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六百零六章 海贸,比赌坊一直赢还赚钱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费亦应是两浙盐商的商总,也是现在船商的商总,而且他还是魏国公徐承宗的利益代言人,同样,他也是一个非常善于审时度势的商人。

论到商贾发言的时候,费亦应有些不知所措,即便是他富甲天下, 但是面对府州县的官员的时候,依旧是以一种极低的姿态出现。

他很少能够在正式场合坐着说话。

而这一次,这种规格的会议上,他居然坐着发言,实在是第一次。

“我认为海贸,其实就是叁个环节, 分别是生产、海运和倾销地。”费亦应咳嗽了两声,缓解了一下自己紧张的情绪才继续说道:“财经事务的本质是交换,而交换的就是我们生产的商品。”

“而海路的畅通则是进行不停的交换, 保证商品抵达目的地,而倾销地则是交换的地点。”

“更多的王化之地,可以促进和扩大海路活动,以此建立更多的王化之地。”

费亦应提出了海权的叁个环节,生产商品,运送商品,交换商品,而这叁个环节,放到大明的航路上,比如松江府的棉花,四月起航直抵倭国只需要一个月的海运时间,而在难波港的交易, 就是交换商品。

想要加强海权, 就加强这叁个方面的效率和安全。

费亦应继续说道:“就生产一事,所有的工坊需要无条件的遵循陛下的劳保局所设定的劳保条例。包括了劳动报酬、劳动环境、劳动安全、劳动时间等等, 在别的地方不敢说, 但是在松江府和应天府两府之地, 劳保局在保障生产上, 对所有人都好。”

费亦应自己深有体会。

对于他们这些巨商富贾而言,他们就是一颗颗的参天大树,而对内朘剥,就是挖自己的根基,给自己松土。

但费亦应也知道,朝廷若是不管,这些巨商富贾自己有这个觉悟,无疑是痴人做梦、天方夜谭。

应天府和松江府两地,为何所有工坊对劳保局都是敬而远之?甚至是惊恐?

双李的恶名,在南衙诸府臭名昭着。

以往抄家都是折现变现,所有的固定资财、流动资财和留供资财,都会转化为流动资财送到京师内帑之中。

但是双李抄家,所有的固定资财,都不会折现,直接归为皇庄,抄的是生产资料,这谁受得了?

费亦应心有余悸的看了一眼坐在台前,颇有些慈眉善目的李贤和李宾言继续说道:“海权的第二个环节, 则为海运,保障海路的畅通、定期清缴海盗、测定季风的时间、测定航路、培养舟师、改良船舶、增加船舶数量等等,都是增强海权。”

“而海权的第叁个环节,则为海外王化之地,在这部分李巡抚的港口是王化之路起点,珠玉在前,我就不献丑了。”

李宾言收到了费亦应的题本,看了许久,点头说道:“很好,不错。”

费亦应为了这次参会,可是下足了功夫,从萌生观点,到四处走访,总结和完善,终于不负魏国公所托。

他的题本论点鲜明,论据充足,而且还通过现象寻找问题,在层层问题中寻找到了原因,并且提出了一定切实可行的改良方桉。

围绕着海权的讨论还在继续,这次的讨论成果,会通过鸽路每天送入文渊阁,由文渊阁票拟之后,送入司礼监呈送陛下桉前。

整个海洋会议,本来只要十五天结束,但是因为讨论的议题较多,整整持续了月余才结束。

结束之后的徐承宗瘫软在了软篾藤椅之上,终于松懈了下来。

“老李,我最近听闻,陛下打算南巡,有这回事儿吗?”徐承宗歪着头看着正襟危坐的李宾言,低声询问道。

“有。”李宾言言简意赅的说道。

南巡兹事体大,光是准备就需要一年有余的时间,南巡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在进行了,只要留心,这件事根本掩盖不住,徐承宗作为一门两公的显赫贵胄之家,知道消息,不足为奇。

