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诚的挽歌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诚的挽歌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4:54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于谦已经知道了朱祁钰那副温文尔雅的面容下,真正的模样。

此时的大明朝,新朝雅政,有三个敌人。

一个是官僚、勋戚、巨贾的食肉者;

第二个是自唐之后,建立起的士族缙绅把持乡野朝政;

第三个则是皇上朱祁镇。

朱祁钰的真正面目是怎么样?

在狂风暴雨的德胜门外,于谦已经通过千里镜,看得一清二楚。

狂风暴雨,电闪雷鸣,风雨大作的时候,天空忽然划过了一道闪电,劈开了漆黑阴沉的天空,照亮了大地又很快的黯淡了下去。

于谦选的皇帝,朱祁钰,大明天子,哼着小曲,拖着三具尸体的一只脚,将三具尸体,扔进了坟堆里。

天空闪电再次划过,照亮了那坟堆。

于谦看清楚了,坟堆里的尸体。

他本来以为那是朱祁镇的尸体,他定睛再看,坟墓里还有朱祁钰本人。

这就是于谦在得胜门通过千里镜,看到的那个大明天子。

大明天子,为了大明世代永昌,甚至连自己都要埋葬!甚至自己都要冲锋在前!更遑论这些缙绅们呢?

对自己都这么狠的皇帝啊,缙绅们,凭什么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呢?

于谦看着满地残肢断臂的土木堡战场,打开了随身携带的酒壶,拧开,洒在了草原之上。

这是朱祁钰托他祭奠殉国将士们的好酒。

于谦的声音里带着哽咽,仅仅在土木堡一地,就埋葬了超过八万余大明京营的军士。朱祁镇活着,他们却死了。

他带着颤抖的声音,引声高唱: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于兮,下救黔首!杀尽敌寇兮,觅个封侯!”

悠扬的歌声在旷野上传了很久很久,随行的军士低声跟着哼唱着,一曲忠魂的挽歌,由于谦和勇字营,肃穆的唱给了大明牺牲在土木堡的将士们。

大明与瓦剌有血海深仇,这五十万的壮丁,五十万户,家家户户都有血仇在身!

此仇不报,大明长恨无绝!

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于谦祭奠了土木堡惊变中殉**士之后,翻身上马,奔着阳和而去。

阳和!

大同府西门外的一个小县城。

朱祁镇出兵之前,大明的英国公张辅,直言上谏,旱气未至,不宜行军,但是朱祁镇不听,行至阳和,天大雨。

八月的大雨往往伴随着狂风阵阵,七月从京师出发的大明军,只备有夏衣,滂沱大雨骤至,狂风之下,士卒饥寒难继,军中大疫横生,数万军士,埋骨于此。

于谦勒马停驻,翻身下马,眼中的悲怆更甚,他再次洒酒祭祀,幽幽长叹一声,道不尽心中凄凉。

这是做了多少孽啊。

于谦祭祀之时,大同府总兵官郭登闻讯,驰骋快马,赶至阳和高坡,见到了于谦。

“出使瓦剌的使团到了吗?”于谦祭祀完了之后,目光眺望着北方的皑皑白雪。

“回少保,已经到了。”郭登赶忙俯首说道。

于谦点头说道:“让岳谦来见我,我就不去大同叨扰了,交代几句,就去东胜卫看看,陛下催的急,我着急回京。”

于谦和岳谦聊了大约半个时辰,才互相长揖告别。

岳谦已经做好了效仿小明王旧事的准备,弑君这件事的结局,在大明,廖永忠的例子就在前面摆着,但是岳谦却没有推辞。

风潇兮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于谦给岳谦一壶好酒,权当践行。

在这个尸横遍野的山丘上,岳谦看着那么多冻在雪地和冰晶之内的尸首,下定了决心。

此时的朱祁钰在王恭厂,他似乎又有了一点奇思妙想。

朱祁钰正在王恭厂里,两个手揣在袖子里,端了起来,看着面前的炼燋炉,目光炯炯。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燋炭是大明钢铁事业,迫在眉睫解决的问题。

但是,迟迟无法炼出能用的燋炭来,成为了巨大的阻碍,一直拥木炭,只能是权宜之计。

而朱祁钰带来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王恭厂在炼燋的时候,朱祁钰也在炼燋,不过他的量极小,都是在小范围的实验罢了,经过了反复的观察和对比,对于炼焦,他终于找到了一些总结性的细节。

王恭厂的大工匠们的土法炼焦,固然可以得到燋炭,但是其灰分极高,呈现出的样子就是白灰色,惨白丝毫没有质感。

一炉至少要8到10天,每次炼焦都是烟尘滚滚,极其呛人。

朱祁钰经过了数次观摩之后,终于敏锐的发现了问题的关键,炼焦的过程本身是一种高温干馏的过程。

而焦炭在炉里,先是要经过脱水分解,随后热解,最后缩合碳化。

这个高温干馏的过程,王恭厂的大师傅们,按照过去的经验,将炼燋和燃烧物放在了一起,火太大,就把焦炭点燃了,火太小的结果就是超长时间的干馏碳化。

朱祁钰让人打造了全新的焦炭炉,核心共有三个。

两个燃烧室位于左下方和右下方,而炭化室则在正中央,三个核心室成品字形摆放。

炭化室是用的耐火砖打造,而两端则是内衬耐火材料的铸铁炉门,一册可以用推车推入煤车,另外一侧则勾出已经碳化好的煤车。

在燃烧室下则是蓄热室和进气道,为的是保证温度和减少燃料消耗。

王恭厂距离大明皇宫仅仅不到两里地,不到一千米的距离,在城中,为了保证大明京师百姓的呼吸道,燃烧室和炭化室的烟气都会排入蓄水塔之后,再排出。

朱祁钰迫切的希望这次的炼焦可以成功。

他已经等了两天两夜,甚至连批阅奏疏都是在王恭厂进行,虽然中间休息了两次,但是也会猛然从睡梦中惊醒,来到炉子前,张望一番,才会回去继续休息。

就像是农夫在收获之前,总要到田里看看才安心一般。

朱祁钰的行为并没有遭到朝臣们的反对,至少他在关注大明的钢铁生产,也是在关注大明的军备,而不是在玩蛐蛐。

大明新历土木堡惊变,皇帝关注军备,朝臣们也无话可说。

“陛下,似乎是烧好了。”厂里的大工匠名叫徐四七,就是之前提到土法炼焦的人,这次的新炉也是他在主持。

新炉的顶部有观察孔,可以随时观察焦炭的情况,方便加煤、鼓风增热和打开蓄热室降温。

徐四七比朱祁钰休息的时间更少,两天两夜他一刻都没有松懈,不停的记录着变化情况,现在,炼燋,终于成了。

“拉车!”朱祁钰立刻点了点头,这种隔绝炼燋的法子,温度比之前要高很多,自然也会快许多。

徐四七大喊了一声,几个匠人高高吊起了炉门,三个铁钩将燋车缓缓拖出,停放在了边缘,等待着自然风干。

“成了吗?”朱祁钰迫切的问道。

徐四七有些犹豫,又认真观察了一番,点头说道:“看成色应该是成了,不过还得上炉试试。”

“今天能上炉吗?”朱祁钰犹豫的问道。

“可以,正好有一炉歇着,今天就能上!”徐四七用力的点了点头。

炼焦炉并没有停下,一辆新的煤车被缓缓的推了进去。

朱祁钰的眼睛越来越亮,他仿若是看到了大明朝勃勃生机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