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二百八十六章 赠颖国公,谥武襄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杨洪的身体肉眼可见的衰弱下去了,在兴安告诉了朱祁钰之后,朱祁钰敏锐的注意到了杨洪想要掩饰的,身体的衰弱。

他经常能看到杨洪走几步路,便气喘吁吁的休息,后来干脆用上了转椅,需要一个人专门推着前行;

杨洪偶尔剧烈的咳嗽起来,整张脸涨红,随后变得煞白;

太医院的陆子才最近放下了手边的一些事,用了几次药之后便停了,每天只是和杨洪说说话。

但是杨洪依旧每日到讲武堂坐班,后来他已经处理不动那些文章事务了,但是总是让别人讲给他听。

当听到有见解的论断之后,还会和旁人讨论很久。

杨洪之前喜欢做的就是在校场边,一坐一整天,看着那些操练的军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这辈子生于洪武年间,在永乐年间开始戍边,见证了大明朝的起起落落,他本以为,大明的武备就此会沉沦下去,但是大明迎来了它的明主。

朱祁钰站在聚贤堂上,偶尔能够看到杨洪的身影,每天都会有一些臣子来跟杨洪告别,大家都知道了杨洪身体日益衰弱的事实。

于谦评价过,当世善战者,杨洪、石亨、杨俊。

杨洪能征善战,可惜五次随文皇帝亲征,积累了一身的伤病,这身伤病,到了冬日里,就是要人命的东西。

朱祁钰问过杨洪,是不是让杨俊回朝来,以尽天伦。

但是杨洪以国事为重,让杨俊依旧留在了河套,国事为重,一片公心。

朱祁钰这才了解到,杨洪和他这个最能打的儿子,其实关系不怎么好,两个人甚至经常发生激烈的争吵。

杨洪的将昌平侯的嗣位给了嫡子杨杰。

但是杨杰并没有善战的特点,对军务之事,兴趣不大。

胡濙的岁数比杨洪还要大五岁,但是胡濙却迈着健步,来到了讲武堂的校场上,他依旧是中气十足,依旧是走路带风。

他笑着说道:“昌平侯啊,你还年轻,抖擞点精神,两年前,你还骑马与武清侯在清风店,跟也先捉对厮杀,这怎么就坐上了转椅呢。”

杨洪满脸笑容,无奈的说道:“你这措大!说话好生气人。”

“我走后,给我定个好点的谥号,要不然等你下去了,我非要跟你对打一番,别说我欺负你读书人。”

胡濙推着杨洪的转椅,深秋的风阵阵,路边已经开始带霜,落叶破满路,在秋风阵阵下,不停的打着旋。

这条小路,杨洪走了无数遍,枝头上,还有几片倔强的黄叶在秋风瑟瑟之中,不肯离开枝头。

讲武堂第二期军将已经结业,奔赴了河套前线,现在讲武堂没了往日的号子声,也没有了往日的热闹。但是依旧有人来往,行色匆匆。

即便是没有了训练的军士,但是杨洪依旧喜欢来这里看看。

胡濙笑着说道:“克定祸乱曰武,威强睿德曰武,开土拓境曰武,帅众以顺曰武,折冲御侮曰武,首先得给定下武。”

杨洪一乐,笑呵呵的说道:“武字好,某喜欢,你继续说。”

胡濙假装认真的思考了许久说道:“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因事有功曰襄,执心克刚曰襄,协赞有成曰襄,威德服远曰襄。”

“第二字取襄。”

杨洪想要坐直身子,却靠在了椅背上,最终摇了摇头,老了,不服老不行。

杨洪看着满天的落叶,无奈的说道:“你这给的太高了,陛下能同意吗?未有犬马之功,何来如此美谥?”

胡濙站在杨洪身后,面有不忍,杨洪已经天人五衰了,他清楚的知道,能够如此坦然的谈论自己身后名,直面死亡,显然杨洪早已做好了准备。

胡濙还是认真说道:“陛下会同意的,你安心就是。”

其实…胡濙已经请旨了,陛下已经朱批了谥号,还赐下了颖国公的追赠。

“宣府那边呢?好久没听到战报了,朱纯和高远相处如何?他们俩要是闹起来,那可不得了。”杨洪继续问道。

胡濙乐呵呵的说道:“建平伯高远可是昌平侯寻得人,怎会不知高远秉性?”

