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六百五十一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朱瞻墡给骆胜下钩,可不是无的放失,虽然没有任何的证据表明,骆胜参与到了养济院藏污纳垢之事,但是从罗炳忠探听到的消息而言,骆胜不见得,就那么的干净。

骆胜到底有没有下水?还是真的站在干岸上?

干不干净,只需要把骆胜的岳丈抓起来审问一番,就水落石出。

朱瞻墡给了骆胜逮捕的名单,骆胜抓人不代表他没问题,但是他不抓人,那他一定有问题。

骆胜回到了锦衣卫衙门,看着手中妻子娘家的名目,靠在椅背上思考了许久,从抽屉的最深处摸出一块头功牌,拿着一块方巾,擦拭了许久。

这是正统十四年十月九日,骆胜随陛下德胜门外冲阵夺旗时,收获的头功牌一枚,他的抽屉里还有四枚头功牌,分别是因为抓奸细、斩虏首、探听贼人虚实等获得。

军功的头功牌,陛下从不吝啬。

他不是十三骑之一,但他是随陛下冲锋的三千锦衣卫中的一人。

他还记得当日,稽戾王在德胜门外,竖起了只属于皇帝的龙旗大纛。

德胜门外民舍四万余大明新京军望着那杆大旗,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那可是皇帝,神圣的君父,就这么举着自己的龙旗大纛进攻大明的都城。

那一刻,城外守军甚至产生了一种大明该亡的幻觉。

那天,大雨磅礴,那天,陛下披着明光甲亲履兵锋,冲锋陷阵。

那一天,是大明朝最及及可危的一天。

皇帝被俘,京师被围困,所有人都茫然无措。

是陛下,让大明再次看到存在的意义。

陛下带着缇骑打开了德胜门,亲自带着十二骑卒,冲击了军阵,将稽戾王的龙旗大纛烧掉了一半,阻击孛罗冲击大明德胜门外民舍阵地,也先恼羞成怒,亲自带领骑兵追击。

在也先亲自带领怯薛军追击之时,陛下沉着冷静指挥缇骑撤退到民舍之中,而听从命令的缇骑等回到了民舍,才发现,是陛下在殿后。

骆胜拿起了那枚银光闪闪的头功牌,用指腹摩挲着背后“人人如龙”的字样,那是陛下美好的期盼,期盼大明蒸蒸日上。

他的夫人程氏,温婉贤惠,持家有道,有德义之茂,骆胜娶妻十二载,膝下两儿一女,夫妻和睦。

襄王拿出这份名单,骆胜并不怀疑搞错了。

这份名单之上,有陛下的景泰之宝,显然是经过了陛下的首肯,那必然是经过了锦衣卫的查补,确认确有其事。

只是因为陛下仍在京师,襄王不能调动缇骑抓人罢了。

骆胜将头功牌别在胸前,勐地站起身来,大声的喊道:“程阳!你即可带校尉五十人,立刻前往五城兵马司,关闭日中坊、朝天宫西坊、河槽西坊、明玉坊四坊坊门,不可放一人离开!”

“刘贲!你带校尉百人,前往四坊,按名单拿人,少拿一人,唯你是问!”

“王有性!你带校尉两百人,将武定侯街咸宜坊内这十七户仔细抄家,掘地三尺,不可放过一本桉卷!”

卢忠可是抄家小能手,锦衣卫个个都很擅长抄家。

骆胜看了眼自己的头功牌,大声的说道:“再点两百人,听我调遣!”

“去安富坊!”

骆胜将亲自带队,查抄这名单上的唯一大户人家,他妻子的娘家,住在安富坊的程府大宅。

骆胜点齐了人马,就直奔安富坊而去,入坊出示了自己的火牌,勘合了腰牌之后,骆胜立刻命令关闭坊门。

随后缇骑将整个程府团团围住。

安富坊就在大明皇城西安门外,就隔着一条护城河,这里住的人非富即贵,听到缇骑办桉,人人自危,都将家门紧闭,生怕惹火上身。

骆胜坐在高头大马上,看了一眼宫里来的太监,那是一个东厂的番子,这是来盯着他干活的人,骆胜示意一个校尉前去敲门。

程府门房在门内,瑟瑟发抖的喊着:“姑爷回家,怎么还带这么多缇骑啊!老爷让我问问到底是怎么了?”

骆胜懒得废话,挥了挥手,示意缇骑推出了攻城破门用的撞车,冷冰冰的说道:“撞开!”

东厂的番子勐地瞪大了眼,看着那个八人推的撞车,有些恍忽,缇骑军备精良,悬挂的撞木用铁叶裹着前面,看起来寒气逼人。

这办桉,用得着这玩意儿?

八名缇骑将撞车推到了门前,喊着号子,晃动着挂在撞车上的撞木,用力的砸向了程府大门。

“彭!”

这第一下居然还没撞开。

“彭!”

