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九十七章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九十七章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4:54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陈循作为大学士,国子监祭酒事,透出风要迎归太上皇时,整个朝野颇为震动,尤其是朱祁钰亲自下的命令,让朝臣们不得不心悦诚服的说一声。

当今圣上,真的很大气!

陈循作为大学士先和文渊阁、六部尚书沟通之后,迎归之事,毫无疑问通过了朝议。

岳谦作为正使,季铎作为副使,请了天子旄节朱旛之后,就准备向着大同府而去。

按照行程,迎归太上皇的使团和于谦会在大同府回合,再行北上。

“此番前往迤北,风雪阻路,定要注意安全,一路上车马劳顿,切勿饮生水。”朱祁钰坐在书房,对着站在面前的岳谦叮嘱着。

岳谦神态复杂的说道:“末将领命!”

自己这趟是要干杀人的事儿,也没打算活着回来。

他以为朱祁钰会叮嘱别的,第一句却是叮嘱他莫要饮用生水,霍去病英年早逝,多传闻饮用生水所致。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陛下的这番叮嘱,是嘱咐他的安全。

虽然明知道是陛下要他办大事,明知道,估计回不来了,但是他倒是安了心,自己做掉了太上皇,自己也活不成,但是家人绝对会被优待。

这就够了。

朱祁钰手里握着一份敕谕,里面是让岳谦做掉朱祁镇的命令。

岳谦是宣旨的人,他拿的是王直捏造的所谓的禅让诏书。

这世间谁最想朱祁镇死,除了朱祁钰外,岳谦首当其冲,于谦派了这么一个人归京,自然有他的用意。

“且去吧。”朱祁钰将敕谕交给了岳谦。

弑君之事,大逆不道,但是此时的朱祁镇已经是太上皇了。朱祁钰要设计一套能够保住岳谦、袁彬等人话术。

这些臣子,算是给他朱祁钰办心头大事的忠贞臣子,最不济也要保住他们的家人,若是处理得当,未尝不能留下他们,更名改姓继续做事。

事成之后,这都是他的班底,而且属于那种穷途末路的独臣,他手里的剑指向哪里,这些人,就会扑到哪里。

朱祁钰并没有明说,他自己都不清楚能不能保住他们。

“臣!遵旨!”岳谦接过了敕谕,他知道那是什么,他俯首问道:“陛下,可还有其余的事吗?”

朱祁钰想了想说道:“见了于少保,代朕问好,问问他药有没有定时服下,顺便帮朕看看他口罩是否带好,塞外风沙极大,朕担心他的痰疾。”

“末将领命。”岳谦再次俯首领命。

他慢慢的退出了书房,走出了郕王府的时候,眉头紧蹙,在寒风中搓了搓手,天气有点冷。

这一去,怕是回不来了,多想再好好看看,这日月河山。

不过,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罢!

他清楚的知道那道敕谕里写的什么,更加清楚的知道,于谦派他回京,留在陛下身边听用是为了何事。

他没有逃避。

“岳指挥,我家明公有请。”一个小厮拦住了岳谦,随后出示了信牌,乃是吏部尚书王直的王府的家仆。

岳谦点头说道:“老倌前面领路。”

王直的宅子比九重堂稍差了一些,但也就是差了一点点而已,王直乃是琅琊王氏之后,虽然琅琊王氏早就没落了。

但也只是当年“王与马,共天下”的威风不在,自从他在永乐二年中了进士之后,他在京师的一应用度就都是王氏负责了。

宅子九曲回廊,岳谦终于来到了正厅,见到了王直。

王直先是询问了一番陛下的临行叮嘱,看着那封未拆封的敕谕,知道陛下的决心已定。

王直并不清楚袁彬那封敕谕,皇帝中旨,又不过他们吏部。

很好。

王直长长的松了口气,这种命令,只有大明天子才能下达。

无论是谁私自去做,都不见得能够做得成。

哪怕是一百个王直也不如的于谦,他同样也做不成。

群龙无首,则惶惶终日不可安定。

但是群龙之首,却是优柔寡断,豪不果决,惜身图名,那只会让天下终日疲于内耗。

惜声图名,这件事就不可能解决。

很好!

王直用力的点了点头,认真思忖了一番,笑着说道:“岳指挥,老话说得,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一座山上怎么可以有两只老虎呢?那岂不是乱了套了?”

“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啊,岳指挥,此去迤北,山匪极多,还是万分小心和周全才是。”

山匪极多,就是王直对岳谦的明示。

示意岳谦大胆干,放心干!连理由都找好了!

朝里有想要朱祁镇回来的人,但是他吏部尚书王直、户部尚书金濂、兵部尚书于谦、工部尚书石璞,四部尚书都是土木堡惊变之后,做废立之事的人。

他就是告诉岳谦,不用担心其他,但是绝不能让朱祁镇活着回京。

也可以假托匪患之名,死嘛,方式太多了,雷劈死的、水淹死的、落马死的、狗咬死的,死个人还不简单吗?

朱祁镇亲征的时候,留下了诸臣之首的王直,替他朱叫门看家,看着看着,这家就换了个主子。

等到朱祁镇回来,甚至复辟的时候,能放过他?

