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卧龙助理 > 第二百五十四章 包藏祸心

三国之卧龙助理 第二百五十四章 包藏祸心

作者:谢王堂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3:33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卧龙助理 !

像回回炮那样的冷兵器,虽然个头大,威力强,但整体制造技术并不复杂,所以,像方绍这样的历史爱好者,也能依样画葫芦的发明出来。

但这诸葛弩就不同了,这玩意儿可谓冷兵器技术的巅峰之作,其奇巧程度,远非回回炮可比。而诸葛弩问世后不久,其制作工艺,也随着蜀汉的灭亡而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所以,方绍所画的这个图样,仅仅是后世的一些学者,根据考古研究所复原的复制品,方绍也不确定,这复制品与正品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是否也能发挥正品那般的威力。

因此,方绍才将这图纸拿给诸葛亮看,希望这位“诸葛弩”的原发明者,能够从眼前的“赝品”找到灵感。

果然,诸葛亮并没有让他失望。

于是,方绍便鼓励道:“先生,既然如此,那不妨你就好好参详参详吧,若是真能将这连弩造出来,咱们对付曹军的骑兵就有更多有胜算了。”

此刻,诸葛亮的注意力已全投入在那图纸上,连头也来不及抬一头,兴奋道:“不错不错,这图纸你就先留下吧,等我与阿英一起研究一下,她善于机关之术,兴许能有所帮助。”

方绍便将这图纸留给了诸葛亮,七天之后,诸葛亮派人邀他前来,并且将一张崭新的连弩摆放在了他的跟前。

“先生,你可真够神速的,这么快就造好了一张。”

方绍拿起了那张连弩,怀着兴奋的心情把玩着,发现这张连弩比他想象中的还要精巧,重量也要更轻一些,只是不知道效果如何。

“这还得多亏了阿英呢。走吧,到后园去,试一试它的威力。”

他二人便来到了府中后院,在五十余步外,已经立起了一面箭垛,上面已经插了不少箭,想来诸葛亮之前也试射了好几回。

其实,这诸葛连弩的艹作并不复杂,首先将机身上的杠杆向前推进,使箭仓和与之一体的箭槽也随之往前,箭槽后缘缺刻向上抬升,自动勾住弩弦。

正常情况下,弩弦横在箭槽中央起到阻挡箭仓内弩箭落入箭槽的作用,但当弩弦被勾到箭槽后方后,一支箭在重力的作用下,就会自动落入箭槽,这个过程,相当于子弹上膛。

射击之时,只需将杠杆扳回,在这个过程中,箭槽与箭仓就会向后运动,并将弩弦也往后拉,弩干弯曲蓄能拉到尽头的同时,箭槽后缘也会开始下坐,箭槽缺刻下方顶钮露出下方的部分与弩臂接触并被顶起,随之将弩弦顶出缺刻,弩弦前行的同时,将箭槽中的弩箭弹出,便轻松的完成了一次射击。

而当第一支箭发射之后,弩弦又挡住了第二支箭的下落,于是便开始了新一轮的循环,直到箭仓内的弩箭全部分射完毕为止。

方绍这还是头一次用弩,不过,诸葛弩的优点之一就在于它艹作的简单,像方绍这样的新手,只需站在那里,什么事都不用管,只管对准目标,重复的推拉扛杆就行了。

于是,一拉一推,一拉一推,十五钟内,箭仓内的十二支弩箭嗖嗖的便射了个精光。更为神奇的是,竟然有五支钉在了圆形的箭垛上,命中率近将百分之五十,简直已经高到了离谱的水平。

“不是吧,我可是第一次用弩啊。”方绍手扛着连弩,惊讶的叫道,满面的难以置信。

诸葛亮笑道:“这连弩的射速和准度都很高,艹作也十分简单,只是还有一样缺陷。你去检查一下箭靶吧。”

方绍扛着连弩走了上去,仔细看了几下,便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那几支弩箭虽然射中了箭靶,但均射入未深,显然是穿透力略有不足。

那边诸葛亮看他的表情已是明了,便道:“此弩的优点固然很多,但缺点也是明显的。这等穿透力,五十步之内,很难洞穿敌人的甲胄,造成致命的伤害。”

诸葛亮的评价是有道理的,不过,历史上,诸葛连弩是诸葛亮长期钻研之下才发明,它所具有的缺点,诸葛亮也想尽办法将之克服,此时的诸葛亮,也许因为时间仓促的原因,尚未及想到解决之道。

不过,方绍却早已了然于胸,他便诡异一笑,“先生,要使敌人丧失战斗力,并非必须洞穿甲胄,造成致命伤这一途啊。”

诸葛眉色一挑,“莫非,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方绍咳了一声,神神秘秘道:“其实也简单,一个字——毒!”

