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七百八十二章 一马力的双动活塞蒸汽机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南塘工房有两口水井,这两口水井,都安装着两个筒车,就是螺旋式水车。

一个长筒,转动筒内部轴的旋转,带动螺旋叶的反方向运转,托水向上平移,达到升水目的。

它还有一个名字,叫龙尾车。

龙尾者,水象也,象水之宛委而上升也,固曰龙尾车。

龙尾车的原理是阿基米德螺旋运动原理。

两口水井的龙尾水车除了动力外并无任何不同,东边一口龙尾水车是畜力,是从大明皇帝朱祁玉的马场里选出耐力最强的马,西边一口则为大明皇帝的蒸汽机。

朱祁玉搓出来的蒸汽机到底能干多少活儿,这就需要度数旁通去解决。

实验的平台已经搭建完成。

在次日清晨刚蒙蒙亮的时候,广州府煤钢厂、织造局、酒厂、纺纱厂等若干官厂总办、两广商总带着数位商贾来到了南塘工房。

他们一进厂,就看到了一匹马在不停的转动着,驱动着龙尾车抽水,而另外一旁,却是冒着蒸汽的蒸汽机。

这是一个全新的机器,大明朝的两名工匠,正在神情紧张的观察着蒸汽机的运行情况,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水顺着管道流入了容器之中。

而总办、商总等一众商贾,被拦在外面看着那机器啧啧称奇,四个时辰后,朱祁玉出现在了工房之内。

工部郎中金万盛赶忙俯首说道:“陛下,结果出来了,马在四个时辰内,共将七十二万斤水提升了一丈,马已经累趴下了。”

七十二万斤水,就是三百六十吨,这是朱祁玉这个大明皇帝马场里耐力、体力最上乘的后山马,一般到了征战的时候,朱祁玉才舍得骑的战马。

“蒸汽机呢?多少?”朱祁玉对蒸汽机的成绩颇为期待。

工部郎中金万盛稍微犹豫了下,略微有些忐忑的说道:“在四个时辰内,蒸汽机将七十万斤水提升了一丈,不过蒸汽机还能继续。”

陛下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捣鼓出来的玩意儿,居然还不如一头牲畜,还少了两万斤,实在是让金万盛极其忐忑不安。

朱祁玉面露狂喜说道:“很好,停了吧,很好啊!”

现在朱祁玉捣鼓出来的蒸汽机的功率大约是一马力,就像是大明混凝土的硬度用“一脚”这个单位一样,这是度数旁通以来的成果。

而一马力的工作效率,已经大大的出乎了朱祁玉的预料之外,他本来以为能有个半马力的成绩,结果却让他格外惊喜。

“把汇总拿进去,让他们讨论讨论。”朱祁玉将手中还热乎的数据交给了金万盛,让他进去和那些商贾们撕扯。

撕扯什么?

撕扯眼下的蒸汽机,到底会不会被人们大规模接受。

买的不如卖的精明,这帮斤斤计较的商贾,今天齐聚于此,是帮大皇帝核算成本来了。

同样计省的内帑太监林绣和户部郎中王祜也在屋内,朱祁玉坐到了屏风之后,静静的听他们讨论。

“王商总,最近在哪里发财?”一名商贾谄媚的问道。

王琦岳摇头说道:“哪里发财,都是讨口饭吃罢了。”

王琦岳是广西人,是两广新晋商总,四大家大厦崩塌后,他这个叼毛就冒了出来,江湖盛传王琦岳有两千条船,手下有两万船夫,是黑白通吃、手眼通天的人物。

而朱祁玉则知道这个商总的底细,是钦州王氏的家主,泛舟前往爪哇和忽鲁谟斯贩卖石油暴富,王琦岳本身也是势要豪右,不过响应皇帝号召,不在大明搞收租,跑去海外压榨外番蛮夷去了。

户部郎中王祜、工部郎中金万盛、内帑太监林绣,拿到了蒸汽机的数据,而后传给了在座的所有人。

林绣笑着说道:“皇爷爷就想知道,如果有的选,你们会选哪个?是马还是这蒸汽机?”

