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马尔罕的咨政院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朱瞻墡博邸报头版头条的奏疏,汇报贵州诸事的奏疏,顺着驿路向着京师而去。

而此时的撒马尔罕,王复刚刚绑紧了骆驼上的货物,商队也将奔向大明而去。

这是瓦剌人攻破了撒马尔罕之后,得到的巨大收获,此时的瓦剌西进,也停在了撒马尔罕,并没有继续一路向西。

王复拍了拍手,带上了口罩,这是大皇帝陛下给于少保发明的物件,他很喜欢。

这里的风沙很大。

撒马尔罕,在宋唐被叫做康国,撒马尔罕在本意就是肥沃的土地,康居之地。

在北宋末年,金国在辽东崛起,辽国和大宋承平百年,不兴兵事,军备松弛。

辽国的天祚帝耶律延禧率军亲征征伐金国,被打的大败而归,金国攻破了辽国重镇黄龙府之后,就开始了自己的灭辽灭宋的征程。

宋室南渡,在这个过程中,辽国有一个人叫耶律大石,带着辽国最后的希望,开始西进。

而耶律大石用的时间最长的年号,就是康国。

耶律大石的西进遭到了巨大的抵抗,不能你说西进,我就让你西进,我得和你碰一碰,看看是不是猛龙过江。

在撒马尔罕以北的卡特万草原,塞尔柱帝国联合了十数万军队,和耶律大石碰了一下。

然后萨尔柱帝国就碎了。

耶律大石有多少人?三万人。

耶律大石率领的辽军有一个盟友,叫做西喀喇汗国,这个汗国是当年回鹘人在大唐时候,无法在漠南漠北生存,西进建立的。

理论上了讲,耶律大石和西喀喇汗国同宗同源,他们一共不到四万人的军队,打的塞尔柱帝国十数万大军,横尸数十里。

自此耶律大石在康国这片土地上,站稳了脚跟。

花拉子模国本来是塞尔柱帝国的附属国,被耶律大石摁着头归降了西辽,每年献出三万金巴里失,俯首称臣。

花拉子模国过在耶律大石死后,终于松了口气,开始了自己辉煌的称霸之路,可是他遇到了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当时并不想和花拉子模国发生冲突,当时他正在攻伐西夏,西夏和大宋菜鸡互啄了那么多年,别的不多,唯独城堡多,啃起来很是麻烦。

成吉思汗派了使臣前往了花拉子模国,想要保持彼此的友谊。

因为花拉子模国当时真的很强,成吉思汗派出了450人的商队,500匹骆驼,想要和花拉子模国保持通商友好关系,花拉子模国总督亦难出,抢劫了成吉思汗的使团,杀死了使团所有的人。

成吉思汗再派出使者,正告花拉子模国交出凶手,彼时正是花拉子模国最为强盛、如日中天的时候,花拉子模国王摩诃末,笑着说:成吉思汗算哪头葱?

国王摩诃末杀掉了成吉思汗的正使,剃掉了两个副使的胡子,把他们送还给了成吉思汗。

撒马尔罕当时也是花拉子模国王的首府。

没人知道当时花拉子模国王摩诃末,为何会那么的傲慢,但是他们开启了一个让整个西域都瑟瑟发抖的噩梦,摩诃末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的孩童一样。

蒙古自此开始西征。

成吉思汗带领着自己的孩子和大将们,越过了金山阿勒泰山,来到了花刺子模王国开始了四路攻灭花拉子模之战。

在这场战斗中,摩诃末战败,他把国王之位交给了自己的长子札兰丁·明布尔努。

阿明是一个很有骨气的人,他在八鲁湾之战之中,杀掉了蒙古三万余人,军心大振。

但是最终还是战败,阿明被山民所杀,献颅于大帐之中。

王复站在风中,看着商队远远而去,满是笑意。

这是这次瓦剌人西征的大部分收获,有大量的珠宝、牲畜、玉石、工匠等向着东方而去,整整有万匹骆驼,会随着商路赶至嘉峪关。

没有人可以全部消化瓦剌人此次西征的全部收获,除了大明。

撒马尔罕,在唐朝的时候,就被叫做康国,这里设有康国都督府。

唐玄宗天宝九年,怛罗斯之战,唐军战败,因为大食国西进,最终弃置,这里依旧有当初康国都督府的旧址,不过已经淹没在了风沙之中。

商队的第一站会到碎叶河,在碎叶城驻扎。

碎叶城是唐高宗时候,大唐设立在西域的边陲重镇,仿照长安城所建,过了碎叶城,通过天山古道,就可以行至西域,向东到达嘉峪关。

碎叶城乃是唐代诗豪李白出生地,在唐玄宗开元七年弃置。

撒马尔罕也是帖木儿国的都城。

有人说帖木儿王国的帖木儿,如果不是死在了东征的路上,大明会难以应付,最好的战果,也是丢掉河西走廊,因为帖木儿似乎很强。

但是在王复看来,他们连大明养的狗都打不过。

长途跋涉之后,跟大明经过了十三次远征的大明军队打仗?