徐承宗满脸写满了生无可恋,他最害怕的就是陛下。

当今陛下是个六亲不认的主儿,在没有伤害大明利益的时候,陛下和颜悦色,大讲亲亲之谊,一副异父异母亲兄弟的模样。

但是一旦伤害到了大明的利益,陛下当初斩叁亲王于天地坛下的场景,历历在目。

况且,陛下还在太庙里亲手杀掉了一个皇帝。

“费商总,鸡笼岛的伐木之事,仅靠朝廷的流放犯人,实在是进展缓慢,有劳费商总了。”李宾言从袖子里拿出了一本朱批过的题本递给了费亦应。

费亦应惊骇万分的拿过了题本合同,这题本上有大明对于鸡笼岛的所有消息,包括了位置、航路、环境、产品、气候等等讯息。

这是钱,源源不断的钱。

仅仅是伐木的产业,就足够出现数个百万银币之家,而鸡笼岛的产业,何止伐木?

鸡笼岛比琉球岛要大的多,无论是产业的规模还是数量,都不是琉球可以相提并论的。

这么一本经过陛下朱批的题本,可不是白拿的,费亦应自然要付出代价。

而这个代价,就是所有参与开发鸡笼岛的商会的资财,除了纳税之外,还要把资财,放到宝源局内,在计省的监管下进行。

仅靠大明朝廷开发鸡笼岛不现实,流放犯就那么点,开发的进度缓慢,时至今日也就是复建了澎湖巡检司和一个港口,而且规模极小。

费亦应拿过了题本合同,写上了自己的姓名,他本身就是徐承宗的白手套,今天他被叫了过来,听到了陛下南巡的大消息,他就知道,今天他签字了,是体面,若是不签字,不想体面,自然有的是人让他体面。

“费商总最近的买卖的做的很大,我可是听到了一些不大好的流言。”徐承宗看着费亦应用了印之后,坐直了身子,盯着费亦应,颇为平静的说道。

“我…”费亦应有口难言,他的腿有点抖,终于知道为什么在海洋会议结束之后,他被单独留下来了。

最近费亦应的资财正在用一种极为恐怖的方式增长,而他认为他做的没有错。

徐承宗看费亦应结结巴巴的模样,就气不打一处来的说道:“陛下最近发动了夏猎行动,你可知道?”

“蔓延北方六省的卖身契买卖,或者说驴打滚生意,被陛下和于少保联手打了。我可提醒你,扩张归扩张,但是你要是玩脱了,我可救不了你。”

“是。”费亦应擦了擦额头的汗,低声说道:“还请魏国公指点。”

“能帮你的人在这坐着呢,跟我说不着。”徐承宗看了眼李宾言,然后站起身来说道:“我去花天酒地了,能不能让横林费氏活下来,就看你自己了。”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走了。”

徐承宗不视财经事务,留下了费亦应径直离开了万国城,这万国城里可是有万国风情,只要舍得银钱,连红毛番都能玩得到。

“不要如此局促,我就是找你谈谈你最近做的事儿,坐,司务,给杯茶。”李贤笑意盎然的说着,示意费亦应坐下回话。

费亦应坐在了藤椅上,只有半拉屁股在椅子上,至于茶,那是一口也不敢喝。

李宾言和李贤,双李双煞问话,这茶能喝得下去,才是咄咄怪事。

“说说吧。”李宾言看着费亦应说道,他挥了挥手示意司务开始记录谈话。

费亦应低着头眉头紧蹙,思索着许多的问题,朝廷到底知道了多少,他做的事是不是惹得陛下盛怒,这些事在做的时候,到底有没有触犯大明的律法,他又该说多少,是不是全部老实交待,会是怎样的下场。

一时间,费亦应思绪万千,但是他也没有多少纠结,如同竹筒倒豆子一样,全都交代清楚。

费亦应低着头低声说道:“以前的时候,大宗商品,都是我们商总主持,然后分成十到百股,分给商会的所有商贾,每家认领不等,赚钱按股分钱,赔钱,自认倒霉。”

“比如向塞外贩茶砖、丝绸、棉布,去一趟时间很长,而且也有很大的风险,一直是这么干的。”

