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发威,就会有人把老虎当病猫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朱见济和朱见深同时写下了他们的答案,朱祁钰拿过来,满是笑容的看了许久,不住的点头将答案递给了于谦等人说道:“好,好!都赏!都赏!”

两个人的答案一模一样,皆为“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这个典故出自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给茹太素赐酒,警告茹太素,他做的那些腌臜事,作为皇帝已经知道了,那几乎是天下皆知,朱元璋的意思是让茹太素收敛点,再不收敛就是白刃了。

可是这茹太素大概是喝多了,没听到下半句,依旧是我行我素,最终被朱元璋白刃不相饶了。

在两淮一带的经典剧目《金杯·白刃》之中,这个典故就变成了朱元璋赐死女婿、驸马都尉欧阳伦,并且借此来讽刺高皇帝一生刚猛治国,杀戮极重,让人不寒而栗,没有丝毫的人情味儿。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是朱元璋的一生写照,他的那些淮西的老兄弟,践行了朱元璋这一信条。

驸马都尉欧阳伦被赐死,是因为当时西南方向大地震,云贵川黔本就是正在改土归流的地区,土司生苗泛滥成灾,不服王化,兹事体大。

欧阳伦深受皇恩,以大明制驸马都尉不得视事的规矩而言,欧阳伦这趟差事,是朱元璋让自己这个女婿建功立业,可是欧阳伦怎么做的?

欧阳伦假借赈灾名义,大肆走私茶叶,还冲关杀人,随后杀人灭口,最后被告了御状,朱元璋这才赐死了欧阳伦。

就这件事儿而言,朱元璋是刻薄寡恩,是嗜杀喜戮吗?

这是典型的大义灭亲,此事不为人称赞也就罢了,还被人喋喋不休的编成了唱段和话本,反复念叨,这剧突出了朱元璋不顾亲亲之谊,不顾五常大论,赐死驸马都尉,让女儿难做。

这唱段之中,对欧阳伦和安庆公主举案齐眉,情投意合着重笔墨,把欧阳伦贪腐走私杀人,描写成了生活苦楚不得不为,冲关杀人更是写成了一怒为红颜。

川蜀地震流离失所的灾民,被冲关杀掉的小吏,被走私茶叶逼得走投无路的茶农、茶商,只口不提。

就朱祁钰个人看来,朱元璋没做错。

“也先,朕知道,打仗还算有一把好手,打不过也知道跑,但是这两句,他是决计想不到的,这也先身边啊,也有人给他出谋划策。”朱祁钰看着眉清目秀的两個孩子,是越看越喜欢。。

朱祁钰不无感慨的说道:“你们俩还知道这个典故,朕很欣慰。”

“金杯是人治,是亲亲之谊,是五常大伦,是私。而这白刃,则是纲纪,是朝纲,是礼法,是秩序,是公。”

“若是你们生于普通家中,当然可以选择这私大于公,可是你们贵为皇亲国戚,大明是咱们老朱家的,若是心里就惦记着那点私利,不顾公利,那大明改名换姓是迟早的事。”

“你们能听明白朕在说什么吗?”

朱见济挺直了胸膛,十分硬气的说道:“王者无私!”

朱见深想了想开口说道:“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

朱祁钰的问题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他笑着说道:“顺天府一共有十个陈年旧案,全都是杀人大案,你们可以找任何人帮助你们,把这十个案子尽快查清楚。”

“期限不定,下次过年前吧,十个案子够你们查一年了。”

朱见济和朱见深俯首领旨,第一道考校既然过了,朱祁钰就会继续让他们参政议政下去。

这十个陈年旧案,基本都是老大难,追查不易,他们能查清楚其中一件,那都是人中龙凤。

朱见济欲言又止,思前想后还是开口问道:“父亲,求助任何人,也包括堂兄吗?”

“包括。”朱祁钰点了点头说道。

朱见济大喜过望,毕竟是小孩子心性,美滋滋的说道:“谢父皇!”

朱祁钰挥了挥手,非常欣慰的说道:“去吧。”

这就是朱祁钰为何喜欢朱见济的原因,他甚至想把对手变成自己的人。

朱祁钰看着于谦略显疲惫的模样,说道:“于少保一路车马劳顿,朕本打算赐席洗尘,可是朕知道于少保素来不喜此事,好好歇一歇,后天就回来当值,朕也偷点懒。”

“谢陛下。”于谦起身谢礼,诸多朝臣离开了御书房。

胡濙拉住了于谦示意他借一步说话,胡濙还专门找了个僻静点的地方,才开口说道:“于少保不在京师,陛下受了不少的委屈啊。”

于谦看了一眼在一楼的御书房,陛下是个爱惜人的君主,胡濙岁数大了,上楼不利索,陛下的御书房就从二楼搬到了一楼。

于谦笑着说道:“这我倒是知道,倒是你老胡,不是挺能打的吗?弄他们。”

胡濙左手一拍右手,颇为生气的说道:“你还怪我,我不想啊。”

“可陛下不让啊,你都不知道,陛下为了拦着我,甚至骗我说你在北古口大营被鞑靼刺伤了,我就不更不敢动了。”

“陛下就是看我羽毛少,不愿意让我把奇功牌积累的那点名声给薅秃了,想成全我这身前事、身后名。”

于谦一愣,随即哈哈长笑起来,上下打量着胡濙,满是打趣的说道:“你这老狐狸,还能被陛下给绕进去?你也有今天啊。”

胡濙却是感慨万千的说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自古至今,臣子为陛下做点脏事儿,那不是理所应当吗?”