宣府乃京师门户,兹事体大,杨洪举荐高远,自然是以稽为决,反复观察之后,才推介了他。

杨洪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哎呀,人老了,就有糊涂了。”

杨洪自己知道了命不久矣,宣府在之前就做好了失去杨洪的准备,大明做好了失去杨洪的准备,皇帝也做好了杨洪的准备。

杨洪伸出了手,看着天空盘旋着的落叶,歪着头看向了西面,那是他戍卫了一生的地方,开平卫、宣府,现在也是大明军进攻的方向河套。

在人生的最后几年,他并没什么遗憾,他看到了蒸蒸日上的大明,天下无敌的大明!

“胡尚书,当初唐代宗,任用了刘宴和李抱真,三年内,富国强兵,有了中兴大唐之盛,是真的吗?还是人们对盛唐的悼念呢?”杨洪看着西方,愣愣的出神,他问到了一个历史问题。

胡濙知道这可能是杨洪最后一个心结了,唐代宗真的和历史上评价一样吗?

胡濙问的是唐朝的代宗皇帝吗?

他其实担心的是大明。

“真的。”胡濙给了杨洪一个十分确定的答案,他笑着说道:“那时候大唐朝两都沦陷,天子去了剑南道,可比土木之后的大明朝还要糟糕几分呢。”

“克复两京,平定祸乱,平乱守成,盖亦中材之主也。”

杨洪又看向了讲武堂的聚贤阁,他看到了陛下站在窗前,看着他。

“你说咱们的陛下,会不会比代宗要强?”杨洪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伸出了手,晃了晃,随后无力的垂下,眼睛缓缓闭上。

眼前走马观花的闪过了无数的场景,他想要睁开眼,但是却始终无力。

命数到了。

胡濙宽慰的说道:“那自然肯定是了,咱们陛下,连自己后路都断了,再加上唐代宗的时候,国力不足平定跋扈的藩帅。”

“咱大明和陛下一样春秋鼎盛,土木之变的祸害,不是慢慢消除了吗?”

胡濙还要继续说,但是他看到了杨洪无力垂下的手,面色不忍,但还是停下,对着陆子才招了招手。

陆子才叹了口气,走了过来。

朱祁钰合上了窗栏,快速的向着楼下走去,来到了杨洪的面前,抓住了杨洪满是老年斑的手。

杨洪已经走了。

“陛下。”陆子才俯首说道:“昌平侯已经走了。”

朱祁钰点头平静的说道:“朕知道。”

兴安俯首说道:“陛下,七十岁了,喜丧。”

朱祁钰点头平静的说道:“朕知道。”

秋风吹走了树杈上最后几片倔强的黄叶,风忽然大了起来。

“陛下,臣请遣官赐葬祭等事。”胡濙叹息的说道,杨洪走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心结,的确如同兴安所言,乃是喜丧。

朱祁钰点头继续平静的说道:“准,让杨杰承袭昌平侯,为父守丧吧。”

生老病死,人间常态。

陆子才号称人间阎罗,但是他毕竟不是真的阎罗,没办法给杨洪增寿。

其实陆子才,是有些猛药,可以让杨洪再撑上一段时间的。

但是陆子才不忍,到了冬天时候,那些过往的伤口,就会像蚂蚁撕咬,痒痛无比。

再撑下去,受更多的痛苦。

陆子才也有镇痛之物,比如最近到了京师,渠家的福禄三宝,就是镇痛良药,但是杨洪是天人五衰,如此折腾一个老人,那不是医者仁心。

杨洪会被葬在金山陵园里,稽戾王葬在那里,杨洪也会葬在那里,但是稽戾王乃是以庶民之礼下葬,而杨洪乃是以侯爵之礼下葬。

灵堂设下,兴安带着圣旨代天子葬祭。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昌平侯杨洪,洪武凤阳人,自少武勇,由百户积边功,累迁至昌平侯。”

“奉命备御宣府最久,号令严肃,士卒精强,虏寇临边,辄夜遣人劫其营,虏甚畏之,曰:以我两人,不能敌宣府军一人。”

“盖一时边将之能振兵威,以慑虏心者,莫与比。亦颇知好文,事尝请建宣府儒学以教武职子弟,至是卒,朕闻悼悯不已。”

