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4:54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胡濙察觉到了分省份定进士名额的妙处。

因为这样一来的话,就可以让朝中南北党争的风力,变成南北内部的倾轧,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裁判,朝廷自然就是裁判。

朋党有三,其一为同榜,其二为同乡,其三为同师。

那么每次科举之后,立刻变成了就会变成南北榜的合力,这种争斗,显然是不符合朝廷的诉求,朝廷并不想出现无法控制的党争,最终酿成**盈天。

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一个朝廷之内,必然会有一个个小团体,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这其中同榜的风力最大,其次是同乡,最次的是同师。

要想彻底解决南北党争,就得彻底解决发展不均衡。

但是这在有生之年,几乎不可能看到。

也不是胡濙对陛下有疑虑,发展不均衡,自古有之,可见的历史长河,根本无法解决,只能通过政策进行缓和。

无法彻底解决根本问题,那么如何缓解这种南北党争,就成了礼部尚书最头疼的事儿。

作为三十年礼部尚书的胡濙,他被这个问题困扰了许久。

现在陛下给了两种手段,一个是塑造共同价值观,捧**,封**为武圣,三界靖魔大帝,制造向心力。

第二个手段则是像拆分南直隶一样,拆分科举之后,南北榜合力。

胡濙俯首说道:"陛下圣明。"

朱祁钰却有点担忧的说道:"胡尚书,这办起来会不会很困难?"

胡濙一愣,疑惑的说道:"陛下何出此言,此事又有何难?"

胡濙洗地那是副业,他的主要工作是礼部尚书,这是他的本职工作,这有什么难的地方吗?

礼部的事儿,什么时候让陛下头疼过?

朱祁钰满是感慨的说道:"两宋**盈天,其党争始终没有办法解决,这件事好办吗?"

"朕以为,这事很难啊。"

胡濙这才知道陛下担忧什么,笑着说道:"陛下多虑了,大明的南北党争和两宋党争比起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在医道一途中,有一种病,药石无救,那就是天弃,就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病,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

"两宋党争,皆因宋太祖皇帝的革故鼎新和宋太宗的祖宗之法,根本不能从源头治理,何来缓解症状之理?"

朱祁钰这才恍然。

大明的南北分歧是地域上的经济、文化、军事等等方面发展不均衡引起,是蛋糕的问题。

但是两宋的党争,说难听点,就是驴车战神宋太宗**义自己故意挑起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统治。

大明是极力阻止党争的,直到明末时候,东林和阉党才开始刀刀见血,出现**盈天。

收复燕云十六州无望的大宋,只能借着党争这种手段,斗蛐蛐一样的控制群臣,斗蛐蛐是术,不是道。

先天绝症,其实鞑清也有。

鞑清是南下入主中原,其满汉矛盾,就是先天绝症,直到清廷灭亡,这一直是根本矛盾之一,而且愈演愈烈,就像是宋朝的**一样。

鞑清入关之后,把**庙全数捣毁,到了雍正的时候,雍正才复建**庙,岳王祠,再树**等人的跪像。

这是鞑清政策转向的一个重要的风向标,雍正结结实实给鞑清续了一百年的命。

若非雍正的及时调头,调整朝中政策,不再以镇压为主,而是全面主导满贵人们全面汉化,鞑清哪有二百七十六年国运?

要不然小四儿乾隆,能可劲儿霍霍?

小四儿他有个好爹。

党争,无疑是阻拦经济、文化、政治、思想、军事进行全面大思辨的巨大阻力,解决社会矛盾的最大阻力。

因为党争从来没有对错,只有输赢。

经历了巨大的痛苦,却没有巨大的进步,反而沉沦在了党争之中,苦,白受了,血,也白流了。

先天绝症的大宋和鞑清,都是因为**阻止了思辨,阻止了社会进步。

在原来的历史线里,党争几乎伴随着整个景泰朝。

胡濙只是礼部尚书,于谦只是一个于少保,只是一个兵部尚书,他并不想当权臣。

他们都无法阻止**盈天。

只有朱祁钰这个皇帝可以。

朱祁钰看着胡濙老迈的模样,虽然养生有道,但是胡濙七十有七了,这个岁数还在为朝廷奔波,还在为解决大明的主要矛盾,劳心劳力。

"辛苦胡尚书了。"朱祁钰由衷的说道。

胡濙却连连摆手说道:"没什么辛苦的,臣每天就是看看书,去泰安宫教皇嗣们读书写字,偶尔去太医院研习下医术。"

"这日子,很舒适了,嘿嘿,老了老了,过了几年舒坦日子,这几年啊,最是最心安理得、问心无愧的几年了。"

胡濙没说假话,他现在是无德一身轻,反正身后事有陛下保着,等到日后还有陛下皇嗣保着。

再往后,就没人会盯着他这个入了土、化成灰的礼部尚书了。

日后论起他来,也顶多说一句,无德尚书罢了,还能坏到哪里去呢?

