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4:54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于谦已经行至土木堡。

这个让整个大明震动、数十万家庭破灭的伤心之地。

土木堡之变已经过去了四个月之久,冬风凌厉的呼啸而过,打完仗之后,就立刻下了暴雨,后来就下了大雪,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一吹,整个土木堡战场已经变成了一片冻土。

连续数日的冬日冷阳照射,将部分雪片融化,白天雪融,晚上冰冻,整个战场,被冻成了一整块,在冷阳之下,甚至可以看到冰雕内死不瞑目的将士。

礼部侍郎带着翰林院写好的祭文,也就祭祀了下,趁着大雪之前,收敛了一部分的尸首,但是很快大雪冰封之后,即便是有着宣府卫军的帮助,但是战场依旧没有打扫干净。

礼部侍郎的祭祀,立了一块碑文,记录着土木堡惊变时的惨烈。

土木堡的确是个大平原,的确是个适合决战的地方。

但是于谦看着驻扎的地方,就是重重的叹息,大营距离水源的位置,大约只有五里不到的样子。

大明军队出塞作战,都有扎硬寨的习惯,即便是四五个月无人打理,营寨依旧十分的完整。

虽然十分的破败,但四处都是堑壕和陷马坑。

不下令移营,绝对不会有如此巨变。

尸体最多的地方,是距离营寨不到千步之外的主战场,于谦已经能够想象出当时的惨烈战局。

朱祁镇下令移营,结果走了一千多步,就被敌人的骑兵冲散了阵型,火光四起,内贼乘势而起。

大明军队一片混乱,最终被切割包围,大明六十余在廷文武力战殉国,而大明军队在巨大的伤亡之后,开始溃营。

兵!败!如!山!倒!

庞大杂乱、腐朽的尸体,拖出了一个长长的尾巴,那是大明军队溃散后,被衔尾追杀的场景。

京营三代积累的精锐,就这样躺在了这片草原之上。

无论是勋贵、还是国戚,无论是进士,还是尚书,他们的尸体,被一起冻在了这片冻土之内,再无法分辨,寻找。

大明京师五十万户!人人披麻,却是连自己亲人的尸首,都找不到!

于谦深深的吸了口气,又吐了口浊气。

面对这种人间惨剧,他纵有千言万语,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开口去说,郁气郁结之下,他猛地咳嗽了起来。

“于少保。”杨俊扶住了于谦,他知道于谦此时的心情何其的悲怆。

一如当初他被杨洪派来打扫战场时候一样,冲天的怒火在心底翻腾,这些大明的好儿郎,就这样埋骨此地,死不瞑目!

杨俊是宣府杨洪的嫡子,乃宣府右都督,手握重兵,朱祁镇驻跸意决战,被也先、伯颜帖木儿、孛罗围困土木堡之时,他带领独石、马营、云州、赤城、雕鹗等七堡兵马,随父亲驰援土木堡。

结果还没到地方,土木堡惊变业已发生,大难筑成。

随后随父驰援京师,杨俊身中十七创,这休息了没多久,就拖着一身的伤病,跟着于谦来到了山外九州。

“我没事。”于谦叹了口气,站直了身体,在京城听闻土木堡惊变的消息和亲眼目睹完全是两种感受。

此地甚至比别处还要阴冷许多,那是将士们的冤魂在战场上盘旋游弋不去,凄厉的冬风,宛若他们不甘的低吟。

于谦紧了紧身上的大氅,嘱咐道:“春天冰雪消融之时,就立刻来此,切记了,要及时处理尸首,掩埋,春天多瘟疫大疾,万万不可懈怠,招致大祸,否则杨王也救不了你。”

“末将领命。”杨俊立刻回答道。

于谦看着那些冻的生硬的尸首,这些尸首上全都没有盔甲,但是战场上还散落着不少的火铳。

杨俊低声说道:“之前杨总兵命末将前来土木堡,于土木拾所遗军器,得盔三千八百余顶、甲一百二十余领、圆牌二百九十余面。”

“瓦剌人几乎把所有的盔甲都拿走了,但是我宣府右卫军,又在此拾得神铳二万二千余把、神箭四十四万枝、炮八百架。瓦剌人未曾拿走火器。”

“量给宣府、万全、怀安、蔚州等卫马步官军领用外,余下神铳一万六千、神箭十八万二千、大炮二百六十发,万全都司官库收贮。”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还请少保解惑。”

杨俊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火器都留在了战场之上,但是盔甲一个不剩?

