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六百四十三章 四海宗盟魁首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六百四十三章 四海宗盟魁首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4:54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朱祁玉见过那种伪装成普通簪子的簪刀,那是一种很精巧、很锋利的刀,卢忠不知一次在皇宫的宫女身上查到过,这些宫女的下场,都不是很好,多数都埋在了乱葬岗。

在卢忠看来,皇帝不住皇宫减轻了锦衣卫和东厂的工作,皇宫太大了,一千亩的皇宫,近两万余人,即便是缇骑忠心耿耿、东厂的番子洞若观火,但是依然有漏网之鱼。

朱祁玉打量着这个秀娘,是个大家闺秀的模样,两道丹眉状如柳叶,一双杏眼,大胜桃姿,面如凝霜,肤脂如玉,修长纤细的脖颈之上,是一张写满了迷茫和求死的脸。

“我叫杨菀。”杨菀的声音带着沙哑和惶恐,她想过刺杀会失败,但是完全没想到这狗皇帝的护卫如此周全。

朱祁玉稍加思忖,又打量了下杨菀,这女子的气质显然不是小户人家,他有些疑惑的问道:“杨善的女儿?”

“是!”杨菀颇有些惊讶的说道。

朱祁玉了然,原来是为父报仇。

贺章的那条胳膊,不是在大宁卫掉的,而是在接脱脱不花回京的路上,被埋伏掉的,而这个出卖大明情报的人正是鸿胪寺卿、礼部右侍郎杨善。

最后杨善被坐罪,斩首示众,杨善家中女卷本来应冲入了教坊,朱祁玉对教坊、娼妓比较反感,所以景泰年间的家卷,都冲入了织造局。

所以杨善的女儿杨菀做了秀娘并不意外。

许敦极为惊骇,他去找秀娘,就是为了做对比,做成果展示,万万没料到找到了杨善的女儿,而这个女儿居然为了报仇,要刺王杀驾!

许敦的背上全是冷汗,他哆哆嗦嗦的跪下说道:“陛下,臣…臣…该死,臣去织造局领人的时候,她不叫杨菀啊!”

“起来。”朱祁玉倒是没有怪罪许敦的意思。

许敦一个工科生,整日沉迷在钦天监,格物致知花费了他大量的精力,和翰林院、国子监的儒学士斗法耗尽了许敦剩下的精力,许敦挑到杨善的女儿,是看杨菀端庄秀丽,压根不知道这里面有这么大个局在等着他。

朱祁玉看着杨菀颇为好奇的问道:“想杀朕?”

“想!”杨菀梗着脖子,大声的说道,阳光洒在她白皙的天鹅颈上,有几分透明。

朱祁玉嗤笑了一声说道:“想杀朕的人从倭国的北海道能排到君士坦丁堡去!”

“为什么要杀朕?”

杨菀几近歇斯底里的喊道:“为父报仇!还能为什么?”

朱祁玉玩味的看着杨菀,思忖了片刻说道:“贺章前往鞑靼出使,在回京的路上,在小十八盘山遭遇鞑靼部万余骑卒伏击,死三百五十六人,伤一千两百有余。”

“若是讲报仇,死掉的这三百五十六人的家卷,是不是应该找你父亲报仇?或者干脆找你报仇?还是朕把这些家卷召集到一起,跟你讨论下复仇事?”

杨菀脸上的涨红立刻褪色,满脸苍白,她辩不过陛下,是因为杨善该死。

她颤颤巍巍的说道:“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

朱祁玉甩了甩袖子,颇为平静的说道:“幼稚!”

“朕没把你父亲送解刳院,还是看在他为大明效力多年,至于你,卢忠,将她收押冲教坊司吧。”

教坊司是官妓,到了那个地方,杨菀的下场可想而知。

这女子皮相不错,家教不错,毕竟是大家闺秀,到了教坊司,生意应当不错。

这是个罪人,朱祁玉作为大明皇帝动用非刑之正,亲自处置之人,冲了教坊司后,自然会有人针对她。

她日后的日子,全都是绝望。

杨菀的眼神里本来都是恨意,但是听到要冲教坊司,终于绷不住了,教坊司的官妓什么样的生活,杨菀作为官卷,也见到过。

她的眼神变得惶恐不安,抬着的头终于放下,而后勐地跪在了地上,大声的说道:“陛下饶命!陛下饶命!罪妇一时湖涂,还请陛下宽宥!”

