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旺门小农女 > 第188章 王家结局

旺门小农女 第188章 王家结局

作者:西青先生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3:09:03 来源:言情小说阁

画像之中的敏乐公主,大约在双十年华。

长得极像先帝年轻的时候,眉眼几乎与嘉孝皇后一模一样,即便嘉孝皇后已经去世多年,但看到敏乐公主的画像,惠帝仍第一时间想起了嘉孝皇后。

而长宁三十年,是先帝在位的倒数第二年。

惠帝的目光,缓缓投放在第一张画像右侧那一行小字左下角的一枚小小的印章上,那一枚小小的印章,图案他再清楚不过。

这是皇室为嫡子嫡女制作的印章,生来便有,标记特殊,他一眼便能看得出来。

也正是这一枚标记,彻底印证了敏乐公主的身份。

但,并不止于此。

姚青山将调查的结果告知惠帝:“微臣从萧家寻到了几份敏乐公主的遗像,据萧家上上下下所言,他们从未知晓主母王氏的身份。”

惠帝转回头看着姚青山,姚青山便继续道:“据调查得知,王氏于十一年前亡故,据知,她自嫁入萧家之后,身子便一直不太好,而萧家长子萧鹤亦自小便有体弱之症,有得道高僧判定,夫妻两人为鸳鸯蝴蝶之命,不可长久,自王氏与萧家长子成婚之后,夫妻两人几乎不管理萧家之事,萧家诸事,皆由萧家二子萧理管理,内院由萧二夫人当家,成婚三年之后,生下长孙,便是萧扶疏,而后,再生育一女,取名萧绾,却在夫妻二人病逝之后,萧绾于六岁,死于病疫,长房唯留下萧扶疏一人,深得萧家老爷子、老夫人的宠爱,养成了嚣张跋扈的性格。”

惠帝听完之后,心中有怀疑:“萧家当真不知敏乐的身份?”

姚青山肯定道:“据臣了解,不知。”

他详细述说自己的调查过程:“微臣曾寻到曾在萧家做事的老人,提及此事,只道,敏乐公主与萧鹤识于行游之中,此后,敏乐公主带着六名随从护卫于陵阳定居,敏乐公主定居陵阳之后,双方交往愈深,最后定亲,不止萧家,便是陵阳一带,也无从听闻过敏乐公主的身份,萧家上下皆以为,敏乐公主为权富之女,家道中落之后才独居。”

“据调查,萧家上下,唯有萧鹤知晓敏乐公主的真实身份,夫妻两人遗留在萧家的手记有只言片语提及,另有敏乐公主遗留嘉孝皇后所赠遗物为证。”

长长的箱子里,放了不少东西,惠帝一件一件地看过去,也确实证实了萧韫之的母亲,便是先帝最小的、离宫多年女儿——敏乐公主。

作为敏乐公主的孩子,那么,萧韫之便是先帝唯一的外孙。

在辈分上,是他的侄子。

惠帝在见到那一枚玉佩的时候,其实已算是认定了萧韫之的身份,如今说起来也并不意外,很快便接受了这个事实。

至于萧家,据姚青山调查的结果,若是说萧家上上下下皆不知敏乐公主真正的身份,也不足为奇,若是知晓,也不至于等到今日无动于衷,否则,光是娶了帝女,便足够萧家水涨船高,不至于时至今日,也只是陵阳一个有些底蕴的富贵人家而已。

借着先帝唯一的驸马的身份,封个郡王都是绰绰有余的。

而敏乐公主离宫多年,一直无声无息,想来也不会刻意暴露身份。

姚青山说完之后,便只见惠帝不言不语,只目光久久地留在那箱子里的东西之上。

如此,他便也沉默地等在下边,不再说话。

良久之后,只听得惠帝轻叹了一声,合上了盒子,道:“依你看,那萧扶疏,到底是何等心性的人。”

姚青山的见识与目光,绝非是林志远那样过分关注自身而对他人存在偏见的,他能置身局外,以更为客观的眼光,或者,以自小便形成的见识,看待陵阳百姓眼中的萧韫之。

所以,比起林志远对惠帝的述说,姚青山的评价更为客观:“既是个纨绔公子,却也潇潇君子,绝非凡俗之辈。”

“哦?”惠帝来了几分兴趣:“青山的眼光不一般,朕可从未从你口中听到对同龄人这般高的评价。”

姚青山道:“微臣实话实说,不敢有所偏颇,萧扶疏乃萧家长孙,自小便深得宠爱,行事随心所欲,洒然随性,看似纨绔,也曾作出一掷千金的荒唐之事,亦有混世魔王之名,曾搅弄得陵阳城鸡鸣狗跳,小儿夜哭,但百姓言谈之中的萧家长孙,却更是一个路见不平必定出手的人物,陵阳一带的人,受惠于萧韫之与萧家,不计其数,陵阳城、尤其是太平镇上恶霸便不知被他教训几多,坊间亦多有传言,只此人行事过于随性洒脱,离经叛道罢了。”