“陛下宁愿自己受点委屈,也不让老臣蒙羞,我胡濙无德之名天下扬,陛下爱护我这点名声做什么。”

“咱们这位陛下,也是天下独一份了。”

于谦也不说话,只是看着这庭院里的柳条抽出的新芽,看着满园的白色梨花花瓣纷飞。

于谦想了许久说道:“陛下年轻,愿意受这份委屈,现在不觉得有什么,甚至不觉得是委屈,日后咱们这帮老骨头都不在了,这委屈都变成了怨,就是我等之过。”

“我不在京师,陛下都受了什么委屈?你都跟我详细说说,我来了解这段因果。”

“我羽毛多,薅不秃。”

胡濙脸色变得极为凝重的说道:“眼前的事儿,前几天奉天殿脱脱不花献出盟书,掉出了一把棱剑,若是脱脱不花有这种胆略,还有也先逞凶的可能吗?”

“这是第一件。”

“再往前一点,那福建监察御史李秉,陛下也就是随口一说,那李秉的女儿李凝儿要死要活,非要嫁到泰安宫里去,这可是泰安宫的事儿!宫里那位还活着呢。”

“这是第二件。”

“贺章的一条胳膊没了,贺章回北古口大营就没有走官道,而是走的小路,居然有人提前设伏,若说没人泄露了消息,那万万说不过去。”

“北古口大营接应的人马,都是于少保和武清侯安排的,不会有什么问题,那问题出在哪里?”

“这是第三件。”

“前段时间趁着襄王回京叙职的档口,一群人联合起来,非要逼着陛下立储,吓得襄王刚走到开封府,直接吓出了病,襄王胆小,哪里经得住这种吓?”

“本来至德叔侄见面,美事一桩,弄的襄王提心吊胆。”

“而且立储之事,是贺章出使之后,这个时机就很蹊跷,明知道陛下有大事要办,皇嗣尚且年幼,非要这个时候提出来。”

“大皇子聪慧,二皇子是嫡子,陛下更喜欢大皇子连皇后都清楚,最后陛下还是立了二皇子为太子。”

“陛下本就是庶出,而且一直住在宫外,陛下本不在乎嫡庶之别,为了安抚朝臣,为了让后宅安宁,陛下立了太子。”

“这是第四件。”

“说来说去,目的就是破坏和议,把水搅浑,浑水摸鱼。”

胡濙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于谦不在的这段时间,这帮不安分的臣子干出来的这些事,别人看不明白,看似毫无关联,胡濙却是看的一清二楚,统统指向了一处。

胡濙对他们的手段再了解不过,本来胡濙都打算亲自下水,把这群人全都揪出来,可是陛下那么一吓,弄的胡濙不能有大动作。

于谦思忖了片刻说道:“你那个法子是法子吗?为了一群蛀虫,把自己给搭进去,你倒是乐意,陛下还不答应呢。”

胡濙却满不在乎的说道:“我这个岁数了,还能干几年?搭进去就搭进去呗,本就没什么名望可言。”

于谦伸手打断了胡濙的说辞,颇为认真的说道:“不不不,胡尚书你可是想歪了,胡尚书久在京师,京师首善之地,各种医馆无数,可是京师之外呢?”

“胡尚书那本《卫生与简易方》在军中和各农庄颇受追捧,生民岂止数万之数?还有人给胡尚书立生人祠。”

“这可是大功德,陛下要真把你兑出去,陛下才是犯糊涂了。”

胡濙满是怀疑的说道:“一本医书罢了,有那么重要?还生人祠,是我老糊涂了,还是于少保老糊涂了?”

于谦想了想说道:“我这么跟你说吧,对于各个卫所、农庄而言,卫生预防与简易方,不可不读。”

“若是不信,哪天犒赏的时候,胡尚书到军营里看看,是不是军户家中皆有此书。”

“太子的事儿,估计陛下自己有决断,陛下不想做的事儿,没人能勉强,这太子之位久悬也不是个事儿,陛下也是顺水推舟。”

“但是其他事儿,那我这个百官执牛耳者,就的管一管了。”

“这大明,是陛下的大明!”