这些火器在杨俊看来,才更贵重一些。

事实上也是如此,大明军队的火器在京师保卫战中,颇为神异,打的瓦剌人丢盔卸甲。

于谦解释道:“瓦剌人时代居于漠北,在北元汗廷的元裔看来,他们就是肯特山下的养马奴,瓦剌人擅于马战,并不太擅长火器的使用,更不会制作火药,故此遗弃。”

“这些捡到的火器,你为何没有奏辄,擅自分派各卫?按律论罪,法理难容,理应当斩。”

“杨王戍边,为国靖忠竭力,但是天下悠悠之口,还是小心行事为宜。”

杨俊打了个哆嗦俯首说道:“回禀,少保皆防边为急,其余皆在万全都司官库收贮,不敢动分毫。”

其实这件事在京城的时候,杨洪就提前跟于谦通过气了,于谦也跟朱祁钰沟通过此事的处理。

朱祁钰给出的意见是事有轻重缓急,彼时有倾覆之危,分发火器给军民自保,乃是权宜之计,且不问责,不加追究。

于谦此事提起此事,就是提醒杨俊,这次陛下宽宏大量,但是下次还能这么宽宏吗?

做事还是严谨些,从宣府至居庸关至京师,用不了两天的时间。

都察院那帮言官们,整天盯着呢!

瓦剌在山外九州逞凶,杨俊分军器令军民团练自保,也是应有之举,但是事后也应该禀明朝廷,否则追究起来,后果难料。

杨洪为宣府总兵,杨洪堂侄杨能、杨信为左右参将。

杨洪嫡子又为宣府右都督,朝廷很容易误解他们到底要做什么。

即便是陛下有容忍之能,那都察院那群喷子呢?六科给事中的言科,能饶得了他们一家?

“谢于少保提点。”杨俊身后出了一身的冷汗,当时事情太过紧急了。

于谦又看了一眼这漫山遍野连衣服都没有的尸体,叹了口气说道:“定要好生安葬。”

“山外九州民风剽悍,瓦剌大兵将至,人人悍勇难当,上皇北狩,瓦剌人势必不会如此安心,陛下让聚拢团练结寨自保,这些民兵团练,农闲之时,召集起来,好生操练。”

杨俊满是疑惑的问道:“火铳、火炮也要练吗?”

“要得。”

于谦点头继续说道:“若是有缙绅返乡,持有田契,索要良田等事。”

“尽诛杀之,不要虚与委蛇,直接杀了就是。”

关于返乡缙绅的处理意见,朱祁钰和于谦再次爆发了激烈的争吵,两个人观点向左,你一言,我一句,吵得很凶。

连每天等在门外的汪美麟,都吓得不轻,还以为会出大事。汪美麟赶紧寻了兴安,让兴安去看看。

兴安进去才发现,其实陛下和于公吵归吵,但是也是国事上的一些分歧,并无大碍。

朱祁钰认为这些逃离缙绅,若是返乡必须死。

打仗的时候你跑了,打完仗了,你继续回来享受特权?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而于谦则认为,罪不至死,拼命的拦着。

朱祁钰反复提醒于谦,要心狠手辣。

为何这些人返乡缙绅,必须死?

因为他们不仅失去了本来的作用和价值,甚至影响到了新朝雅政的农庄法的推行。

这些缙绅作威作福已久,若是返乡,只需要三言两语,就会把持农社的权柄,贻害无穷。

于谦劝说了几次,反而被朱祁钰给劝了,最终同意了陛下的决策。

陛下说的很有道理,逃地缙绅们,必须死。

陛下的理由很简单,瓦剌。

这些人不死,新政推行不下去不说,他们反而会利用兵祸强纳土地,会给了瓦剌人可乘之机。

瓦剌人还在磨刀霍霍,随时准备南下呢,这个时候的仁善,反而埋下祸根。

既然缙绅跑了,失去了价值,再回来,只有一死,以谢皇恩了。

大明不能再承受一次瓦剌围京了。

所以缙绅们的土地,就成了代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