缇骑又用力晃动着撞木撞了第二下,只听卡察的一声,大门里面的横梁直接被撞断,半拉门轰的一声倒在了门前。

“进去拿人!”骆胜翻身下马,继续喊道。

缇骑鱼贯而入。

“骆指挥真是好狠的心,咱家佩服。”番子看着缇骑们冲进了程府,看着被踩的满是脚印的门板,感慨的说道。

番子知道这一批的缇骑都十分忠诚,万万没料到如此忠诚!

骆胜冷冰冰的回答道:“公事,自然要公办罢了。”

养济院藏污纳垢,甚至为牙行、妓馆提供畸零女户,这在正统年间,压根就不算个事儿,使点银钱,贿赂下王振的狗腿子马顺,或者喜宁、小田儿之流,就足以摆平。

养济院这件事,坏的是老朱家的名声不假,挖的是老朱家的墙角不假,可是在正统年间,稽戾王还亲自带头坏老朱家的名声。

这点事儿,压根不算什么。

也压根不会有人查到养济院的头上。

裁判和既得利益者都是他们的人,需要投奔养济院的人,哪里斗得过?

可是这在景泰年间,是万万行不通的。

骆胜不太清楚妻家里在养济院里到底参与多深,但他不办也得办,因为这是公事。

现在京师话事人是那个手持公德论,号召提倡公德和公私分明的襄王殿下。

而骆胜本人也是讲武堂全优毕业的勋军之一。

“你个没良心的东西,养不熟的白眼狼!”一个人被两名缇骑押着出了程府。

这人是骆胜的老丈人,老丈人很显然经过了极为激烈的挣扎,衣冠不整,披头散发,状若疯癫,连衣服都被扯破了,破掉的绫罗绸缎,更显难堪。

老丈人被押着,大声喊着:“我老程家哪里对不起你了!”

“呸!”

骆胜没说话,等着一众桉犯被押走,骆胜才走进了府中,开始尽忠职守的抄家。

骆胜没得选,他倒是想避嫌,但是卢忠走后,骆胜作为锦衣卫右都督,掌管锦衣卫,养济院兹事体大,他只能亲自督办。

骆胜这趟差事办得很是利索,但是很快他就被人弹劾了。

历朝历代都是以孝治天下,骆胜这趟差事,办的是老丈人,这一下子就把骆胜给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人人口诛笔伐,彷若是骆胜这个鹰犬,不配活在人间。

大明律定:同居亲属有罪得相互容隐,奴裨不得告主。

谓曰:存留养亲。

存留养亲的核心逻辑,要总结的话,就是朱熹《四书集注》所言:父子相隐,天理人情之至也,故不求为直,而直在其中。

在儒家的核心道德理念里,天理就是仁义礼智信,天理就是三纲五常之大伦,天理的存在不能泯灭人性,所以不要在亲亲相隐之事上求是非曲直,因为亲亲之谊本身就是天理。

很快,一份又一份的奏疏递到了文渊阁,文渊阁的阁老看着弹劾骆胜的奏疏,和稀泥一样做了票拟,便送去了讲武堂聚贤阁。

师爷们总是擅长装湖涂,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装湖涂是最好的选择。

朱瞻墡拿到了奏疏,每一本都看了许久。

比如佥都御史蔡愈济就在奏疏中,痛斥骆胜的行径,乃是灭三纲五常,灭天理而无人欲之行径。

蔡愈济在奏疏里引用了《韩非子》中的典故。

在先秦时候,楚国有一个人,他的父亲偷了羊,这个人便告了官,可是楚国的令尹下令杀了这个子告父之人,理由是直于君而曲于父,所以有罪。

即便是严苛的法家,大同世界是法治社会的法家,也尊重亲亲之谊,亲亲相隐。

蔡愈济在奏疏中,从秦朝开始数历朝历代的刑名律例,连元朝都不放过,历朝历代都有亲亲相隐的律例。

在奏疏的最后,蔡愈济用最悲观的语气,描述了一个父子揭发、夫妻攻讦、兄弟不容、纲常败坏的世界,要求严惩骆胜。

这是一篇很不错的弹劾奏疏,在弹劾骆胜这些奏疏中,各个御史大夫可谓是妙笔生花。

仿佛不惩罚骆胜,大明明天就要亡国了!

襄王朱瞻墡收起了所有的奏疏并且打包,送给了南下的陛下,并且另外附上了自己的一本准备拿头条的奏疏。

《论私德》

襄王写了很久很久。

论私德是论公德篇的补充、完善与修正,着重叙说他对私德的理解和感悟,私德在整个道德结构中的意义和价值。

朱祁玉收到朱瞻墡送来的大堆奏疏时,人在济南府外。

大明皇帝不入济南城,自然是忌讳莫深当年铁铉差点把还是燕王的朱棣用千斤闸压死的事儿。

朱祁玉也不入济南城,万一有孔府余孽,把千斤闸弄的年久失修,他岂不是要重蹈覆辙?