那是一支从洪武初年一直到打到了永乐二十二年的强军,文皇帝是在亲征的路上驾崩的。

瓦剌人、西域忠顺王、忠义王不是大明养的狗吗?

王复放弃了那些关公战秦琼的无聊想法,时光匆匆而过,帖木儿到底是不是大明太宗文皇帝的对手,因为帖木儿的死,并没有真正的结果。

但此时,大明养的狗,瓦剌人,已经占领了撒马尔罕,撒了泡尿,不费吹灰之力。

在漠南漠北混不下去的草原人,每次在中原王朝兴盛的时候,都不得不西进,谋求生存,匈奴人如此、鲜卑人如此、突厥人如此、契丹人如此,现在轮到了瓦剌人亦是如此。

每次西进,都是以一种压倒性的优势取得辉煌的战果。

"王资政,大石找你!"一个怯薛军卒,匆匆跑来,找到了王复和王悦二人。

王复点头,翻身上马笑着说道:"就去,让大石稍待。"

撒马尔罕的建筑和中原有所不同,这里的建筑都有一个圆顶的顶,石柱托着拱顶形成连绵的拱廊,庭院的中央经常都会有口天井。用几何图案的重复形成了精美的图案,这些图案往往是植物和各种图形的化用。

主要建筑物上还会有高过主楼的圆形石柱,上面是瞭楼,可以俯瞰整个撒马尔罕。

双圆顶、石柱、拱顶、高大的石制拱门等等。

这里的弧线都是桃形,在唐初时,康国的特产是一种金色的桃子,深受李世民的喜爱,他们通常在桃子还未成熟的时候,就会摘下这种金桃,**到了长安城的时候,刚好熟透。

大如鹅卵,色似黄金的金桃,传说吃一颗就可以长生不老。

这种金桃的弧线,在几乎所有的建筑和器皿上,都可以看到。

帖木儿王宫之中,更是处处都是。

王复来到了帖木儿王宫,上了圆顶,找到了正在向东眺望的瓦剌大石,也先。

也先心不安,他自从西征之后,只要闲暇的时候,都会回望东方。

心不安,意不平。

"我们获得了撒马尔罕大捷,事实上他们很弱。"也先收回了看向东方的眼神,有些无奈。

他想回去,但是大明的皇帝现在已经收回了拳头,随时等着他回去,然后一拳锤死他。

大明皇帝的军队,可不是金帐汗国诸多小汗国臭鱼烂虾的联军,他没有十足的把握,是不会回去冒险的。

王复满是笑容的说道:"来到了撒马尔罕,就像是回到了家一样。"

伯颜帖木儿面带微笑对王复点了点头,瓦剌人或者说蒙古人很善于征服,但是他们并不善于统治,马上打天下容易,下马治天下难上加难。

但是王复很擅长。

伯颜帖木儿对王复的观感很好,因为伯颜帖木儿本身就是个精明,他向往大明,他给自己的儿子改了四个汉姓,他还让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大明的稽戾王。

根据从京师传来的消息,伯颜帖木儿的女儿莫罗和稽戾王的儿子朱见澍,在京师活的很好。

当然,伯颜帖木儿,并不知道大明律明确规定了,即便是诛九族,也不会杀十五岁以下的孩子,所以他认为那是大明***的宽容。

伯雅帖木儿很喜欢和王复聊天,这是伯颜帖木儿能够接触到的最厉害的文人。

"打他们就跟父亲打孩子一样的轻松。"伯颜帖木儿非常肯定的说道。

也先停顿了一下说道:"比草原上的猎物还要容易狩猎,至少草原上的猎物,遇到猎人的时候,会躲藏,他们会聚集起来,让猎人更加方便。"

"就像鱼群聚集在一起,让渔夫更容易打渔一样。"

王复点头笑着说道:"的确如此。"

"大石,我想我们应该在撒马尔罕休整一番,然后和帖木儿王国交好。"王复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也先点头说道:"那一切都要有劳王资政了。"

