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六百五十二章 只是为了身心愉悦!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朱祁玉打掉了冉思娘研墨的小脚丫子,再研下去,怕是真的要出墨了。

他在思考朱瞻墡的做法。

表面上,朱瞻墡对着骆胜这一甩钩,空军了。

毕竟骆胜用撞车撞开了老丈人的门,这是选边站了,朱瞻墡对骆胜钓鱼失败了。

个人在政治活动中,只能论迹,不能论心,论心无完人。

骆胜在整个过程中,有没有一点犹豫?有没有一点思考过放过他老丈人?

亲亲之谊,人之常情。

尤其是在当下公德理论尚在探索阶段的大明朝,私德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大明朝,骆胜的犹豫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骆胜做出了选择。

在个人的政治活动中,一旦选边站队,就不能朝秦暮楚,就不能左顾右盼,因为任何一个身在大明官场这个最大的名利场内,都是人在局中。

左顾右盼的下场就是什么都得不到,什么都失去。

比如明末国贼、东林党人、导致大明在广宁之战中战败、致使大明失去广宁、号称定让努尔哈赤有来无回的王化贞,就是典型。

王化贞在东林党和阉党之间左右横跳,最后还是躲不过当头一刀。

所以,骆胜选择了大义灭亲,那么就代表朱瞻墡空军了。

但是,朱瞻墡真的空军了吗?

朱祁玉看着朱瞻墡打包送来的一大堆奏疏,确切的知道了,朱瞻墡没有空军,而且还把咬钩的鱼呈现在了皇帝面前。

朱瞻墡彷若是站在朱祁玉面前,大声的说:陛下您看啊,我钓了这么多!

所以,朱瞻墡这边骆胜空军不要紧,那边还有一个鱼窝,让朱瞻墡收获颇丰。

朱祁玉开始反思,为何大明朝人均钓鱼老,只有自己是空军。

养济院桉,是朱瞻墡放的第一把火,而这一次朱祁玉第一次从襄王和卢忠的奏疏中,看到了养济院的全貌。

养济院,藏污纳垢。

每年都有大量的势要豪右、富商巨贾到大明的养济院进行捐赠。

当然在大明搞慈善并不会免税,朱祁玉也曾经想过在大明搞慈善免税,但是考虑到大明现状,这个想法不了了之。

帝制下搞慈善免税,怕是不出几年,大明国帑、内帑就被挖墙脚的家伙吃干抹净了。

这些捐赠,首先并没有落实到东西舍饭寺和养济院等慈善机构,其九成落到了个人的口袋里。

捐赠可以获得名声,能在养济院门前的碑文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而且这完全是左手倒右手,左口袋出有口袋进的事儿。

虽然钱周转了一圈,但是这些势要豪右、富商巨贾们却获得了名望。

大明并没有财税慈善审计部门,所以这些克扣捐赠之事明目张胆,在计省成立之后,这些捐赠只能巧立名目送出去了。

而养济院的职责赡养畸零户,鳏寡孤独。

根据朱瞻墡、罗炳忠、卢忠等多方走访调查,养济院并不赡养鳏寡孤独,只收养畸零女户,然后向牙行、妓馆提供女户。

而最离谱的事儿,是罗炳忠考进士之后,融入了进士的圈子之后,才了解全貌。

罗炳忠为了查这个桉子,专门考了个进士,为了头蒜,专门煮了碗面条的罗炳忠,收获颇丰。

养济院自己开设了一家妓馆连锁品牌,号称大明十六楼。

自产自销了属于是。

其主要分布在大明京师和南衙、苏州、杭州等人口密集区域。

根据罗炳忠的确认,养济院在松江府旧院,居然还有两百多个书寓!

整个旧院大约有一千多个书寓,大明养济院就占了五分之一,可想其势力之庞大。

朱瞻墡这个桉子办完,仅仅流放到鸡笼岛的就有足足七万之众。

朱祁玉这个时候多少理解了为什么苏慈宗要搞一个古拉格监狱了。

古拉格监管系统,并非简单的一个地方,而是管理整个苏联的劳改营的系统,流水线作业,隔离、审查、逮捕、流放、强制劳动一条龙服务。

养济院的首恶必然要送入解刳院中,而各头头脑脑要推到午门外斩首,但是这些桉犯的家属,并不能一并杀了,那么简单处理。

一并简单杀了处理,没有古拉格,没有流放制,那苏联不就成了三德子?大明不就成了倭国了吗?!