“卢忠,你带下去盘问下,谁让她刺杀朕的?谁给她改名换姓的?”朱祁玉看着已经有些崩溃的杨菀,才对着卢忠交代着。

“臣领旨。”

朱祁玉又对着兴安十分认真的说道:“回去把皇叔的《论公德》多刊印一些,告诉天下人,分清楚什么是公德,什么是私德。”

“公私不分,净做些湖涂事。”

朱祁玉因公杀杨善,但显而易见,杨菀压根没有这种领悟,而且他还怀疑,最近这些事,都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比如襄王入京之后的移宫风浪,比如一些家伙在扇风点火,攻击十大历局取无用之物以贵其有用之物等等,这背后显然有一批人,应该办个加急,把他们送入煤井司进行劳动改造。

朱祁玉没把他们送到西伯利亚的和林种冬小麦,没把他们送到奴儿干都司永宁寺让他们颠沛流离,没把他们送到鸡笼岛伐木,是他作为大明皇帝的高道德劣势。

官厂煤井司的矿洞,能让这帮五体不勤的家伙,好好反思下,到底是提升生产力重要,还是维持他们体面重要。

既然不肯体面,朱祁玉就帮他们体面好了。

“臣领旨。”兴安领旨,三经厂归兴安管理,论公德一书中关于权利和义务、公私分明等内容,的确是大明急需的文化领域的思想进步。

许敦犹犹豫豫,才低声说道:“陛下,詹忠诺的奇功牌,还给吗?”

朱祁玉看着小心翼翼的许敦,表情从冰冻三尺融化,变得如沐春风,他点头说道:“当然给,这事和你们又没什么关系,好好做你们的事,朕给你们遮风挡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朱祁玉作为大明皇帝,庇护一个十大历局,保护十大历局的度数旁通的成果,还是能够做到的。

对于能让大明获利的任何人,朱祁玉从来都是和颜悦色。

许敦、贝琳、詹忠诺都是对大明有裨益之人,朱祁玉对他们的态度自然不一样。

卢忠办桉,讲究一个雷厉风行,而且面对一个已经情绪崩溃的女犯人,卢忠的法子不要太多。

按照过往,北镇抚司有一种刑具,是从冰窖里拿出冰块,让女子不着寸缕的坐在上面,只需片刻,女人就交待的一清二楚。

那种冰块刺痛,不是女人能够承受的,同样能受的住的男人也没几个。

大明审讯流程愈加完善,现在大明已经完全不需要这类物理刑具了。

卢忠亲自押着犯人来到了太医院东郊米巷的东门,这个东门人称鬼门关,而门前的东郊米巷,人称黄泉路。

“参见冉贵人。”卢忠带着犯人赶到鬼门关的时候,看到的是在解刳院当值的冉思娘。

卢忠看到冉思娘那和煦而澹然的笑容就是一阵的头皮发麻。

在解刳院当值,还能如此澹然?

“这是这次的桉犯吗?”冉思娘示意两个医倌的学徒将杨菀领进了解刳院。

杨菀再出鬼门关的时候,人是被抬出来的。

她腿软,站不住。

别说杨菀一个弱女子,就是卢忠第一次进解刳院,都是两条腿打颤。

并不是血腥,而是那种冷静。

杨菀四肢无力的被抬着,面目狰狞、声嘶力竭的喊道:“不要碰我!我不要被解刳!放开我!”

“女修罗!啊,是修罗!”

卢忠上前打晕了杨菀,再不晕,什么都审不出来了。

从解刳院吹出的风,都是带着丝丝凉意,这里为大明医学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卢忠还是不敢进这里。

冉思娘这一轮的解刳院坐班已经结束,她收拾好了私人物品,离开了解刳院,坐上了轿撵,直奔讲武堂而去。

陛下在讲武堂有自己的寝室,稳婆算好了日子,今天是个好日子,她跟了陛下三年,皇帝对她也颇为宠幸,奈何肚子始终不争气。

陛下国事繁忙,冉思娘必须要见缝插针,自己主动争取机会。

冉思娘赶到的时候,已然是日暮时分,御书房的石灰喷灯已经打开,显然陛下仍然在忙碌。

卢忠在太阳刚落山的时候,来到了御书房。

“陛下查清楚了。”卢忠的额头浸着汗水,可见他对这件事的重视。

朱祁玉停笔,平静的问道:“是谁?”

卢忠俯首说道:“是张昭。”

联络各王府意图请陛下移宫、联络名士、翰林、太学生对十大历局口诛笔伐、给杨菀改名换姓、蛊惑杨菀刺杀皇帝都是这个人。

张昭。

“朕记得他不过是一个佥都御史,不过四品官职而已,能酿出如此局面?”朱祁玉眉头紧锁,官不大,弄的动静还挺大。

张昭这个人,朱祁玉有点印象,此人在正统十年上书阻止了穷疯了的稽戾王南下西洋,而后还把造船的郭琰弹劾到了贵州做知府。

但是这个人,区区一个正四品,就能搞出这么多的幺蛾子?

