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七百八十一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黎宜民再次走出船舱,看到了熟悉的海岸线,满是疑惑,他感觉非常熟悉,就像离开时那样。

作为航海经验不是很丰富的黎宜民,直到看到了红河出海口,才终于确定,他被带回来了。

“调头!我命令你们调头!”黎宜民歇斯底里的喊叫着,船舱里的船工们都带着嘲讽的笑容看着黎宜民,这厮已经被抓了两天时间,愣是没反应过来,这船已经换了主人。

袁彬摁住了在抓狂的黎宜民,用力的晃了晃的他的脑袋,大声的说道:“你看清楚我是谁!看清楚了吗?!”

黎宜民这才用力的挤了挤眼睛,才看清楚了面前这人到底是谁!

住在太尉府的大明天使袁彬袁指挥,大明最悍勇之人,而站在袁彬身旁的是大明的另外一个使臣,李宾言。

当然是唐兴化名,直到柳溥生命走到终点时,依旧不知道那是天下最自由的男人唐兴。

黎宜民被缇骑们用缇骑特有的缚术给结结实实的绑了起来,而后将他本人的袜子,塞到了他的嘴里,才算是止住了黎宜民的无能狂怒。

“你在干什么?”袁彬忙完了才看到唐兴在指挥着几个船工,向海里投递着什么物品。

“碑文,上面刻着此地乃大明疆域,景泰九年留。”唐兴笑着说道:“彭遂就到处扔这种东西到海里,这不是马上要入河了,在红河口立块碑文。”

“那这个呢?”袁彬指着另外一个陶罐问道。

唐兴拿起了这个陶罐说道:“陛下让弄的,这些陶罐里放着数量不等的金子,这都是陛下的私财,跟着石碑一起沉海,给日后人寻宝用。”

“陛下本来打算让我弄了个‘皇帝的藏宝罐’的志怪故事,后来一想,又不太对,陛下尚节俭,众所周知,这藏能藏多少?”

“所以,就改名为李巡抚的藏宝罐,反正在很多人眼里,李宾言不是个大贪官吗?”

“啊?这…”袁彬挠了挠头,只能说有趣。

袁彬大抵能猜到陛下这么做的原因,无外乎就是为了鼓励商贸,在海外设立一个看得见的、摸得着的目标,让大家出去海贸的过程中多一个谈资之余,还多一个动力。

这李巡抚的藏宝罐和漂流鸭,性质是相同的。

为了开海,陛下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

袁彬和唐兴抓住了黎宜民,将他放上了囚车,押解回了升龙城,而此时清化方面的黎思诚特使,原安南国礼部尚书丁烈,也在升龙城。

在陈懋、于谦的安排下,丁烈见到了黎宜民,并且验明了正身。

陈懋对着丁烈说道:“人,我们抓回来了,你们什么时候归化?”

“我可提醒你,现在是我们第一次谈判,如果你和大明在安南的富贾巨商有联系,应当知道,第一次条件是最丰厚的。”

投降太难听了,陈懋用了一个归化的词,若是黎思诚肯归化,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丁烈没有任何犹豫的,咬牙切齿的指着黎宜民说道:“黎宜民什么时候死,清化军就什么时候归化!”

对于丁烈和大多数安南人而言,给安南带来苦难的是黎宜民和黎宜民为首的一众肉食者,黎宜民不死,那些围绕在黎宜民身边的肉食者也不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陈懋点头说道:“很好,黎宜民作为安南原来的国主,也是需要陛下朱批才能斩首示众,还请使者暂留数日,待陛下敕书至升龙城。”

安南原刑部尚书范文巧,满是疑惑的说道:“在大明的檄文中,已经数清楚了僭主黎宜民的二十条罪状,件件证据确凿,甚至是有之过而无不及,而且陛下明旨,抓到要杀,为何还要等陛下敕书?”