所以还是要搞劳改,劳动使人自由的劳动改造。

“养济院桉交给皇叔,朕还是很放心的。”朱祁玉放下了奏疏,他对朱瞻墡的能力颇为相信。

“娘子,朕下旨不让沿途官员接待,过通州至永清,经河间、献县、阜城、德州、平原、禹城到济南府,只用了四天时间。”

“朕刚到济南府,下一站是泰安州,可登泰山极顶,有秦观峰、孔子小天下、日观峰等处观光揽胜。”

“唯独有一处,咱觉得莫名其妙。”

冉思娘知道长夜漫漫,她的夫君今天绝对是躲不过去,也便耐着性子问道:“什么地方?”

“名曰舍身崖。”朱祁玉感慨万千的说道

舍身崖,是泰山上的道经灵岩。

据说这里颇为灵验,若父母生病,子女从这舍身崖轻轻一跃,粉身碎骨,可换的父母平安康乐。

成化年间,吏部尚书尹旻,就上书朱见深,请求朱见深在舍身崖设立藩篱,防止愚民跳崖求父母平安。

尹旻本身就是山东学子,景泰二年,山东举人罢考的时候,尹旻就曾经东奔西走,为整个山东学子谋求生路。

朱祁玉点着桌子忿忿的说道:“愚民无知、惑于妄诞之说,以舍身为孝。”

跳崖能治好父母的病?

这显然是卧冰求鲤、忍苦孝亲的二十四孝,带来的恶果。

孝是好事,但是这么孝,真的孝顺吗?

朱祁玉继续说道:“父母爱子、惟疾之忧!”

“子不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故曾子有临深履薄之惧。”

“子既舍身、不能奉养父母。是不孝也。”

“此等事、处处有之。正宜晓谕严禁、使百姓不为习俗所误。”

朱祁玉对这舍身崖非常不屑,对二十四孝也颇为不屑。

那是二十四孝?

看完那二十四个小故事,朱祁玉整个人都麻了,比聊斋还聊斋。

这舍身崖的大石头,不仅仅泰山有,大明各个地方,都有这种翻版,舍身井、舍身梁、舍身石等等类似功能,比比皆是。

冉思娘稍微思考了下,认真思考了片刻说道:“陛下,百姓蒙昧,朝廷在舍身崖设藩篱,也只能阻拦一时,真心寻死求孝,不从舍身崖跳下去,也会投井悬梁撞石。”

“这说到底,不过是子女为求心安,不如让各地惠民药局设立真武大帝塑像,求医问药,顺便求得心安。”

朱祁玉一愣,冉思娘这一套说辞,颇有用魔法打败魔法,用封建打败封建的风范。

而且确切的说,是个好办法。

当年朱元章、朱棣都号称自己是真武大帝转世,是他们自己真的信?还是在用魔法打败魔法?

民间各种邪祟宗教数不胜数,甚至有朱元章参加明教,大明国号为明的说法,那么用真武大帝塑像去打败这些陋习,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朱祁玉忽然想起了后世消灭封建,户户都有红宝书,人人诵读语录,过年家家张贴红太祖像。

这个方法变得切实可行起来。

朱祁玉认真思量再三,才确切的说道:“按照高皇帝和文皇帝样貌,让画师画一副真武大帝像,悬挂于惠民药局。”

“想求真武大帝保佑,想给真武大帝敬香,那首先就得在惠民药局看病。”

冉思娘却摇头说道:“高皇帝和文皇帝已经离去多年,我觉得,不如就按夫君模样作画更好,对民间也好说,这真武大帝转世了不是?”

冉思娘是解刳院的坐班太医,人死后和动物死后,没什么区别,都是腐烂分解,最后只剩下枯骨一具。

但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这人死了,还有青史论断功过。

而且作为太医院的坐班医倌,她可是太清楚这医患关系的紧张了,在她看来,陛下的画像更好一些。

朱祁玉想了想点头,斯人已逝,用高皇帝和文皇帝,的确无法震慑,那还不如用自己的画像。

国事无休止,朱祁玉一直处理公文到了月上柳梢头,才算是告一段落,而冉思娘一直研墨,看着陛下,也不觉得厌烦,平日里哪有这机会看到夫君这么严肃的一面?

不得不承认,认真处理国政的陛下,就像一个旋涡一样,深深的吸引着冉思娘。

朱祁玉朱笔刚刚放下,冉思娘便扑进了朱祁玉的怀里,挂在了朱祁玉的身上,低声说道:“夫君,该休息了,臣妾准备了些助兴之物,夫君要不要操阅一番?”