朱祁钰笑着对于谦说道:"下盘棋?"

兴安立刻跃跃欲试。

但是于谦摇头说道:"下不成咯。"

"陛下今天还要见王恭厂的工人们,徐四七已经带着人候着了。"

陛下在过年前这段时间,会很忙碌,要宣谕见老百姓了解百姓诉求,要见王恭厂、石景厂、马鞍厂、江淮厂、胜厂、六枝厂的官厂总办。

"走,一起去吧。"朱祁钰站起身来。

官场总办的代表还是徐四七,一个踏实的工匠,现在已经是石景厂的总办了。

徐四七条理清晰的将石景厂和诸多官厂这一年来的发展,详细的说了明白,然后提交了今年的奇功牌名单。

去年他没有提交,今年终于提交了。

第一个是煤井司生产安全员宋又二,是生产安全向的奇功牌,主要是开井取水上的巨大贡献。

开井取水是煤井司挖掘的重要前置工作,这一次的提交主要是一种皮阀采水装置,加速了取水,可以有效降低水浸塌方。

此人不仅仅是这一个装置,还有一种排出地气的通风装置,主要有风门、风机、风筒、风道构成。

地气,就是瓦斯,煤矿的瓦斯爆炸和瓦斯泄露,会导致大量窑民死伤。

通风、管理明火,是防治煤矿瓦斯伤害的两大利器。

宋又二系统性的完善了煤井开坎的安全生产,为煤井司开挖煤矿,保驾护航。

但是这个宋又二,是一个南衙叛军,在被拉壮丁之前,他本身就是窑工。

宋又二的父亲是是二十二岁生了他,所以叫这个名字。

南衙叛军的身份十分敏感,但是经过石景厂几位总办,以及和人在江南的工部左侍郎王卺,在开封府的工部尚书**多方沟通之后,还是报了上来。

功劳很大,他们不敢自己决定,送于陛下御前裁定。

"这孩子很不错。"朱祁钰朱批了宋又二的奇功牌。

宋又二就像是徐四七这个名字一样,家中基本都是赤贫的未作之民,若是宋又二家室真的好,能将他人的功劳据为己有,还能有这么个名字?

对于安全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应该值得奖励。

"朕宽宥其一百四十三人之罪,若是愿意回乡给他们路费,若是不肯,就在官厂继续做便是。"朱祁钰继续说道。

这两项技术的第二项,是集体发明创造。

宋又二只是领头的人,一共有一百四十三人参与,众人拾柴火焰高,他们苦思冥想,完善了大明的安全生产,朱祁钰打算将这一百四十三人,尽数赦免。

徐四七赶忙俯首大声的说道:"臣恭谢陛下隆恩,陛下宽仁。"

江南叛军那二十五万人可是谋反大罪,陛下只罚了五年苦役,还多次恩减,现在又宽宥。

这不是宽仁是什么?

读书人整日里说陛下暴戾,可是徐四七从来没觉得陛下有什么暴戾的地方。

福建叛军,陛下两次下旨特赦,南衙叛军罚五年苦役,这连续几次减免,已经只有三年了。

南衙的叛军们,可是在两大官煤厂,学了一手技术,足以养家糊口了。

这不是最大的宽仁吗?

第二项则是驾步司刘老七,他持续的改良"宀"形减震缓冲构件,大幅的提高车辆的减震缓冲,减少路面颠簸对车驾、牛车、驴车、推车等物理破坏。

这次刘老七的技术不仅仅是减少大驾玉辂的震动,是几乎所有车辆都可以使用。

因为他一**鼓,终于联合钢铁司的人,捣鼓出了一种弹簧钢,可以有效的减震。

"好东西啊。"朱祁钰朱批了刘老七的名字,点一枚奇功牌。

这也是个赤贫的末作之民。

朱祁钰不由的想起了渠家三兄弟和苏平两兄弟,还有孔府那一票人,名字一个比一个好听,干的事却一个比一个恶心。

但凡跟人沾边的事儿,一点都不干。

朱祁钰忽然想起来了李宾言对精准计时的苦恼,尤其疑惑的说道:"能不能把这种簧钢拉成更细的丝。"

徐四七想了想问道:"多细?"