“一群混账东西!正事看不见他们出谋划策,搞这些弯弯绕绕,倒是一个比一个精明。”

胡濙和于谦又闲聊了几句,才互相拜别。

胡濙回到了自己的小阁楼,把那本增补过的卫生简易方拿出来看了许久才放下,自言自语的说道:“不过是一本普通的医书而已,一块奇功牌足矣,还生人祠?这于少保也在唬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息茧房,胡濙也是如此,他访遍名山大川,寻得良药秘方简易药方,最主要的提出了卫生防疾的概念来,在他看来可能平常,因为他这么些年,他早就把这些当做了常识。

可是对于尚处于蒙昧,信奉巫蛊的大明乡野地区,他这本不是很厚重的小册子,就是无价之宝。

胡濙合上了医书,确信的说道:“确实没什么特别的。”

于谦回到了家中,铺开了奏疏,酝酿了许久,才准备动笔书写,可是他还没动笔,门房就急匆匆的拿着份帖子跑了进来。

“混账!”于谦将帖子用力的拍在桌上,愤怒无比的说道:“不知道死字怎么写的!解刳院好久没送人过去了,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非要割下来秤下!”

“好,如你所愿!”

于谦虽然是个谦谦君子,他也从来不要求别人跟他一样忠君体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于谦的座右铭,他一生也是如此践行。

于谦从来不是个没手段的人,没手段能在先后得罪朝中权臣杨士奇、王振等人的情况下,一路走到京师,并且主持京师之战?

于谦这几年一直修身养性,很少动气,那是因为他自己本人品阶特殊,这头是新晋的世侯,是武勋,那头是大明少保,是文官执牛耳者,百官之首。

他不揽权,是因为权柄实在是太大了,再揽权,皇帝即便是不猜忌,也不符合他忠君体国的秉性。

但是老虎不发威,有些人真的拎不清自己的斤两了。

次日的清晨一大早,于谦就到了讲武堂的聚贤阁,和朱祁钰前后脚到,朱祁钰一看于谦的脸色,赶紧把于谦请了进去。

“臣于谦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于谦十分周全的行礼。

“这谁呀,一大早把于少保气成这样,兴安,快去沏壶好茶,给于少保消消气。”朱祁钰把于谦请到了聚贤阁之内,示意兴安赶紧去泡茶。

于谦将那封帖子递给了兴安,十分郑重的说道:“陛下,臣请旨,三日为期,臣定当将这幕后之人查出来,给把陛下一个交待。”

朱祁钰打开,看了两眼说道:“于少保何必生这么大的气,朕昨夜也知道了这件事,也让卢忠去调查了,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消消气,为这等人气坏了身子,不至于。”

大明的农庄最近兴起了一股巫蛊之风,这就是于谦如此生气的原因。

冬春交际之事,倒春寒的日子里,本就多疫病,有些人借着巫蛊之名,大肆贩售神符散,号称喝下了符水,疫病皆消。

四威团营指挥使朱仪听闻此事,带着人抄了不少的神符散,并且付之一炬,狠狠的杀了这巫蛊之风。

朱仪的父亲朱勇,因为土木堡战败,成国公爵位被罢黜,朱仪以恩荫入讲武堂,屡立战功。

但是毕竟朱仪他爹朱勇土木堡战败,朱仪无爵位在身,这抄烧了一大批的神符散,就被御史给弹劾。

朱仪被御史弹劾纵马抢掠民财,被大理寺收监,巫蛊之风兜售神符散之事再起。

朱祁钰也是昨夜得知此事。

于谦余怒未消的说道:“这农庄法才七年,这百姓好不容易有了点余粮,这家家户户终于有了孩子的哭声,这就被他们给盯上了!真是该死!抓到这些人就该送解刳院去!”

朱祁钰看着于谦怒气冲天的模样,笑着说道:“当初朕设这解刳院的时候,于少保可是劝朕要施仁政,这就用上了?”

“朱仪昨天已经出了大理寺,他本身就是带兵巡按,至于纵马劫掠民财,更是无稽之谈。”

“卢忠也去调查了,于少保消消气,朕不会让这种事过夜再处置的。”

于谦摇了摇头说道:“卢忠一个人不够,还是臣来督办吧。”

“陛下受了那么多委屈,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

“这话哪里起头,朕怎么就受委屈了?”朱祁钰一愣,他可没觉得自己受了什么委屈。

朱祁钰稍微想了想,颇为郑重的说道:“于少保的意思我明白了,那就交给于少保督办!”

朱祁钰长在红旗下,对千年以来的君君臣臣这一套,还是不太适应,他认为不委屈,可不代表朝臣认为他不委屈。

君辱臣死,是君君臣臣这一套帝制政治体系中的一个旁支末梢,于谦如此怒气冲天,原因就是这四个字。

于谦以三日为期,找到那个幕后之人,送进解刳院给陛下出出气。

陛下心气儿顺了,大明的路才能顺。

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发威,就会有人把老虎当病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