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六百六十一章 本地帮会很没有礼貌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朱祁玉的车驾在徐州行宫驻跸三天,再次开始南下。

大驾玉辂在官道驿路上,缓缓前进着。

“陛下,原来北斗有九星吗?”冉思娘翻动着《景泰历书》颇为惊讶的说道。

朱祁玉歪着头看了一眼,点头说道:“按照许敦、贝琳等人的考证,在先秦时,北斗有九星,分别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和左辅洞明、右弼隐元。”

“先秦之后,左辅、右弼隐而不见,故北斗九星,七见二隐。”

长期观测不到的左辅洞明星和右弼隐元星,渐渐被人遗忘。

在很多先秦的古籍以及金石文物上,北斗七星都是北斗九星的模样。

比如胡濙家就有一个来自夏朝时的陶器,上面就是北斗九星。

在大明,北斗七星旗,乃是大明南下西洋的官船必备的旌旗之一。

旗子是三角形的纯黑色旗,边上镶白色牙边,七星是白色用白色线连成。

这个旗帜在中原王朝的历史久远,在汉朝时主要是用来祭祀黑帝,也就是真武大帝。

在大明,这个旗帜,也就代表着真武大帝转世的大明皇帝出巡。

在鞑清三百年,层出不穷的反清复明的活动中,七星旗也常常被用来秘密结社。

“原来如此。”冉思娘继续翻动着《景泰历书》简易本,她忽然颇为惊讶的说道:“按照贝琳他们的说法,我们脚下的大地,是一个球吗?”

朱祁玉摸了摸冉思娘的头发,笑着说道:“是的。”

“的确是个球,虽然这很难让人接受,但如果是这种解释的话,很多想象就可以解决了。”

“比如天狗食月这种天文现象中,月偏食是一个圆弧,而月全食是一个完整的圆,这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亮的光。”

“比如在大海上航行的船舶,天气晴朗的时候,总是能看到桅杆在水面上升起,简直是诡异至极,但是若是地球是个弧面,那一切都可以解释了。”

“当然,这也是钦天监、十大历局的罪孽之一,翰林院、国子监的翰林和太学生,无法接受如此离经叛道的假定。”

“所以,李宾言一直想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去天边看看,看看天边到底有什么,或者验证,地球真的是个球。”

冉思娘倒不是很在意的说道:“天边吗?”

朱祁玉满是感慨的说道:“是呀,按照天圆地方的设定,李宾言这趟出海,怕是有去无回,到了天的尽头,就掉下去了。”

“但是李宾言仰望星空,觉得自己可以回来,按照他的估计,大约需要一年到三年的时间。”

“可惜,李宾言很忙。”

李宾言真的很忙,他正在从琉球乘船,回到松江府,准备接驾事宜。

琉球的事儿并不是很复杂,因为整个琉球,不到二十万口。

人并不是很多,在他带着大明水师耀武扬威,杀了一大堆人之后,整个琉球各方势力,蠢蠢欲动的心思,便蛰伏了起来。

用李宾言的话说,琉球绝对不能成为第二个交趾。

陈循在编纂《寰宇通志》的时候,依旧将交趾编入了大明的地志之中。

交趾的丢失,对大明而言是一个很复杂的话题。

但是有一点是事实,相比较大明,交趾的百姓接受了黎越僭朝的统治。

黎越僭朝的统治算不上是政通人和吧,只能说是天怒人怨。

即便如此,交趾的百姓,仍然接受了黎朝。

究其原因,大明在永乐年间末年到宣德年间对交趾的统治,大明在交趾的统治情况,极其糟糕,可称之为虐。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李宾言要避免琉球和鸡笼岛成为第二个交趾。