说着,姚青山甚至与惠帝说起了萧韫之曾经教训过多少真正的纨绔子弟。

最后道:“微臣斗胆,萧韫之倘若只是一个富家纨绔子,绝无法作出收万人血书,直上金殿之事。”

这话,惠帝是认可的,不由得轻笑了一声:“你说的倒是没错。”

他似是感叹,似是怅然:“萧扶疏啊萧扶疏,到底是先帝唯一的外孙,萧家能养出萧拾痕这样的少年天才,又岂会将长孙养成一个废物。”

姚青山垂头不语。

惠帝便不再问萧扶疏与萧家的事情:“郭敬山之死,可查出了结果?”

姚青山当即跪下来:“微臣无能,请陛下降罪。”

郭敬山之死,至今也没有任何消息,已经一个多月了,几乎已经认定,他是被江湖侠义之士刺杀而死。

但姚青山是不相信的,只是,他没有任何头绪,也找不到突破口。

郭敬山本是惠帝的人,只是此人虽然听话,却实在不知变通,他虽可惜郭敬山之死,但事情过了如此之久,如今心中便知剩下一丝因为自己的臣子被刺杀的愤怒,其余不见情绪。

他摆了摆手:“你起来吧,朕怪罪你做什么,既然回来了,便与大理寺一道去查桃花江堤坝案,你这段时间一直在陵阳,一起去查查也好。”

顿了顿,惠帝又道:“堤坝案涉及当年朝廷拨款之事,朝廷的银两,还从户部出来,你既是户部侍郎,便多上点心。”

“微臣接旨。”姚青山应道。

惠帝摆了摆手,看了一眼窗外,道:“趁着宫门未关,去瞧瞧你姑姑去,她许久不曾见你,这段时间,正念叨着呢。”

“是。”姚青山应了下来,而后便退出去了。

唯有惠帝,依旧留在御书房,对着一箱子敏乐公主的遗物,沉默半晌。

大约一刻钟之后,他才道:“张达!”

“奴才在!”

“传朕旨意至陵阳萧家。”

*

萧韫之和云莞本想悄悄回到公主府,不惊扰大长公主,但奈何两人回来的时候,大长公主已在等着两人。

见到萧韫之这般回来,竟然也不说什么,只像个慈爱的祖母一般,召集府中大夫为萧韫之查看身子,待看到他身上的伤痕,又是一阵心疼。

大长公主虽一阵念叨,却从未说过萧韫之半句不是,更不问萧韫之去做了什么,哪怕云莞与萧韫之都觉得,这位聪明的大长公主,一直都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直到嘱咐了萧韫之好好修养之后,大长公主才叹了一声,离开了萧韫之的院子。

云莞看着大长公主离开的背影,轻叹了一声。

两人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一样的意思,不由得抿唇失笑。

云莞倒也没有念叨着萧韫之,只是,两人不由得想起了今夜看到姚青山,云莞道:“想来,陛下是密令姚青山调查敏乐公主之事。”

萧韫之并不十分在意:“除了姚青山,目前便没有合适的人选了。”

云莞道:“陛下接下来大概会如何做呢?”

“下旨,册封萧家。”

云莞皱眉。

萧韫之便道:“陛下登基之后,先帝的孩子,一个也没有,死的死,伤的伤,后来也不乏他剪除异己做的祸害之事,但也留下了些不太好的名声,母亲是先帝唯一的孩子,离宫多年,若是大肆册封一番,争个名声,以示仁慈,何乐而不为?”

“也是。”云莞点头道。

萧韫之却道:“不必担心,此乃意料之中的事情,萧家若是来京,也未必便是坏事,这京城虽是是非之地,但到底在我眼皮子底下,祖父祖母向来低调,亦不会惹人注目。”

云莞道:“如此,你心中有所安排便好。”

姚青山回京,带回了敏乐公主遗物的事情,倒几乎无人知晓,但他一回京,便立刻加入桃花江堤坝案的审查之中,却非常惹人注目。

而随着林志远主张的用刑之下,终于从那十几个狱卒之中,找到了一丝蛛丝马迹——原来,那十几个狱卒当中,有一人,与王家有着令人难以觉察的关系。

狱卒王周曾受惠于王家,王家对他有救命之恩。

章可正死亡当日,他便是值守之人之一,在严刑拷打之后,王周承认,迷晕章可正,制造其畏罪自杀的假象,乃是他所为,目的便是造出章可正畏罪自杀的假象,让大理寺的注意力放在章可正的身上,尽快了结桃花江堤坝案。