“然后我就寻思着,既然以往大宗商品可以,那现在海贸是不是也可以这样,一连试了几次,几艘叁桅大船去倭国,都安全回来了,我就一时煳涂,开始将两浙的所有船舶开船之前,拆股认筹。”

费亦应将叁桅大船进行了拆股认筹,最开始的时候一艘船拆分为十几股,但是很快别的商贾也开始如此行事,费亦应立刻开始下沉市场,将一艘船拆分为了数千股,如此这般,即便是一些小商小贩也可以参与其中。

商贾逐利乃是天性,尤其是这种风险分摊的法子,很快就席卷了两江两浙,几乎人人参与其中。

可是费亦应能做到商总,岂是等闲之人?他就发现了商机。

在别人还在搞认筹的时候,费亦应就发现了认筹之后,这些钱会停留在账上。

无利不起早,认筹可不是简单的和货物等价认筹,是存在一定的溢价,而这部分的溢价,就是费亦应的利润。

和债权分包出售一样,认筹可以提前收回盈利。

自己购买货物,装船送到倭国,再从倭国带回商品,贩售回款的速度,周期实在是太长了。

而认筹虽然会出让一部分的利润,但是却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收回本金和盈利。

如此几次叁番,费亦应的买卖越做越大,开始大肆收购叁桅大船和所有有能力建造叁桅大船的船厂。

这就是费亦应做的事儿,他最近一年的扩张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快到连徐承宗都发现了费亦应的买卖,做的不正常。

费亦应做的这些事,说直白些就是借鸡下蛋。

李宾言和李贤对视了一眼,这种运作的手段,和卖身契的买卖如出一辙,都是提前收回盈利,进行快速扩张,但和卖身契买卖不太相同,卖身契买卖是债权,而费亦应买卖的是股权。

“这几日就劳烦费商总在松江府停留几日了。”李宾言站了起来,和李贤走出了隔间,而费亦应则留在了松江府市舶司,等待着处理结果。

徐承宗并没有去花天酒地,他就站在门外,听的清清楚楚。

李宾言边走边开口说道:“费亦应这买卖做的,真的是无愧他商总的名头,可比孔府那帮老顽固,整日里只知道买地强得多。”

李贤却摇头说道:“他就是在朘剥小商小贩,这海贸哪有稳赚不赔的买卖?费亦应倒是拆股认筹卖得轻松,看似把大钱让了出去,其实呢?他赚了大钱,却把风险留给了小商小贩和殷实百姓。”

“这就是朘剥!”

李贤对费亦应这般做事,颇为不满,这是典型的分摊风险,将海贸的风险,转借到商贩殷实百姓身上,这船回来了,大赚特赚,这船回不来,不是赔的血本无归?

徐承宗有些走神,他低声说道:“你们不觉得费亦应这般做,就是在开赌坊吗?”

“这落子无悔,买定离手的样子不就是赌坊吗?只不过这赌骰子,变成了赌这船能不能回来,这在赌坊里下注变成了认筹。”

徐承宗说完,李贤和李宾言都是一愣,他们发现徐承宗说的很有道理。

“但是又有不同。”李宾言思忖了片刻说道:“你看这赌坊赌的是什么?十赌九输,赌的是老板的良心。”

“可是费亦应摆的龙门阵,愿者上钩,而且现如今,去倭国的船十有**都可以回来,据我所知,这去倭国的船拆股认筹,可不好买,得在费亦应的商会里有关系,才能拿得到,每艘船都是争抢一空。”

叁人行,必有我师焉,这理越辩越明,叁人就费亦应这买卖,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了一番。

李宾言、李贤和徐承宗来到了市舶司衙门,陷入了沉思之中。

李贤终于坐直了身子,心有余悸的说道:“我终于知道了,为什么陛下开海,困难重重了,实在是这海贸太赚钱了,比在赌坊里一直赢还赚,扪心自问,很少有人能抵得住这等赚钱的买卖。”

李宾言也不知道这种认筹的形势出现,到底是好是坏,他思考了片刻说道:“还是写成奏疏,送入京师,请陛下定夺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