朱祁玉和冉思娘交流着《景泰历书》的简易本,这简易本更像是个科普读物,而不是专业历书。

上面并不是成体系的天文学知识,而是一些天文学常识,倒是老少皆宜。

在四月初,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才能茁壮成长。

而大明也迎来了雨生百谷的谷雨时节。

谷雨意味着霜终,意味着倒春寒的天气正式结束,意味着夏天马上就要到了。

谷雨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

戴胜鸟降临在桑树上的时候,朱祁玉的车驾开始了又一次的渡江,渡长江。

这一次的渡江,整整一天的时间,才算结束。

长江,的确称得上是天堑,河阔,波涛汹涌,想要渡江征战,的确是困难重重。

但是,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险。

朱祁玉再次位临了他不太忠诚的南衙。

而这一次,朱祁玉的入城依旧是从金川门入,至钟鼓楼转道过大功坊入皇宫,在奉天殿,接见了应天巡抚李贤、魏国公徐承宗、以及南京六部尚书。

还有那个久违蒙面敲响登闻鼓的李燧。

李燧在南衙做的很不错,并没有被奢侈生活所腐化。

相比较遍地都是奇功牌的陕西行都司,南衙的拿牌子的机会就少了许多。

在好一顿折腾之后,朱祁玉并未在皇宫下榻,而是出朝阳门至钟山,在天地坛下祭祀了明太祖朱元章之后,在外城过神乐仙都,至三山门外,莫愁湖畔。

大明皇宫年久失修,早就跟鬼城无二,朱祁玉也未曾下旨修缮皇宫,这次南巡,朱祁玉住的是南湖别苑。

这是景泰四年,朱祁玉眼看着他高楼起,眼看着他宴宾客,眼看着他山塌了。

堆煤场煤山崩塌,埋葬了无数投机客,朱祁玉也得到了南湖别苑。

徐承宗很有心。

陛下在北衙的时候都不住皇宫,到了南衙,陛下显然也不会住皇宫。

南湖别苑是内帑产业,占地八百亩,大树参天,竹影婆娑,苍凉廓落,古朴清幽,十分别致。

羡鱼槛、三星桥、涵玉亭、清铃廊、鹤林堂等等堂舍,可谓是一尘不染。

“又回来了。”朱祁玉伸了个懒腰,看着冉思娘满是笑意。

上一次来的时候,冉思娘还是作为京营征伐贵州的战利品。

兴安和小黄门耳语了几声,俯首说道:“陛下,杨指挥请求觐见。”

“宣。”

杨翰,大明南衙镇抚司指挥使,天子缇骑,大同府深入虏营六人之一,大明墩台远侯都尉。

假钞之事,就是杨翰作为法司稽查出的大桉。

之前朱祁玉在行宫时,有人又炒作方孝孺的桉子,朱祁玉派杨翰清查,这显然是查利索了,回来复命。

“拜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杨翰恭恭敬敬的行礼。

朱祁玉打量了一下杨翰,这个精壮的汉子,在南衙并没有养尊处优,反而眉宇间多了几分锐利。

相比较草原,这南衙战场,并不比在草原上轻松。

“朕安,平身。”

杨翰将自己收集到的情况写了份奏疏递给了兴安说道:“陛下,土木天变日久,大明承平之态日显。”

“一些文人开始结伴出游,结社会友。”

“大约有九例文社参与了方孝孺祭祀事。”

朱祁玉拿过了奏疏,仔细看了起来。

西湖诗社,在永乐初年组建,由翰林检讨王洪组建,王洪以诗酒为兴,聚于社、乐于诗,故无孤闷客,以社为名的宴游赋诗集会,渐渐成了气候。

耆德会,始于宣德八年,或张燕家园,或携槛湖上,欢洽歌咏,社集耆老有郎子贞、蒋廷晖、孔希德、项伯藏、孙适、郭文敏、邓林、姚肇等,以致仕官员,乡绅贤达、耆老德辈为主。

湖楼诗社,由聂大年组建,此人正统年间被察举为仁和训导,至正统十四年升任仁和县教谕,雅集宴游,创刊着书,有湖楼学派之称。

这些个读书人聚集在一起,喝点马尿,难免要指斥时事,这说着说着,几个诗社一合计,这方孝孺桉都过了这么久,是不是该给方孝孺祭祀下?

这九个诗社成立或早或晚,最早的能数到元朝时候,也是大明止投献风力的始作俑者。

朱祁玉没收拾他们,他们倒自己找上门来了。

“这是给人当枪使了呀。”朱祁玉收起了奏疏递给了兴安。

几个酸腐文人哪来的钱雅集宴游?每次集会都是莺歌燕舞,哪次不请些名角唱曲、不请清倌儿伺候、不请些娼妓暖床?

这花销,哪里是几个酸腐文人能担得起的?

这几个诗社,不过是摆在台面上的小丑罢了,就是个替罪羔羊,陛下要是查起来,怪罪下来,是这些文人狷嚣!

这些替罪羊们,大谈风骨,再谈三纲五常大义,非议朝政,被人卖了尤不自知,或许知道,却心甘情愿。

朱祁玉要找的是背后的人。

杨翰再拿出一份奏疏说道:“仁合夏氏,夏时正。乃是继任的两浙海商商总,这九间诗社,都是这人资助。”

这件事本身很难查,但是杨翰的夫人黄艳娘本身就是江南名角出身,这人脉任在,稍微打听了下,便问出来了。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夏时正做的再隐蔽,只要缇骑想查,那总有蛛丝马迹能把他们揪出来。

“继任商总?”朱祁玉恍然。

两浙海商商总原来是费亦应,费亦应搞出了把海船拆股认筹之事后,这商总的位置便没保住。

杨翰犹豫了下才说道:“陛下,臣发现,夏时正家中窝藏有强弩、甲胃。”

海商有几个干净的?商舶上那些帆布遮盖的弩、铳、炮从何而来?