“大家安心,皇爷爷说了,这次不是摊派给诸位买卖蒸汽机,说实话,这新东西,官厂还要先用。”

想买,得排队。

王琦岳拿着一大堆的汇总,看了许久说道:“这马是什么马?”

王祜说道:“翻到第七页,后山马和西域马杂配而来,优中选优的战马。”

“御马监的千里良驹啊…”王琦岳打了个哆嗦,摇了摇头。

大明的马匹价格不等,在北方大抵是六枚银币到十枚银币,而在南方大抵要十二到十五枚银币,养一匹马每年要花费大约三到五枚银币。

但是这不是战马的价格,战马百里挑一,战马一匹要比牛还要贵上一些,大约在三十枚银币左右,每年养一匹战马都要十枚银币左右。

至于陛下御马监里优中选优的良驹,那价格就没法衡量了,人力、物力、稀有程度,如何去核定?

和人一样,虽然都是马,但是马跟马之间的差距,比马和驴之间的差距还要大,其价值、待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王琦岳这等势要豪右,还是两广商总,想弄一批御马监的良驹也是千难万难。

“有普通驽马的汇总吗?”王琦岳提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林绣翻动了下手中的汇总说道:“驽马做不到四个时辰,只能做到两个时辰,第一个时辰提水十八万斤一丈高,第二个时辰就只有十三万斤了,而后就累趴下了。”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骐骥能跑四个时辰,驽马只能跑两个时辰,骐骥的价格却是驽马价格一倍以上。

“我没什么疑问了。”王琦岳开始打算盘偶尔也抬起头和其他商贾讨论两句,时间过得很快,没过多久,讨论声和算盘声慢慢降了下来。

王琦岳将自己手中的题本交给了王祜说道:“如果和马力相比,我会选蒸汽机。”

内帑太监林绣收到了一张纸条,这显然是陛下在屏风后递来的问题,林绣立刻问道:“和人力相比呢?”

“人力。”王琦岳打了个哆嗦,只感觉一股寒意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他只好硬着头皮说道。

王琦岳擅长察言观色,他当然猜到了陛下在某个角落里看着他们,这问题也不是面前的太监问的,是陛下问的。

瞎说八道是欺君,照实回答,说好听的叫直言上谏,说难听点,就是找死。

在士林文人口中,陛下可是暴戾的、一言不合就杀人的亡国之君。

王琦岳没什么犹豫,他没有选择欺君,在王琦岳心里,陛下不是那帮士林笔正口中的昏主,而是明君,他王琦岳又不瞎,大明万民日子好不好,他看不到?

选人力,而不选蒸汽机,等于在说,陛下这几个月深居简出捣鼓出来的蒸汽机,不堪重用。

忠言逆耳,利于行。

选择一马力的蒸汽机还是驽马?自然是选择蒸汽机。

选择一马力的蒸汽机还是人力?自然是选择人力。

大明的人力成本,实在是过于廉价了。

双动活塞蒸汽机成本研讨会结束后,众人互相讨论着离开,而王琦岳被兴安拦住。

“王商总留步,陛下宣见。”兴安将王琦岳领到了御书房内。

“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王琦岳三拜五叩行了大礼。

王琦岳是钦州举人出身,是弃儒从商的典型,和费亦应不同,王琦岳是自己不喜欢仕途,但是有功名在身,就可以自称臣了。

朱祁玉笑着说道:“平身。朕今日叫你来,就是想听你说说,你对蒸汽机的想法。”

王琦岳俯首说道:“陛下睿哲天成,此乃天下罕见之神物,观者无不成奇,只是…”

朱祁玉对着兴安说道:“赐座看茶,朕就是想听你的只是,私下觐见,大胆畅所欲言便是。”

“那臣就说了。”王琦岳一咬牙说道:“其力恒,日夜不辍,远胜人力马力,可是人力两班倒便是,也无不可。”

“其力大,远胜人力,可一台蒸汽机的价钱,几乎等同于十个人了。”

“如果能够大量制造,价格再低些,力气再大些,代替人力指日可待,可是一台蒸汽机,代替了十个人,那这十个人就没活儿干了。”

王琦岳说的是心里话,蒸汽机千好万好,可是用了蒸汽机后,被机器淘汰的人力该怎么安排呢?