"蛛丝那么细,如果有难度的话,簧片也可以,大概一分宽。"朱祁钰想了想,将簧钢拉成蛛丝粗细的钢丝,的确有难度,很容易失去弹性,但是簧片要简单多了。

一寸大约3.4厘米,一寸等于十分,一分大约3.4毫米宽。

蛛丝粗细钢丝也好,一分宽的簧片也罢,都是为了制作摆轮。

摆轮之下有平面蜗卷弹簧,摆轮左转拉紧簧片,在弹力下,摆轮会回弹。

游丝摆轮的左右摆动,是一种简谐运动。

摆轮的频率,和摆轮的长度、重量、游丝宽度、厚度、圈数、温度、工作长度都有关系。

但是只要调节平面蜗卷弹簧的工作长度,就可以控制摆轮的频率,进而控制走时的精准。

事实上,摆的等时性,也是一种简谐运动。

"做成什么样?"徐四七记下了陛下的要求,还是有些疑惑的问道。

朱祁钰忽然发现,他无法精确的说出,做成什么样。

随便把簧片卷一卷,李宾言真的去环球航行,走一个月,怕是就要跳脚骂街了。

怕是要上演一场,景泰年间,李宾言的大洋迷航。

"你先把簧片压好送来就是。"朱祁钰也是尝试下,他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做出游丝摆轮。

游丝摆轮如果可以制作成功,就可以替代摆钟的摆锤,可以摆脱地球引力对精确计时的影响。

当然制作精良、调校好的摆钟,依旧有它的不可替代性。

但是摆钟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很大,送到南衙的摆钟需要调教,地球引力在地球表面各处并不相同。

为了不让李宾言大洋迷路,朱祁钰必须要做点什么。

徐四七明白了,陛下只要簧片,具体想干什么,陛下自己去卷。

石景厂为主的各大官厂,今年申报只有两项,一项是宋又二的安全生产,一项是刘老七的簧钢。

兵仗局今年没有申请,因为水力螺旋压机已经够他们研究好久了。

徐四七临走前,笑着说道:"陛下,天明节马上就要到了,陛下又不过万寿节,这贺礼,臣琢磨着,提前送了,也算是年礼了。"

陛下关心他们这些未作之民,关心贱业工匠,而且屡次自己亲手制作。

徐四七自然要代表工人们,送一份年礼,保证大明工匠们,圣眷犹在。

他拿出了一个一尺高的灯盏说道:"陛下,此物为陛下照明所用。"

"这里是皮搋,可以拉动加气,五十下,则轻油可以喷出,点燃喷灯,喷在这个石棉处,亮如白昼!"

"演示一下。"

徐四七拿远了一些,倒入了一种黄褐色的油,开始打气,然后拧动了阀门,燧石摩擦火镰,点燃了鹤形嘴喷出油气,火光打在了石棉之上。

徐四七不断的拧动阀门,石棉越来越明亮,变得耀眼起来。

朱祁钰遮住了眼睛,的确是亮如白昼,晃得他眼睛疼。

朱祁钰示意徐四七停下,满是惊讶的问道:"怎么捣鼓出来的?"

徐四七满是笑意的说道:"这不是跟火打交道吗?"

"臣在石景厂的时候,就发现,石棉耐燃,高亮,火越大,它就越亮,臣就琢磨了这个法子。"

朱祁钰兴趣大增,这显然又一个手办!

他疑惑的问道:"能拆吗?"

徐四七三下五除二,将整个灯拆借开来说道:"灯盖是镀银的,这个灯放在高处用的,所以镀银的灯盖,可以聚光,这样就照亮整个屋舍了。"

"这是蓖麻裹上石棉,火越旺,它就越亮。"

"这是阀门,磨出铜珠打孔,转动可以控制油气的多寡。"

"最后就是这个油灯壶了。都是铜打镀银。"

朱祁钰用力的拍手说道:"好,看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