在床上躺着呢,还干个屁的公事呀。”

方绍心里边那个急呀,还想劝时,诸葛亮却背过身去,不去正视他们,道:“放心,我自有分寸,你们都走吧,让我一个人静一静。”

方绍欲待再言,却被庞统拉住,叹道:“算了,让他静一静也好,我们就别打扰他了。”

方绍无可奈何,只得与那二人摇头叹气的离去。

房门关中,屋中只剩下诸葛亮一人,你整个人便如虚脱一般,无力的坐了下来,眼眸之中,不禁有些湿润了。

————夜已深,汉中王府。

刘备坐于王座上,一边吃着饭食,一边斜观着屏上悬着的那副关陇地图,就算是吃饭时也不忘谋划着北伐大计。

正自思绪滚滚之时,侍卫匆匆而入,伏地报道:“禀大王,少将军在外求见。”

侍卫话音刚落,却听殿外一阵的吵闹,转眼间刘封已推开众侍卫的阻拦,一脸愤然的闯入殿内。

刘备眉头一皱,挥手向左右道:“尔等都下去吧。”

左右侍从都知趣的退下,刘备把筷子往几上一扔,不悦道:“不得通传就擅闯王宫,成何体统!”

刘封心头一震,但脸上仍是怒气未消,几步上前,伏于刘备几前,愤愤不平道:“儿臣只是心中有不平之事,一时心急,请父王恕罪。”

说老实话,当年刘备初到荆州之时,便收养了刘封,在荆州那安然的那数年间,花在栽培刘封的时间上可算不少。对于无论是阿斗还是阿泰,当他们出生时,却正逢刘备东征西闯,开拓事业之时,刘备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来陪自己的亲生儿子。而当刘备在外打拼时,陪同在身边效力的,自然也是刘封。也是因此,他对刘封那种做父亲的宠爱之深,对于一个养子而言,已是难能可贵。

因此,如今刘封虽然公然闯宫,但刘备也并未太多怪罪,听他此言,便是摆了摆手,道:“行啦,起来吧。孤倒想听听,你能有何不平之事。”

刘封站了起来,一脸委屈的说道:“还不是外面的那些流言,封本乃平凡之辈,幸赖父王眷顾收为养子,封已是感恩不尽。封生平所望,只是想以一个武将的身份,为父王的大业赴汤蹈火,纵使战死沙场也再所不惜,更无别的奢望,封的这些心意,父王应该最清楚不过了。”

刘备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他走下王座,手抚着刘封的背,叹道:“你虽孤之养子,待孤一向视你为己出,你的为人如何,孤又岂会不知。”

刘封忙道:“父王既然相信儿臣,那为何还要听信那些大臣的攻诘,要把儿臣发配到宜都那个鬼地方呢。儿臣还想着将来父王北伐做先锋,为父王开疆拓土呢。“刘备轻吐了一口气,负手说道:“你以为孤想让你离开孤身边吗,孤也是迫不得已呀。如今外面那些流言,孤又何尝不知是有人故意而为之,而这流言能掀起这么大的动静,就说明孤之身边,忌惮你的人为之不少,孤若再留你在身边,那些人只会变本加厉的算计你,孤把你调到往宜都,其实也是在保护你呀。”

刘备这么一解释,刘封的感受就好多了,但怨气仍未尽消,又道:“父王你不是一直都导儿臣,做人要堂堂正正的吗,儿臣光明磊落,岂惧旁人诽议,父王这般把儿臣调离身边,岂非正让那些人得逞。”

刘备叹了一声,道:“封儿呀,治国之道,有些事并非简单的一概而论,这其中牵扯着太多的人和事,有些时候,为大局设想,必须要有所忍让,希望你能体会为父的苦衷。再则,宜都之地,北顾东三郡,东接荆州,是为要害,如此重地,孤也正想着有一个贴心的人去镇守,这也正是你独挡一面,好好历练一下的机会。”

刘备话说到了这份上,刘封还能说些什么,只得道:“只要是父王的意思,就算是让儿臣去死,儿臣也绝不含糊。只是不知儿臣何时才能再回到父王身边?”

刘备也暗松了口气,呵呵笑道:“放下吧,只要这件事平息下去,一旦时机成熟,孤自会借机将你调回到孤的身边,到时我们父子齐心,便可好好的创下一番大业来。“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