那必不可能。

王直的暗示不能说极为明显,只能说是昭然若知了。

岳谦眨了眨眼,他还在为自己项上人头担忧的时候,王直已经给他找好理由了。

他却说道:“陛下旨意,臣不敢不奉。”

岳谦是听从陛下调用,而非听从王直调用,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是谁的人。

王直就是暗示的再明显,没有陛下的授意,他是万万不会做的,即便是能够回朝保住性命,那也是陛下宽仁。

回朝之后,自己是生是死,其实是陛下说了算。

他是个武夫,但不笨,更知道自己即便是活着,也是万万不能和别人勾连。

没这个觉悟,怎么可能把弑太上皇的事办成呢?

弑君者,哪里是那么好当的?

他既然敢从宣府回到京师办差,就没打算活着把事办妥。

自己一命,换太上皇一命,不亏了。

“你可知廖永忠?”王直吹了出浮在水面的茶叶,看着茶叶上下沉浮,说起了往事。

他要知道岳谦到底有多大的决心,绝不可误了陛下心头大事!

这涉及到了大明江山社稷之固!

岳谦点了点头说道:“知道一些。”

廖永忠和他的哥哥廖永安两人,是最早一批投奔朱元璋的将领,在鄱阳湖水战之中,廖永忠亲手俘虏了陈友谅的儿子陈理,阻断了陈友谅败退之路。

而廖永忠也被朱元璋亲自提字,赐下漆牌,上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

廖永忠南北征战数十年,先后平定了两广,灭掉了蜀夏。

但是廖永忠干的另外一件事,却被人津津乐道,他溺死了小明王韩林儿。

元氏失纲,天下狼烟四起。

在开始的时候,最大的反元势力,是刘福通的起义军,刘福通拥立的韩林儿为帝,建国号宋,也称韩宋。

韩林儿的父亲在造反之初,就自称宋徽宗八世孙,乃中国主。

反元起义军借着反元复宋的旗号,迅速扩张,而当时朱元璋也接受了韩宋的册封,被封为了吴王。

所以名义上,小明王韩林儿是君,天下皆臣。

后来刘福通与元末大将察罕帖木儿打的你死我活,同归于尽。

失去了实力的小明王韩林儿求助吴王朱元璋庇护,朱元璋派了廖永忠。

廖永忠带着小明王韩林儿,路过瓜州的时候,将韩林儿溺死了。

“那你可知廖永忠的下场?”王直喝了口茶,低声问道。

“逾制僭越,被赐死,身死爵除。”岳谦眉头紧蹙的说道。

廖永忠下场凄惨,为大明披坚执锐,最后却捞了个被赐死的下场。

王直什么个意思?这是劝自己看看廖永忠的下场,不要做吗?

开玩笑,陛下敕谕都在手里了。

王直重重的叹了口气,摇头说道:“你都知道,还回来。”

岳谦瞬间就懂了,试探自己之决心,保证万无一失?

岳谦摇头说道:“某非无家无国之贰臣贼子,上有命,莫敢辞。”

“要是想跑,当初拿着王尚书给的禅让圣旨的时候,早就跑了,不用等到现在。”

“当初的时候,某就想到了,王尚书何必饶舌?”

岳谦对这些读书人是非常不屑的,不就是死吗?多大点事儿,整的弯弯绕绕的。磨磨唧唧的。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若是朱祁镇回到了京师,那大明党争立起,本就天下疲惫,战乱四起的大明朝,亟待恢复,朝中可生不得乱子。

他那么多的抵背杀敌的军士死于边方,战友之仇,怎么能报的了?

王直摇头:“是某唐突了,不该怀疑指挥之决心。”

他继续说道:“季铎为副使,乃是当初孙太后钦点之人,你千万提防,省的坏了大事。”

“知道了。”岳谦稍微品味了下,重重的点了点头。

“有劳岳指挥了。”王直站起身来,俯首行礼,为岳谦送行。

这一句有劳,就有可能让岳谦搭上性命。

这趟迤北迎归回来,岳谦很大概会落得和廖永忠一样的下场。

那可是杀的当今陛下的哥哥,正统一十四年的大明皇帝啊!

但是岳谦乃是军伍出身,讲究个一言九鼎,既然他已经应了,那自然没有后悔的道理。

反而有点嗤笑王直的谨小慎微,自己要跑等得到现在?

岳谦从御马监领了马匹,从德胜门出,向着居庸关、宣府、大同而去。

季铎人在东胜卫,他要找到季铎一起持天子旄节朱旛,出使瓦剌。

岳谦准备了许多种手段,他甚至请了陛下身边十二骑中的两位,一起同行。

陛下身边有十二骑,曾跟随陛下在德胜门外冲阵夺旗。

除了卢忠以外,其余人等以甲胄跗面,从不以真面目示人,无人知其姓名。

这不知姓名的二骑,除了是监督者,也是行刑者。

无论是袁彬,还是岳谦,朱祁钰都全当是后手,这不知真名的两名锦衣卫,跟随陛下冲阵夺旗的缇骑足够忠诚,他们已经对朱祁镇出过手了。

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这两骑乃是绝对忠诚,这才是朱祁钰的杀招。

朱祁镇,必死无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