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为官?不回!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兴安,朕这科举选了这么个东西出来当榜眼,是不是朕的问题?”朱祁钰眉头紧皱的说道,他停下了笔,长长叹了口气。

兴安面色凝重的说道:“陛下何出此言?陛下不是选出了吴敬吗?还有那个不断请战,请求前往河套的王悦,大名府人,出身军籍。”

“王悦常感叹两宋之危亡之事,痛恨外族入侵,北方生灵涂炭,愤懑于怀!”

这科举选仕,选之前又不知道榜眼刘昇,还有这种爱好。

王悦,后来改名为王越,景泰二年,进士出身,第三十三名,乃是大明文官封爵的三王之一,这三王分别是王骥、王越、王明阳。

王越善骑射、身材孔武有力,如果只看气质,那肯定以为是武将,但他的确进士出身,第三十三名。

乃是成化年间,朱见深坐下悍将之一。

“也对,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比人与狗之间的差距还要大!”朱祁钰点头,兴安说的有理。

不是他这个大皇帝出了问题,也不是大明的科举出了问题,而是刘昇这个人有问题。

朱祁钰点头说道:“你去翰林院把王悦宣来,既然请命前往河套,为大明戍边,那就让他去就是了。”

“还有刑部右侍郎江渊。”

吴敬和王悦很快就到了,江渊稍微晚了一些,他最近在追查山西缙绅私发盐引之事,忙得头晕脑胀。

朱祁钰首先对吴敬说道:“吴掌院,新科进士们太闲了,朕给你定了个章程,按这个去考他们算学。”

“一共二十六道题,选择题十二道,填空题五道,大题九道,分值给你列好了,就按这个去考他们,就暂定七天一小考,一月一大考,六个月一终考。”

“每次出卷送到朕这里一份来,每周、每月、每末考试,都要把打分送到朕这里来。”

吴敬拿过了陛下写的敕谕,冷汗直流,他呆滞的问道:“陛下这考试糊名不?”

朱祁钰点头说道:“糊名,当然糊名,告诉他们,别闲着,若是一直考的很差,就一直在翰林院待着做翰林吧。”

翰林院本身就已经很卷了,朱祁钰又给他们弄了个卷的分类。

考数学。

这刘昇要是依旧不知悔改,为了个男伶继续说话,朱祁钰定会革罢他的功名。

国子监、翰林院都会考,但是翰林院翰林们的成绩,会放在他的案前。

至于朱祁钰看不看,那是大皇帝的事儿。

但是这些翰林们,就得琢磨琢磨了,每次都考倒数,被陛下瞄一眼,岂不是这辈子仕途就毁了?

王悦挠头,他对算学不是很感兴趣。

“臣遵旨。”吴敬叹息,这帮国子监和翰林院的学子和进士们,这次算是倒霉了。

朱祁钰转头对着江渊说道:“江侍郎你挂兵部右侍郎印,任征虏总督军务,前往河套,协助武清侯,安定河套,让于少保归京。”

“让刑科给事中林聪,参赞武清侯军务。”

朱祁钰打算把于谦召回朝了。

江渊曾经参赞孙镗军务,死战西直门,还负了伤,河套之战已经平息了,剩下的事儿不是很复杂,于谦可以离开河套了。

于谦再呆在河套也是浪费,还不如召回朝廷,继续为国朝效力。

《可持续性竭泽而渔》

“王悦,你不是请命去河套吗?朕命你任河套三府监察御史,前往河套替换林聪,参赞四勇团营都督杨俊军务。”

“朕知你好战,但是军阵不同别处,若是抗命,则有十七禁五十四斩高悬,切莫骄纵。”

王悦面色大喜,他本身就是军籍出身,对附庸风雅压根不感兴趣,科举考得好,他也是凭借着策问边事得了好多O,才得了三十三名。

整日里待在翰林院,人都坐麻了。

“臣等定不负君命!”江渊和王悦俯首领命。

朱祁钰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调动,就是为了把于谦调回京师。

朱祁钰坐直了身子问道:“山西的私发盐引,查的怎么样了?朕可不信,只有祁帮在私印盐引之物。”

江渊摇头说道:“陛下,这河套刚胜,这私发盐引,就直接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一片都找不到了,唉,这帮人啊…”

江渊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军事胜利可以保证政治胜利,大明铁拳锤了集宁之后,再耕犁了河套地区。

这一下子,整个山西境内的所有私盐盐引,完全消失的一干二净。

这是什么?