范文巧一向对大明的刑名事儿非常感兴趣,得到机会就讨教大明刑律,他对大明的刑律已经有了极大的改观,只能说文明之邦做事自有道理。

范文巧还以为抓到就杀,没想到还有走流程,大明那二十条罪状,显然高估了黎宜民的道德。

于谦斟酌了一番才说道:“大明郡县安南,安南则为四方之地,黎宜民为僭朝贼酋,自然要适应大明律法,死刑三复奏,规矩是不能破的。”

“天下万法虽殊,而用心则一、万法归宗,盖皆欲民之无犯也。慎刑曰明义也,义必明则民不犯,故虽有杀上之狱,而无陷刑之民。”

“天下的律法万千,制定律法的核心大抵是不想百姓犯法,这在司法刑名中叫做慎刑。慎刑要做的就是明义,大家都知道了大义所在,自然就不会犯了,虽然仍然又犯罪的人,但是没有困于刑名、律法的人了。”

死刑三复奏的核心是慎刑,可以归纳为:以宽仁治天下,而于刑法尤慎。

而慎刑要明义,如何明义,就需要教化。

但是于谦并没有讲如何去教化,教化是需要物质基础的。

如果百姓困于生计,那就是制定如同秦律那样严苛而详细,甚至连家务事都要管的律法,也无济于事。

相反,如果百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那慎刑指导思想制定的法律,是在惩戒杀上之狱的人,而不是大部分的百姓。

律法只是底线,道德才是追求。

“谢于少保教诲。”即便是如此,范文巧还是理解了慎刑的意义,欣喜的道谢。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于谦摆了摆手说道:“无妨。”

很快,详细的归化条件已经罗列。

归化后的清化军要全部解除武装,马放南山,解甲归田;

黎思诚作为另外一位安南国王前往天津卫,与琉球国王尚泰久、鞑靼可汗脱脱不花为邻,与尚泰久、脱脱不花一样,有直谏上书之权;

大明郡县安南,改安南国为交趾,一视同仁,设立府州县进行管辖,与大明同制。

归化的细节还在商谈,但是稳步进行。

朱祁玉收到了交趾来的剑身,兴安将剑柄和剑身组合在了一起,这是一把很普通的铁剑,就质地上而言,还不如大明的绣春刀好用。

但就是这么一把顺天剑,在宣德年间,将交趾变成了安南国。

“柳溥死了。”朱祁玉看着手中的奏疏平静的说道:“朕不是无信之人,复柳溥海外侯爵,仍不准柳溥子嗣入明,让礼部给个谥吧。”

柳溥选择了信守诺言事结以死谢天恩,朱祁玉自然也不会食言。

“到底是聪明人啊,选择了最合适的机会。”朱祁玉点着奏疏说道:“朕现在还在,他柳溥子嗣不得入明,但交趾日后能长治久安,大明朝廷到底是要念在柳升为国血战而亡、柳溥为郡县安南而死之事,让柳溥后人回明。”

“回,就回吧。”

朱祁玉没有在这个事儿上过多的纠结,而是拿起了一张高丽贡纸说道:“黎宜民必须死。”

柳溥的死出乎了朱祁玉的预料,黎宜民的残忍也出乎了他的预料,能把安南折腾到这个地步,也算是本事了,不过若非黎宜民这么折腾,大明朝郡县安南,怕是要节外生枝。

大明郡县安南,黎宜民当记一功,朱祁玉亲自手书赐死,黎宜民应该感恩戴德,就像黎宜民这样的败类,朱祁玉打算把他送到解刳院,看看如此无耻之尤是不是在构造上和常人不同。

碍于清化军的归化问题,和朱祁玉对黎思诚的忌惮之心,最终便宜了黎宜民,让他一死了之。

朱祁玉写完了赐死敕书之后,用印后递给了兴安,而后他又拿起了一张高丽贡纸,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

在清化方面完全解除武装,黎思诚渡海至广州府后,云贵卫军有序从蒙自撤回驻地;

而宁阳侯陈懋进封浚国公,率领半数两广卫军镇守安南,浚国公府永驻交趾;

朱仪恢复成国公爵、石彪因功进爵定远伯,同英国公张懋、文安侯于谦带领京营、水师回明;

大明吏部早就准备好的各府州县事前往交趾任职;