夏时正家中藏有强弩、甲胃,也算合理。

“有多少?”朱祁玉察觉出了一丝奇怪,眉头紧皱的问道。

杨翰眉头紧蹙的说道:“强弩三百,甲五百余副。”

“这些强弩甲胃本身藏的极好,臣压根就没查到,最近几天,这些军备,都在从仁和转出,本来臣以为夏时正要送到宁州市舶司上船,但是这些强弩和甲胃都在杭州停下,不复前行。”

兴安面色立变!

在朱祁玉的行程中,将会从南衙至杭州,将会在杭州逗留五日,再前往松江府驻跸。

皇帝的行程是不可能掩饰的,而且要提前通知沿途府州县。

这个时候,这么多的强弩、这么多的甲胃,出现在杭州,他们想干什么?!

这是冲着陛下来的!

杨翰继续禀报着:“这些强弩甲胃都藏在了一个名叫兴海帮的漕帮手中,这个漕帮,劣迹斑斑,臭名昭着。”

朱祁玉拍打着手中的奏疏,露出了一丝笑容说道:“本地帮会,真的是太没有礼貌了。”

“这是准备给皇爷爷好看吗?”

这种刺王杀驾,并不算新鲜事,康熙南巡,就曾经被白莲教众刺杀过,乾隆南巡,也被小刀会刺杀过。

朱祁玉倒是有一定的心理预期。

他稍微思忖了下,并没有打算和夏时正、兴海帮碰一碰的打算。

他倒是想碰一碰,但是兴安一定会以头抢地,请陛下不要涉险。

朱祁玉本来还打算微服私访一番,但是兴安、于谦差点吓哭了。

皇帝是帝制中,社稷之重,微服私访,那是置江山社稷于不顾的失德行径。

朱祁玉摇头说道:“按谋逆查办吧,九个诗社一并谋逆论罪。”

杨翰俯首领命而去。

卢忠看着杨翰的背影,想了想说道:“陛下,臣带着缇骑再复查一下此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锦衣卫衙门,卢忠和袁彬、杨翰等人并不对付。

确切的说,卢忠对这两个人极为不信任,在京师卢忠对他们就多有防范。

袁彬是护稽戾王周全的锦衣卫,没有袁彬,稽戾王早就死在了土木堡的乱军之中。

杨翰在大同府差点把稽戾王给救出来!

若是稽戾王还没有在大同府敲门就被救出来了,当时已经监国,甚至正在走三推而就继位流程的陛下,该如何自处?

在卢忠眼中,袁彬、杨翰都是稽戾王旧臣。

对于卢忠而言,陛下的安危大过一切。

而且杨翰久在南衙,南衙繁花锦绣迷人眼,卢忠对杨翰就更加不信任了。

“嗯,想查你就差人查一查吧。”朱祁玉看了眼卢忠,并没有拒绝卢忠的提议。

倒不是朱祁玉怀疑杨翰,而是不查一查,卢忠不会放心的。

卢忠作为锦衣卫左都督,自然有自己的办桉风格和手段,日暮时分,卢忠就面色阴郁的回到了南湖别苑来到了羡鱼槛,找到了正在钓鱼的陛下。

即便是没有水猴子助力,陛下鱼获也是颇为丰厚。

卢忠行礼之后,依旧是一脸怒气的说道:“这个夏时正,简直是胆大包天!”

“臣还发现,夏时正在对付横林费氏,就是原商总费亦应的横林费氏,横林费氏处境艰难,费亦应搞出偌大的家业,这不到一年,就败了大半去。”

在北衙,谁敢做出这等事来?

“三倍利,则无法无天。”朱祁玉倒不是很意外,他靠在软篾藤椅上,吃了一颗冉思娘剥好的葡萄说道:“很甜。”

活脱脱的一副昏君模样。

朱祁玉转过头来对卢忠说道:“卢都督,顺藤摸瓜,你去查一查夏时正,从哪里搞到那么多强弩甲胃的。”

“查出来一并按谋逆论,正好鸡笼岛缺人伐木。”

大明禁弩甲,这么多甲胃,仅仅是一个夏时正就能搞到手的?

夏时正背后依旧是站着一群人,或者说,夏时正不过是被发现的那个蟑螂而已。

牵连广众?

那不正是亡国之君的所作所为?

“陛下,鱼上钩了!鱼上钩了!”冉思娘盯着鱼漂,看到鱼漂下沉,颇为兴奋的说道。

------题外话------

求月票,嗷呜!!!!!!!!嗷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