“朕尝读史记,至田氏齐威王言其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楚不敢寇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朕意古有未然者,及观昌平侯将守北边始信其事盖有。”

“杨公洪,修饬边防,经画岁计,训练士马,振起荒颓,与夫建立庙学,以教兵戎子弟,赈恤孤寡,以酬士卒死难,尤德政之大方,公之葬也,朕亦悲痛。”

“特赠颖国公,谥武襄,以昭其功,钦此。”

朱祁钰为杨洪盖棺定论,肯定了杨洪戎马一生的功绩。

杨洪其实也想着再撑一下,等到大明军凯旋,但是苍天何薄。

朱祁钰作为天子,他要让这些为国戍边征战的国士,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朱祁钰需要力保大明价值观的正确,英雄就应该被赞扬,而不是被诋毁。

朱祁钰虽然接受了杨洪的离去,但是他依旧是怅然若失,毕竟是国之重臣。

他偶尔也会拿着【宣府之战】的兵棋棋盘,发呆许久,也会想起当初,于谦和杨洪两个人,打的石亨、杨俊、孙镗三个人溃不成军的样子。

毕竟【天子北狩】的结局,是朱祁钰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但是人走了就是走了,人死不能复生。

兴安形色匆匆的走上了聚贤阁俯首说道:“陛下,最近京师出了个事儿,新科榜眼刘昇,酒后肆意,和蔡愈济因为那曹姓的男伶,吵了起来。”

“就是那个近时冶容,衣色大类妇人,妆容尤胜于娼,不能辨其男女的曹姓男伶。”

朱祁钰眉头紧皱的说道:“怎么回事?刘昇不是应该在翰林院进学吗?他怎么和蔡愈济吵起来的?”

骂曹姓男伶是人妖物怪的就是蔡愈济,蔡愈济是那种十分传统的学士,他那里能见的了这种妖物?

但是似乎新科榜眼刘昇,要给这男伶站台。

兴安犹犹豫豫的说道:“太白楼的戏班子都是外请的,这戏班子是刘昇家里的生意。”

“刘昇乃是嘉兴府富家子弟,和这曹姓男伶同乡有旧,而且这曹姓男伶,本就是刘昇入幕之宾,龙阳之好。”

朱祁钰认真分辨了一下点头说道:“同乡、有旧、自家生意,入幕之宾,所以,刘昇给这曹姓男伶站台,本就应该对吧。”

兴安不敢再多说,他只负责打听消息,告诉陛下事情的前因后果,至于如何处理,那是陛下的事儿,他不敢置喙。

但显然,大皇帝最近很不高兴,杨洪走了,陛下现在连个下棋的人都没了。

这刘昇,怕是撞上了。

“战况如何?”朱祁钰颇为平静的问道:“是蔡愈济这个老御史赢了,还是刘昇占了上风?”

兴安无奈的说道:“蔡愈济作为监察御史,事情繁杂,现在是刘昇在挑衅,蔡愈济都不知道这事,最近吏部、都察院准备大计,蔡愈济都忙疯了,哪有空搭理刘昇。”

京察,是抽空京师鱼塘里的水,大计就是抽空天下鱼塘的水,把每条鱼都翻过来看看,拾掇拾掇,看看是不是烂了心,黑了肠的人间之屑。

朱祁钰立刻就明白了,刘昇的目的,可能不仅仅是为了自己龙阳好友站台,更是为了博名。

怎么升官最快呢?

当然是踩别人,博得名望。

这种人在官场上历来不少,蔡愈济是搭理他吧,没空,不搭理他,显得势弱。

这件事尬住了。

朱祁钰认真的思考了片刻说道:“大计是国朝大事,蔡御史为国忙碌,耽误不得。”

兴安俯首说道:“自是如此。”

朱祁钰接着说道:“这等小事,不是什么大事,还是这新科榜眼啊,他太闲了,若是他整日忙忙碌碌,还会为了一个伶人闹得沸沸扬扬,闹的朕都知道了?”

兴安摇头说道:“陛下说的有理。”

朱祁钰灵光一闪说道:“你去寻新科进士翰林院掌事吴敬过来。”

“这刘昇不是闲的慌吗?朕给他找点事儿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