"这是我应该做的。"王复稍微欠了欠身子笑着说道。

也先很信任王复,因为王复是个独夫,他背弃了大明的那一刻之后,就只能依靠他也先了。

当然这是也先的视角。

王复继续说道:"我们首先要把讲武堂搬到撒马尔罕,这里以后,就是咱们的新巢了,这里沟通东西南北,乃是四战之地,谁掌控了撒马尔罕,谁就掌控了整个西域与东方沟通的桥梁。"

"我们需要把这里经营好,然后无论是向东还是向西,就要看大石的意志了。"

也先依旧是大石,他不是大汗,他想要称汗,必须要赶往拔都萨莱,去继承金帐汗国的汗位。

所以修整之后,也先还是要向西而去。

"这些都交给王资政去做便是。"也先十分确信的说道:"我不擅长理政。"

王复却摇头说道:"但是我要做什么,还是需要向大石汇报,否则岂不是蒙蔽大石?这不是为人臣的本分。"

"大石,神器怎么可以假手于人呢?"

王复要隐瞒自己夜不收的身份,所以他其他事情,不会瞒着也先,但是这种坦诚,让也先对王复格外的信任。

也先点了点头,王复汇报他有些也听不懂,索性放手让王复去做。

也先看着王复的口罩说道:"辛苦王资政了。"

王复是中原人,对塞外的苦寒和西域的环境并不是很适应,这里相比较中原,实在是太过于苦楚了。

也先忽然一乐,笑着说道:"大皇帝一生做了无数个英明的决定,我承认他非常的厉害,但是将你罢免,是他这辈子的错误之一。"

王复不以为意的说道:"像我这样的在大明还有很多。"

也先摆了摆手说道:"不不不,我不认为大明朝像你这样的还有很多,并不是每个读书人都像你这样,我曾经去京师朝贡,当时还是杨士奇。"

"杨士奇亦不如王资政,我不是待在草原上,对大明朝政一无所知,王资政的能力,即便在大明也是出类拔萃之人,不必妄自菲薄。"

也先的母亲是苏州人,也先的母亲敏答夫人,年轻时随夫戍边,被也先之父脱欢掳走,生下也先、孛罗和伯颜帖木儿。

也先对大明不是一无所知,他敢攻伐大明,自然是知道大明当时是最虚弱的时候。

但是很可惜,他碰到了于谦,碰到了当今陛下,未曾攻克北京城。

如果攻克了北京城,此时的他应该在北京做皇帝,而不是在撒马尔罕做大石。

王复的能力,也先非常清楚,即便是放在大明也是少有。

王复没有将自己和杨士奇相比较,杨士奇是贤臣良相,王复是夜不收,是大明皇帝罢免的文官。

他将自己在撒马尔罕的施政方略简单的谈了谈。

第一就是建立咨政院,他这个资政大夫,终于要有自己的咨政院了,因为李贤在南衙僭朝搞得那一套,行之有效,所以王复便效仿了。

王复和李贤一样充任文渊阁大学士,而伯颜帖木儿充当左都督,撒马尔罕本地两人充当咨政大夫,共计四人廷推,二十五人咨政大臣。

和李贤在南衙的规制是一样的。

王复试图跟也先解释明白,斗斛、权衡、印玺、仁义、行制、厘法、确权、量度的必要性,但是也先听了几句殆哉岌岌乎、咸儳然若不可终日、遍国中几罔知所以为对也,立刻脑袋都大了。

也先十分郑重的说道:"这些你自己决定就好了!我相信你,王资政!你是我们亲密的战友啊!"

"啊?这..."王复想要解释明白,或者说明如何理政,但是也先的兴趣并不大。

瓦剌人的内政管理,不能说没有,只能说形同虚设。

也先对这方面的兴趣也不是很大,在王复到和林之前,瓦剌人的内政,更像是放牧。

王复想说明白,但是也先并不是很想听,这里面的逻辑很复杂,也先不想学,反正王复已经走投无路,只能跟着他一条道走到底了。

"有这个功夫,你不如跟我聊聊这西域的局势。"也先十分确认的说道。

王复看了眼伯颜帖木儿,十分无奈的说道:"咨政院兹事体大,还请伯颜知院多费心了。"

也先可以放手,这不是还有伯颜帖木儿吗?

至少他们是亲兄弟,咨政院在某种程度上,依旧掌控在也先的手中。

"至于西域局势。"王复拿出了一个堪舆图说道:"要理解此时的西域局势,我们应该大致将其分为三块。"

"泰西、极西和樛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