按制免交趾课赋三年以滋生人丁等等政令。

朱祁玉又批复了兵部呈送的奇功牌、头功牌名单,犒赏三军。

在做完了这些后,朱祁玉靠在椅背上,看着面前的一张高丽贡纸愣愣的出神。

“陛下是乏了吗?要不要叫冉宁妃过来给陛下宽宽肩?”兴安看着陛下凝重的神情问道。

朱祁玉摇头说道:“不用,待会儿去工房,晚上再去她那儿,朕只是在思考要不要给于少保进公爵。”

于谦现在是文安侯,这次郡县安南,陈懋是军事首功,于谦是军务首功,相辅相成,郡县安南才如此顺利。

陈懋进爵,没道理于谦原地踏步。

兴安有一肚子的话,但是他一个字都没说。

于谦有从龙之功、京师之战首功、收复集宁河套的督师之功、皇帝亲征平叛的安定社稷之功、现在又有郡县安南之功傍身,封公是理所当然之事。

如果于谦只是单纯的大明世袭武勋,这封公就是顺理成章之事,朱祁玉也不需要犹豫。

但于谦是百官之首,大明少保,实际上的宰相,是朱祁玉的左膀右臂的肱骨之臣,这个身份,朱祁玉给于谦封公,就是逼于谦致仕。

“于冕今年四十了吗?”朱祁玉忽然开口问道,于冕是于谦的儿子,什么封无可封、赏无可赏,没法封赏老子,还不能封赏儿子吗?

兴安掏出了自己厚重的备忘录翻找了下说道:“于冕今岁刚满四十了。”

朱祁玉点头说道:“朕听闻他有六个女儿,没有儿子对吧?”

“是。”兴安俯首说道。

朱祁玉想了想说道:“四十岁还能生,下旨礼部,给于冕纳妾生子,挑几个好的,大明的文安侯,不能后继无人不是?”

“臣遵旨。”兴安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这封赏本是好事,郡县安南也是好事,别因为两个好事,办成了坏事,最后弄的一地鸡毛。

朱祁玉前往了工房,他面前的双动活塞蒸汽机已经进入了攻坚的最后时刻,气密性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

现在来到了增加持续使用时间和提高使用寿命的阶段。

“如果说,之前的单动活塞蒸汽机是个婴儿,现在它五岁了。”朱祁玉示意点燃锅炉。

之前的单动活塞蒸汽机,除非是家里有矿,而且煤炭价格远低于人力成本,才能奢侈的使用,那么面前的双动活塞蒸汽机,已经能够初步应用了。

蒸汽顺着管道在飞球式离心调速器的调速下,进入了滑阀配气装置,蒸汽的量显然还不太够,双动活塞不情不愿的在气缸里往复运动、连杆带动飞轮缓慢的转动着。

朱祁玉的手抓在飞轮上,用力的甩了一下,飞轮快速旋转起来,而曲轴带动着飞球旋转,飞球转动,调速器的蝴蝶阀缓慢转动,调节着蒸汽。

如何提高使用时间,主要就是飞球调速器的工作精度。

蒸汽机的输出越稳定,使用时间越长,寿命越长。

双动活塞蒸汽机开始尖啸,蒸汽一下又一下喷薄排出,飞轮的速度越来越快,而气缸的振动开始随着活塞的振动而振动着。

这是谐振,会对活塞与气缸的气密性造成损害。

朱祁玉拿出了一块磁铁,放入了预设在气缸的卡槽上,气缸的振动立刻小了许多,随着飞轮的转速越来越高,气缸再次开始剧烈振动,朱祁玉又拿出一块磁铁,装在了卡槽上,振动立刻减轻。

气缸的振动也会损害蒸汽机使用时间和寿命,而这个铁磁谐振消除的技术,是工匠们偶然间发现的,大幅增加了气缸的使用寿命。

朱祁玉取下磁铁,振动开始恢复,再贴上,振动消失。

“有趣。”朱祁玉玩得不亦乐乎。

他为了这台双动活塞蒸汽机,前前后后忙碌了三个月之久,超过万余名工匠配合,数十个官厂日夜忙碌,才满足了他的需求,最后才做成了面前这台高约六尺、阔约七尺、长约一丈的庞然大物。

蒸汽咆孝着快速喷出,飞轮快速旋转的尖啸,这一切都让人心旷神怡,他看着不停添加煤炭的工匠,笑着说道:“多就是美!大就是好!”

“此物,多多益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