就是欠揍。

朱祁钰点头说道:“还是让俞尚书多盯着点,山西境内不止祁县商帮,还有许多商帮,若非河套在大明到了大明手中,哼…”

江渊呆滞了许久说道:“陛下,盐引终究容易伪造,为何不用银币取而代之呢?臣愚钝。”

整个大明朝的财经事务,那必然是兼任户部尚书的大皇帝,最明白了。

整个大明朝没有比朱祁钰更懂财经事务。

朱祁钰叹了口气说道:“贾家营贡市,就是个例子,朕给了贡市银币,可是闹成了什么样子?”

“那群鞑靼王逼着百姓投献大明。朕若是给边镇银币,而非盐引,江侍郎,淮盐必然会无人承兑,这盐引就废了。”

“继而必然是盐价水涨船高,于国不利。”

江渊恍然大悟,有宣府贡市的例子在,将盐引直接更替为银币,在表面上,看似是个良政,但是一旦执行,立刻就变成了恶政。

他赶忙俯首说道:“陛下英明,臣惶恐,臣对财经事务一窍不通,只是心中有惑,谢陛下解惑。”

江渊不是为了什么利益集团发声,他就是督办山西盐引之事,有点自己的想法,陛下嘉纳良言,他自然会说。

朱祁钰笑着说道:“无碍。”

能为了大明朝出城守城之人,死战西直门下不退,一文弱书生,有这种胆气,操守不差。

靠不住,朱祁钰也不会让江渊去河套了。

朱祁钰面色为难的说道:“武清侯深受圣恩,现如今又有了戡定之功,势必会极为强势。”

“于少保都要以礼相待,你过去怕是要受些委屈了。”

江渊俯首说道:“臣明白。”

这差事的确是不好办,但是也不是不能办,要看个人能力。

其实朱祁钰误会了。

石亨和于谦之间的相处模式,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是因为他们素有旧怨,所以才会处处不对付。

两人算是老对手了,也算是袍泽,京师之战就抵背杀敌,集宁河套再次抵背杀敌。

一个京营总兵官、一个京营总督军务,要是关系融洽,那寝食难安的就该是皇帝了。

若是换了旁人,石亨只会公事公办。

为臣之道,博大精深,朱祁钰不是做臣子的,自然不知道臣子们的难处。

他当的是皇帝,也不需要了解臣子的为臣之道。

他要做的就是指明道路,把那些掉队的垃圾筛选出去队伍,然后带领大明,一往无前!

“臣等告退。”江渊和王悦离开了讲武堂,而吴敬要参加下午的盐铁会议,自然没有走,而是和陛下讨论半天的算学。

吴敬怎么都没想到,陛下居然精通算学。

不过想想也是,大明财经事务第一人,那算学差了,那怎么做第一人呢?

朱祁钰办得财经事务专题盐铁会议,在民间的风评是什么样的?

没错,舍本逐末。

大皇帝整日里捣鼓金银之物,虽然诸多政策都行之有效,但是时常有人痛斥这等行径,乃是与民争利。

而胆敢在皇帝面前,指斥陛下与民争利的前佥都御史,现在的墩台远侯王复,终于从昏迷中醒了过来。

他活了。

欣克敬长松了口气,两道箭伤,哪里是那么好治的?

王复睁开了双眼,总觉得眼帘极为沉重,他呆呆的看着床帏,嘴唇上全是干裂,但是他还是呆滞的问道:“情报送到了吗?”

欣克敬笑着说道:“自然是到了,王总旗,无须担心。”

王复吐了口浊气,眉头紧皱的说道:“疼,有水吗?”

欣克敬连连点头说道:“有,有,你这也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道啊,不容易,京师传来了谕旨,说于少保为王总旗陈情,可以回京师了,不过是山西行都司的监察御史,官复原职别想了。”

王复舔了舔嘴唇,勾了勾嘴角说道:“大皇帝陛下的功赏牌到了吗?”