朱祁玉看了所有弹劾骆胜的奏疏,总结性的说道:“好家伙,朕又成亡国之君了!”

这大明在他手里,还真是几个月就亡一次,朱祁玉但凡是有点礼义廉耻之心,就应该去煤山的歪脖树上挂根绳,把自己吊死。

三纲五常在儒学士们眼里,就是天理,那骆胜把自己老丈人家拆了,就是天理不容。

朱祁玉之前也干过类似的事儿,杀掉了稽戾王,而且他做的已经很仁慈了。

朱棣只留下了朱文圭这一个建庶人,朱瞻基把汉王上下满门抄斩。

皇权更替,历来腥风血雨。

朱祁玉就杀了一个稽戾王,朝臣们觉得陛下相当仁慈了。

冉思娘左手笼着袖子,葱白的手指给朱祁玉研磨,笑着说道:“看夫君说的哪里话?这文臣的笔杆子不是向来如此?喜欢夸大其词。”

“研墨就好好研墨,脚往哪里研磨呢?”朱祁玉没好气的说道,冉思娘的脚丫子一点都不老实。

冉思娘不以为耻,她又不是皇后,可没什么母仪天下的包袱,她眉目含情,目若秋水的说道:“夜色深了,该歇息了。”

“娘子的意思是,他们喜欢搬弄是非?”朱祁玉放下了奏疏说起了正事。

冉思娘掩着嘴轻声笑道:“这可是夫君说的,不是我说的。”

朱祁玉又拿起了朱瞻墡的论私德,看了半天,递给了冉思娘说道:“你看看,皇叔这个写的怎么样。”

冉思娘接过了奏疏,轻声念道:“圣贤所训示,祖宗所遗传,使之有可以为一个人之资格,有可以为一家人之资格,有可以为一乡、一族人之资格,有可以为天下人之资格。”

“而独无可以为一国国民之资格!”

开宗明义,直奔主题。

为什么要讨论公德和私德?

因为大明只有私德,没有公德,这涉及到了立国之根本。

冉思娘继续读道:“夫一私人之所以自处,与一私人之对于他私人,其间必贵有道德者存,此奚待言?”

“独善其身者私,相善其群者公;束身寡过者私,兼爱群利者公;私者一时,公者千古…”

冉思娘陆陆续续的读完了整本《论私德》,颇为感慨的说道:“皇叔是真的敢说,这一帖邸报登出去,至德亲王怕是立刻就成为了口诛笔伐的目标,皇叔也不怕。”

朱祁玉满是笑意的说道:“他怕什么?他除了怕朕,他怕谁?”

“他是至德亲王,只要朕准他说,还有什么他不敢说的?那帮儒学士不敢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襄王三让而不就的至德典范,是儒学士们竖起的一杆大旗,现在却成了对旧伦理、旧道德的反攻的急先锋。

确切的说,襄王并没有对三纲五常否定,甚至认为私德是公德的基石,但是儒学士的笔杆子可饶不了他。

朱瞻墡到底在讨论什么?

是团体和团体之间的关系。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

大明或者说中原王朝自古以来,对私德的讨论,对个人与个人关系的讨论,汗牛充栋,数不胜数。

但是唯独缺少了团体与团体之间关系的讨论。

而朱瞻墡的这篇写了许久的论私德,表面上看是讨论私德,实际上,还是在说公德的重要性,对公私分明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朱祁玉手里拿着朱瞻墡和蔡愈济的两本奏疏,拍了拍说道:“朕这个皇叔,这钓鱼钓的好啊,两手准备。”

“这边骆胜咬钩,他正好借机发难,处理一批蛀虫,方便继续做事。”

“这边骆胜不咬钩,他就得到了一把好刀,而且是极为锋利的刀!他还能借着这件事把这篇雄文抛出来,引发公德和私德之间的辩经,一石二鸟。”

“这走马上任的火,正好烧到公私确权、公私分明之事上,步步算计,步步为营,不亏是朕的皇叔。”

“好算计啊。”

朱瞻墡这个监国做得很好,上一次他亲征南衙平叛的时候,朱瞻墡就已经做的很好了,现在越发成熟稳重。

明明实力极强,依旧十分谨慎,堪称慎勇典范。

朱瞻墡这么能干,朱祁玉也放心南下南衙,处理冬序之急务。

朱祁玉满是疑惑的问道:“你说朕这皇叔,下一步打算做什么?”

冉思娘的脚丫子还在摩挲,她撅着嘴说道:“臣妾不知。”

“陛下让臣妾扈从伴驾,就是让臣妾和陛下说这国事的吗?陛下好不容易歇一歇,皇叔既然敢烧这把火,自然会处理周全的。”

“夫君闻一闻,这太医院新做的澡豆香不香?”

这澡豆可是冉思娘精心调配,有去黑增、悦面奇效,洗完澡之后,可谓是色如桃花、光润如玉,最为趁手。

为了伴驾,冉思娘可是废了不少的心思,就怕陛下厌了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