“哦,是何物?”朱祁玉颇感兴趣的问道。

“临行前,陈婉娘塞给臣妾的,用丝绸做的长腿袜。”冉思娘轻轻拉动着裙摆,露出了纯色长袜,脸色通红。

“啊,这…”

朱祁玉惊叹,为了争宠,这后宫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

陈婉娘弄这长腿袜,原来是设计一种能让陛下披甲时更加舒适一些的内衬,骑马可是个辛苦活儿,而且很容易伤到子孙根。

陈婉娘发现这种长腿袜,如果用丝绸织造,而不是用棉线,能够更加充分的勾勒腿部线条,便做了几双,让冉思娘试用。

这件事,汪皇后得知后,深表赞同。

陛下离京之后,随行的只有冉思娘,不让冉思娘把陛下的魂儿勾住了,这再往泰安宫里带几个回来,汪皇后这后宫之主,还是六宫之主吗?

冉思娘和陈婉娘已经入了泰安宫,自然要防范那些妖艳贱货勾搭陛下了。

上个车自然要关车门。

朱祁玉兴致勃勃。

丝绸做的袜子,其实不适合走路,只是为了身心愉悦!

陈婉娘的初衷是防止伤到子孙根,这到底是伤到了吗?还是没伤到?

冉思娘次日清晨并没有起来陪陛下登泰山,而是一直待在车驾上,并未下车,一来是没休息好,有些懒洋洋的,二来是不太方便。

冉思娘靠在车窗上,懒洋洋的看着车窗外草长莺飞,春光灿烂。

偶尔回想起昨晚夫君的势大力沉,脸色就是一阵通红,早知如此,就应该让陈婉娘随行,或者唐贵妃随行,她一个人有点吃不消。

朱祁玉泰山登极并没有封禅,签订了澶渊之盟的宋真宗封禅之后,这封禅的逼格一下子就掉下去了。

皇帝号称天子。

秦始皇去封禅告诉老天爷说:大秦奋六世余烈,一统六国,北击匈奴、南并百越,书同文、车同轨!实现了诸子百家统一目标,天下大一统。

汉武帝去封禅告诉老天爷说:大汉灭了北越,开了西域,还打到了匈奴老家,把匈奴祖坟给扬了,大汉不会亡了。

汉光武帝去封禅告诉老天爷说:咱位面之子,把穿越者王莽给干掉了,还把大汉统一了,来谢谢老爹赏的流星。

唐高宗、唐玄宗去封禅告诉老天爷说:大唐西去长安九千九百里,皆为我大唐疆土,四海之内,无敢不服!

宋真宗封禅告诉老天爷说:大宋在黄河阻拦了契丹人南下,还签订了澶渊之盟,每年交三十万保护费,契丹人就不打我大宋了。

如果老天爷真的是个活人,怕是立刻就被孝死!

自宋真宗之后,中原王朝再无人提及泰山封禅,也没有朝臣不长眼色的请皇帝去封禅。

主要原因是跌份儿。

就跟金鹰奖办个某个当红小花后,再没人提金鹰奖了一样。

泰山封禅的变迁,背后也是中原王朝政治思想变迁的一种真实写照。

泰山封禅祭祀从多到少、从少到变、从变到无,呈现了这样一种演化路径:中原王朝的祭祀,从神祇本位走向政治本位;从礼仪本位走向实用本位;从神秘本位走向日常本位。

泰山封禅一步步走下神坛的背后,是中原王朝人皇地位的一步步提高。

朱祁玉站在南天门的山顶,看着云卷云舒和来时的路。

从红门到中天门,从中天门到山顶的南天门,朱祁玉和缇骑们爬了整整两个时辰。

这中间,朱祁玉一次没休息,就这么轻轻松松的爬上来了,缇骑们也是大气都不带喘一个,身体素质倍棒。

他前世来过一次泰山,那一次他一共爬了五个多小时,休息了十五六次,爬到山顶,只想躺在地上,生无可恋。

这一次登山,一次登顶,的确是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经年累月操阅兵马,这身子骨倒是硬朗的很。

于谦五十多岁,但也走的虎虎生风,并没有掉队。

“宋真宗封禅再无人封禅了。”于谦看着云在风的吹拂下变化着模样,颇为感慨的说道。

朱祁玉倒是一点都不意外的说道:“于少保又有高见?”

于谦尤擅国家之制。

------题外话------

谁还有月票,赶紧投了吧,再不投,就过期了!!!!!!!嗷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