他还惦记着这个事儿呢,他昏迷之前,就是在想这个。

整个大明朝堂有几块头功牌?

他王复不是李宾言走狗屎运得到的,是凭借着战功堂堂正正拿到手的。

“没有。”欣克敬摇头说道。

王复眉头紧皱,表情非常不满,以前大皇帝陛下虽然爱杀人,但是从来都是赏罚分明,就因为他是罪臣,就不给了吗?

这几日不见,大皇帝就变的这么昏聩了?

他的情报不重要吗?

一旦四威团营开始迂回,集宁空虚,瓦剌大军来犯,或者干脆和河套瓦剌军阵里应外合,先吃掉四威团营,那是多大的损失?

他立的功劳不够大吗?

小气鬼。

欣克敬看着王复的表情,就知道他对此事颇为在意。

功赏牌罢了至于吗?欣克敬也有一块,还是纯金的!奇功牌!

那东西,没啥稀奇的。

欣克敬笑着说道:“王总旗,整个集宁、河套之战打下来的功勋都还没放赏呢,于少保还在点检功劳簿,回京复命之后,才会放赏,这到了年底,不见得能办下来这件事。”

王复表情终于放松,还以为自己的功赏牌被克扣了呢,原来是还没放赏。

“河套之战顺利吗?”王复再次询问道。

他心里放着三件事,情报、功赏牌、大军进军是否顺利,夜不收存在的意义就是情报工作。

欣克敬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剖贰臣贼子的太医,他也是知道河套之战的进程,他喂了些水之后,将河套之战,娓娓道来。

“王总旗勿虑,于少保进退有据,此战啊,大明大获全胜,强无敌!”

王复满脸笑容,一觉醒来,全是好消息。

“王总旗的伤势,顶多三个月就好了,到时候,回京就是。”欣克敬再次强调了于谦举荐了王复归京。

王复勾了勾嘴角,他想翻翻身子,但是一动牵引到了伤口,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瞬间让王复紧咬牙关,冷汗直流。

“疼是吧,疼就别动。”欣克敬不是第一次看到这种表情了,他诊治了不少夜不收。

都是这个样,稍微清醒些,就准备起来,似乎是随时准备再入草原。

都是铁骨铮铮真汉子。

王复无奈,不过他却笑着问道:“回哪去?”

“京师啊,于谦为你陈情了。”欣克敬摇头说道。

王复扬了扬头说道:“我才不回京师呢。”

“嗯?”欣克敬颇为惊讶的看着王复,王复可是进士出身,千军万马闯独木桥,终于入朝为官,这怎么就不回去了呢?

王复眼神有些空洞,他似乎是想到了在草原上,那些过了今天没明天的日子。

他满是笑意的说道:“我才不回去呢。”

“等病好了,还得再去草原,下次得多备点箭矢和铅子,这次是没了箭矢,否则不会负伤。”

大皇帝叫他回去当官,他就回去?

他可是进士出身,那也是有傲气的。

刀口舔血的日子,其实也不错,王复已经有些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甚至享受这种生活。

朝堂上那些苟苟且且,弯弯绕绕,哪里有弯弓射大雕,抹一把盐巴就烤着吃的日子,来得痛快?

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哪天死在了草原上,也算是宿命了。

欣克敬呆滞的看着王复的样子,呆滞的问道:“真不打算回京?”

王复点头说道:“不是陛下敕谕,是吏部是吧,我又不抗旨,朝廷又不缺我这么个当官的。”

“你是医倌,你不懂,在朝为官,有啥意思,整日里都是如履薄冰,勾心斗角,没劲儿。”

欣克敬愣愣的说道:“可是你这刚死过一次,还要去?”

王复点头说道:“习惯了,其实满痛快的!”

“大爷我虽然体力不如那些年轻人,但是我这脑筋快啊,一动脑子就是一个主意,如鱼得水。”

“汝非鱼,安知鱼之乐?”

到底是读书人,擅长引经据典。

欣克敬摇了摇头,夜不收哪里有那么好做的,但是他们前赴后继,从未停下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