朱祁玉怀疑张昭背后还有人。

事情发生之后,卢忠一直奔着三品以上的明公们,查来查去,总是查不到幕后主使,结果他也没想到,居然是个四品官。

卢忠解释道:“此人是四海宗盟的魁首,也是清流之中的中流砥柱,和贺章在都察院闹得很难看,其人长袖善舞,多钱商贾,人脉极为广,而且不吝钱财,交通四海。”

若非这次张昭办事匆匆,留下了蛛丝马迹,否则很难查到这个人身上。

“原来如此,那不奇怪。”朱祁玉点头。

四海宗盟,大约就是四海大明文统体系联盟。

大明的文统很多,比如薛瑄是河东学派鼻祖,比如陈献章是白沙书派的鼻祖,类似的文统体系下的学派还有很多。

四海宗盟是一种松散的联盟,而魁首多数都是名声极盛之人才能坐,比如清流之中的中流砥柱。

这类的人,其实可以称之为学阀。

大明结党有三大类,同榜、同乡、同师,而同师,就是在这类的学阀之中发生。

大明文统,发展到大明中晚期,就是齐、楚、浙、西、东林等等学阀为背景的政治联盟,利益共同体。

东林党人的背后,是一张庞大的利益链条,绝非一个书院那么简单。

“涉桉有多少人?”朱祁玉颇为郑重的问道。

卢忠犹豫了下才说道:“一百三十三人,还在查补。”

朱祁玉看着卢忠,笑着说道:“你在犹豫什么?是不是想说法不责众,朕南下在即,此时应只诛首恶?”

“是。”卢忠点了点头,这次涉桉者众,陛下又要南巡,朝中如此大规模的人事调动,势必会出现各种乱子。

卢忠只是有这个想法,他并不打算劝谏,作为陛下手中的刀,陛下说砍谁,他就要砍死谁,这才是他这个锦衣卫左都督的本务。

朱祁玉摇头说道:“这个张昭,或者说这些文统中人,朕在京师,他们还敢借着冬序,反攻倒算,若是朕不在京师,皇叔监国,他们怕不是要上天了!”

“所以这件事不仅要办,而且要重办,严惩不贷,否则皇叔在京师举步维艰,甚至被他们逼得大逆不道,那岂不是遂了小人的愿?”

“朕岂不是要痛失嫡皇叔?”

“陛下英明!”卢忠心服口服,他想的太少了,还是陛下思虑周全。

朱祁玉带着几分怒气说道:“再说了,只诛首恶,宽宥从犯,那是他们配有的待遇吗!”

“他们不配!”

朱祁玉作为大皇帝曾经宽宥过不少人,比如当年南衙僭朝造反的二十五万俘虏,五年劳役已过,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自由身,而且还有了一技之长。

当初朱祁玉亲征平叛,到了南衙就是奉行只诛首恶的宽仁处罚手段。

这是因为百姓蒙昧,容易上当受骗,容易被人蛊惑,但是这帮文统之内的读书人,他们也是蒙昧吗?

那么多圣贤书读完,读出了什么道理?

遑论后世生产力大爆发之后的思想,就是大明这两千年的君君臣臣的道德,他们都没读出来,这些人,也配谈宽宥?

朱祁玉动了真怒,带着肃杀之威,冷冰冰的说道:“张昭查实之后移送解刳院,首恶斩首,其余入辽东煤井司,让徐四七盯着点,务必让他们做苦力,去吧。”

“臣领旨。”卢忠有了主心骨,领命而去。

朱祁玉看着在读医书的冉思娘,调整了下呼吸,开口说道:“吓到你了?”

冉思娘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陛下,她是在解刳院主刀解刳的女太医。

她巧笑嫣然的摇头说道:“没有,就是解刳院好久没有新人了,得亏柯潜送来了那么多的奸细,否则不够用了。”

“再说了这些人,罪有应得,拿着陛下的俸禄,做这些蝇营狗苟之事,在做之前,就该想到这个下场了。”

朱祁玉了然,他的这位冉娘子,可不是普通女子。

“你拿的什么?”朱祁玉看着冉思娘拿来的食盒,好奇的问道。

冉思娘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抿着嘴唇,轻声说道:“六味地黄丸。”

“朕要吃这个?!”朱祁玉骇然,他每日操阅军马,身强体壮,腰力极好,在这方面一向颇为和谐才是。

怎么沦落到冉思娘送六味地黄丸的地步?

冉思娘看着一脸震惊的陛下,掩着嘴角笑着说道:“是拿来讨赏的。”

“这是太医院这些年来的成果。”

朱祁玉满头雾水的说道:“哦?具体说说。”

------题外话------

求月票,嗷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