但这一番言辞,并没有第一时间得到大理寺的认可,经过再一番彻查之后,才发信,此人所谓受惠了于王家,并非受惠与王存安父子,而是受惠于王家的女婿。

王家老爷子生有两女一子,其中一女,便是如今的中宫皇后,另一女,乃王家名声并不算高的小女儿,因着身子不好,一直不太惹人瞩目,王老爷子疼惜女儿,王家小女便招婿上门,那女婿,便是王老爷子的门生之一。

王周的救命恩人,实际上是王家小姐的夫君蔺兰璋,此人身为王家入赘的女婿,并不太惹人注目,回想起来,实际上却于王国舅一般,参与了整个桃花江堤坝修筑的人物。

当年桃花江堤坝修筑时,蔺兰璋已是王家小姐的夫君,只是多年来入赘的身份,让他并不太惹人注目,但却一直以王家人的身份在做事,当年,便是以王存安的亲从之一,参与了桃花江堤坝修筑案,而经由王存安看过的文书,必先经由蔺兰璋查看过,方会出现在王存安的桌子上。

在王存安被大理寺提审之后,蔺兰璋也已被提审,但表现并无异样,便是孙尉迟对他的关注都不多,直到找到了蔺兰璋与狱卒王周之间的联系,一个不怎么被注意的人,才终于露出其面目。

随着蔺兰璋的浮出水面,桃花江堤坝案的审理,进展越加快速。

此前,一些含糊其辞的涉事官员,在经历了章可正被杀之事后,似乎终于不敢再有所隐瞒,主动提交了一些当年与蔺兰璋交涉的信件。

蔺兰璋以王家女婿的身份,隐晦地表示对河道银两的野心。

这些人碍于王老爷子在朝中的威望,不敢不从。

若有不从之人,想要呈报此事,也被蔺兰璋借助王家在朝中的势力,扣押下来,导致河道之事,瞒天过海,再加上蔺兰璋精于计算,制作假账,简直手到擒来,才有了如今这般完美的账本。

与此同时,在林志远和大理寺诸多官员夜以继日的计算之下,终于计算出了,桃花江堤坝修筑时,至少有二十万辆白银,不知去向,除此之外,当年南方堤坝修筑时,河道银两,整个南方堤坝银两,至少有六十万不知去向。

每一笔银两,虽然于王存安相关,但却亦全部经由蔺兰璋之手。

随着各地调回来的档案,这一账目的计算更为清晰。

从萧韫之入京击登闻鼓,章可正入狱开始,至今,整整一个月,堤坝案在经过一个月的审查之后,终于有了喜人的成果。

此事,与王家父子有关,却又无完全的关系。

蔺兰璋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王家女婿,成为众矢之的。

身在狱中的王家老爷子得知女婿作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自感罪孽深重,主动写了一封告罪书,请求惠帝降罪。

王家的小姐,更是听闻丈夫的所作所为之后,悲痛至极,一头撞死在牢狱之中。

为此,蔺兰璋主动认罪,道出贪污河道的所有细节与过程。

原来,蔺兰璋年轻的时候,便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只是,自从入赘王家之后,便一直陪伴在身子不太好的夫人身边,才能渐渐被隐没,又因为入赘的身份,比起来,反倒比不上当王老爷子的学生时候那般被人尊敬与看重。

但凡男儿,人人心中,皆有所报复,这般巨大的落差,蔺兰璋接受不了,加之自小家境贫寒,心中便开始有别的主意。

他自然不敢太过明目张胆,沉寂了几年之后,在一次机遇面前,展露自己的才能,再次被老爷子注意上,又因着是老爷子的学生,年轻的时候便借着老爷子的人脉,结交了不少老爷子的门生,又因为他自从入赘王家之后,便从未传出任何龃龉,与王家小姐亦是出了名的夫妻恩爱,鹣鲽情深,老爷子的门生、朝中不少人,也愿意与他交往,不知不觉之间,他竟然背着王家老爷子,结交了朝中不少人,也做了不少见不得人的勾当。

当年桃花江堤坝修筑的时候,他跟在王存安的身份,以权力之便、自身做账的能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贪污南方河道,明令暗改,使桃花江堤坝修筑,工程削减,造成了今日这般堤坝在大雨之中崩溃的局面。

事情调查清楚,满朝皆惊。

一众涉事的官员,也被纠察出来,总共二十七人,在严刑拷打或者清晰的账目面前,不得不承认当年与蔺兰璋暗地勾结的过程,或为名、或为利、或纯碎只是不敢反抗的懦弱与把柄被别人握在手中的妥协。

至此,持续审理了一个月的桃花江堤坝案,终于审理结案。

惠帝亲自审判,涉事官员,按照罪责轻重,或判刑或贬官或罢官。

蔺兰璋秋后处斩。

顾念王老爷子乃两朝元老,曾为东澜国立下不少功劳,夺爵发放岭南,无召不可回京。

喜欢旺门小农女请大家收藏:旺门小农女全本言情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