“毒!”诸葛亮低叫了一声,随即便会心而笑。

没错,方绍的建议就是在箭头上蘸毒。尽管连弩的力道很小,箭矢也做得又轻又细,穿透力很低,但只要给箭头上蘸以剧毒,那便不需要对敌人造成致命之伤,只消轻轻擦破点皮,箭头上的剧毒便足以致命。

“你这一招还真够毒的,不过确也是条绝招。嗯,我听闻南中蛮人极善用毒,这次倒得劳烦李严,从蛮人那里多运些毒药过来了。”

忽又想起了什么,方绍笑眯眯道:“先生,咱们是不是该给这弩取了响亮点的名字呢,将来投入战场,也好叫曹军闻之胆寒。”

诸葛亮不假思索道:“这连弩是你首创的,便由你取名吧,或者直接叫做方氏连弩。”

方绍忙推辞道:“这怎么可以,我那图式只是草创,完全用不得,若非是先生你的详加改进,此弩焉能造成,不如就叫诸葛飞弩吧。”

方绍这是间接的推功给诸葛亮呢,毕竟他先前已经发明过了神威炮,几番征战,都给自己长足了脸,他方绍的名声可谓名扬在外。

方绍又很懂得平衡,尽管他知道诸葛亮不是那种忌贤之人,但保险起见,也得想方设法,让自己的老师也长长脸面,显显威名。更何况,这诸葛弩本来就是方绍剽窃人家诸葛亮的,只不过现在这个诸葛亮浑然不知而已,以诸葛之名来命名,也算是实质名归。

诸葛亮却是呵呵一笑,摇头道:“中正你的心意我领了,不过这连弩终究是你首创,我也只是略加改进而已,我可不能被人说是抢了学生的名头啊,还是你来命名吧。”

方绍想了想,便嘿嘿笑道:“既然先生你让我命名,那好吧,我就正式把这连弩命名为‘诸葛飞弩’,也算是表示我对先生你的敬仰,我对先生你这么多年来栽培的感激吧。”

这话说得那个贴心啊,直叫诸葛亮拒无可拒,感动得是一塌糊涂,至少,表上是如此的。

一时之间,诸葛亮不知该说些什么,半晌之后方才拍着他的肩膀,笑叹道:“难得你一片心意,我再拒绝,倒显得见外了,那先生就在这里谢过你了。”

师徒之谊,在这一刻显得特别的融洽。

而在千里之外的建业,气氛却显得有点紧张。

军府中,孙权端坐于上位,左右文武群臣分立两旁,四周甲士环立,一副森然之气。

“汉使到——”

一声高唱之后,一位仪表俊秀的男子从容不迫的迈入政事堂,他手持节杖,闲庭信步般入内,无视着左右一双双不怀好意的目光,脸上始终带着一份自信与淡定。

他走到孙权阶下,微微点头向孙权致意,同时不卑不亢道:“汉使蒋干,奉大汉皇帝陛下之命,特此前来向吴侯孙仲谋颁布委任诏命。”

‘原来,此人便是蒋干啊,听闻前几年时,曹孟德专程派此人去往江陵说降公瑾,今曰一见,此人确实有几分名士的气度。’

名为汉使,倒不如说是魏使才对。

若是换了平时,孙权或许就下阶接诏了,但眼下他凭借着合肥之战的大胜,心中底气十足的很,对曹艹已稍有几分轻视,故而,面对汉使之时,也不离座下阶相迎,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很平淡的说道:“汉使有何诏命就说吧,孤听着呢。”

蒋干见孙权如此倨傲,便把嗓子提高了八度,厉声道:“吴侯受大汉陛下之爵,食大汉朝之禄,大汉皇帝陛下,一向视吴侯为忠贞之臣,而今却如此对待大汉皇帝陛下的使臣,却不知吴侯意欲何为?”

蒋干只字不提曹艹,一口一个大汉皇帝,虽然人人都知道汉帝是个摆设,近似于屁,但如果孙权不打算学袁术的话,那他就不能把汉帝完全当成了个屁。

同时,蒋干的义正严词,也令孙权颇为欣赏,于是他便只好敛容下阶,微微笑道:“汉使言重了,孤岂敢不敬陛下,放眼天下,还有谁比孤对汉室更忠心,更拥护呢。”

蒋干见孙权改变了态度,表情马上也三百六十度旋转,温言道:“既是如此,那就请吴侯接诏吧。”

孙权当下便拱手躬腰,摆出一副恭敬肃然之状。

蒋干清了清嗓子,高声道:“奉大汉皇帝陛下之诏命,特委任吴侯孙权为后将军,并领扬州牧,都督荆、扬、交三州军国重事。”

此诏一出,在场的东吴君臣,无不微微变色。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