王琦岳记得陛下曾经说过一件事儿,正统年间,西山煤窑里失业的工匠们买不起煤炭,无法生火,是因为生产的煤炭太多了才失业。

这是个恶性循环,需求端的萎靡,生产商品堆积如山,最终是双输的局面。

如果百姓们没活儿干,手里没钱,怎么消费生产出来的产品?

朱祁玉愣了愣,不住的点头,点头说道:“你这个想法很好。”

“机器也是需要生产的,也是需要维护的,这是可以通过建设工匠学堂去解决的。”

朱祁玉稍微阐述了下自己对非熟练工匠和熟练工匠的理解。

在朱祁玉看来,培养大量的熟练工匠,并且将工匠紧密的组织起来,就可以实现供应端需求增长,不会出现王琦岳担心的现象。

“那臣就没有疑问了。”王琦岳俯首说道,他考虑的问题显然陛下这里早有定论。

朱祁玉从桌上拿起了一本奏疏,递给了兴安说道:“最近户部尚书沉翼提了一个谏言,王商总看看,明年初就开始实行了,提前做好准备。”

王琦岳看完了朱批的奏疏,又递给了兴安,跪在地上三拜五叩大声的喊道:“谢陛下隆恩,臣告退。”

朱祁玉让王琦岳看的这份奏疏,就是这次王琦岳大胆忠言的报酬,朝廷的动向。

户部尚书沉不漏一直致力于缓和劳资矛盾,他上次提出了要大明工坊们提前预存工作报酬被部分朱批后,沉不漏又提出了劳动报酬透明制。

劳动报酬的不透明,可以更方便富商巨贾们朘剥劳动力,方便对劳动力进行歧视性定价、降低管理成本、方便薪资倒挂即:干活的拿钱少,不干活的拿钱多。

劳动报酬透明制,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实现同工同酬。

同工同酬有两个价值取向:确保贯彻大明皇帝按劳分配的大原则,付出了同等的劳动应得到同等的劳动报酬。

这不是劳保局喊两嗓子就可以实现的。

而劳动报酬公示并且报备劳保局,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合力。

朱祁玉朱批了这份奏疏。

朱祁玉拍着手中的奏疏,他让王琦岳看这份奏疏的目的,自然是让王琦岳先放出消息去,看看反应。

他看着窗外愣愣的说道:“沉不漏啊沉不漏,再干两年,怕是要被骂死了。兴安你说是不是?”

广州府的夏天本来应该有些温热,四季变化不那么明显才对,可今年的广州府又下了雪,这是至永乐年间起的小冰川气候在作祟。

朱祁玉希望大明朝可以岁不能灾,自然的灾害能够在行政下降低对百姓的灾害,这种天象之下,不发展点生产力,百姓的日子能好过?

“骂就被骂呗,历史自有公断。”兴安也是颇为不在乎的说道。

朱祁玉点着沉翼的奏疏说道:“肉食者们总是尽量不撕破脸,大抵就是能独占绝不分赃、能分赃绝不合流、能合流绝不暗杀、能暗杀绝不文斗、能文斗绝不武斗,只有没办法了才撕破脸斗得你死我活。”

“这是这么斗来斗去的,最后发现台子被人拱了。”

兴安给朱祁玉续了一杯茶真心实意的说道:“陛下圣明。”

陛下将朝中党争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把这帮肉食者们的本来面目看的一清二楚,不是圣明是什么?

陛下就是抓住了肉食者们不敢撕破脸、掀桌子,一直在用掀桌子作为最后的手段和警告,日拱一卒的在推行着大明的新政,实现陛下的施政纲领。

朱祁玉在户部尚书沉翼的劳动报酬公示法中的批复,增加了许多惩戒,大抵就是罚款、封停、抄没三种规格的惩罚,不想被罚钱,就老老实实的按照标准执行。

“广州兴宁厂是用蒸汽排水、拉煤,先做几天试试,听听工匠们怎么说,顺便把图纸返给大明十大历局一起想办法改良下。”朱祁玉打算先做几台试试,再让十大历局修改一下设计方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